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十大著名亡國之君的結局,亡國後待遇最好的是他

2020-12-17 煙波江上寒

在中國歷史上,大一統的朝代就有13個,沒有大一統的再加上地方割據的,那更是達到幾十個。在這大大小小几十個朝廷中,一共產生了485位皇帝。每逢朝代更替,就有開國之君也有亡國之君,今天我就帶大家盤點十個有代表性的亡國之君。

一:中國最後一個亡國之君,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1909年到1912年在位3年,年號宣統。1912年2月12日退位,清朝統治結束。九·一八事變之後在日本人控制下做了滿洲國的傀儡皇帝。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溥儀也被押到西伯利亞做了5年苦力。1950年8月初被押解回國。1959年12月被特赦並成為全國政協委員。溥儀著有自傳《我的前半生》。1967年10月17日去世,享年61歲。

清朝末代皇帝溥儀

清朝末代皇帝溥儀

二:最悲情的亡國之君,明朝崇禎皇帝朱由檢。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軍攻破北京時,於煤山自縊身亡,終年34歲,臨終留下遺言:「朕自登基十七年,雖朕薄德匪躬,上幹天怒,然皆諸臣誤朕,致逆賊直逼京師。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崇禎皇帝在位期間,剷除閹黨,大力改革,兢兢業業沒有絲毫懈怠。可惜當時的明朝各種社會問題早已積重難返,再加上當時天公不作美,在位期間旱九年澇九年,民不聊生餓殍遍野。而且朱由檢本身也是抱負有餘而能力不足,還生性多疑不能知人善任,最終一代天子自縊煤山,導致滿清趁亂入關,神州陸沉。

崇禎皇帝自縊煤山

三:在位最短的亡國之君,金末帝完顏承麟。原為金朝將領,天興三年正月戊申(1234年2月8日),金哀宗不欲做亡國之君,遂將帝位傳予他。於下旨傳位翌日舉行即位大典,但大典未及完成宋蒙聯軍已攻入城內。完顏承麟唯有草草完成大典立刻帶兵出迎,後死於亂軍之中。據史學家推測,完顏承麟在位時間不足一個時辰,為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

四:最屈辱的亡國之君,宋欽宗趙桓,北宋末代皇帝,宣和七年(1125年),受宋徽宗禪讓登基,改元靖康,靖康之變時被金人俘虜北去。南宋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死於燕京,終年57歲。北宋末年聯金滅遼,意圖收復燕雲十六州,雪百年國恥,卻在實際的軍事行動中表現的不堪入目,被金國看清了宋朝軍隊虛弱的本質,最終攻入開封,造成了更大的國恥。開封城破後,金國俘虜了全部的宋朝皇室,公主嬪妃淪為軍妓,宋欽宗本人被金人當作玩物,表演馬球時落馬摔死。嶽飛的作品滿江紅中說「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宗澤臨終三呼渡河,陸遊遺筆:「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然而臣子恨只是臣子恨,南宋的皇帝心安理得甘心做兒皇帝,直把杭州作汴州,淚盡胡塵裡的遺民也早已不再南望王師又一年。整個宋朝對喪權辱國,稱臣納貢,對內卻搞出了程朱理學這種遺禍千年的東西。真可謂是生於不義,死於恥辱。

五:最有文採的亡國之君,南唐後主李煜。開寶八年(975年),李煜兵敗降宋,被俘至汴京。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於汴京。

李煜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詞家千古絕唱,可惜錯生在帝王家。

南唐後主李煜

六:前後反差最大的亡國之君,東突厥頡利可汗。629年,唐太宗派李靖、李績出兵攻打頡利,次年大敗頡利於陰山,頡利被擒送長安,東突厥前汗國滅亡。

隋末唐初時期,突厥可謂強盛之極,當時李淵劉武周等北方反隋勢力都是像突厥稱臣獲取支持。唐朝建國後也是大軍壓境讓唐朝喘不過氣來,頡利可汗更是攻到長安城下與李世民籤下渭水之盟。結果沒過幾年,東突厥滅亡,頡利可汗被抓到長安,據說還在宴會上跳舞助興,前後反差實在是史上最大。

七:步子太大最終玩脫的亡國之君,隋煬帝楊廣。在位期間修隋朝大運河;三徵高句麗,致使民變頻起,導致了隋朝的覆亡。大業十四年(618年),驍果軍在江都發動兵變,楊廣被叛軍縊殺。

楊廣並非昏君,他修的大運河成為貫通南北的大動脈,歷代重修,至今仍在使用。直接導致隋朝滅亡的親徵高句麗,接下來的三代唐朝皇帝也一直堅持。我國的天然大河大多是東西走向,在沒有火車汽車飛機的古代,水運無疑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修一條貫通南北的人工運河是十分必要的。而唐朝在隋朝滅亡的前車之鑑面前仍然堅持消滅高句麗,更是避免了滿清入關這樣的事情提前一千年發生。楊廣在位期間完善科舉制度,對後世的影響更為深遠。

