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投降前,總理宣:英法要聯盟了,有人震怒:這是邱吉爾的陰謀

2020-12-14 戰史天下

希特勒侵吞波蘭後,很快槍口掉轉攻擊法國,法國潰不成軍,貝當戰役後,法國戰敗,巴黎很快淪陷。為拯救法國危亡,戴高樂將軍臨危受命,前往英國與首相邱吉爾密談。

不久,戴高樂興奮地電告總理雷諾:「總理閣下,我有一項極其重要和急迫的英國政府聲明,請您記下來!」雷諾拿出筆,激動萬分得記著。

戴高樂讀道:「聯合王國政府和法蘭西共和國政府發表宣言,為保衛正義和自由,自願結成同盟絕不動搖。英國和法國不再是兩個國家,而是一個法英聯盟。聯盟憲法規定每個法國公民都享有英國公民權,每個英國公民同時也是法國公民。」

雷諾激動地說:「將軍閣下,感謝您,我將竭盡全力實現這些建議!」

很快,雷諾召開了內閣會議,宣布了英法聯盟的建議。他滿心以為這個建議會得到同僚們的理解與支持。然而迎接他的不是掌聲,而是一陣冰冷的沉默。

雷諾將乞求的目光投向主戰派,但他們一個個低著頭,沒有反應,沒有人站起來支持總理的建議。

最後頭腦冷靜的外交部秘書發話了:「這項建議充滿想像力,且是前所未有的,是以大家相信英國必勝為先決條件,但是人們並沒有這個信心。」

此話一出,馬上炸開了鍋,一個尖銳、憤怒的譴責聲冒了出來:「這是邱吉爾的陰謀,他想讓我們法國成為他英國的一個自治領地,乘人之危,無恥至極!」

「總理閣下,你這是建議我們同屍體結合,英國人此時已經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豈能救我們的駕? 這個時候同英國結盟簡直是滑稽可笑!」又一個憤怒的聲音冒了出來。

看到群情激憤的內閣同僚,雷諾徹底地絕望了,他深感從未向今天這樣陷入完全的孤立。「我該怎麼辦? 怎麼辦?」他心裡一直不停地嘀咕著。

雷諾隨之將同僚們的反應如實電告給了戴高樂。戴高樂心裡非常得平靜,因為自從巴黎淪陷後,面對投降派的無恥,他早已做好了心理準備。

戴高樂平和得對雷諾說道;「總理閣下,既然投降派固執己見,我們再焦慮也於事無補,請您多保重身體,我會繼續和邱吉爾洽談,如果可以,我們可以在北非戰場堅持抗戰,最終光復法國!」

雷諾深深地感動了,他能感受到電話中的戴高樂與他一樣承受著巨大的痛苦和無奈,但是依舊鼓舞著所有人不要放棄,要堅持抗戰。他深深得愛著自己的祖國,他才是法國真正的勇士,必將成為法國人心目中真正的統帥!

