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大一統的朝代就有13個,沒有大一統的再加上地方割據的,那更是達到幾十個。在這大大小小几十個朝廷中,一共產生了485位皇帝。每逢朝代更替,就有開國之君也有亡國之君,今天我就帶大家盤點十個有代表性的亡國之君。
一:中國最後一個亡國之君,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1909年到1912年在位3年,年號宣統。1912年2月12日退位,清朝統治結束。九·一八事變之後在日本人控制下做了滿洲國的傀儡皇帝。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溥儀也被押到西伯利亞做了5年苦力。1950年8月初被押解回國。1959年12月被特赦並成為全國政協委員。溥儀著有自傳《我的前半生》。1967年10月17日去世,享年61歲。
清朝末代皇帝溥儀
二:最悲情的亡國之君,明朝崇禎皇帝朱由檢。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軍攻破北京時,於煤山自縊身亡,終年34歲,臨終留下遺言:「朕自登基十七年,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怒,然皆諸臣誤朕,致逆賊直逼京師。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崇禎皇帝在位期間,剷除閹黨,大力改革,兢兢業業沒有絲毫懈怠。可惜當時的明朝各種社會問題早已積重難返,再加上當時天公不作美,在位期間旱九年澇九年,民不聊生餓殍遍野。而且朱由檢本身也是抱負有餘而能力不足,還生性多疑不能知人善任,最終一代天子自縊煤山,導致滿清趁亂入關,神州陸沉。
三:在位最短的亡國之君,金末帝完顏承麟。原為金朝將領,天興三年正月戊申(1234年2月8日),金哀宗不欲做亡國之君,遂將帝位傳予他。於下旨傳位翌日舉行即位大典,但大典未及完成宋蒙聯軍已攻入城內。完顏承麟唯有草草完成大典立刻帶兵出迎,後死於亂軍之中。據史學家推測,完顏承麟在位時間不足一個時辰,為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
四:最屈辱的亡國之君,宋欽宗趙桓,北宋末代皇帝,宣和七年(1125年),受宋徽宗禪讓登基,改元靖康,靖康之變時被金人俘虜北去。南宋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死於燕京,終年57歲。北宋末年聯金滅遼,意圖收復燕雲十六州,雪百年國恥,卻在實際的軍事行動中表現的不堪入目,被金國看清了宋朝軍隊虛弱的本質,最終攻入開封,造成了更大的國恥。開封城破後,金國俘虜了全部的宋朝皇室,公主嬪妃淪為軍妓,宋欽宗本人被金人當作玩物,表演馬球時落馬摔死。嶽飛的作品滿江紅中說「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宗澤臨終三呼渡河,陸遊遺筆:「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然而臣子恨只是臣子恨,南宋的皇帝心安理得甘心做兒皇帝,直把杭州作汴州,淚盡胡塵裡的遺民也早已不再南望王師又一年。整個宋朝對喪權辱國,稱臣納貢,對內卻搞出了程朱理學這種遺禍千年的東西。真可謂是生於不義,死於恥辱。
五:最有文採的亡國之君,南唐後主李煜。開寶八年(975年),李煜兵敗降宋,被俘至汴京。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於汴京。
李煜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詞家千古絕唱,可惜錯生在帝王家。
六:前後反差最大的亡國之君,東突厥頡利可汗。629年,唐太宗派李靖、李績出兵攻打頡利,次年大敗頡利於陰山,頡利被擒送長安,東突厥前汗國滅亡。
隋末唐初時期,突厥可謂強盛之極,當時李淵劉武周等北方反隋勢力都是像突厥稱臣獲取支持。唐朝建國後也是大軍壓境讓唐朝喘不過氣來,頡利可汗更是攻到長安城下與李世民籤下渭水之盟。結果沒過幾年,東突厥滅亡,頡利可汗被抓到長安,據說還在宴會上跳舞助興,前後反差實在是史上最大。
七:步子太大最終玩脫的亡國之君,隋煬帝楊廣。在位期間修隋朝大運河;三徵高句麗,致使民變頻起,導致了隋朝的覆亡。大業十四年(618年),驍果軍在江都發動兵變,楊廣被叛軍縊殺。
楊廣並非昏君,他修的大運河成為貫通南北的大動脈,歷代重修,至今仍在使用。直接導致隋朝滅亡的親徵高句麗,接下來的三代唐朝皇帝也一直堅持。我國的天然大河大多是東西走向,在沒有火車汽車飛機的古代,水運無疑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修一條貫通南北的人工運河是十分必要的。而唐朝在隋朝滅亡的前車之鑑面前仍然堅持消滅高句麗,更是避免了滿清入關這樣的事情提前一千年發生。楊廣在位期間完善科舉制度,對後世的影響更為深遠。
可以說楊廣做的大部分事情都是沒有錯的,錯就錯在他野心太大。本該幾代人做的事情,他想一個人做完,最終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八:成為昏君模板的亡國之君,南陳後主陳叔寶。在位期間不理朝政,耽於女色。589年,隋軍南下,攻破都城建康,陳滅亡。陳叔寶被隋軍擄至長安,自此結束了他短暫的帝王生活。604在洛陽病死,終年52歲。
後來的評書小說等作品中描寫的昏君形象,都是像陳叔寶這樣沉迷酒色,不理朝政。那句描寫亡國奴的詩「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也廣泛流傳開來,陳叔寶的所作所為成了人們用來描述昏君的模板。
九:亡國後待遇最好的亡國之君,魏元帝曹奐。鹹熙二年(265年),司馬炎篡奪魏國政權,魏國滅亡,曹奐被降封為陳留王。太安元年(302年),曹奐逝世,享年五十八歲,諡號為元皇帝。曹奐被封為陳留王后,邑萬戶,即宮於鄴。己巳,又授予陳留王使用天子旌旗,備五時副車,行曹魏正朔,郊祀天地禮樂制度皆如魏舊,上書不稱臣,受詔不拜的待遇。永嘉之亂時,陳留王國隨晉王朝衣冠南渡,公元326年冬十月,晉成帝司馬衍封魏武帝玄孫曹勵為陳留王,以紹魏。之後世代相傳,歷經東晉、劉宋,直至南齊,陳留王國才被廢除。曹奐作為一個亡國之君,不但本人榮華富貴,封地還延續了幾百年,真可謂是待遇最好的亡國之君。
十:最被誤讀的亡國之君,商紂王辛。由於年代太過久遠,我們現在看到的紂王,實際上是被周朝汙名化了的,周朝前後八百年,中國的很多文化思想都是在那個時候定型,比如周禮,周易等。而經過周朝汙名化了八百年的商朝,早就不是當初的樣子,比如說我們現在都認為不吉利的貓頭鷹,在商朝是神鳥,傳說中玄鳥生商的玄鳥就指的是貓頭鷹,這也是現代考古技術進步後才發現的。在當時商朝在東,周朝在西,武王伐紂本質上就是兩個勢力的兼併戰爭,與後世的農民起義或貴族叛亂是不一樣的。而現在我們看到的紂王,更像是以前面的陳叔寶為模板創作出來的藝術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