可以說楊廣做的大部分事情都是沒有錯的,錯就錯在他野心太大。本該幾代人做的事情,他想一個人做完,最終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八:成為昏君模板的亡國之君,南陳後主陳叔寶。在位期間不理朝政,耽於女色。589年,隋軍南下,攻破都城建康,陳滅亡。陳叔寶被隋軍擄至長安,自此結束了他短暫的帝王生活。604在洛陽病死,終年52歲。

後來的評書小說等作品中描寫的昏君形象,都是像陳叔寶這樣沉迷酒色,不理朝政。那句描寫亡國奴的詩「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也廣泛流傳開來,陳叔寶的所作所為成了人們用來描述昏君的模板。

九:亡國後待遇最好的亡國之君,魏元帝曹奐。鹹熙二年(265年),司馬炎篡奪魏國政權,魏國滅亡,曹奐被降封為陳留王。太安元年(302年),曹奐逝世,享年五十八歲,諡號為元皇帝。曹奐被封為陳留王后,邑萬戶,即宮於鄴。己巳,又授予陳留王使用天子旌旗,備五時副車,行曹魏正朔,郊祀天地禮樂制度皆如魏舊,上書不稱臣,受詔不拜的待遇。永嘉之亂時,陳留王國隨晉王朝衣冠南渡,公元326年冬十月,晉成帝司馬衍封魏武帝玄孫曹勵為陳留王,以紹魏。之後世代相傳,歷經東晉、劉宋,直至南齊,陳留王國才被廢除。曹奐作為一個亡國之君,不但本人榮華富貴,封地還延續了幾百年,真可謂是待遇最好的亡國之君。

十:最被誤讀的亡國之君,商紂王辛。由於年代太過久遠,我們現在看到的紂王,實際上是被周朝汙名化了的,周朝前後八百年,中國的很多文化思想都是在那個時候定型,比如周禮,周易等。而經過周朝汙名化了八百年的商朝,早就不是當初的樣子,比如說我們現在都認為不吉利的貓頭鷹,在商朝是神鳥,傳說中玄鳥生商的玄鳥就指的是貓頭鷹,這也是現代考古技術進步後才發現的。在當時商朝在東,周朝在西,武王伐紂本質上就是兩個勢力的兼併戰爭,與後世的農民起義或貴族叛亂是不一樣的。而現在我們看到的紂王,更像是以前面的陳叔寶為模板創作出來的藝術形象。

