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橫屏豎屏都需要怎麼破?愛奇藝的答案:AI任你橫豎

2021-01-09 羅超頻道

用戶的視頻消費習慣越來越多元化:長短兼而有之,橫豎各有場景,手機平板電視電腦諸多終端並存,免費/付費/會員兼而有之……未來,這樣的多元化會進一步加劇:隨著5G、4K/8K和VR/AR等技術的成熟,更多影音設備,更多形式的內容,更多場景會出現。行業如何應對這樣的需求挑戰?從視頻巨頭的實踐來看,視頻AI可能是一個重要的方法。

一個最典型的場景就是用戶「橫豎都愛」的需求。

用戶橫豎都愛怎麼破?

一般來說,用戶在平板、電視和電腦上觀看視頻時都是橫屏。影視劇、綜藝、體育賽事等等長視頻內容,部分短視頻如Vlog、Papi醬、李子柒等網紅PGC內容,均以橫屏觀看為主。愛優騰、Netflix、YouTube等流媒體平臺都有大量的橫屏內容儲備。

近年來流行的短視頻,則更多在手機上被消費,而用戶更多時間是單手操作手機,有第三方數據顯示,手機用戶有94%的時間會習慣於單手豎持而非雙手橫臥,52%的用戶會將屏幕方向鎖定為豎向。雖然理論上橫屏視頻更符合視覺習慣,但手機單手操作的便捷性需求依然倒逼著一些視頻豎屏化,而豎屏的好處是用戶視覺可以聚焦到人物等特定內容。

絕大多數的傳統視頻為橫屏模式拍攝製作,針對「橫豎矛盾」,行業出現了不同解決方案,比如從內容創意上推出的豎屏拍攝內容。2018年愛奇藝推出豎屏網劇《生活對我下手了》,單集熱度接近6000點,活躍度躍升至愛奇藝劇集熱度值第四名,第一集的點讚數超過了25萬。在愛奇藝探索成功後,騰訊視頻推出《我的男友力姐姐》《萌寵君》等豎屏短劇,火鍋視頻提出打造「全網第一豎屏劇場」的目標,優酷在今年8月啟動《加油吧思思》項目。還有越來越多的內容創作者,不再糾結做橫屏還是豎屏,而是一個視頻內容製作橫豎兩個版本,以同時滿足用戶不同觀看需求,然而這樣做,增加了拍攝製作成本和拉長了拍攝製作周期。

最近我在愛奇藝極速版時發現一種新的解決思路:在「沉浸」頻道橫屏內容右側中間位置,有一個「沉浸」按鈕。點擊之後,我看到的橫屏短視頻即刻轉換為聚焦視頻關鍵人物和場景區域的豎屏沉浸式短視頻。在左下側則還能看到一個小視頻框,呈現由AI控制的豎屏畫面在原全橫屏區域中所處的位置,並支持用戶手指滑動切換,小小的手機屏上640P的畫面瞬間切換得像4K畫面一樣,人物更近了,這是一個用AI技術解決「橫豎矛盾」的新思路。

據了解,這一功能實現原理是AI視頻分析技術。愛奇藝極速版應用了一種名為「具備智能主體識別能力的豎屏沉浸式播放」的技術。這一技術通過AI對2D平面視頻資源進行處理識別,智能分析提取其中內容主體和焦點區域信息,在手機上豎屏全屏播放呈現,具體在技術實現層面,則包含了對視頻內容的雲端AI識別分析和終端視頻播放多目標實時渲染互動。

這幾天體驗了一下,感覺很新鮮,我在豎屏看一個視頻花絮時,點擊「沉浸」後在豎屏畫面就會看到關鍵人物,這樣豎屏觀看橫屏內容時,畫面放大到全屏了,感覺到手機畫面中的明星人物都離著自己更近了。愛奇藝「沉浸」模式對短視頻行業提供了新思路:解決橫豎矛盾,新技術會是內容拍攝外的第二條路。

