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召開的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明確提出了2021年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8方面重點工作。其中,在「加快發展『中國建造』,推動建築產業轉型升級」方面明確,要積極推廣裝配式鋼結構等新型建造方式,完善裝配式建築標準體系,推動裝配式建築全產業鏈協同發展,逐步提高裝配式建築在新建建築中的比例。在此目標要求下,進一步釐清近些年裝配式建築的具體發展情況、已經取得的成績、接下來該如何按要求更好推進等,非常有必要。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周靜敏就此對《中國建設報》表示,我國裝配式建築目前仍處於大力發展階段,雖然整體形勢喜人,很多企業在認識到裝配式建築的重要性後也都積極參入其中,但大部分裝配式建築只能做到部分構件的工業化生產和裝配化施工,標準化設計、一體化裝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應用目前都能做到的很少。「接下來,整個裝配式建築產業鏈上的企業和從業者,除了需進一步提高對裝配式建築的認知並努力解決相關技術難題外,在實踐中還需加快推廣應用科技成果。」
Q:多年來您一直從事建築設計的研究與教學,也參與了一些標準規範的制定。標準化設計在發展裝配式建築中的重要性體現在哪裡?
A:首先需要明確的是,標準化設計是指建築設計和建造、部品生產和使用應該滿足標準化設計的原則,採用工業化標準構件,進行模數協調設計和標準化建造。如果不遵循合理的標準設計,建築與部品、部品與部品之間就無法順利組裝。如果標準不合適,或在尺寸與規格上過於隨意的話,部品的種類就會變得龐雜無序,還不如由少種類大批量生產帶來的效果。
其次,標準化設計也是裝配式建造中集成化設計的基礎。主體結構系統、外圍護系統、設備與管線系統和內裝系統均應進行集成化設計,以提高集成度、施工精度和效率。各系統設計應統籌考慮材料性能、加工工藝、運輸限制、吊裝能力等要求。建築、結構、給水排水、暖通空調、電氣、智能化和燃氣等專業應採用標準化設計並始終保持協同。目前標準化設計在理論、技術等方面已較為成熟,接下來的關鍵是,設計人員要轉變思維和方法,要從分散的接龍式設計轉為多方協同的一體化設計。
Q:除了標準化設計,在裝配式建築提倡的「六化」裡,近些年哪些已經發展得較好,哪些還與預期目標存在差距?
A:裝配式建築本身追求的是高品質和可持續發展,它所提倡的「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一體化裝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應用」是有機統一的整體。裝配式建築如果照此「六化」要求持續推進下去,整個建造水準和建築產業化發展都將取得很大突破,但從目前整體發展情況來看,很多方面並未取得特別實質性的進步。
作為推進新型建築工業化的重要抓手,目前全國各地的裝配式建築政策對預製率和裝配率均制定了相應目標和要求,企業也在積極落實,因此在「工廠化生產」和「裝配化施工」這兩點上,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的發展較為靠前。但「一體化裝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應用」目前落實得還很不夠,尤其是最根本的「標準化設計」尚未形成氣候,接下來需進一步加大推廣和應用力度。
Q:結合您的長期觀察,目前裝配式建築發展中較為重要卻容易被忽略的問題有哪些?
A:裝配式建築的部品、部件等產品的品質不過關會直接造成裝配式建築整體品質難以保證,因此產品鏈上任何產品的品質與安全都至關重要。基於此,我認為至少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需引起重視。
一是偷換概念製造假冒產品。在整個裝配式建築建造過程中,一些沒有完全理解或根本不理解裝配式建築的人,很容易鑽空子製造假冒產品。比如有些整體衛浴品質很差,不是真正的一體化產品,而是簡單拼湊而來,這就是從源頭上歪曲概念走了歪路。二是偷工減料製造低劣產品。低劣產品的出現往往不是生產技術、施工技術的問題,而是相關人員沒有負起保證產品品質責任的問題。不良企業為了節約成本、提高利潤,在材料上偷工減料,使得建築品質從源頭上就無法得到保障。這些通過偷換概念、偷工減料生產而來的產品,很容易給人造成困擾,認為裝配式建築品質不如傳統的好。這兩個方面的問題在現實中廣泛存在,比較令人擔心。
此外,日本等發達國家,他們不僅關注建築在物理層面的可持續發展,還同時關注建築在社會層面的可持續發展,即站在社會層面評價建造方式是否以人為本,或建築本身是否能夠成為社會優良資產。目前我國對裝配式建築提出的指標、規範等各方面要求,其實很多都是物理性的硬體要求,可即使這樣也尚難達標。相較之下,我國整個裝配式建築產業鏈上的企業和人員,還需進一步增強可持續發展意識、提高對裝配式建築的認知水平。
Q:對於如何在「十四五」時期進一步推動裝配式建築的發展,您有哪些想法和建議?
A:目前我國裝配式建築發展還處於大力發展階段,雖然整體情況不錯,但接下來的發展過程還會很漫長。我認為在「十四五」時期,首先要堅決落實目前明確提出的一系列先進理念,加快科研成果在實際生產中的應用。我國地域性差異很大,各地基礎不同,對一些規範、政策的解讀也不同,造成了一些落實偏差,今後還要加大政策解讀、梳理成功經驗,努力補齊各種短板。其次要進一步梳理貫徹標準化設計思維,讓行業內外都能正確理解裝配式建築建造的方法,從設計階段開始逐步實現一體化協同,尤其要加快全產業鏈發展。發展裝配式建築所需的產業鏈很多,只有整個上下遊的產品都發展起來,才能確保裝配式建築理念的真正落地和「六化」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