韓再芬領銜主演黃梅戲《徽州女人》再登國家大劇院舞臺

2020-12-17 環球網

【環球網文化頻道報導】11月12至17日,由再芬黃梅藝術劇院帶來的經典原創黃梅戲《徽州女人》即將再度登臺國家大劇院。從1999年至2019年,黃梅戲《徽州女人》經過二十年的歲月淘洗,以深刻的人文內涵,詩化的舞臺呈現,成為久演不衰的舞臺經典。

粉牆黛瓦裡走出的徽州女人

韓再芬魅力呈現徽州故事

徽州古民居,有其獨特的建築風格,粉牆黛瓦黑白相間中別具神韻。這裡曾誕生過許多徽商大賈,深深庭院中鎖住許多動人傳說。1996年,韓再芬隨《徽商情緣》劇組來到黃山,她被明清時代留下的徽州古民居迷住了,高大的牌坊、精巧的馬頭牆和深深的古巷,無不滲透著森嚴與凝重的色彩,無不閃爍著徽文化的光華,也由此觸發了她的創作靈感,有意將古民居、徽州女人和徽州故事搬上黃梅戲的舞臺。於是,她請來陳薪伊、劉雲程等戲劇界名流多次赴西遞採風,構想出一位美麗、善良的徽州女人苦苦等待出外的丈夫窮盡了一生的動人故事,1999年6月,黃梅戲《徽州女人》首演獲得成功。

該劇運用標新立異的創作手法,美輪美奐的舞臺效果,淡化了戲曲的故事情節,通過「嫁、盼、吟、歸」四種情境轉換,演繹一曲生命頌歌。對歷史的苦難作出一種詩化的處理,用美的形式表現了當時的封建道德觀念和時代風貌。領銜主演韓再芬通過演繹「徽州女人」這一典型形象的命運跌宕和內心浮沉來發現美善、看取光明、凝聚時代精神,她塑造的「女人」形象深入人心。而《徽州女人》一反傳統黃梅戲小、巧、輕、喜等風格,代之以深邃、凝重,催人淚下,啟人思辨,產生無與倫比的震撼力量和藝術效果。

二十年久演不衰

連演六場再現經典

自1999年首演至今,經典原創黃梅戲《徽州女人》二十年來久演不衰,影響巨大,受到國內外觀眾的熱烈歡迎。《徽州女人》曾榮獲第六屆中國戲劇節「曹禺戲劇獎·劇目獎」、第六屆中國藝術節大獎、第九屆「文華新劇目獎」、「田漢戲劇文學獎」等多項大獎,韓再芬因此劇榮獲第六屆中國戲劇節「優秀表演獎」、第十七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第十一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主角獎、第九屆文華獎「文華表演獎」……《徽州女人》不僅在全國各地廣為巡演,還數度赴香港、澳門、臺灣地區演出,收穫強烈反響,被戲劇界譽為黃梅戲發展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文藝作品。

恰逢黃梅戲《徽州女人》首演20周年,「黃梅戲《徽州女人》20周年紀念演出」將於11月12至17日在國家大劇院連續演出六場,為觀眾再現這部經典劇作。據悉,2019年12月20日至2020年3月15日,國家大劇院東展廳還將策劃推出「皖聲徽腔——安徽戲曲文物展」,展覽由國家大劇院與安徽省文化與旅遊廳聯合主辦,是國內首次舉辦的全方位展示安徽戲曲文物及戲曲藝術歷史發展的專題展覽。展覽以安徽戲曲文化為切入點,通過集中展示安徽博物院等省內外20餘家博物館藏近200件(套)戲曲文物精品,向觀眾展示安徽戲曲藝術的歷史面貌和發展歷程。