相關焦點

  • 巴黎投降前,邱吉爾為何三番五次到法國?400名德軍飛行員是關鍵
    針對驚慌失措、坐以待斃的法軍,佔據絕對優勢的德軍,並沒有什麼縝密的戰術,他們要做的就是不斷地推進、推進、再推進,直到對手「俯首稱臣」為止。不過,德軍在確定目標上還是十分明確的,而且是必須佔領,這又是為什麼呢?
  • 法國為什麼在20世紀兩度提出與英國合併?
    二、第一次提出合併1940年6月16日下午,戴高樂將軍從倫敦發電報給法國總理保羅·雷諾,建議組成「英法聯盟」,所有公民同時享有兩國的公民權。也就是說,兩國並一國。這個建議超出了雷諾總理的認知範圍,他根本無法獨自給予答覆,只好提交給內閣會議,讓他們去裁決戴高樂將軍的這個瘋狂建議。
  • 號稱歐洲第一陸軍的法國,為何40多天就投降希特勒?真相令人唏噓
    號稱歐洲第一陸軍的法國,為何40多天就投降希特勒?真相令人唏噓1940年5月德國開始進攻法國之後,僅用了44天法國就舉白旗投降了。德軍以15.6萬傷亡的代價,殲滅了法軍29萬人,同時有190萬人當了德軍的俘虜。
  • 二戰時法國擁有非常強大的陸軍,為何迅速投降?有這樣四大原因!
    二戰爆發時,法國投降,一直備受詬病,那麼法國為什麼那麼快就投降? 一、 綜合實力不敵德國、觀念陳舊 二戰時期,法國陸軍在歐洲不能算是強大的,或者說他不是最強大的,要排在德國、蘇聯和英國之後。
  • 拿破崙死前說了7個字,雖充滿了不屈,卻無法阻止二戰時法國投降
    一、法蘭西的驕傲法國是歐洲,乃至世界上的重要國家,但有一位法國人,卻幾乎比法國更著名,這就是拿破崙!甚至有人調侃,可以不知道法蘭西是啥,但若不知拿破崙是誰,那就太說不過去了。但可惜,拿破崙終究還是敗了,滑鐵盧一戰後,拿破崙被流放到太平洋的聖赫倫那島,英雄即將謝幕而去……二、拿破崙死前說了7個字公元1821年5月5日,拿破崙已是幾次昏迷,誰都知道一個時代要完結了。
  • 二戰時,捷克斯洛伐克為什麼會成為慕尼黑陰謀當中的犧牲品?
    呂海峰 胡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曾經有過一個「慕尼黑陰謀」,而就在這場陰謀當中,英國和法國為了避免全面戰爭的爆發,維護自己的私有利益,於是,就在他們與德國籤訂的一份《慕尼黑協定》中,將捷克斯洛伐克這個國家作為了一種犧牲品。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貢比涅的又一次談判,德法間似曾相識的場景,勝負卻完全相反
    有的人主張去布列塔尼,又有人主張去波爾多,在經過討論後決定做一個折中方案——遷往圖爾。在6月9日離開巴黎前,法國總理雷諾向美國總統羅斯福發了一個求救的呼籲,他在電報裡如此寫道:「我們將在巴黎的前面戰鬥,我們將在巴黎的後面戰鬥,我們將在某一省內閉關堅守,假使我們被逐出法國,那我們將前往北非繼續奮鬥。」
  • 擁有底蘊豐厚的投降文化?法國梗:沒人能在法國投降前佔領巴黎!
    我只是想說我不承認我「辱法」,我只是想給大家闡述法國的悠久投降歷史!俗話說得好,正視歷史,敢於面對歷史,才能進步!儘管法國的歷史與我們沒有半毛錢的關係,但是我還是想聊一聊法國這底蘊豐厚的投降文化,給大家增長見識!
  • 二戰法國投降後,1200萬平方千米殖民地怎樣站隊,全倒向法西斯
    1939年9月1日,德國進攻波蘭,英法兩國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不過英法兩國是宣而不戰,都想禍水東引。他們以為德國佔領波蘭後悔繼續東進,進攻蘇聯。不過讓所有人沒想到的是,1940年5月10日德國開始掉頭進攻西歐。
  • 維希法國:忠於德國的傀儡政權
    1940年德國入侵法國,法軍節節敗退,法國總理保羅·雷諾辭職,貝當繼任總理。貝當向德國投降,建立了服從德國的傀儡政權。那麼維希法國是如何興亡的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一,二戰爆發1939年德軍入侵波蘭,英法雖然對德宣戰,但卻見死不救,與德國在西線長期和平對峙,進入假戰。1940年5月德軍突然入侵荷比盧,英法急忙派兵支援。
  • 英國和蘇聯有何仇怨,為何邱吉爾一直慫恿美國打蘇聯
    英國首相邱吉爾聯合巴頓等美軍高級將領,強烈要求對蘇聯採取強硬措施,英國人甚至制定了代號為「不可思議」閃電戰的對蘇作戰計劃。按照英國人制定的計劃,美英將於7月1日發動對蘇聯的戰爭。不過這項計劃遭到了美國總統杜魯門的拒絕,美國人拒絕發動對蘇聯的戰爭。很多人不禁感到疑惑,英國和蘇聯有何仇怨,為何邱吉爾要慫恿美國打蘇聯?
