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被阿拉伯滅亡之際,波斯王子到唐朝請求出兵,皇帝決定幹涉

2020-12-15 近代人物周刊

波斯帝國是個古老的帝國,在公元661年為阿拉伯人所滅。其實波斯被阿拉伯滅掉不能說明阿拉伯人有多麼強,因為在此之前,波斯帝國一直與東面的東羅馬帝國交戰,耗盡了國力,波斯與東羅馬交戰預示著兩大古老帝國開始走向了衰亡。

波斯帝國滅亡之際,波斯末代皇帝的兒子俾路斯一路跋山涉水來到長安,這時正好是唐朝,皇帝是唐高宗,波斯王子請求唐高宗出兵抗擊阿拉伯人的入侵,當時唐高宗認為路途遙遠,如果直接派兵幹涉有些得不償失,但又覺得這是唐朝勢力進入中亞腹地的機會,唐高宗便下令派軍護送波斯王子等人返回今阿富汗斯坦錫斯坦一帶,於661年建立波斯都督府。這是唐朝勢力進入中亞的開始。但唐朝的幹涉很有限,只是名義上建立波斯都督府。

大家如果看地圖就會發現,這個波斯都督府非常靠近阿拉伯帝國,簡直就是一個釘子釘在了阿拉伯帝國門口,所以在公元663年也就是波斯都督府建立的第三年,終為阿拉伯帝國所滅,因為是都督府,所以並沒有唐朝駐軍,不能算是兩大帝國的直接交鋒。而那位波斯王子則真正成為了國破家亡的王子,公元670年,高宗招卑路斯入朝,授「右武衛將軍」,於長安置波斯寺,卑路斯與其子泥涅斯先後定居長安,最後均客死在唐朝。

公元八世紀世界形勢

下面再說說為什麼波斯王子要不遠萬裡來到唐朝求救,按理說應該向旁邊的東羅馬帝國求救才對。相信你也有這樣的疑問,為此,我查閱了資料,原來在當時,無論是從東羅馬帝國(拜佔庭帝國),還是波斯帝國、西亞諸國,甚至阿拉伯帝國眼中,大唐帝國都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大國。而且阿拉伯進攻波斯時,大唐的勢力已經進入了西域,早在公元640年就建立了安西都護府,軍威威震西域,所以在波斯帝國君臣眼裡,能抗衡甚至打垮阿拉伯帝國的唯有大唐,而且,波斯與東羅馬帝國交戰多年,國力已經不復從前,就算是肯出援兵,恐怕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相關焦點

