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在藏龍島這麼多年
你知道藏龍島的傳說和由來嗎?
藏龍島新鮮事帶大家一起去了解:
藏龍島與龍抬頭
藏龍島名字的由來:相傳此地隱藏有一天龍而得名。傳說是這樣:相傳在古代(朝代不詳),受天龍護佑,湯遜湖泊充沛而不滿溢,草豐魚肥,民樂陶陶。惡神嫉之,誣於玉皇大帝,帝貶龍為木,限時腐爛。民群起掘潭,隱其木於潭底,令其休養生息,回復龍形,繼續施澤於民。只是龍背顯於湖面,遂化為島嶼隱飾,因此而名曰「藏龍島」。因此,「二月二」的到來天龍抬頭升天庇佑這裡一方福地的人民。
湯遜湖
湯遜湖位於武漢市東南部,佔地面積約47.6平方公裡,因武漢城區拓展,2014年5月,武漢正式發行的《武漢湖泊志》中顯示,湯遜湖已經取代多年來一直被稱為"國內最大城中湖"的東湖,成為中國乃至亞洲最大的城中湖。
湯遜湖的由來:
據江夏區志同治8年記載,古時,湖邊有兩個灣,灣裡分別住著姓湯和姓孫的人家,以捕魚為業,湖名便叫湯孫湖。1997年,江夏區政府為招商引資,讓湖名更響亮、更現代,將「孫」字加了一個「走之底」,改名「湯遜湖」。
湯遜湖分內湖、外湖,目前由江夏、洪山和東湖高新等3個區共有並管理。僅在江夏區內,湯遜湖就連接著廟山、藏龍島、五裡界和大橋新區4個行政區域。而遜湖水系由湯遜湖、黃家湖、南湖、青菱湖、野湖、神山湖、郭家湖、道士湖、西湖等11個湖泊組成。東北部以蛇山、洪山、桂子山、關山分水嶺與東沙湖水係為界;西北部瀕臨長江,各大小湖泊借巡司河及其他天然或人工港渠連成一片。非汛期湖水由陳家山閘、武泰閘排入長江,汛期內澇水由湯遜湖泵站抽排入江。
藏龍島
以前,湯遜湖上有一個無名小島,島上住著百來戶人家,靠打魚為生。一條天龍,管著湯遜湖的水。漲水時,它把湖水往長江裡抽;枯水時,它就把江水往湖裡灌。島上的百姓都念著天龍的好,天天給它燒香磕頭。哪知,天龍被誣陷,玉帝把它變成了一截木頭,丟在湯遜湖裡。
有一天,島上一對夫妻下湖打魚,一下網就打了一截木頭,一無所獲,夫妻倆只好划船回家。誰知道那截木頭緊跟小船,還總是撞小船。夫妻倆嚇得魂都沒有了,使勁往岸上劃,上了岸就往「知命」先生那裡跑。
「知命」先生掐指一算:那截木頭就是天龍的化身,要是不搭救,過了九九八十一天,木頭腐爛了,天龍就會沉到湖底,湯遜湖就會發大水,小島也會淹沒。「知命」先生想到一個辦法,挖一個龍潭,把天龍藏到潭裡養著。到了七七四十九天,天龍就還原真身,一如既往的照顧著島上的村民。
為了紀念天龍,人們就把這個無名小島起名為藏龍島。
夕陽醉灑湯遜湖,染紅了天空,浸透了湖水,更陶醉了湖邊的人!想不到咱們的湯遜湖、藏龍島還有如此美麗的傳說故事和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祝福湯遜湖更美麗,祝福藏龍島更美好!
藏龍島新鮮事獨家整理髮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