AI化解橫豎創作和體驗難題

此前,行業解決短視頻的橫豎矛盾,更多是從內容層面出發,然而,大量的拍攝製作豎屏長短劇不適合智能電視使用,且導致成本高昂,比如各家都在嘗試豎屏劇、豎屏綜藝,但真正出圈的內容卻只有愛奇藝的《生活》。《生活》在製作過程中也克服了一些挑戰,《生活》導演李亞飛在一次採訪中介紹:

「為了符合觀眾多年來的橫屏觀影習慣,要在豎屏中尋找到一個橫屏信息區,即在距離手機頂端五分之二的區域放重點信息,將這一部分設計成橫屏式的16:9;為了能夠同時呈現出兩組人物的面部神態,團隊還參考漫畫形式進行了分屏設置,讓畫面信息密度更高。」

核心矛盾在於:有的內容是橫屏,有的內容是豎屏,用戶的手習慣豎屏但眼睛卻依然留戀橫屏。因此,讓不同內容橫豎間自由切換,用戶在橫著看、豎著看都有很好的體驗,就可以解決橫豎矛盾。愛奇藝極速版的「沉浸」功能目標正在於此。

對於創作者而言,不論是網綜、網劇還是視頻達人,都無需再去製作橫豎兩個版本視頻,而是聚焦到內容本身,一位短視頻達人對羅超頻道表示:

現在網際網路流量紅利見頂,如何「一處水源供全球」變得越來越重要,現在一個視頻往往要做兩個版本,分發到不同平臺,一類是愛奇藝這樣的綜合視頻平臺,一類是快手抖音這樣的短視頻平臺,但問題是愛奇藝也有豎屏觀看場景,上傳愛奇藝選橫屏版,就丟掉了一些播放量。而且,很多時候一個內容若適合橫屏形式,刻意做成豎屏效果很差。愛奇藝沉浸功能是一個很好的思路,平臺通過技術創新給了內容方和用戶一個新選擇,希望更多視頻平臺可以借鑑,解決創作者的困擾。

確實,橫豎對於創作者來說都只是呈現形式,而不應該成為創作的拘束——就像電影製作者無需考慮電影會在影院、電視、平板還是手機上播出一樣。

對於用戶來說,橫豎自由切換最大的好處就是方便,很多時候單手操作,確實需要豎屏觀看一個橫屏內容,橫屏一鍵轉豎屏很方便,把640P畫面的視頻呈現出4K畫面的效果,人物更近了,視覺體驗更好。用戶如果認為AI識別不到位,還可在沉浸預覽窗口拖動來選取畫面。經過數十年發展,網際網路上已沉澱大量的橫屏內容,這些橫屏內容特別是短視頻內容,都有了被用戶豎屏觀看的可能性。

視頻內容不同,播放終端不同,用戶習慣不同,橫屏和豎屏在未來都會長期並存。理想狀態下,當同一個視頻在橫豎觀看狀態下都有類似的視覺體驗時,橫豎視頻的問題就被解決了。愛奇藝沉浸功能當前主要支持短視頻內容,相信未來會支持長視頻內容,且有可能會成為視頻平臺的一種標配。

而且我們看得再遠一些,既然可以將橫屏AI轉化成豎屏,是不是可以將豎屏轉化成橫屏呢?理論上來說,愛奇藝「具備智能主體識別能力的豎屏沉浸式播放技術」這一技術,應該也可以將現在豎屏短視頻轉化到橫屏模式下,讓用戶在電視、平板等設備上橫屏觀看豎屏短視頻時,體驗更好。

愛奇藝極速版「沉浸」功能,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橫豎矛盾,也給視頻行業提供了一個新思路。此前愛奇藝極速版剛推出時,愛奇藝副總裁嶽建雄就談到了視頻「長+短」結合的趨勢:用戶需求決定視頻發展趨勢,長短視頻將由高到低相互滲透,「長+短」視頻閉環生態大勢所趨。而無論長視頻還是短視頻,內容永遠是最核心的競爭力。

