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海洋強省建設行動方案》通過專家論證,將報請省委常委會研究

2020-12-25 大眾網

  4月4日上午,《山東海洋強省建設行動方案》專家諮詢論證會在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召開,會議邀請省內外10位海洋領域專家對行動方案進行了認真諮詢討論。

  專家組一致同意《行動方案》通過論證

  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廳長王守信代表省海洋發展戰略領導小組辦公室主持會議,傳達了省領導的有關意見,詳細介紹了方案編制的有關背景。省重大辦梁文躍副主任代表方案編制組匯報了《山東海洋強省建設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主要內容。省海洋漁業廳副廳長宋繼寶、國家實驗室有關領導以及起草小組有關成員參加會議。

  與會專家認為,《行動方案》緊緊圍繞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海洋強國戰略思想和在山東代表團重要講話精神,充分銜接我省新舊動能總體方案、規劃和實施意見,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國家和省海洋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等文件,對加快海洋強省建設,在海洋強國建設中作出山東貢獻具有重要意義。《行動方案》指導思想明確,方向把握準確,總體布局合理,目標符合實際,責任分工清晰,可操作性強。

  專家組一致同意《行動方案》通過論證。下一步,起草組將根據專家意見儘快修改完善後報請省委常委會研究。

  海洋國家實驗室科研隊伍2000人

  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洋國家實驗室」)於2013年12月獲得科技部正式批覆,由國家部委、山東省、青島市共同建設,定位於圍繞國家海洋發展戰略,開展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研究,依託青島、服務全國、面向世界建設國際一流的綜合性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和開放式協同創新平臺,匯聚創新資源和創新團隊開展原創性研究,提升我國海洋科學與技術自主創新能力,引領我國海洋科學與技術的發展。

  目前海洋國家實驗室的科研隊伍已有2000人,計劃未來5~10年擁有5000人的研究隊伍和重大科研平臺,躋身全球海洋科研中心前三名。

  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主任,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海洋大學副校長吳立新擔任。

  落實習總書記重要指示,省委經略海洋蹄疾步穩

  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特別是發展海洋經濟重要講話精神,一年來,山東省委高站位謀篇布局,著力推進實施海洋強省戰略。

  2017年5月24日-25日,省委書記劉家義到青島市調研期間,專門到青島港、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青島海洋國家實驗室了解情況。

  2017年6月13日,劉家義在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上的報告中提出:加快建設海洋強省。優化海洋開發布局,科學綠色立體開發海洋,促進海洋可持續發展。以青島藍谷建設為核心,發揮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等重大創新平臺支撐引領作用,打造海洋科技高地。實施「透明海洋」工程,以國家深海基地等為依託,建設全國深遠海戰略保障基地。健全現代海洋產業體系,推進「海上糧倉」建設,大力發展海工裝備、海洋生物醫藥、海洋文化旅遊等優勢產業,建設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

  2017年12月5日,劉家義在中國海洋大學主持召開專題座談會,圍繞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特別是發展海洋經濟重要講話精神,加快推進海洋強省建設進行深入座談交流。

  2017年12月25日至26日,在全省經濟工作暨金融工作會議上,劉家義強調,堅持陸海統籌,著力加快建設海洋強省。山東發展最大優勢和潛力在海洋,要摸清底數實情,集中力量搞好戰略規劃。

  2018年2月22日,山東省全面展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動員大會上,劉家義指出,著力在推動開放發展上實現新突破,發揮山東海洋科技優勢,構建開放型海洋產業體系。抓住全球海洋產業快速發展的時機,加大陸海內外聯動力度,提升海洋產業合作水平,全力打造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境外建設一批海洋特色產業基地和海外綜合性遠洋漁業基地,帶動優勢產業走出去,儘快搶佔海洋產業制高點。

  為加快推進海洋強省建設,省委專門成立海洋發展戰略規劃領導小組,省委書記劉家義任組長,省長龔正任副組長,省直多個部門參與。

  今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海洋是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要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為海洋強國建設作出貢獻。這為山東加快海洋強省建設進一步指明了方向。

  2022年山東現代海洋產業增加值力爭達到2.3萬億元

  今年2月22日,山東省政府發布《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要求各地各部門認真組織實施。

  「現代海洋產業」一節中,實施規劃指出:

  增強經略海洋意識,科學、綠色、立體開發海洋,探索人海和諧、陸海統籌、彰顯特色的科學發展模式,加快建設海洋強省,打造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海洋經濟改革發展示範區。到2022年,現代海洋產業增加值力爭達到23000億元,佔地區生產總值的23%。