  • 波斯帝國被阿拉伯所滅,末代王子三次求助大唐,為何唐朝沒有出兵
    波斯帝國被阿拉伯所滅,末代王子三次求助大唐,為何唐朝沒有出兵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強盛最有影響力的一個朝代之一,當時萬國來朝、文化、經濟、政治、軍事空前繁榮,盛名遠揚海外!在大唐王朝走向鼎盛之際,萬裡之外的西亞地區,國際格局正經歷著一場歷史性的變化。稱霸西亞的數百年的波斯帝國,遭到了阿拉伯人的入侵,瀕臨滅亡。處在危難之中的波斯王室屢次派出使者向大唐求助,但大唐並未出兵挽救,這是為何?早在北魏時期,波斯就和中國建立起了通使的友好關係;唐朝初年,波斯和唐朝繼續保持著友好往來的關係。
  • 阿拉伯帝國吞滅波斯,波斯3次請求大唐援助,皇帝最後2次答應了
    尤其是到了大唐時代,那更是強盛到了極點。因此很多國家受到了欺負,甚至直接來找大唐哭訴。典型的如波斯,在阿拉伯滅亡波斯的過程中,波斯王子3次跑到中國哭訴,請求大唐派兵援助,那麼當時的皇帝是怎麼回復的呢?波斯一直是中亞地區的強國,立國有1000多年。在唐朝初期不斷受到阿拉伯人的入侵,不斷亡國,在此過程中,其王子3次到大唐求援。第一次,貞觀十二年。
  • 阿拉伯人滅亡波斯,波斯向中國求援,中國是如何答覆的?
    波斯薩珊王朝先後兩代王子都曾向中國唐朝請求軍事援助,希望中國大皇帝能夠幫助他們恢復河山,那麼唐朝是作何答覆的呢?第一次:波斯王子卑路斯求援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北魏,中國和波斯間的來往比較頻繁,《魏書》記載,波斯使臣來中國交聘達數十次之多,給北魏皇帝帶來的各種禮品,有珍物、馴象等。大唐貞觀十二年,波斯國遣使來貢。
  • 波斯滅國前求救中國,中國為啥沒幫忙?看完就知道了!
    伊朗的前身是波斯帝國,在其滅亡前,王子三次求助中國。那麼,波斯王子為啥求助中國呢?有一個原因很多人沒想到!波斯帝國的末代王朝是薩珊王朝,皇帝是亞茲德格爾德三世。651年,這位皇帝被殺害於中亞阿姆河附近的木鹿城的一座磨房內。亞茲德格爾德三世的兒子卑路斯王子一直夢想著復國,沿著絲綢之路一路東逃到吐火羅。吐火羅在哪呢?大致區域為今天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北部。在那裡,這位波斯王子受到當地民族部落酋長保護,得到些許的喘息機會。
  • 西安挖出波斯王子墓碑,碑文很難直視,學者:幸好皇帝不懂波斯文
    對於這樣的結論,有考古學家指出,蘇諒的妻子並不是漢人,而是當時波斯王族的後代,所以墓志銘上才會有兩種文字的出現。說不定,蘇諒還是個波斯王子呢,對於這件事,西方學者有其他的想法,他們覺得蘇諒的名字就來源于波斯國一個部落中音譯過來的。
  • 唐朝疆域最西到達了鹹海、波斯?譚其驤將地圖開疆玩到了極致
    一直到758年,突騎施才因為內亂解體,西突厥才真正滅亡。相對客觀的唐朝巔峰時期版圖(淺色為勢力範圍)三,關於昭武九姓和吐火羅等譚版的唐朝在西域的西南部分,已經覆蓋了整個阿富汗(吐火羅)和波斯的一角,另外還有整個昭武九姓地區。我們必須來一一進行分析。
  • 陝西挖出波斯人後裔墓,墓碑記載困擾考古隊,專家:外國人真會玩
    陝西挖出波斯人後裔墓,墓碑記載困擾考古隊,專家:外國人真會玩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自古以來各王朝浮浮沉沉,各民族也互相融合。在我國歷史上,最具民族包容性的王朝毫無疑問就是唐朝。
  • 波斯的榮光——神秘國度伊朗
    原波斯的東方地區,進入希臘化時期。中國此時處在戰國混戰時期。在651年被阿拉伯滅亡,薩珊王朝末代皇帝的兒子俾路斯曾逃到中國唐朝,請求唐高宗出兵抗擊波斯都督府,但到663年終為阿拉伯帝國所滅。薩珊王朝之後成為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被阿拉伯各王朝統治,750年後伊朗的土地上先後出現的十個王朝,有點像中國的五代十國,直到12世紀蒙古人佔領成為蒙古帝國的一部分,經歷,伊利汗國
  • 波斯王子逃到中國,在四川留下後裔,如今四川仍有外國皇室血脈
    公元七世紀初期,世界上有兩個大國崛起,一個是中國的唐朝,另一個是阿拉伯帝國,唐朝滅掉了當時的突厥帝國而稱雄世界,阿拉伯帝國強盛之後,也滅掉了雄霸中東數百年的波斯帝國。波斯帝國滅亡後,皇室成員幾乎被阿拉伯帝國剷除,但有個波斯王子名叫俾路斯,他非常聰明的逃生了,原來他沒想其他皇室成員一樣往西逃,而是逃到了東方,因為他知道東方有個很強大的大唐帝國。
  • 此人本是波斯皇族,迎娶郡主終生謀求復國,如今四川仍有其後裔
    在公元七世紀時,世界上有兩個地區發生了重大事件,在神秘的東方和遙遠的中東,兩個大國陡然崛起——一個是東方的唐朝,而另一個則是阿拉伯帝國。兩國崛起有著許多相同之處,比如都攻滅了一個地區大國,被唐朝擊敗的是突厥帝國,而阿拉伯倭馬亞王朝則滅亡了波斯帝國。