愛奇藝極速版成功將長視頻和短視頻有機整合到一起。不分長短是視頻邊界模糊的開始,可橫可豎是一種延續,未來不同視頻一定會在技術驅動下進一步融合,一邊滿足不同用戶不同場景的不同視頻消費需求,另一邊讓創作者實現「一次製作,多場景分發」,最終一處水源供全球,創作者只需專注內容創意本身,而不是被橫豎這樣的呈現形式約束。

嶽建雄透露,為了提升長+短生態閉環優勢,愛奇藝要進一步繁榮內容生態,對內容產出者給予更大的支持,「沉浸」功能的推出可以看做是加強長+短生態閉環,支持內容創作者的落地。

深層次看,這給了行業一個啟發:基於AI的視頻創新,在未來充滿各種全新可能。

AI打開視頻行業想像空間

AI產業化的大風早已刮到內容產業,全世界範圍內,娛樂巨頭都在AI+內容上探索,從最初千人千面的內容分發到後來的大數據選角、智能剪輯等創作支持,再到智能內容廣告等等。其中,視頻行業又成為應用AI的頭部行業,這不難理解:AI技術是技術的皇冠,而皇冠的明珠就是機器視覺。各行各業應用最廣泛的AI技術就是機器視覺,CV四售(機器視覺四大獨角獸)的誕生,足以說明,而視頻行業本質就是一個視覺行業。

視頻行業的許多環節都在應用AI。愛奇藝的願景是「做一家以科技創新為驅動的偉大娛樂公司」,在「技術+娛樂」的雙螺旋基因下,愛奇藝一直是AI+視頻的先鋒,在2017年在百度世界大會上,龔宇在主題演講中就表示,愛奇藝對於科技的重視與百度的AI創新基因一脈相承,當時愛奇藝就已將AI技術應用在智能創作、智能生產、智能客服、智能標註、智能變現、智能播放、智能分發等七大方面。

就整個視頻行業來說,當前應用AI最多的集中在如下環節:

1、製作上,如智能剪輯,融綜藝真人秀的標註,如題材、角色、票房預測等等;

2、分發上,千人千面,這又涵蓋首頁內容推薦、關聯內容推薦、個性化海報、個性化封面等等。愛奇藝實現了個性化海報功能,各個版本首頁同樣已經實現個性化推薦。今年7月,Netflix則在財報披露:公司正在研究利用AI生成預告片,不只是可以降低人工成本同時可以提高點擊率。

3、觀看上,優化體驗。騰訊視頻和愛奇藝都已支持「只看TA」,用戶選擇後可以只看喜歡的愛豆;愛奇藝推出AI手語主播,關懷特殊人群;愛奇藝和B站都實現了「蒙版彈幕」,字幕不再擋臉;最近愛奇藝在移動端上線了「AI雷達」,可以掃一掃畫面中出現的人物,不是掃二維碼,而是「掃人」,比如在《奇葩說》中掃一掃李誕直接看百科,這是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

4、變現上,YouTube和愛奇藝等均已實現智能廣告功能,廣告展示在視頻什麼地方,是AI技術判斷的。愛奇藝的創可貼廣告會根據AI對視頻內容「識別」的結果來決定呈現什麼以及呈現在哪裡,而愛奇藝AI雷達未來則可應用到電視購物上,用戶看中一款視頻中的產品如明星的衣服,掃一掃就能買。沒有用戶愛看廣告,很快基於AI實現與場景深度融合的內容廣告將變為現實,在不影響用戶觀看內容的同時,讓廣告潤物細無聲地影響用戶將成為可能。