  鞏固提升海洋優勢產業。推進海洋裝備自主化、高端化,發展大型高端深海鑽井裝備關鍵技術,提高海洋油氣資源勘探和開發大型裝備設計製造能力。發展冷藏貨櫃船、郵輪遊艇、高端遠洋漁船等高技術船舶,支持青島、煙臺、威海建設國家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創新中心,東營建設高端海洋石油裝備創新中心,青島、濰坊建設綠色大功率船用發動機生產基地。高水平建設「海上糧倉」、國家海洋牧場示範區。突破育種關鍵技術,培育海水增養殖優質品種和繁育健康苗種。支持東營、濱州、濰坊、煙臺建設黃河三角洲國家生態漁業基地。

  加快發展海洋高技術產業。實施「智慧海洋」「透明海洋」工程,加快建設海洋牧場觀測網,積極發展深海環境監測探測、海洋衛星遙感等新型技術,建設國家海洋設備質檢中心。推動海洋生物醫藥和生物製品發展,突破活性物質創新藥物、海藻類海洋化學藥物、海洋功能性食品與化妝品等技術研發,打造青島、煙臺、威海、濰坊海洋生物產業集群。大力發展海水源熱泵技術、溫差發電技術,推進可燃冰開採、儲運、應用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建設全國性海洋新能源產業基地。支持威海國家級淺海海上綜合試驗場、青島海上試驗場建設。積極開發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和海水綜合利用的關鍵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和新裝備。

  壯大發展海洋服務業。積極發展遠洋遠航,推進水陸聯運、河海聯運,建設區域性水產品交易中心和冷鏈物流中心。大力發展航運保險、船舶和航運經紀、船舶管理、海事仲裁、海事審計與資產評估及其衍生業態。支持發展涉海金融、融資租賃、商務服務和海洋文化產業。加快海洋諮詢與論證機構建設,提高海洋工程環境影響評價、海域使用論證、海洋工程勘察等服務水平。

  對於現代海洋產業重點建設內容,實施規劃明確了以下重點:

  海洋示範工程:水產養殖綠色示範工程、膠東「海上調水」工程,長島國家公園(創建),日照離岸深水海域開發試驗和黃海冷水團深遠海智能化生態牧場。

  重大科研平臺: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國家深海基地、海洋水下設備試驗檢測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海洋設備質檢中心、國家海洋基因庫、青島海洋測繪裝備研究院、海洋生物醫藥科技創新中心、中船重工海洋裝備研究院、哈爾濱工程大學青島船舶科技園、哈爾濱工業大學青島產業技術研究院,煙臺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中科院海岸帶研究所、國家海洋應用信息服務中心、國家海產品質檢中心,濰坊山東海洋化工科學研究院,中科院威海海洋生物與碳匯研究基地、中國海洋大學(威海)生物遺傳育種中心、山東船舶技術研究院(威海)。

  國際交流平臺:中國(青島)國際海洋科技展覽會、海洋國際高峰論壇、東亞海洋合作平臺、國際航海博覽會、國際海事裝備展。

  海洋交易平臺:中國北方(青島)國際水產品交易中心、青島國際遠洋漁業交易所和拍賣中心,煙臺海洋產權交易中心、中國金槍魚交易中心,威海國際海洋商品交易中心、威海國家冷鏈物流基地,濱州國際海蜇交易中心。

  在「統籌陸海聯動發展」一節中,實施規劃指出:

  堅持陸海資源互補、陸海發展並舉、陸海安全並重,綜合考慮陸海承載能力,協同推進陸海開發、建設和保護,實現陸海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創新陸海統籌管理模式。全面開展陸海產業規劃銜接,繁榮發展灣區經濟。以臨港臨海產業為重點,加快沿海地區產業結構升級步伐。建立跨領域、跨行業、跨地區的海洋信息聯動機制,建設全省海洋大數據中心,創建全國「智慧海洋」建設示範區。在維護海洋生態空間安全的基礎上,統籌濱海土地、圍填海造地、海島開發,緩解沿海地區土地資源瓶頸約束。統籌海陸水資源利用,實施「膠東海上調水」工程,沿海重化工業園區要優先利用淡化海水,沿海城市要逐步推廣大生活海水利用,以海補淡,節約稀缺的內陸淡水資源。

  加強岸線資源保護利用。強化河湖海域空間生態管控,保護自然岸線,推進人工岸線生態化。實施流域環境和近岸海域綜合治理,嚴格河流水質考核。保護山東半島黃金海岸資源,建設國家岸線資源保護利用試驗區。深入推進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實施淺海海底森林營造、藍色海灣治理、重要河口生態環境修復、黃金岸線恢復和潮間帶溼地綠化美化五大工程,在沿海7市開展河海共治、海島生態、佔用優質岸線退出、海洋保護區規範化管理等試點,支持威海推進重點海灣保護治理「灣長制」試點創新。支持長島創建國家海洋公園和國家海洋生態文明示範區。

  在「建設一流基礎設施」部分,實施規劃指出:

  以資本為紐帶、以市場為導向,整合港口資源,帶動航運協同合作及一體化運營,打造現代化港口群。按程序成立省港口發展管理委員會,作為省政府議事協調機構,對港口群進行統一規劃,實現港口間合理分工和良性互動。支持各市通過多種方式參與港口運營,打通出海通道。加快港口公用基礎設施及大型化、專業化碼頭建設,推進港口內部優化整合,打造新一代國際智慧港口。

  關於港口建設,實施規劃明確:

  推進日照港嵐山港區原油碼頭二期工程、煙臺港西港區30萬噸級航道拓寬工程等在建項目建設,規劃建設東營港區原油碼頭,新開工東營港東營港區10萬噸級進港航道及導堤工程、濰坊港5萬噸級航道等項目;加快推進青島港董家口港區原油碼頭二期工程煙臺港西港區原油碼頭二期工程、日照港嵐山港深水航道二期工程和原油碼頭三期工程等項目前期工作;規劃建設東營港東營港區10萬噸級及以上液體散貨泊位,濰坊港中港區5萬噸級通用泊位及液化品泊位,濱州港海港港區5萬噸級液化碼頭及散貨碼頭等項目。

  來源:大眾日報·山東政事

相關焦點

  • 山東海洋強省建設行動方案
    《山東海洋強省建設行動方案》主要內容如下。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非常關心山東海洋發展。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視察工作時指出,充分利用沿海的獨特地理位置,努力塑造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在東部要以發展藍色經濟、高效生態經濟為主導,建設重要經濟增長極。
  • 《山東海洋強省建設行動方案》印發,主要內容有這些
    近日,省委、省政府印發了《山東海洋強省建設行動方案》,要求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抓好貫徹落實。《山東海洋強省建設行動方案》主要內容如下。
  • 轉發廣東省人大常委會關於建設人工魚礁保護海洋資源環境的決議的...
    轉發廣東省人大常委會關於建設人工魚礁保護海洋資源環境的決議的通知各市、縣、自治縣人民政府,省府直屬有關單位:  省九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省人民政府《關於建設人工魚礁保護海洋資源環境議案的辦理方案報告》,並作出相應的《決議》。
  • 恆豐銀行煙臺分行聚焦海洋強省戰略助力海洋文旅企業發展
    水母網1月13日訊(記者 王鑫 通訊員 華國棟 薛瑞)近日,從恆豐銀行煙臺分行傳出訊息,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及恆豐銀行總行黨委的決策部署,紮實做好山東省海洋強省金融服務工作,恆豐銀行煙臺分行緊抓戰略發展機遇,專門召開海洋強省戰略攻堅啟動會,重點研究部署海洋強省金融攻堅工作,並在推動海洋文旅產業發展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 建設「藍色藥庫」開發海洋牧場 山東上下齊抓共管海洋強省建設
    到2019年底,山東省海洋漁業、海洋生物醫藥產業、海洋鹽業、海洋電力業、海洋交通運輸業等5個產業規模居全國第一位。山東省海洋局局長張建東指出,近五年來,山東採取一系列措施,大力推進海洋強省建設。山東全省上下齊抓海洋強省建設,海洋生產總值佔全國的比重達到16.3%。
  • 中國工程科技十堰產研院建設方案 通過省科技廳專家論證
    ■通訊員 杜劍彬本報訊12月9日,中國工程科技十堰產業技術研究院建設方案在湖北汽車工業學院通過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組論證。組建中國工程科技十堰產研院是我市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引導和推動創新平臺建設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十堰市「雙百行動」的重要成果之一。
  • 這「5個海洋」帶你讀懂山東海洋強省...
    大眾網 海報新聞日照7月16日訊(記者 亓翔 劉琛)依海而興,向海圖強。作為海洋大省,山東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吹響海洋強省的號角,為海洋強國建設作出山東貢獻,提出了打造活力海洋、和諧海洋、美麗海洋、開放海洋、幸福海洋的五大行動方向。
  • 一統3000公里海岸線,山東離「海洋強省」還有多遠?
    時至今日,山東的港口大整合終於迎來關鍵一步——8月6日,山東省港口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山東省港口集團」)在青島正式掛牌成立,盤踞在山東沿海的青島港、日照港、煙臺港等港口將整合為一。「港口整合是沿海地區建設『海洋強省』、發展海洋經濟的應有之義。」
  • 堅定文化自信 實現文化強省建設重大突破——山東省委十一屆十二次...
    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文化繁榮興盛,才能為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  《中共山東省委關於制定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將「文化強省建設實現重大突破」擺在突出位置,提出「十四五」時期文化強省建設實現突破、塑成優勢的目標任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優秀傳統文化影響力顯著提升,文物保護全面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更加健全,文化旅遊業戰略性支柱產業地位充分彰顯,建成國際著名文化旅遊目的地
