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達破產、富士逆生長:膠捲巨頭演繹不同結局

2020-12-25 康斯坦丁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在數位相機、智慧型手機的連番衝擊下,膠捲已如明日黃花、日落西山。曾經在各大景區橫行的「柯達黃」、「富士綠」,早已不見了身影。但讓人訝異的是,膠捲廠商兩大巨頭在衝擊之下卻有截然不同的宿命。柯達於2012年申請破產保護,逐漸淡出大眾視野。而富士卻「二度」創業,不僅依舊活著,甚至還活出「別人家孩子」的興盛勢頭。

脫胎換骨的富士:掀起追逐新興業務的自我革新

富士,曾經也落魄過。就在2000年左右,數碼技術的衝擊讓整個膠捲行業面臨被傾覆的危機。2000年起,世界彩色膠片市場以每年20%-30%的速度下滑。而富士的感光材料業務在四五年時間內就出現巨虧,膠捲業務收縮至僅有當初的四分之一。但就在主營業務成斷崖式暴跌的狀態下,富士卻迎來一場脫胎換骨般的革新。

富士重新崛起的轉折點,是古森重隆在2003年擔任CEO,並展開大刀闊斧的改革。他沒有「迷戀」膠捲業務過去的輝煌,甚至還在這一業務大幅裁員5000人,與過去徹底說再見。隨後,富士開始了「二次創業」。

古森重隆制定了「四象限戰略」——用現有技術鞏固現有市場,開發新技術應用於現有市場,將現有技術應用於新市場,研究新技術開拓新市場。依託於既有技術,富士最終選擇生物醫藥、化妝品、高性能材料等成長可能性較大的領域,並在數碼影像行業、光學元器件行業、高性能材料行業、印刷系統行業、文件處理行業、醫療生命科學等行業轉型或開拓。

比如富士最核心的膠捲膜技術,就被應用於化妝品上,並取得巨大成功。在不斷涉足更多領域後,富士如今已成為一家多元化的技術導向型創新企業。防曬霜、抗病毒藥、阿爾茨海默藥、內窺鏡、彩超機……富士的諸多產品,甚至都已成為不同行業的中堅力量。也正是果斷掀起追逐新興業務的自我革新,讓富士最終活成巨頭的樣子。

柯達成「反面教材」,落魄巨頭就應對自己狠一點

同樣是膠捲廠商,相比富士如今的風光,柯達卻始終黯然沉寂。上一次柯達引起業界的廣泛興趣,或許還要追溯到2018年一月舉行的CES展會上。當時柯達藉助數字貨幣的浪潮,推出自家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柯達幣」,初衷是用於攝影師保護照片版權與方便交易。

但在隨後的時間中,柯達幣卻迅速消失無聲,沒有掀起絲毫風浪。而這樣追逐新潮流卻只是「玩票」的嘗鮮舉措,是柯達在膠捲業務沉淪後難以崛起的原因。比如此前柯達也曾探索跨界轉型,但終究沒有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決心。

瞻前顧後的柯達,留戀過去的技術與輝煌,總是想躺在「成績簿」上吃老本。這樣守成的做法固然不會犯錯,卻也喪失了更進一步的可能。相較之下,同樣背水一戰的富士壯士斷腕,行動果斷迅速。在既有技術的基礎上,富士堅定創新、跨界,最終在「廢墟」上蓋起讓柯達羨慕不已的「新城堡」。

成為「反面教材」的柯達和已成二次創業代表的富士,在以鮮活的案例證明著:落魄巨頭就應該對自己狠一點。否則,只會被後起之秀「啃噬」得一乾二淨。(科技新發現 康斯坦丁/文)