4G成就了移動視頻,特別是短視頻和直播產業,在即將到來的5G時代,流媒體行業依然會是首當其衝被影響的行業,因為大帶寬、低延時和多連接是5G的三大特性,都對視頻行業影響明顯,4K/8K、VR/AR等內容興起,大屏電視、IoT設備、車載屏幕等設備普及,意味著AI將擁有更大的應用空間,比如將存量視頻轉化成4K/8K等高清內容甚至VR/AR內容;再比如將長視頻縮為短視頻,精簡版(只看核心劇情)、偶像版(只看其中偶像鏡頭)、美女版(只看其中美女鏡頭)……

龔宇今年10月在一個活動上說,AI技術最大的瓶頸是「我們的想像」。在AI產業化的大背景下,視頻巨頭正在探索更多可能。在前幾天舉辦的2020愛奇藝尖叫之夜上,愛奇藝正式發布全新企業使命——「讓夢想綻放,讓快樂簡單」,這兩點都離不開AI技術的應用,一方面 在創新的AI科技賦能下,愛奇藝憑藉自身的原創能力與IP生態的協同效應,可以激發用戶創造力,另一方面AI可以大幅提升和重構內容消費體驗,讓用戶獲得快樂的成本更低、更便捷。2020年,是愛奇藝成立的第十個年頭,此時此刻升級使命體現出愛奇藝堅持和強化「技術+娛樂」雙螺旋基因的決心。