  • 法國人不明白為什麼投降會遭到盟友的攻擊?戴高樂為何堅持去非洲
    首先,對法國人而言,1940年6月21日,是一個充滿恥辱的日子。這一天在貢比涅森林中的一塊空地上舉行停戰談判,選擇這個地方有什麼特殊意義嗎?有,對德國人來說,意義更大。原來,這是22年前德國向法國及其盟國投降的地方。當年,法國人為了紀念這個有意義的勝利,在此豎立了勝利紀念碑,上面雕著一隻跌落的德國鷹。
  • 以投降換取勝利的失敗者——淺析二戰中法國為何無法戰勝德國
    在一戰中,法國和英國作為盟國拼盡了全力才將德國人趕出了法國,而法國方面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在戰後斐迪南·福煦,法國元帥,在籤訂凡爾賽和約後說出了那句經典的「這不是和平,這是二十年的休戰」,而事實證明,他的這句話沒有說錯,在20多年後,德國再次入侵法國,最終法國在抵抗了3個月後無條件投降
  • 邱吉爾的地中海戰略,羅斯福為什麼不同意?
    這是什麼意思?意思就是你美國開闢第二戰場,我蘇聯戰後就拜你當大哥、給你當小弟。於是,美英這兩個傢伙終於答應在1944年5月在法國和比利時開闢第二戰場。英法這次沒有耍雞賊。而之所以後來拖到了6月,主要是天氣原因。在1943年底,英法下定決心,要跟希特勒拼刺刀。簡單說就是要主動進攻德國。但是,在進攻的方向上,羅斯福和邱吉爾一直都有分歧。
  • 二戰時期美、英為何不在蘇聯與德國兩敗俱傷之後再發起諾曼第行動
    當德、日、意等法西斯國家大肆擴張之際美、英、法等國卻在推行綏靖政策。九一八事變後中國政府曾向國際聯盟求助,然而由美、英、法等國主導的國際聯盟卻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行為採取默認放縱的態度。義大利侵略衣索比亞時美、英、法等國再次選擇袖手旁觀。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國首腦在慕尼黑籤署的《慕尼黑協定》背著捷克斯洛伐克把蘇臺德區割讓給了德國。
  • 慕尼黑陰謀,唯有好心的史達林伸出援手,小小捷克竟然還不領情?
    僥倖成為了戰勝國,50年內被德國兩度入侵的法國態度強硬,期間極盡羞辱德國之能事。僅為了佔領德國薩爾區,法國的「老虎總理」克裡孟梭就與英國首相勞合喬治和美國總統威爾遜吵得不可開交。其實,三巨頭對德意志民族都有著深入了解,特別是長期與之為鄰的法國,對德國下手太狠意味著什麼,法國人很清楚。然而,在強烈復仇情緒裹挾中,「稀裡糊塗」戰敗投降的德國還是受到了超乎自己想像的嚴懲。
  • 二戰爆發前德國就吞併領土,英法為何不阻止?其實還是為了利益
    1933年,希特勒當選了德國的總理,德國從此走上了法西斯道路,瘋狂的軍備擴張以及大肆侵略,最終爆發了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也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戰爭。而在德國吞併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之時,英法採取的綏靖政策也推動了二戰的爆發。那為何英法對德國要實行綏靖政策呢?
  • 二戰前,德國是如何在英法美三國的綏靖政策下吞併歐洲其他國家?
    1938年2月奧地利總理舒士尼格前往德國會見希特勒,但希特勒明確的表了態,一定要吞併奧地利,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能使他放棄這個決定。並擬了一份讓奧地利放棄獨立的草案讓舒士尼格三天內要籤字,不然就下令出兵進軍奧地利。而且希特勒也表示,這份草案,沒有什麼可以商量的餘地,必須三天內在文件上簽字。
  • 擁有130個師的法國,為何沒成功抵擋德軍?僅一個月就舉白旗投降
    此外當時德國在進攻法國的時候,可謂是做好了充分準備,讓法國斥巨資修建的馬奇諾防線沒有派上用場,最終只能灰溜溜的選擇從敦刻爾克撤退。根據記載,1939年德國利用強大的裝甲兵團對波蘭發動了「閃電戰」,隨後和蘇聯瓜分波蘭,在1940年向英法兩國宣戰,因此拉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