相關焦點

  • 同樣面臨數碼技術的衝擊,膠捲巨頭柯達和富士的結局為何不同?
    在膠片攝影時代可沒有這麼方便,想拍照首先你得有照相機,然後還得買膠捲、裝膠捲,拍好後取出膠捲去衝洗擴印,十分麻煩。對於膠片攝影來說,數碼攝影就是顛覆性的技術,它一舉摧毀了原有的市場格局。膠片攝影時代的膠捲品牌兩巨頭柯達和富士,同樣面臨著市場急劇萎縮的毀滅性打擊。面對同樣的形勢,柯達和富士的結局卻截然不同。
  • 同樣做膠捲,柯達破產,這家日本公司憑什麼長盛不衰?
    眾所周知,膠捲的沒落直接擊垮了柯達,同樣靠膠捲起家的富士,不僅倖存下來,而且生機勃勃,實現了千億規模的營收。富士的長盛不衰,到底有何秘訣?雄霸一時的膠捲巨頭日本富士膠片公司,是一個時代的符號。上世紀末,中國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富士膠捲衝印店,它在中國膠捲市場,牢牢佔據60%的市場份額。
  • 同樣做膠捲 柯達破產 這家日本公司憑什麼長盛不衰?
    雄霸一時的膠捲巨頭日本富士膠片公司,是一個時代的符號。上世紀末,中國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富士膠捲衝印店,它在中國膠捲市場,牢牢佔據60%的市場份額。富士創建於1934年,其前身是大日本塑料的「膠捲試驗所」,起初以模仿和學習美國柯達而「入行」。建廠後的20年,專注於民用膠捲的生產。1960年代,柯達是膠片行業當之無愧的巨頭,近4000億日元的銷售額,是富士膠片(270億日元)的15倍。
  • ,破產的"膠捲大王"柯達轉行變藥廠
    柯達獲白宮巨額貸款,破產的「膠捲大王」轉行變藥廠) 上個世紀,提起「柯達時刻(Kodak Moment)」,人們想到的是值得留存與回味的美好記憶。
  • 「原創」聚焦|「風暴」中的柯達:膠捲巨頭轉型製藥,這「三大」問題...
    來源:財聯社昔日膠捲巨頭伊士曼柯達公司(Eastman Kodak),在歷經轉型失敗破產之後,這兩天借著它製藥企業的新身份煥發新生。美國時間7月28日,美國國際發展金融公司(DFC)與柯達共同宣布,前者向柯達公司提供7.65億美元的貸款,以支持推出柯達製藥業務部。
  • 一文讀懂膠捲巨頭柯達轉型:要做什麼藥?為什麼美國選擇了它?
    早已經破產的昔日膠捲巨頭柯達 (NYSE:KODK,簡稱柯達)這兩天「詐屍」了!周二(7月28日),柯達對外宣布已獲得了7.65億美元的美國政府貸款,用於仿製藥生產。繼富士之後,柯達也要向醫藥領域轉型了。這則消息令柯達股票隔夜放量上漲,股價飆升203%,盤後再漲66%,令投資者瞠目結舌。然而暴漲並沒有結束。
  • 柯達轉行賣藥,曾經破產的膠捲大王,重生後在幹什麼
    柯達首席執行長Jim Continenza表示,柯達的貸款條款與商業貸款類似,必須在25年內償還。公司將把重點轉移到製藥原料生產,預計該業務將佔到公司整體業務的30%至40%。曾經破產的膠捲大王毀滅於自己的技術之手柯達曾是全球攝影領域的領頭羊,這家誕生於1892年的公司最鼎盛時期有14.5萬名員工,1997年2月市值最高達到310億美元。
  • 柯達破產衝擊波襲來 「中國式」轉型能否避免悲劇?
    北京時間1月19日,一代影像產品巨頭美國伊士曼柯達公司宣布已在紐約申請破產保護,其股價已連續一個多月低於每股一美元;而在大洋彼岸,中國國內最大彩色感光及照相化學材料上市公司樂凱膠片自去年四季度以來股價也幾乎被腰斬,與12年前巔峰期相比總市值已蒸發超過七成,在柯達破產衝擊波襲來之際,「中國式」轉型能否使其避免柯達悲劇?
  • 復盤柯達和富士轉型:為何柯達黯然退場,而富士華麗轉身?
    2003年9月,柯達正式宣布放棄傳統膠捲業務,經營重心向新興的數字產品轉移。2004年,柯達停止銷售膠片相機以應對數碼潮流。2012年,柯達正式申請破產保護。柯達的破產,代表著膠捲時代的結束。富士的「起死回生」與柯達同一時期,日本有一家富士公司,與柯達同為膠捲行業巨頭,同樣面對數碼化風暴的巨大衝擊,面對膠捲市場需求大幅萎縮的行業危機,但是最後富士膠片卻起死回生,扭轉局面。
  • 膠捲大王柯達進軍製藥行業,股價飆升650%
    > 膠捲大王柯達進軍製藥行業
  • 不賣膠捲也能變成年入千億的巨頭,日本富士憑啥?
    還記得賣膠捲的富士嗎?來自日本的富士膠捲曾是世界兩大膠捲生產商之一,另外一個是美國的柯達。而如今,隨著數位相機、智慧型手機的興起,這對它們造成了致命的衝擊。柯達在2012年申請破產保護,富士呢?前段時間,受相關抗疫藥物利好消息刺激,富士膠片股價居然飆升,曾一度因買入訂單過多而暫停交易。
