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朝代都會由盛轉衰,當然時間長的朝代中間也會出現一次中興,中興之後還會衰落。
亡國之君未必要擔亡國之責,何況很多朝代的亡國之君都是兒皇帝。
漢朝分西漢與東漢,西漢第七位皇帝,漢武帝「窮兵黷武」造成了「外強中乾」。
之後兒子劉弗陵(第八位)休養生息,第十位漢宣帝劉詢創造「孝宣中興」,第九位海昏侯劉賀在位27天。
沒想到孝宣中興後西漢開始走下坡路,一去不復返了,第十一位皇帝劉奭沒聽過,他的皇后王政君應該有所耳聞。
王昭君的侄子就是新朝的開國皇帝王莽,漢元帝劉奭在位期間寵信宦官。
兒子漢成帝劉驁登基,王氏家族崛起,這就是王莽篡漢的資本。
西漢的禍根看似是漢成帝時期的事,但是王政君,與寵信宦官才是西漢滅亡的禍根。
漢元帝劉奭駕崩後41年王莽篡漢,公元8年王莽登基時53歲,王政君公元13年駕崩,享年84歲。
新朝也算是一個亂世,漢光武帝劉秀建立東漢,第四位皇帝漢和帝劉肇在位七年,開創「永元之弄」。
第五位是個兒皇帝,登基時剛滿百天,在位未滿一年。
第六位漢安帝劉祜,在位19年,由於13歲登基,由鄧太后與鄧騭輔政,後來任由宦官幹政,逼死鄧騭,廢太子。
軍事上有平西域,擊破北匈奴,高句麗降漢等等,但是輝煌的戰績下卻開始了宦官專權。
第七位皇帝是漢順帝劉保,漢順帝之前閻皇后廢了當時是濟陰王的劉保。
小皇帝劉懿在位七個月就死了,之後19個宦官發動宮廷政變,擁立劉保為皇帝。
由於宦官擁立,在位20年裡宦官與外戚梁氏勾結,掌權20年。
第八位是兒皇帝在位六個月,第九位兒皇帝在位一年。
第十位皇帝是漢桓帝劉志,在位21年,梁太后與梁冀把持朝政,梁冀被宦官殺死。
漢桓帝時期公開賣官鬻爵,荒淫無度,後宮宮女多達五六千人。
第十一位漢靈帝劉宏,三國諸葛亮《出師表》,「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
仿佛諸葛亮將東漢亡國之責,歸咎於漢桓帝與漢靈帝,漢靈帝也在位21年。
漢靈帝時期的問題不僅延續宦官轉政,而已賣官鬻爵為樂!還爆發了「黃巾起義」。
之後是在位四個多月的劉辯,最後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那個天子,漢獻帝劉協,在位31年。
西漢禍根在漢元帝劉奭,東漢禍根是開始宦官幹政的漢安帝劉祜,還是開始賣官鬻爵的漢桓帝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