相關焦點

  • 韓再芬:「黃梅戲是我一生最愛」
    本報訊 記者段萍報導:在黃梅戲舞臺上,從藝32年的韓再芬一直堅持表演藝術,塑造了眾多經典角色,深受全國觀眾喜愛,也成為當今黃梅戲的領軍人物。在與江西戲迷見面時,韓再芬深情表示:「黃梅戲是我一生的最愛。」11月21日至24日,韓再芬率再芬黃梅藝術劇院在江西藝術劇院上演《徽州女人》、《女駙馬》、《天仙配》三部黃梅大戲,將讓江西戲迷現場感受黃梅女王精彩的表演。
  • 經典黃梅大戲相約合肥大劇院
    記者12月10日從安慶再芬黃梅藝術劇院獲悉,12月20日至24日,再芬黃梅合肥演出季(第10季)將與戲迷相約合肥大劇院,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韓再芬領銜主演《徽州女人》和《徽州往事》2部經典原創黃梅大戲共4場演出。
  • 黃梅戲韓再芬,可不只是你知道的「為我們的友誼乾杯」表情包
    主要是因為我當年有一段時間瘋狂的喜歡黃梅戲演員韓再芬老師,她的各種電視劇,戲劇都找來看了,當時孟麗君傳奇的主演就是韓再芬老師和侯長榮老師。高中的時候,有一年學校的中秋晚會有個女孩兒清唱了一段兒女駙馬裡的唱段兒,從那時候開始大約有七八年的時間我都很喜歡黃梅戲。看過很多黃梅戲電影,知道了很多黃梅戲的演員,比較馬蘭,韓再芬,吳瓊等,各位藝術家裡面最喜歡的是韓再芬老師的唱腔,她的鄭小嬌,桃花扇,徽州女人,女駙馬,天仙配,孟麗君傳奇,都看了很多遍。
  • 韓再芬|國家一級演員,黃梅戲表演藝術家
    韓再芬——中國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並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68年3月20日生於安徽省安慶市潛山市1980年進入安慶地區黃梅戲劇團學員隊學藝,兩年後便登臺1984年因主演黃梅戲電視連續劇《鄭小姣》一舉成名/同年主演《天仙配》1987年主演黃梅戲電視劇《女駙馬》1990年主演的黃梅戲電視劇
  • 《花正紅》——韓再芬今天特意朗讀、傾情訴說
    嚴鳳英主演的黃梅戲電影《天仙配》劇照「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綠水青山帶笑顏……」本來只是「七仙女」和董永的一段對唱,居然變成了二重唱,最終像流行歌曲一樣,在大江南北廣為傳唱。那個時候,黃梅戲的陣勢,真的好大好大。後來才曉得,黃梅戲電影《天仙配》,早在1955年就已公映,轟動全國。
  • 她是黃梅戲新世紀「五朵金花」之首花,安徽省黃梅戲劇院一線演員
    韓再芬,當今又有新世紀「五朵金花」,位居黃梅戲新世紀「五朵金花」中首花的,就是安徽省黃梅戲劇院的一線演員何雲。何云何雲是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人,1979年8月生,現為國家一級演員,安徽省青聯委員,省黃梅戲劇院青年演員。她1996年畢業於安徽藝術職業學院黃梅戲表演班。
  • 嚴鳳英馬蘭吳瓊,曾經群星燦爛如今星光黯淡,黃梅戲到底怎麼了?
    黃梅戲最早形成廣泛影響,是通過1950年代嚴鳳英主演的黃梅戲電影《天仙配》,由此黃梅戲享譽海內外,成為全國五大劇種之一也是在那個時候。 而後,中青年演員馬蘭、吳瓊、韓再芬等相繼在舞臺上、銀幕上和電視屏幕上展現出她們的演技,同樣博得觀眾的關注和喜愛。那也是黃梅戲發展的黃金年代。
  • 韓再芬:戲曲變革需保留根基 文化傳承需青年「主角」
    央廣網合肥12月20日消息(記者 張宣劍)這個月,在安徽大劇院,「再芬黃梅·合肥演出季(第七季)」如約而來,青春版的《天仙配》、傳承版的《女駙馬》、創新版的《春江月》3臺大戲輪番上演。    從2011年開始,每年年底前,韓再芬都會帶著她的團隊來到省城合肥演出。與往年不同,今年的演出,由國家一級演員餘淑華領銜,「90後」新生代演員搭檔。
  • 那些年追過的黃梅戲,是中國五大戲劇之一,鄧麗君唱著黃梅戲出道
    這一階段,黃梅戲演出漸漸職業化,並從走村串鄉的農村草臺班子轉向了城市舞臺。入城後,受到一些地方劇種的影響,內容、演出形式、唱腔、伴奏都進行了改革,為形成代表性的劇種奠定了基礎。第三階段,1949年至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黃梅戲得到迅速發展。解放初期在安慶市,以丁永泉、王少舫、嚴鳳英等主要人物,組成了不同的民營劇團,以固定的劇場演出。
  • 把最美黃梅之音唱給大家 安徽黃梅戲演員吳美蓮的青春故事