  • 增寫、刪減、修改438處,山東「十四五」規劃建議如何百鍊成鋼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杜亞慧12月5日,大眾日報發布《中共山東省委關於制定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下稱「建議稿」),科學擘畫了山東「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吹響了開啟強省建設新徵程、奪取強省建設新勝利的奮進號角。
  • 山東東營對重點工作和行動計劃方案進行論證
    山東省東營市「四項重點工作」和「九個三年行動計劃」論證會上,工作匯報,詢問解答,評議測評,大家齊聚一堂,獻計出策,對事關全市長遠發展的重點工作和行動計劃方案進行論證。通過深入討論研究,大家進一步統一了思想認識,今後對每項重點任務,都要完善標準導則,逐一建立工作導則,細化完善工作標準,形成規範化、制度化的工作體系。
  • 山東省委辦公廳印發十五條措施精文簡會
    ,可按規定將中央文件翻印至基層,結合實際抓好貫徹落實;部署全局性工作的不超過5000字,部署專項工作或具體任務的不超過3000字,確需超過的須經省委主要領導同志特批。部門提請擬以省委文件發文的,應當在發文時限前兩周,以部門黨組(黨委)文件向省委請示。由省委辦公廳研究明確提出同意發文或者不予發文的建議,報請省委領導同志審定。擬提請省委常委會會議審議的省委文件稿,須送省委黨內法規工作機構進行前置審核,未經審核通過的,不得提交省委常委會會議審議。未提前與省委黨內法規工作機構溝通並達成一致意見的,不得在向省委常委會會議的匯報稿中提出制發省委文件的建議。
  • 章丘成功創建國家級森林公園 全票通過專家論證評審
    齊魯網濟南2月11日訊(記者 張帥 通訊員 朱恆彬 楊阜俊)2014年12月14日,在國家林業局組織的「2014年度擬設立國家級森林公園專家評審會議」上,山東省林業廳提報的「山東章丘國家森林公園」全票通過專家論證評審。  2015年1月9日,國家林業局做出決定,準予設立章丘國家級森林公園,定名為「山東章丘國家森林公園」。
  • 我區通過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建設規劃論證
    12月30日,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建設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專家召開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建設規劃(以下簡稱「建設規劃」)專家論證會。專家組認為建設規劃依據充分、思路清晰、結構合理、方法科學、內容詳實,符合《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管理辦法》和《生態工業園區建設規劃編制指南》,一致同意該規劃通過論證,這標誌著我區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創建工作將進入實施階段。
  • 瞄準新目標為開啟強省建設新徵程謀劃藍圖——省委十一屆十二次...
    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中共山東省委關於制定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將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貫穿全篇,聚焦「走在前列、全面開創」,對建設新時代現代化強省進行總體安排,就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經略海洋等作出重點部署。
  • 三亞通過建設世界級濱海旅遊城市方案 十大行動出臺築世界級都市
    當好建設美好新海南排頭兵,建設世界級濱海旅遊城市,是三亞發展中的重要課題。  日前,經多輪調研考證、論證完善,三亞聚焦發展的熱點和痛點問題,出臺實施《三亞市建設世界級濱海旅遊城市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通過明確「十大行動」、細化45項具體實施內容,採取可量化、可考核、可評價形式,加快推進世界級濱海旅遊城市建設,助推瓊島發展的國際化進程。
  • 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香港、深圳分部建設方案
    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香港、深圳分部建設方案通過專家論證 2019-02-25 南海海洋研究所 (廣州)香港、深圳分部建設方案專家論證會。
  • 《威海海洋強市建設總體方案》解讀(一):加快構建大海洋發展新格局
    加快構建大海洋發展新格局——《威海海洋強市建設總體方案》解讀(一)日前,《威海海洋強市建設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及三年行動計劃正式出臺,明確了打造創新型國際海洋強市的路線圖,提出力爭到2020年,全市海洋生產總值突破1740
  • 15省市機構改革方案落地 這個省有點「特殊」
    特色機構通過梳理各省針對機構改革召開的會議和相關報導,政知君注意到,一些省份的機構改革不乏具有地方特色的舉措,一些新機構應運而生。拿遼寧省來說,此次機構改革中,將2017年成立的全國唯一的省級營商環境監管機構「遼寧省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調整為「遼寧省營商環境建設局」,並升格為省政府直屬機構。
  • 理上網來|「扁鵲中心」開建,將給山東醫藥強省建設帶來什麼
    「扁鵲中心」的開建,將與2018年開始建設的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位於城市西部)一起,在高端醫學研究、醫藥事業和產業發展等方面,形成雙峰並峙、東西呼應的局面。山東也將以「兩大國際中心」建設為契機,充分賦能醫養健康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全面加快醫藥強省建設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