動畫片哪吒傳奇中的紂王與妲己

相關焦點

  • 他是歷史上最幸福的亡國之君,現任皇帝對他堪稱仁至義盡
    在我國古代,當王朝交替之時戰敗一方的亡國之君下場一般都不會太好。如唐朝末年唐哀帝李柷被朱溫毒殺,南唐後主李煜也是離奇暴死,即便是扶不起的劉阿鬥也要被司馬昭檢驗一番,北宋的徽欽二帝在北地受盡屈辱,諸如南宋、明朝的亡國之君更是在滅國之際選擇自盡。
  • 他是最會寫詩的亡國之君,亡國前千篇默默無聞,亡國後首首經典!
    趙佶,一個政治上被唾罵萬世的loser,卻是雄立藝術高峰的颯颯王者,書法、工畫無不精妙;木匠皇帝朱由校,困於內憂外患,疲於東林黨爭,眼看大明的江山就要改姓,他卻隻身一人與斧鋸刨為伴,你能說他一無是處嗎?你只能說他入錯了行。除了他們之外,歷史上還有一位同病相憐的皇帝,他天生不入流帝王將相,卻只能接受命運的安排而承接了一個帝國。
  • 古代結局最好的亡國之君,子孫後裔成日本名門,陵墓千年無人敢盜
    歷來亡國之君基本沒幾個有好下場,通常後人將秦二世胡亥當作秦朝的末代皇帝,他是被自己賴以信任的宦官趙高殺害,唐朝末代皇帝李柷年僅17歲被毒死,北宋末代皇帝趙佶將皇位傳給兒子趙恆後逃到了杭州,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檢在煤山殉國。
  • 帶血的宋詞:9位亡國之君被幹掉以後
    李煜是在南唐亡國兩三個月後的966年年初抵達開封的,起初,他並不能理解自己的身處險境,儘管趙匡胤表面上優待五代十國的各位亡國之君,但仔細翻閱史料就可以發現,五代十國投降北宋的各位君王,基本上都是離奇暴死。
  • 總結中國的歷史經驗,亡國之君有三大特徵,川普中了幾條?
    中國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文化大國,不能說古代中國是一直都屹立在世界之巔的超級強國,畢竟我們也經歷過多次低谷期,但是我們可以放膽豪言,古代中國有著最為豐富的治國經驗和歷史。一直以來,中國人都擅長於治理,相比野蠻的手段,我們更願意用智慧去解決問題,從夏商周到元明清,中國官場上演的政治故事,數不甚數,各種人物各種手段輪番上臺,讓人眼花繚亂。總結中國的歷史經驗,我們發現,但凡亡國之君或者讓帝國由盛轉衰的皇帝,都有一些相似的性格特徵。
  • 古代結局最好的亡國之君,子孫後代遍布全球,盜墓賊都不願下手!
    在古代的時候,新的統治者為了顯示自己的威嚴或是為了打擊報復,會對舊統治者進行殘酷的虐殺,得到善待的亡國之君極少,但也不是沒有。例如大家熟悉的蜀漢後主——劉禪。國亡之後他的日子依舊瀟灑,在魏國吃喝玩樂,更是鬧出「樂不思蜀」這一成語。當然,劉禪只是得到了善待。
  • 漢獻帝是亡國之君,亡國之責不在於他,漢朝誰才是亡國的禍根?
    亡國之君未必要擔亡國之責,何況很多朝代的亡國之君都是兒皇帝。漢朝分西漢與東漢,西漢第七位皇帝,漢武帝「窮兵黷武」造成了「外強中乾」。之後兒子劉弗陵(第八位)休養生息,第十位漢宣帝劉詢創造「孝宣中興」,第九位海昏侯劉賀在位27天。沒想到孝宣中興後西漢開始走下坡路,一去不復返了,第十一位皇帝劉奭沒聽過,他的皇后王政君應該有所耳聞。
  • 明朝的亡國之君,崇禎皇帝朱由檢為何非要自殺,到底是誰逼死了他
    紅粉佳人休使老,風流浪子莫教貧,感謝支持青年講歷史。縱觀歷史,各朝各代的亡國之君都有著傳奇的一幕,例如歷史上最有名的「甲申之變」,明朝的亡國之君,崇禎皇帝朱由檢在李自成大軍攻破北京城後。殺妻,殺子,殺女,一頓屠殺後,自己跑到了故宮後面的煤山上,上吊自殺了。
  • 盤點歷史上赫赫有名的4位亡國之君,其中有一人過得比劉禪還瀟灑
    在中國歷史上,朝代更替算是比較頻繁的,一個王朝時間長的也就四百年左右,而短的可能就十幾年至幾十年。一個王朝興起,必然就會有一個王朝覆滅,而覆滅王朝的最後一任君王,就被稱為是亡國之君;不過很多亡國之君要麼選擇與王朝同在,有的則是被殺;而這裡盤點的,則是亡國後投降的四位君王,看看都有誰吧。
  • 亡國之君李坧
    閔妃為了使李坧被冊封為儲君,排除長其6歲的李尚宮之子完和君被冊封的可能,費盡了心機。按當時定製,朝鮮冊封世子必須得宗主國中國皇帝恩旨,於是閔妃派重臣赴北京運動李鴻章等清廷重臣,用時一年多,糜費百萬金,終於達到目的。這是1875年的事,李坧2歲。就在這年發生了日本軍艦「雲揚號」入侵朝鮮事件,朝鮮國門被轟開,這似乎又是一種兇讖。  李坧21歲時,生母閔妃被日本暴徒殘殺。
  • 李煜輕吟兩句,趙匡胤:難怪是亡國之君
    南唐後主李煜,既是亡國之君,又是千古詞帝,作為皇帝,他無疑是失敗的,但作為詞人,他又足以光耀萬世。從《相見歡》中的「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到《子夜歌》中的「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再到《虞美人》中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的經典名篇和驚豔名句,其主題大多都是宣洩亡國之君的千古憂愁,可以說,恰恰是亡國之痛成就了他在作詞領域上的巨大成功