    經典黃梅戲《女駙馬》飾演馮素珍今年2月19日晚,農曆正月十五,央視戲曲頻道精心打造的《2019元宵戲曲晚會》正式與觀眾見面。這其中,黃梅戲曲節目《女駙馬》成為整臺晚會的一大亮點。尤為值得關注的是,安慶再芬黃梅藝術劇院的黃梅戲演員吳美蓮在兩次參加央視春晚、新年戲曲晚會等高規格平臺之後,又一次站在了央視的舞臺。
  • 有戲安徽 韓再芬等黃梅戲名家抖音直播清唱經典
    說到安徽的黃梅戲,很多黃梅唱段講述的都是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如《梁祝》、《牛郎織女》、《狀元媒》、《金釵記》等等,與現在追求浪漫的年輕一輩不謀而同。在2月26日的直播中,譽有「黃梅戲領軍人物」之稱的韓再芬,在抖音直播間中,不僅親自傳授黃梅戲的發音技巧,還講解了黃梅戲在舞臺和電視表演中的差異,並獻唱一曲《大哥休要淚淋淋》。
  • 繼馬蘭、韓再芬、吳瓊之後 夏圓圓捧回白玉蘭獎
    頒獎現場(右三為夏圓圓)  「根植沃土、玉蘭盛放——第29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主題之夜」日前在上海大劇院舉行。我省青年黃梅戲演員夏圓圓憑藉在黃梅戲《玉天仙》中的出色表演,成功摘得第29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主角獎」。
  • 上海東藝公布演出季完整陣容 斯卡拉歌劇院將全陣容登上海舞臺
    信息 上海東藝公布演出季完整陣容 斯卡拉歌劇院將全陣容登上海舞臺 2016-06-23 19:25:2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
  • 好戲唱響脫貧攻堅主旋律 黃梅戲《鴨兒嫂》在京開演
    黃梅戲《鴨兒嫂》劇照人民網北京11月14日電由中共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遊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共同主辦的「全國脫貧攻堅題材舞臺藝術優秀劇目展演」於10月18日至12月底在全國範圍內舉行。
  • 【人民日報】感恩故鄉—我愛這座有戲的城市,我愛這個滋養黃梅戲...
    《人民日報》(2019年06月22日08版)感恩故鄉韓再芬  無論是歷史還是現在,安慶都有著與戲劇如同血脈一般的聯繫。我的母親和姐姐,也是黃梅戲演員。我小時候的許多知識,都來自於戲文。說我是在戲曲中泡大的,一點都不為過。  我來安慶很偶然,也是與戲結緣。那是1978年,安慶地區黃梅戲劇團首次恢復招收演員,第一站就是潛山。我陪同學去報名,結果我被老師看上,從此走上藝術之路。  安慶是歷史文化名城,更是戲劇之城。
  • 她是黃梅戲青年演員,新世紀黃梅戲五朵金花之一
    仝婷她是黃梅戲新秀,不僅長相天姿國色,還主要是唱腔優美,音質清純,舞臺表演造詣很深。網上黃梅戲演員公開投票結果顯示,馬蘭3901票,韓再芬3273票,她共得到了3139票,名列第三,她就是馬鞍山市藝術劇院的年輕實力派演員仝婷。仝婷,1994年,13歲的她以一段《劉三姐》中的民歌考取了安慶市的《安徽黃梅戲學校》。 專攻黃梅戲旦角。仝婷是巢湖人,外公是一名資深的廬劇花旦演員。
  • 點亮城市 重啟未來——來自黃梅戲大劇院的時代報告
    為了讓大劇院重回大眾視線,黃岡保利利用市民喜歡逛夜市和到湖邊散步的習慣,在劇院廣場開展文化集市活動,為市民帶來精彩展演。8月19日晚,在第3個中國醫師節到來之際,由黃岡藝術學校與中國戲曲學院聯手打造的大型原創抗疫題材黃梅戲《疫·春》在黃梅戲大劇院舉行首場公演,大劇院與觀眾闊別215天後迎來首批觀眾。
  • 你沒聽過的黃梅戲皇后韓再芬作品——《香魂曲》
    韓再芬聲譽鵲起。雪片般的觀眾來信蜂擁而至,慕名前來的採訪者絡繹不絕;溢美的讚詞,熱烈的掌聲幾乎把她團團圍住,實在可以使她飄飄然了。「這個小丫頭運氣真好,一炮響破了天。」大家都這麼說。她說:「我簡直像在做夢一樣。」沉浸在美夢裡的小韓又得到機遇的垂青。
  • 莫斯科大劇院芭蕾舞團重登國家大劇院舞臺
    在我國的芭蕾舞臺上,每當有來自俄羅斯的團體登臺,臺下都會不由自主瀰漫一種老友重逢的溫情。兩國芭蕾之間綿長的情誼,總是伴隨著一部又一部作品,一個又一個舞團,被一次又一次重溫。明晚至25日,已闊別國家大劇院舞臺8年的芭蕾航母——莫斯科大劇院芭蕾舞團將回歸,獻上古典名作《海盜》和蘇聯早期芭蕾作品《巴黎的火焰》。
  • 【治國理政新實踐·安徽篇】大劇院小舞臺 處處迴蕩安徽故事
    【治國理政新實踐·安徽篇】大劇院小舞臺 處處迴蕩安徽故事 資訊標籤: 治國理政新實踐·安徽篇 安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