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酒就是高濃度的烈性酒,也叫蒸餾酒,由於蒸餾過程中提取的餾分不同,有時分為"頭曲"、"二曲"或"二鍋頭"等。蒸餾製酒法是酒類製法中不可缺少的一種,也是酒類發展的一大領域。我國是白酒的發源地,其中的烈酒度數極高,愛喝酒的人通常是不喜歡喝度數低的,感覺沒有味道,越是高度,喝著越起勁,下面就來看看我國10大烈酒,「千杯不倒」的人都不敢多喝,不會喝酒的幾口就醉!
1、牛欄山二鍋頭56度
牛欄山二鍋頭,二鍋頭之宗,二鍋頭作為京酒的代表,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京師釀酒師蒸酒時,去第一鍋"酒頭",棄第三鍋"酒尾","掐頭去尾取中段",唯取第二鍋之貴釀。牛欄山二鍋頭,宗氣一脈相傳,精選優質高粱和小麥等為,以豌豆 、大麥等製成大曲為發酵劑,純糧釀造綠色自然。從原料粉碎到成品酒灌裝,歷經糊化 、發酵 、蒸餾等十多道關鍵工序,悉心傳統工藝釀造。
2、紅星二鍋頭65度
紅星企業成立於1949年,是作為新中國的獻禮而指定建設的項目之一。為了能讓建國初期生活水平都普遍不高的中國大眾都能喝上純正的二鍋頭酒,國家規定紅星二鍋頭酒的價格不得過高。所以,自紅星問世五十多年以來,所生產十餘種產品都屬於低價位酒。由於紅星二鍋頭甘烈醇厚,價位低廉,受到消費者始終不變的青睞。
3、衡水老白乾67度
衡水老白乾酒有著悠久的釀造歷史,據文字記載可追溯到漢代(公元104年),知名天下於唐代,正式定名於明代,並以"醇香清雅、甘冽豐柔"著稱於世。"衡水甘泉多佳釀,歷史名酒今更香",67°衡水老白乾酒榮獲國家級典型風格金杯獎,受到了國內眾多喜歡烈酒的消費者喜歡。
4、五糧液原漿酒68度
1909年,「利川永」烤酒作坊老闆鄧子均,採用紅高粱、大米、糯米、麥子、玉米五種糧食為原料,釀造出了香味純濃的「雜糧酒」,送給當地團練局文書楊惠泉品嘗,他認為此酒色、香、味均佳,又是用五種糧食釀造而成,使人聞名領味。從此,這種雜糧酒便以五糧液享於世人,流芳至今。其中68度五糧液原漿酒口感極烈。
5、蒙古王酒69度
蒙古王是一款濃香型白酒,採用傳統的釀造工藝,蒙古王人將800載元代「槽坊」釀造工藝與現代釀造技術成功進行了嫁接和融合,取科爾沁衝積平原無汙染優質紅高粱為主要原料,這款蒙古王酒69度,其口感窖香濃鬱,入口綿甜,諸味協調,是草原百年佳釀質的升華。
6、霸王醉陳釀二十年窖藏70度原漿
石花霸王醉是鄂西北唯一的百年老店,湖北石花酒廠(前身為石花街著名的"黃公順酒館",始創於公元1870年)的鎮廠秘藏酒。其以"上好原酒、廿年窖藏、原汁灌裝"三大獨特工藝和70度無與倫比的獨特口感,榮獲"中國第一高度"、"湖北極品酒"、"襄樊三寶"等美譽。
7、琅琊臺原酒70度
琅琊臺酒的釀造歷史可以追溯到兩千年以前,其發軔於春秋戰國,繁榮於秦漢,鼎盛於唐宋。秦漢時期是琅琊臺酒發展的重要階段,這一時期琅琊臺酒的發展為琅琊臺酒奠定了基礎。"琅琊臺"牌白酒,採用傳統"老五甑"工藝,使用回槽多輪發酵技術和串蒸技術,使"琅琊臺"牌白酒具備了"窖香濃鬱、綿甜甘冽、落口爽淨、回味悠長"等濃香型白酒特點。
8、瀘州老窖原漿73度
四川瀘州老窖是我國最古老的四大名酒之一,"濃香鼻祖,酒中泰鬥",瀘州老窖酒是以泥窖為發酵容器,中高溫曲為產酒、生香劑,高粱等糧谷為釀酒原料,開放式操作生產,多菌密閉共酵,續糟配料循環,常壓固態甑桶蒸餾、精心陳釀勾兌等工藝釀製的白酒,以己酸乙醇為主體香味物質。"瀘州老窖酒傳統釀造技藝"由大曲製造、原酒釀造、原酒陳釀、勾兌嘗評等多方面的技藝。
9、內蒙古套馬杆75度
蒙古族愛飲酒,擅釀酒,元·帝師八思巴集藏、蒙、漢及其他民族釀酒之精華,創造出御用「槽坊」釀造技術,開創了中國酒文化的裡程碑,釀出了酒中珍品「槽坊」酒,被封為「御酒」。內蒙古套馬杆75度又被稱為「燜倒驢」,可見它的後勁有多大。
10、東北燒刀子酒80度
燒刀子,古燒酒的俗稱。主要流行於古遼東地區(今天遼寧東部、吉林東南部),以其度數高,味濃烈,似火燒,而得名。古燒酒是區別於黃酒的名稱,指度數稍高, 未加調味的酒,今天享譽遼東的燒刀子酒,始於明末清初的釀酒技術,據說燒刀子保持了古老的肅慎釀酒術的精髓,號稱烈酒之王,是東北最著名的酒品佳釀。
這10大烈酒你喝過哪些呢?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喜歡的朋友記得關注下2020年好運連連必發大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