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達東港船舶碼頭的166珠海艦。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王瑋 攝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0月23日19時55分訊(記者 王瑋)今日下午16時20分左右,備受關注的南海艦隊退役珠海號驅逐艦(舷號166)抵達重慶南岸區水域的東港船舶產業有限公司(簡稱:東港船舶)附近碼頭,在完成改建、保養後,將繼續過朝天門碼頭至九龍坡建設碼頭。
據負責本次拖拽任務的重慶市展宏圖救助打撈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展宏圖)總經理劉禮海介紹,軍艦於9月27日在江蘇太倉出發,由拖船拖拽從上海進入長江航道,一路向長江上遊進發。因上流水域水流量大,受到高度的影響,為了保證安全並順利過橋,在拖拽前,工作人員已經對部分超高設備進行了拆除。10月20日珠海艦在涪陵區南沱鎮連豐村三堆子碼頭短暫停靠期間,展宏圖的工作人員已經對原有的部分超高設備進行重新恢復。
航行在江面上的珠海艦。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謝鵬 攝
此次抵達南岸區水域碼頭後,珠海艦將進行進一步的改建、保養。「我們最初接到的通知是只停靠幾天進行養護,但現在還有新的改建任務。」東港船舶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介紹,因為軍艦上原有的很多工作區域都很狹窄,不便於日後遊客參觀,所以必須進行一定的改建,具體改建方案他們還在和建川博物館進行商談。
「(時間)要根據我們商量出來的改建方案才能確定。」據這位工作人員介紹,珠海艦在此停靠改建、保養的時間至少三個月。三個月後,展宏圖將繼續負責託運任務,將其託運至終點九龍坡的建設碼頭,打造成重慶建川博物館海軍歷史主題博物館,充分發揮其國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作用。
完成改建、保養後,珠海艦將繼續前行,途經朝天門碼頭直抵九龍坡建設碼頭,「因為重慶主城區水域較窄、彎急,所以接下來的拖拽任務仍然比較艱巨。」劉禮海表示,在高度方面,因為重慶市域範圍內的橋梁都較高,不會影響通行,所以珠海艦也會在更高部分的設備恢復後再進入到九龍坡。
艦船上設備清晰可見。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謝鵬 攝
目前,珠海艦在改建、養護期間仍不對外開放、謝絕參觀。記者從建川博物館館長樊建川的個人微博看到,他在珠海艦抵達重慶後就發布了一則消息,稱:「軍艦到了之後,暫時還『開放』不了。」其中也講了具體原因,因岸上需要建設遊客中心、衛生間、停車場、水電設施、消防設施等,且艦上需要船體復原維修,增設安全設施,制定參觀遊線,封閉非參觀區域,同時還需要一些展櫃展板來全面介紹軍艦的歷史,此外,長期停泊的技術問題等也是影響開放時間的因素。
對此,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將持續關注,及時為您帶來最新消息。
相關連結:
珠海號驅逐艦(舷號:166)是20世紀80年代末期中國研製建造的051G2型驅逐艦之一,也是051型驅逐艦中最後退役的。
該艦艦長132米,寬12.8米,滿載排水量3670噸,蒸汽輪機提供動力,航速32節,續航力2970海裡/18節,是僅有的兩艘使用全封閉式艦橋和艦體的051型驅逐艦之一。
該艦1987年10月31日在大連造船廠開工,1990年10月18日下水,1991年11月21日正式交付南海艦隊入役,1992年6月6日正式命名為珠海號。它曾橫跨太平洋,代表中國人民海軍首次訪問美國和南美,戰功赫赫。
2020年8月28日,南海艦隊某驅逐艦支隊舷號166的驅逐艦在南海艦隊某軍港降下軍旗,宣布正式退出海軍現役,移交至重慶九龍坡區建設碼頭,將改建成重慶建川博物館海軍歷史主題博物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hualongbaoliao,報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