「沉浸」上線,不是開始,更不是結束。

相關焦點

  • 愛奇藝隨刻版App與《青春有你2》深度聯動 360度橫豎屏播放顛覆...
    愛奇藝隨刻版App與《青春有你2》多方位打通,在節目內容再創、創新科技運用等方面進行聯動,通過內容創作者對長視頻內容的再創,豐富隨刻長短視頻,形成獨家內容優勢;同時,橫豎屏無縫轉換的AI聚焦功能,為用戶帶來了《青春有你2》相關精彩內容的炫酷沉浸式觀看體驗。
  • 面試問題,視頻橫屏與豎屏的設計差異?我是這樣回答的
    編輯導讀:視頻豎屏和橫屏是一個很常見的交互操作,那你有想過這兩種設計有什麼區別嗎?當面試時候被問到這個問題,你會怎麼回答?本文作者從自身工作實踐出發,對這個問題進行了了梳理分析,並分享了他的幾點看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APP Annie 年度報告:愛奇藝極速版入選中國在線視頻APP「突破」榜單
    並且在如此迅猛的擴量下,愛奇藝極速版的平均停留時長依舊保持穩定,切實保障了愛奇藝極速版整體用戶活躍度。對此,愛奇藝副總裁嶽建雄評價稱「長短俱佳,極速成長」。從官方資料得知,愛奇藝極速版是愛奇藝旗下,基於AI(人工智慧)技術推薦的短視頻 APP,旨在為用戶提供「長+短視頻閉環」的內容消費體驗。為此,愛奇藝極速版也在不斷的更新迭代,以更豐富的產品功能滿足用戶的內容消費需求。
  • 豎屏微劇的無限遊戲
    這些劇集時長均在5分鐘以內,這也是愛奇藝推出的首部豎屏微劇。顧名思義,微劇要比傳統長劇集更短小精悍,其時長在10分鐘以內,多以豎屏方式呈現,人物關係和劇情極其簡單——騰訊視頻還將微劇命名為「火鍋劇」,意為內容消費走向快餐化。
  • 首款豎屏QLED電視推出 你還會買嗎?
    區別於普通的橫版電視,該款電視主要針對習慣使用豎屏智慧型手機和其他行動裝置的消費人群設計。這一設計的實際意義,可以根據一份調查得出。有調查顯示,在智慧型手機用戶中,有百分之九十四的時間使用手機豎版持握模式,有百分之五十二的用戶習慣鎖定豎屏模式,三星豎屏版QLED電視的設計或許正是考慮到點。
  • 華為MatePad Pro平行視界適配應用爆增 安卓橫屏生態初長成
    手機、平板界限分明從手機和平板電腦的配置、功能上看,我們通常會感覺平板電腦不過是放大版的手機,其實這一大、一小當中就大有文章:在可摺疊技術成熟之前,手機要考慮便攜性,尺寸基本上不會有太大突破,而且手機主要還是以通訊功能為主,娛樂功能為輔,生態以豎屏為主,甚至連手機天線的設計都是主要考慮豎屏使用場景
  • 年度顯示器黑馬 京東方拾光紀SA27D0智慧屏
    利用自身強大的研發優勢,顛覆性的推出了京東方拾光紀SA27D0桌面智慧屏顯示器。它除了能為用戶提供普通顯示器所有的功能外,還可使用電腦進行獨立的APP應用安裝,並內置了桌面OS系統,玩遊戲、看視頻、連接手機同屏等功能,它都樣樣精通。現在的手機功能很多,大家已經習慣用它來進行辦公、娛樂。但出於對手機便攜性的考慮,屏幕尺寸比桌面顯示器會小得多,用戶娛樂時總是不太盡興。
  • 解決索尼A7S3橫豎拍攝的絕佳方案,SmallRig A7S3 L板強勢來襲!
    性能如此出色使A7S3成為專業視頻創作者,以及有照片與視頻「雙影像」拍攝需求用戶的創作利器。然而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崛起,以及短視頻的爆發,越來越人拍起了豎屏視頻,與橫屏內容相比,豎屏內容更適合展現人物以及特寫。作為視頻內容創作者的我們,對相機拍攝豎屏視頻往往是又愛又恨。如果讓你用索尼A7S3拍豎屏視頻,你會怎麼拍?
  • 視頻的另一種革命:關於「豎屏時代」,我們該知道些什麼?
    當YouTube和其他早期視頻類App都鼓勵用戶翻轉手機、以橫屏方式進行觀看時,Snapchat的做法在彼時是一個非常冒險的舉措。但這一設計最終被證明是明智的,今天,大家早已習慣了不用轉動手機就能輕鬆地閱讀郵件、瀏覽照片和觀看視頻。這陣「豎屏風」甚至刮到了電影屆:2014年,首個豎屏電影節成立,其內容創作不受任何主題或流派限制,只有一個要求——以9:16的比例在高銀幕上播放。
  • 百度再戰短視頻,推出豎屏短劇App「番樂」,對標快手小劇場
    番樂App是豎屏短劇形式,用戶可直接用百度ID進行登錄,在「熱門」頻道中,用戶可以看到一系列短劇內容,劇情共分為古風、都市、青春、單元劇幾個形式,單集內容時長從30秒——5分鐘不等,目前更新的短劇中,最長的有100多集。視頻無廣告,用戶也不需要向內容創作者打賞。
