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旅遊攝影網有責提示:保護野生動物,杜絕野味,它們不屬於餐桌。
2012年山西運城鹽湖發現火烈鳥,最初2隻,目前已繁殖增加到8隻。運城鹽湖是個古老而又典型的內陸鹹水湖,有著大片適合鳥類棲息繁衍的溼地,在此聚集了眾多的鳥類種群。吸引了全國各地無數遊客到此觀光遊覽,也吸引了眾多的攝影人士前來拍攝創作。2012年以來,我持續關注運城鹽湖火烈鳥的生存狀況,有幸見證了火烈鳥由2隻繁衍增加至8隻的奇蹟,用我手中的相機記錄了它們在鹽湖中幸福快樂的生活畫面。
2020年11月14日,6隻火烈鳥在運城鹽湖棲息過冬。隨著氣溫逐漸下降,火烈鳥再一次飛抵運城鹽湖越冬,它們或嬉戲覓食或展翅飛翔,成為鹽湖一景。近年來,隨著運城鹽湖生態環境保護力度的持續加大,為眾多鳥類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環境和食物資源,使鳥類數量和種類逐年增加。
近幾年,隨著鹽湖及周邊生態環境系統持續好轉,鹽湖吸引了1000餘種鳥類在此棲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鴇、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腹錦雞等珍稀鳥類來了,我國境內及其罕見的火烈鳥也落戶於此。如今,火烈鳥成了鹽湖的「常住居民」,吸引了眾多遊客及攝影愛好者前來參觀採風,這些火烈鳥也成了鹽湖的明星。
火烈鳥,亦稱紅鸛,高80—160釐米,頸長而曲,腳極長而裸出,體羽白而帶玫瑰色,飛羽黑,覆羽深紅,諸色相襯,非常豔麗。火烈鳥主要分布於地中海沿岸,東達印度西北部,南抵非洲,亦見於西印度群島,多棲息於溫熱帶鹽湖水濱,以小蝦、蛤蜊、昆蟲、藻類等為食。覓食時頭往下浸,嘴倒轉,將食物吮入口中,排除多餘的水和渣滓後,將食物徐徐吞下。
火烈鳥為什麼在中國從無到有,而發現次數和數量近幾年不斷增多,目前還沒有權威的解釋。有人說在我國出現的火烈鳥屬於「迷鳥」,它們偏離了遷徙通道,落了單。不過,火烈鳥傳統的遷徙路線幾乎不經過我國。但不管怎麼說,火烈鳥能從無到有,安家落戶在鹽湖,說明鹽湖的生態環境適合其的生存,這對研究當地氣候變化和環境變化具有重要的意義。
除了動物園供觀賞的火烈鳥外,野生火烈鳥在我國鮮有記錄。1997年,我國新疆首次發現火烈鳥。時至今日,據中國紅鸛科觀察組織記錄數據,我國境內也僅有30多筆確切記錄。數據顯示,我國野生火烈鳥數量僅10餘只。
在運城拍攝完火烈鳥可以一起到三門峽陝州拍攝紅腹錦雞。紅腹錦雞它被中國古人神話為鳳凰,龍鳳呈祥,成為中國上千年的文化圖騰;它流布海外,更新了國際上對觀賞鳥的認識,它被視為東方審美文化的使者;它的出現,改變了鳥類學泰鬥鄭作新的一生,也改寫了中國現當代鳥類學研究的歷史。國際旅遊攝影網特意為廣大攝影愛好考察、策劃了兩個原生態的地坑院,地坑院裡有非遺傳承剪紙,太行黑陶,唐三彩(能被故宮當古董文物收藏的工藝品),兩個天鵝湖,鹽湖火烈鳥,紅腹錦雞,集攝影非遺紀實、原生態風光、鳥類等拍攝題材,讓您一次拍個夠,不虛此行,大美中原歡迎您,國際旅遊攝影網在一個說「中」的地方等著您!
紅腹錦雞是候選「國鳥」之一,為我國特有鳥種,1996年被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然而,因為常年受到人類的獵殺,數量越來越少 。近幾年國家加大了保護瀕危物種的力度,和打擊捕殺人員的力度。人們也提高了保護瀕危物種的意識。野生的紅腹錦雞數量也不斷增加,三門峽陝縣張汴鄉草廟村南窯溝的紅腹錦雞,從幾年前的百隻增加到了上千隻。近年來在三門峽陝縣甘山國家森林公園等地,野生紅腹錦雞種群多次出現並「安家」,這也吸引來了全國各地的攝影愛好者前往拍攝。
提示:以上圖片由山西運城攝影家黨永立老師供圖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