  • 亡國之君劉協的後代,逃往日本後成顯赫家族,今回中國認祖歸宗
    我國歷史上出現過很多皇帝,皇帝的生活大家就算沒在史書上了解過也一定在電視劇裡看到過,通常都是錦衣玉食,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們有很多妻子,後宮裡妻妾成群,所以皇帝的後代一般都十分的多,就比如說劉邦,他就有很多的後代,但是神奇的是,有一群日本人也說自己是劉邦的後代,這讓人百思不得其解,要說這國人這樣說也就算了
  • 他是亡國之君後代,舉家逃亡日本,現在成顯赫世家,回中國尋根
    劉邦後代在日本就有一位顯赫的家族的祖先便來自中國,還是亡國之君後代。這段歷史需要追溯到漢朝時期,劉邦雖身為平民,但是因為自身的實力以及機遇最終成為了漢朝的開國皇帝,自古皇帝後宮佳麗三千,劉邦也是如此,所以劉邦的後代很多。
  • 天上人間,亡國之君的悽涼詩詞,宋代並沒有那麼繁華幸福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朝代更替,而亡國之君的結局一般來說都比較悽慘,商湯放逐夏桀,周武王誅殺商紂王,李煜則被趙匡義毒死,明崇禎自縊於煤山歪脖子樹,但要論窩囊且沒有任何尊嚴,估計得算北宋的趙佶父子。亡國之君被俘之後,如果不被處死,一般為了拉攏前朝遺老遺少,多少會有所封賞,如樂不思蜀的劉禪,就混到了自然死,李煜雖然後來被毒殺,但北宋還是封他為「違命侯」、「隴西公」,不致悽涼悲慘,但趙佶父子堪稱豬狗,當然和他一起被俘的女性則是豬狗不如。
  • 他到底是個怎樣的人?亡國真的是他的過錯?
    哈嘍,歡迎來到念念總不能忘,每天都會更新不一樣的歷史資訊!秦始皇嬴政統一天下之後,從此中國開啟了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歷史。秦始皇對於中國歷史的影響,他的偉大是不可質疑的,不過可惜的是,他建立的秦國,卻只只經歷了三位皇帝,就被迫滅亡了,很多人認為秦朝的滅亡是因為秦二世胡亥的殘暴和昏庸,不可否認,是胡亥把秦暴政推到極致,導致百姓民不聊生,最後發生了 起義,但是最後的亡國之君,卻是秦三世秦王子嬰。
  • 歷史上待遇最好的「亡國之君」是誰?
    因先天條件而獲得公爵的是少數,大多數的公爵都是因為有功勞才被賞賜的,基本都是歷史教科書上能見到的名字,比如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島津久光、西園寺公望、山縣有朋、巖倉具視、三條實美等等。明治35年(1901年),慶喜被明治天皇御賜公爵爵位,慶喜應該是因為大政奉還與歸順朝廷這個功績而獲得公爵的。
  • 亡國之君悲催一生——宋恭帝趙
    十二月,元將伯顏進犯鄂州,守將夏貴戰敗,鄂州失陷,長江防線洞開,且元軍利用宋降將呂文煥,所過之處很多都不戰而降,第二年也就是德祐元年(1275年)春天元軍便兵臨健康城下。但元軍主將乃是宋降將劉整,賈似道十分懼怕他,所以一直不敢出徵,直到德祐元年(1275年)劉整死後,賈似道大喜:「吾得天助也。」方才上表恭帝,率部出徵。賈似道率精兵十萬沿長江展開,後到蕪湖與夏貴會合,夏貴見到賈似道後便抽出一張紙條,上書「宋歷三百二十年」,言此時不必為此拼命,奸臣之相顯露無遺,賈似道點頭默許。
  • 最可惜的亡國之君:奮鬥十年難挽敗局,學者:孔明復生也江山難保
    縱觀古代歷史上的亡國之君,大致分為以下幾種;智商不在線,活該滅亡的:「何不食肉糜」晉惠帝、「王氣在此」陳後主沒事喜歡瞎折騰的:新朝王莽、隋煬帝而接下來要說的,算得上是過去歷史最可惜的亡國之君了,奮鬥十年難以挽回敗局,就連後世學者評價,孔明復生也是江山難保,他便是南唐後主,李煜。
  • 秦二世:一個有雄心的青年,怎麼就誤入歧途成了昏庸的亡國之君?
    這在一定程度上,與英國哲學家洛克的「白板說」有一些相近。即人性本無善惡,只不過是受後天環境的影響有的從善,有的向惡。從這個角度來看,引申出對中國古代昏君的討論,是不是可以避免以往的那種臉譜化呢?今天就根據我個人對歷史的了解來和大家討論一下。
  • 顧炎武:亡國與亡天下的區別
    以下是視頻對應的文字顧炎武有一個很重要的東西,是300多年以後,今天在座各位未必能超得過的思想,他曾經說過, 亡國與亡天下的區別, 亡國與亡天下的區別是什麼?你自個想, 你們家那寵物狗吃的都一天都400塊錢的待遇,旁邊的丐幫混得要死,你是不是率獸吃人啊?你餓死了他養了你的狗,對不對?這叫率獸食人,這是孟子所最反對的。率獸食人,可能是來自於貧富不均,來自於分配的問題,來自於對人民的生命財產的直接損害吧,好,如果到了仁義充塞,率獸食人,人將相食,那叫亡天下,所以亡國是政權更換吧,亡天下是什麼?是什麼要完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