  • 大疆御2不能豎拍怎麼辦?手把手教你橫屏視頻轉為豎版小視頻
    大家好,歡迎來到《零基礎學習大疆無人機航拍》課程,今天我們分享的是大疆御2無人機拍攝豎版小視頻的方法。我們知道,現在是豎版小視頻最火爆的時候,在全民小視頻上豎版小視頻會獲得更多的曝光量,而大疆御2無人機橫屏視頻,是無法直接拍攝豎版視頻的。這個問題怎麼辦呢?
  • AI投屏新科技 愛奇藝電視果女王節限時五折
    電視果小巧玲瓏,酷似女王的粉餅盒,AI投屏新科技,投大屏追劇更震撼,是女王們無法拒絕的心動好物。很多朋友在問,愛奇藝電視果在女王節有沒有優惠,想入手一臺。據了解,2020年女王節愛奇藝電視果,不玩花樣,直接半價。
  • 愛奇藝新款75吋AI投屏電視拼多多首發 瞬間售罄
    愛奇藝新技術消費事業群總裁段有橋在發布會上表示:「新物種的發售,代表了愛奇藝擁抱新變化、迎接新挑戰、選擇新渠道的信心和勇氣。未來我們將繼續合作不斷地推出更滿足用戶需求,更省事、省心、省時、省錢的智能電視新物種。」
  • 愛奇藝會員破億了,視頻網站的下一步呢?
    新浪科技 何暢6月22日深夜,愛奇藝創始人兼CEO龔宇在工作群發了一條消息,大意是:目前沒有其他安排的高管,請到公司來。據愛奇藝高級總監、奇星戲劇工作室總經理李蒞櫻回憶,收到消息大概是凌晨兩三點。「你說這個時間讓我們去公司,究竟什麼事啊?」
  • 愛奇藝《青春有你2》又推一檔會員專享節目:《青春加點戲》3月26日...
    繼《青春有你2升級版》後,3月26日,愛奇藝頭部自製綜藝《青春有你2》又推出的一檔會員專享節目《青春加點戲》上線,每周四中午12點更新。此前熱播的《青春有你2升級版》是從製作上為會員用戶拍攝了大量素材並精選剪輯後,呈現出更多訓練生在訓練過程及臺前幕後的精彩表現。
  • @御兒 集均播放超千萬,豎屏短劇是新風口?還是四不像?
    2018年,愛奇藝推出了現象級豎屏短劇《生活對我下手了》,豎屏視角,每集一個小單元故事,時長不超過5分鐘,卻將惡搞、煽情、瑪麗蘇、無釐頭等戲劇衝突做了盡情展現。這也讓極具喜劇感的辣目洋子成為主角,再加上包貝爾、馬麗、許君聰、毒角show等一眾明星、網紅的助力,幫助《生活》總播放量連續4周排到愛奇藝總榜第5,也第一次將豎屏短劇的無限潛力真正展示在了世人面前。
  • 愛奇藝電視果4G評測:沒有WIFI一樣可以投屏
    關於體驗看完了設計,我們重點來和大家分享一些愛奇藝電視果4G的使用體驗。1、 使用我們先來說一說愛奇藝電視果4G怎麼用。從用戶角度出發,使用步驟、學習成本這都是影響使用產品心情的事情。而操作我們通過專屬的電視果APP手機遙控來完成,如果你和我一樣也是蘋果手機用戶,我們還可以在小組件中開機快捷遙控。愛奇藝電視果4G投屏後不影響手機的使用,也不消耗手機流量、電量。所以愛奇藝電視果4G在使用層面上是非常簡單的,不用過多的學習成本,年輕人可以輕鬆上手。
  • 「愛奇藝隨刻版」App上線應用市場 正在「社區互動」下功夫
    今日,「愛奇藝隨刻版」App在各大應用商店上線。根據介紹,愛奇藝隨刻版App是愛奇藝全新推出的海量精彩、多元化的綜合視頻社區產品,旨為用戶帶來海量視頻觀看、創作分享、社區互動等體驗。目前具有視頻拍攝上傳、360度橫豎屏自由切換、好友動態、頻道訂閱等功能,對標「YouTube」。
  • 被「抖快」逼到牆角,優愛騰的豎屏劇沒有春天!
    產業作者|王晶晶編輯|譚松來源|一鳴網萬萬沒想到,大家都玩起了豎屏劇。最近,騰訊微視正式宣布將斥資10億,聯手閱文、騰訊動漫、騰訊遊戲等進行IP融合,力推豎屏微劇,打造豎屏連續微劇品牌「火星小劇」,以及針對精品微劇的扶持計劃「火星計劃」。押寶豎屏劇,騰訊嗅到了什麼?
  • 為什麼說華為MatePad Pro引領了橫屏生態?
    當適合豎屏生態的手機APP出現在適合橫屏生態的平板上時,其使用感不可避免地被大打折扣,也正因為如此,"買前生產力,買後愛奇藝"的情況屢見不鮮。應用適配問題是平板行業公認的頭號難題,即便是擁有相對完善生態體系的iPad也難以倖免。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APP開發者不能開發一個支持橫屏顯示的、適合平板電腦的版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