  • 歷史時光機·第三期 波斯太祖
    今天是12月4日,公元前530年,也就是2550年前的今天,波斯的開國皇帝居魯士大帝戰死疆場。沒錯,今天我們的要聊的,就是古波斯帝國的太祖皇帝,「巴比倫囚徒」的解放者 ,亞歷山大大帝的偶像 —— 居魯士大帝。
  • 西安挖出波斯王族墓,專家看到碑文後:幸虧皇帝不懂波斯文
    波斯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它曾在西亞、中亞等地區建立許多個帝國,鼎盛時期疆域十分遼闊。漢朝時打通了西域,到唐朝時絲綢之路已經建立起來,許多西亞、中亞的國家紛紛來到中國,進行經濟和文化上的交流。唐朝是一個十分開放包容的朝代,對於各國的使者和來客,唐朝不僅沒有鎖住國門,還專門劃了一部分區域,讓他們能夠長時間在唐朝居住。當時,不僅有許多國家的留學生前往長安學習,就連其他國家的王子也對長安心嚮往之,有的來到了唐朝後甚至還謀上了一官半職,再未回去。
  • 西安出土唐朝時期波斯人墓,碑文翻譯成漢語,專家:不能接受
    盛唐一直是眾多中國人心中最富魅力和幻想空間的朝代,唐朝不僅開放包容,而且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具有極強的吸引力,由此引來萬國使節前來盛唐學習交流。在唐太宗統治時期,波斯薩珊王朝國內動蕩,其最後一代君主,就唐朝皇帝一樣,因為離得太遠而遭到唐太宗的拒絕。
  • 因埃及法老騙婚,波斯皇帝大怒,決心借道阿拉伯攻打埃及
    在古埃及26王朝倒數第二位法老阿瑪西斯統治末期,在這百年之前,原本僅僅只是盤踞在波斯灣偏東北部和伊朗高原的西南部一小塊地方的波斯部落(伊朗祖先發源地),後來尤其是在波斯皇帝居魯士(他被認為是波斯帝國的締造者)的帶領下竟迅速崛起,其版圖擴大了十數倍以上,領土擴張到中亞地區甚至是印度西北部。
  • 波斯帝國的復興與薩菲王朝的建立
    651年被阿拉伯帝國所滅,波斯的宗教也由拜火教變為伊斯蘭教,淪為了阿拉伯帝國的行省,末代王子俾路斯逃到中國。之後伊朗高原經歷了大分裂時期,塞爾柱帝國統治期,花剌子模統治期。874年波斯人建立了薩曼王朝,之後又經歷了突厥王朝和伊爾汗國和帖木兒帝國統治。黑羊王朝和白羊王朝統一了伊朗高原大部。
  • 古代波斯為何強烈嚮往中國?除了千年淵源外,唐朝做出貢獻最多
    魏文帝時,安息王朝換成了薩珊王朝,並建立了強大的波斯帝國,該王朝繼續與中原王朝交往,但因戰亂原因,並未向和平時期那樣頻繁了。但到了北魏時期,薩珊王朝又一度頻繁與北魏及後來的西魏交往。《魏書》記載,波斯王11次遣使來訪,也送了很多珍奇禮品。北魏滅亡後,中國又逢亂世,波斯與中原交往少了,但沒有徹底中斷。
  • 西安挖出波斯王子夫妻墓,日本學者卻反駁:他們明明是父女關係!
    西安作為六朝古都,地下埋藏的故事比地上的故事還要多,一個農民隨隨便便一鋤頭下去,就可能挖到唐朝的磚或者漢朝的瓦。1955年,西安一處官員墓出土了兩座墓志銘,經過仔細辨認,其中一塊墓志銘中記錄了一個非常重口味的故事。
  • 西安發現波斯夫妻合葬墓,碑文翻譯成漢語後,專家臉色瞬間大變
    唐朝是個昌盛的朝代,也是個開放的時代,先進的經濟文化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在那時唐朝成了世界文化交流中心,那時中外交往達到了一個空前的盛況。而唐朝國都長安更是成為無數外國人嚮往的國際性大都市,這裡有來自阿拉伯的商人、印度的僧侶、日本的武士,數不清的外國人漂洋過海來到這裡,來感受天朝的繁華與榮耀。這其中就有波斯王朝,在唐朝時與波斯之間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在唐太宗時期,波斯薩珊王朝最後一位君王就向唐朝請求過援助,但唐太宗以路途遙遠為由拒絕了。
  • 西安發現波斯國王墓,碑文翻譯成漢語後,專家的臉色立馬就變了
    聽到「波斯」,大家會首先想到「波斯美女」,聽到伊朗,大家可能就不會想到美女,不過波斯卻是伊朗的古名,波斯興起於伊朗高原的西南部,從公元前600年起,希臘人將這一地區稱作了「波斯」,一直到1935年,建立了巴列維王朝的禮薩·汗將國名改為了伊朗,並永不再使用國名「波斯」。
  • 有人知道現在的伊朗就是以前的波斯帝國麼?
    到了大流士一世時期,東徵印度,西伐多瑙河三角洲、色雷斯、馬其頓王國、古希臘,使得帝國疆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讓阿契美尼德王朝為當時世界上領土疆域最大的帝國,直到公元前334年滅亡,對,那時的中國還處於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混戰的亂局之中。實際上,自從公元前600年開始,希臘人才把這一地區叫做「波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