  • 膠捲玩家的福利!柯達推出新玩意,膠捲輕鬆轉數碼照片
    文:梁夢麟柯達要推出 Kodakcoin,應該是這家老廠在 CES 2018 舉行期間最大的新聞了。雖然是主打消費電子的展覽,但柯達並沒有在展會上亮出很多「符合潮流」的東西。至於傳統的膠捲工業,他們也沒有太多展示。之前說復產的 Ektrachrome 膠捲,在 CES2018 上也沒有更多的消息。不過,柯達還是帶來了一款新的膠捲設備。某種程度上,這也是為自家的膠捲復活計劃鋪路。
  • 柯達與富士:膠片大戶的不同結局
    眾所周知,柯達和富士是膠片界的兩大山脈,然而時至今日,數碼科技早已普及,柯達已經成為了帶有傳奇色彩的過去式,富士卻成功存活了下來。究竟是什麼,讓兩家膠片大戶走向截然不同的結局?當時,柯達和富士的主要業務是膠片與後期處理,接著才輪到相機。以至於兩家公司會為了搶佔衝洗和和紙張市場,直接向消費者免費贈送相機。據2000年的有關數據顯示,柯達收入的72%來自於膠片的貢獻,富士則為60%。
  • 柯達徹底火了 兩天內暴漲了1167%
    據外媒消息,曾經膠捲巨頭柯達目前正在準備生產仿製藥的原料,其中包括川普總統曾吹噓的能用於治療冠狀病毒的抗瘧疾藥「羥氯喹」。美國總統川普周二公開表示,與柯達的協議是"美國製藥業歷史上最重要的交易之一"。
  • 拯救老膠捲:柯達推出更親民的數位化膠捲掃描儀
    在CES 2018大展上柯達就展示推出了 Kodak Scanza ,可將傳統膠捲底片轉成數碼相片,售價僅為170美元,可以將底片轉為JPEG格式等,支持35mm底片和Super 8膠片格式。不過現在柯達推出了更親民的產品,能夠快速將膠捲上的照片掃描到Android或者iPhone手機上。這款The Kodak Mobile Film Scanner並非面向哪些想要高質量數位化膠捲照片的專業人士,主要為所有熱愛傳統膠捲拍攝人提供了簡單、廉價的數位化方式。
  • 柯達生產原料藥,美國重修國產供應鏈
    來源: BBC 編譯: 嗷嗷豬還有人記得柯達嗎?在人手一部智慧型手機隨時隨地拍照攝影的數碼時代,柯達公司(Kodak)當年享譽全球走遍世界的輝煌歷史,已經隱退到人們記憶的最深處。在許許多多公司企業因新冠肺炎疫情業務蕭條甚至破產之際,柯達公司獲得美國政府7.65億美元的貸款重振旗鼓。
  • 膠捲不死!柯達拖出App幫你衝洗照片
    想找自己最喜歡的柯達膠捲?想找個地方衝印膠捲?現在,只要有iPhone,一切都能搞定。    柯達剛剛在2012 PDN PhotoPlus展會上發布了「柯達專業膠捲應用」(Kodak Professional Film App),目前已經能夠通過蘋果App Store下載。
  • 膠捲行業秘聞大全:照片曝光8小時,買耗材送相機,膠捲機身賣4萬
    數碼影音時代,其實膠捲比存儲卡還優秀,看完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膠捲和錄像帶是傳統影像行業的必備法寶。上個世紀,柯達公司還憑藉膠捲傲視全球。即使到了90年代,擁有一部買柯達膠捲送的柯達相機,還依然是成功人士標配,能用自家的相機拍一張全家福,衝印後留下膠捲底片,是當時吊打照相館的最時髦事情。
  • 柯達公司簡介
    伊士曼柯達公司Kodak,簡稱柯達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影像產品及相關服務的生產和供應商,總部位於美國紐約州羅切斯特市,是一家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的上市公司,業務遍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員工約8萬人。 到目前為止,中國已經成為柯達全球第二大膠捲市場,僅次於美國。而根據預測,數年後,中國將成為柯達的全球第1大市場。
  • 配單獨快門按鍵 柯達要推高端拍照手機
    中關村在線消息:柯達這個品牌相信在不少人的記憶中有著很重要的地位,幾年前膠捲相機時代誰也離不開它,但在2012年死守膠捲的柯達宣布破產,但目前有消息他們即將推出一部主打拍照的智慧型手機,或將是一部高端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