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的視頻消費習慣越來越多元化:長短兼而有之,橫豎各有場景,手機平板電視電腦諸多終端並存,免費/付費/會員兼而有之……未來,這樣的多元化會進一步加劇:隨著5G、4K/8K和VR/AR等技術的成熟,更多影音設備,更多形式的內容,更多場景會出現。行業如何應對這樣的需求挑戰?從視頻巨頭的實踐來看,視頻AI可能是一個重要的方法。
一個最典型的場景就是用戶「橫豎都愛」的需求。
用戶橫豎都愛怎麼破?
一般來說,用戶在平板、電視和電腦上觀看視頻時都是橫屏。影視劇、綜藝、體育賽事等等長視頻內容,部分短視頻如Vlog、Papi醬、李子柒等網紅PGC內容,均以橫屏觀看為主。愛優騰、Netflix、YouTube等流媒體平臺都有大量的橫屏內容儲備。
近年來流行的短視頻,則更多在手機上被消費,而用戶更多時間是單手操作手機,有第三方數據顯示,手機用戶有94%的時間會習慣於單手豎持而非雙手橫臥,52%的用戶會將屏幕方向鎖定為豎向。雖然理論上橫屏視頻更符合視覺習慣,但手機單手操作的便捷性需求依然倒逼著一些視頻豎屏化,而豎屏的好處是用戶視覺可以聚焦到人物等特定內容。
絕大多數的傳統視頻為橫屏模式拍攝製作,針對「橫豎矛盾」,行業出現了不同解決方案,比如從內容創意上推出的豎屏拍攝內容。2018年愛奇藝推出豎屏網劇《生活對我下手了》,單集熱度接近6000點,活躍度躍升至愛奇藝劇集熱度值第四名,第一集的點讚數超過了25萬。在愛奇藝探索成功後,騰訊視頻推出《我的男友力姐姐》《萌寵君》等豎屏短劇,火鍋視頻提出打造「全網第一豎屏劇場」的目標,優酷在今年8月啟動《加油吧思思》項目。還有越來越多的內容創作者,不再糾結做橫屏還是豎屏,而是一個視頻內容製作橫豎兩個版本,以同時滿足用戶不同觀看需求,然而這樣做,增加了拍攝製作成本和拉長了拍攝製作周期。
最近我在愛奇藝極速版時發現一種新的解決思路:在「沉浸」頻道橫屏內容右側中間位置,有一個「沉浸」按鈕。點擊之後,我看到的橫屏短視頻即刻轉換為聚焦視頻關鍵人物和場景區域的豎屏沉浸式短視頻。在左下側則還能看到一個小視頻框,呈現由AI控制的豎屏畫面在原全橫屏區域中所處的位置,並支持用戶手指滑動切換,小小的手機屏上640P的畫面瞬間切換得像4K畫面一樣,人物更近了,這是一個用AI技術解決「橫豎矛盾」的新思路。
據了解,這一功能實現原理是AI視頻分析技術。愛奇藝極速版應用了一種名為「具備智能主體識別能力的豎屏沉浸式播放」的技術。這一技術通過AI對2D平面視頻資源進行處理識別,智能分析提取其中內容主體和焦點區域信息,在手機上豎屏全屏播放呈現,具體在技術實現層面,則包含了對視頻內容的雲端AI識別分析和終端視頻播放多目標實時渲染互動。
這幾天體驗了一下,感覺很新鮮,我在豎屏看一個視頻花絮時,點擊「沉浸」後在豎屏畫面就會看到關鍵人物,這樣豎屏觀看橫屏內容時,畫面放大到全屏了,感覺到手機畫面中的明星人物都離著自己更近了。愛奇藝「沉浸」模式對短視頻行業提供了新思路:解決橫豎矛盾,新技術會是內容拍攝外的第二條路。
AI化解橫豎創作和體驗難題
此前,行業解決短視頻的橫豎矛盾,更多是從內容層面出發,然而,大量的拍攝製作豎屏長短劇不適合智能電視使用,且導致成本高昂,比如各家都在嘗試豎屏劇、豎屏綜藝,但真正出圈的內容卻只有愛奇藝的《生活》。《生活》在製作過程中也克服了一些挑戰,《生活》導演李亞飛在一次採訪中介紹:
「為了符合觀眾多年來的橫屏觀影習慣,要在豎屏中尋找到一個橫屏信息區,即在距離手機頂端五分之二的區域放重點信息,將這一部分設計成橫屏式的16:9;為了能夠同時呈現出兩組人物的面部神態,團隊還參考漫畫形式進行了分屏設置,讓畫面信息密度更高。」
核心矛盾在於:有的內容是橫屏,有的內容是豎屏,用戶的手習慣豎屏但眼睛卻依然留戀橫屏。因此,讓不同內容橫豎間自由切換,用戶在橫著看、豎著看都有很好的體驗,就可以解決橫豎矛盾。愛奇藝極速版的「沉浸」功能目標正在於此。
對於創作者而言,不論是網綜、網劇還是視頻達人,都無需再去製作橫豎兩個版本視頻,而是聚焦到內容本身,一位短視頻達人對羅超頻道表示:
現在網際網路流量紅利見頂,如何「一處水源供全球」變得越來越重要,現在一個視頻往往要做兩個版本,分發到不同平臺,一類是愛奇藝這樣的綜合視頻平臺,一類是快手抖音這樣的短視頻平臺,但問題是愛奇藝也有豎屏觀看場景,上傳愛奇藝選橫屏版,就丟掉了一些播放量。而且,很多時候一個內容若適合橫屏形式,刻意做成豎屏效果很差。愛奇藝沉浸功能是一個很好的思路,平臺通過技術創新給了內容方和用戶一個新選擇,希望更多視頻平臺可以借鑑,解決創作者的困擾。
確實,橫豎對於創作者來說都只是呈現形式,而不應該成為創作的拘束——就像電影製作者無需考慮電影會在影院、電視、平板還是手機上播出一樣。
對於用戶來說,橫豎自由切換最大的好處就是方便,很多時候單手操作,確實需要豎屏觀看一個橫屏內容,橫屏一鍵轉豎屏很方便,把640P畫面的視頻呈現出4K畫面的效果,人物更近了,視覺體驗更好。用戶如果認為AI識別不到位,還可在沉浸預覽窗口拖動來選取畫面。經過數十年發展,網際網路上已沉澱大量的橫屏內容,這些橫屏內容特別是短視頻內容,都有了被用戶豎屏觀看的可能性。
視頻內容不同,播放終端不同,用戶習慣不同,橫屏和豎屏在未來都會長期並存。理想狀態下,當同一個視頻在橫豎觀看狀態下都有類似的視覺體驗時,橫豎視頻的問題就被解決了。愛奇藝沉浸功能當前主要支持短視頻內容,相信未來會支持長視頻內容,且有可能會成為視頻平臺的一種標配。
而且我們看得再遠一些,既然可以將橫屏AI轉化成豎屏,是不是可以將豎屏轉化成橫屏呢?理論上來說,愛奇藝「具備智能主體識別能力的豎屏沉浸式播放技術」這一技術,應該也可以將現在豎屏短視頻轉化到橫屏模式下,讓用戶在電視、平板等設備上橫屏觀看豎屏短視頻時,體驗更好。
愛奇藝極速版「沉浸」功能,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橫豎矛盾,也給視頻行業提供了一個新思路。此前愛奇藝極速版剛推出時,愛奇藝副總裁嶽建雄就談到了視頻「長+短」結合的趨勢:用戶需求決定視頻發展趨勢,長短視頻將由高到低相互滲透,「長+短」視頻閉環生態大勢所趨。而無論長視頻還是短視頻,內容永遠是最核心的競爭力。
愛奇藝極速版成功將長視頻和短視頻有機整合到一起。不分長短是視頻邊界模糊的開始,可橫可豎是一種延續,未來不同視頻一定會在技術驅動下進一步融合,一邊滿足不同用戶不同場景的不同視頻消費需求,另一邊讓創作者實現「一次製作,多場景分發」,最終一處水源供全球,創作者只需專注內容創意本身,而不是被橫豎這樣的呈現形式約束。
嶽建雄透露,為了提升長+短生態閉環優勢,愛奇藝要進一步繁榮內容生態,對內容產出者給予更大的支持,「沉浸」功能的推出可以看做是加強長+短生態閉環,支持內容創作者的落地。
深層次看,這給了行業一個啟發:基於AI的視頻創新,在未來充滿各種全新可能。
AI打開視頻行業想像空間
AI產業化的大風早已刮到內容產業,全世界範圍內,娛樂巨頭都在AI+內容上探索,從最初千人千面的內容分發到後來的大數據選角、智能剪輯等創作支持,再到智能內容廣告等等。其中,視頻行業又成為應用AI的頭部行業,這不難理解:AI技術是技術的皇冠,而皇冠的明珠就是機器視覺。各行各業應用最廣泛的AI技術就是機器視覺,CV四售(機器視覺四大獨角獸)的誕生,足以說明,而視頻行業本質就是一個視覺行業。
視頻行業的許多環節都在應用AI。愛奇藝的願景是「做一家以科技創新為驅動的偉大娛樂公司」,在「技術+娛樂」的雙螺旋基因下,愛奇藝一直是AI+視頻的先鋒,在2017年在百度世界大會上,龔宇在主題演講中就表示,愛奇藝對於科技的重視與百度的AI創新基因一脈相承,當時愛奇藝就已將AI技術應用在智能創作、智能生產、智能客服、智能標註、智能變現、智能播放、智能分發等七大方面。
就整個視頻行業來說,當前應用AI最多的集中在如下環節:
1、製作上,如智能剪輯,融綜藝真人秀的標註,如題材、角色、票房預測等等;
2、分發上,千人千面,這又涵蓋首頁內容推薦、關聯內容推薦、個性化海報、個性化封面等等。愛奇藝實現了個性化海報功能,各個版本首頁同樣已經實現個性化推薦。今年7月,Netflix則在財報披露:公司正在研究利用AI生成預告片,不只是可以降低人工成本同時可以提高點擊率。
3、觀看上,優化體驗。騰訊視頻和愛奇藝都已支持「只看TA」,用戶選擇後可以只看喜歡的愛豆;愛奇藝推出AI手語主播,關懷特殊人群;愛奇藝和B站都實現了「蒙版彈幕」,字幕不再擋臉;最近愛奇藝在移動端上線了「AI雷達」,可以掃一掃畫面中出現的人物,不是掃二維碼,而是「掃人」,比如在《奇葩說》中掃一掃李誕直接看百科,這是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
4、變現上,YouTube和愛奇藝等均已實現智能廣告功能,廣告展示在視頻什麼地方,是AI技術判斷的。愛奇藝的創可貼廣告會根據AI對視頻內容「識別」的結果來決定呈現什麼以及呈現在哪裡,而愛奇藝AI雷達未來則可應用到電視購物上,用戶看中一款視頻中的產品如明星的衣服,掃一掃就能買。沒有用戶愛看廣告,很快基於AI實現與場景深度融合的內容廣告將變為現實,在不影響用戶觀看內容的同時,讓廣告潤物細無聲地影響用戶將成為可能。
4G成就了移動視頻,特別是短視頻和直播產業,在即將到來的5G時代,流媒體行業依然會是首當其衝被影響的行業,因為大帶寬、低延時和多連接是5G的三大特性,都對視頻行業影響明顯,4K/8K、VR/AR等內容興起,大屏電視、IoT設備、車載屏幕等設備普及,意味著AI將擁有更大的應用空間,比如將存量視頻轉化成4K/8K等高清內容甚至VR/AR內容;再比如將長視頻縮為短視頻,精簡版(只看核心劇情)、偶像版(只看其中偶像鏡頭)、美女版(只看其中美女鏡頭)……
龔宇今年10月在一個活動上說,AI技術最大的瓶頸是「我們的想像」。在AI產業化的大背景下,視頻巨頭正在探索更多可能。在前幾天舉辦的2020愛奇藝尖叫之夜上,愛奇藝正式發布全新企業使命——「讓夢想綻放,讓快樂簡單」,這兩點都離不開AI技術的應用,一方面 在創新的AI科技賦能下,愛奇藝憑藉自身的原創能力與IP生態的協同效應,可以激發用戶創造力,另一方面AI可以大幅提升和重構內容消費體驗,讓用戶獲得快樂的成本更低、更便捷。2020年,是愛奇藝成立的第十個年頭,此時此刻升級使命體現出愛奇藝堅持和強化「技術+娛樂」雙螺旋基因的決心。
「沉浸」上線,不是開始,更不是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