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海石碼關帝廟一石制元寶被盜 龍海民警破案歸還

2020-12-14 騰訊大閩網

原標題:【點讚】龍海石碼關帝廟一石制元寶被盜,龍海民警破案歸還

10月30日上午,龍海市公安局刑偵大隊辦案民警向來自石碼、紫泥、角美等地群眾,返還在近期破獲系列特大盜竊廟宇文物案件中繳獲的被盜文物7件。前來接收文物的群眾自發送來了大紅錦旗,表達感激之情。

9月22日凌晨,龍海市公安局接到報警稱,位於石碼紅樹林的關帝廟一個石制元寶被盜。接警後,民警迅速趕到現場處置。經初步現場勘查和走訪調查,警方推測該案是一起有預謀、有計劃、有分工的專門盜竊廟宇文物的團夥犯罪案件,立即成立專案組介入偵查。隨後,專案組兵分兩路,一路擴大現場勘查範圍,做好痕跡物證提取固定和檢驗鑑定工作,另一路調取案發現場周邊治安監控,篩查可疑人員、車輛,很快鎖定犯罪嫌疑人。9月29日,民警精心布控,將何某等兩名犯罪嫌疑人抓獲歸案。

經審訊,犯罪嫌疑人何某等人如實交代於2016年初開始瘋狂作案,先後在東園,角美、紫泥、石碼等地連續盜竊古廟宇文物,價值共計22000多元。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當中。

>

相關焦點

  • 浩然正氣擔道義 鐵血丹心鑄警魂——西峽民警操龍海
    2017年3月2日,轄區群眾白某放在時代廣場旁邊的摩託車被盜。接到報警後,操龍海立即帶領案件組民警進行偵破,僅用一天就將嫌疑人抓獲。3月6日,白某領著樂鼓隊敲鑼打鼓,將一面寫有「人民衛士、破案神速」的錦旗送到城關派出所,拉著操龍海的手說:「沒想到這麼小的事,你們這麼重視,這麼快就破了案」。 事實上,這些案件僅是他日常辦案中的一個縮影。
  • 石碼、濱海兩組團涵蓋龍海大部 是對接廈門的璀璨明珠
    海都閩南網訊 「龍海與廈門地處同一個港灣,在廈漳同城發展中具備很好的條件,未來將是一顆璀璨的明珠」。談到龍海的今後發展,新上任的龍海市長曾建成充滿信心。  而石碼組團和濱海組團涵蓋了龍海的大部分區域。毫無疑問,他們在組團發展的過程中,還承擔著對接廈門、做廈漳同城化橋頭堡的重要責任。
  • 龍海石碼:「海客絲路」騎樓情
    而龍海市境內的石碼、海澄、浮宮和白水等鄉鎮卻保留了較為完整的騎樓建築,尤其是龍海市區石碼鎮擁有目前閩南地區保留最完整、規模最大的騎樓建築群。  古鎮騎樓今猶存  「暑行不汗身,雨行不濡履」,以前鄉民進石碼城,下雨天不帶雨傘,烈日下不戴鬥笠,也可免受雨淋日曬,走遍石碼城。
  • 尋味龍海 | 揣著10塊錢,吃遍石碼巷子美食
    『哇嘎哩嗊』的最初定位就是發揚龍海美食文化,用腳步追尋龍海的每一味特色美食,藉助這個平臺分享我們從小到大珍藏的龍海美味,從而讓更多人知道龍海、了解龍海、愛上龍海~本期開始,龍海美食小偵探『貢丸妹』和『小咖喱』將不定期為大家獻上大龍海各個鎮的好料,也歡迎各位哇蜜們為我們提供「情報」讓我們一起走街串巷吃起來~
  • 熱鬧中沉澱底蘊古樸中煥發活力 探訪漳州龍海石碼古城
    原標題:熱鬧中沉澱底蘊古樸中煥發活力——探訪龍海石碼古城   熱鬧中沉澱底蘊古樸中煥發活力   ——探訪龍海石碼古城 作為龍海縣城,石碼鎮在城市開發建設中,貼近歷史、貼近自然、貼近人文,尊重城市原有特色,騰出空間,使古城留住鄉愁與記憶,煥發出新顏與活力。   龍頭文化園述說人文往事   5月5日,清晨的陽光灑落在位於龍海市區紫雲山腳下的龍頭文化園。   「以前,這裡是廢棄的舊廠房、舊建築,即便是附近的群眾也不願來。
  • 龍海啟動石碼老城改造 將再現老鎮歷史文化風貌
    本報漳州訊(文/特派記者 黃樹金 通訊員 龍聞 圖/張奇輝)昨日,記者現場採訪了解到,龍海啟動石碼老城改造,首期投資達1.26億元,將修繕改造有傳奇色彩的老建築,再現老鎮歷史文化風貌,建成集觀光、文化、商務、休閒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區。
  • 龍海——老城故事
    龍海,古為漳州府龍溪、海澄二縣,新中國成立後,行政區劃多次調整,二縣合併為龍海市,政府駐地為石碼鎮。我不知何時開始對這廈門對岸的小城有了興趣,於是一日得閒,就從廈門乘船,溯流而上奔石碼去了,江岸顯然沒有被修飾過,長滿了齊腰高的雜草。
  • 甜頭後面有陷阱,龍海一男子被騙28萬
    甜頭後面有陷阱,龍海一男子被騙28萬 2020-09-05 21: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閩南特色小吃:漳州龍海石碼五香外酥內嫩、回味無窮
    「石碼五香」是龍海傳統名小吃。長期來,每逢過年過節、婚壽喜慶,家家戶戶必備滷麵,配以五香條來招待親朋好友,這已成了石碼的傳統民俗。  「石碼五香」的主要原料是:豬瘦肉、澱粉、洋蔥、精鹽、味精、砂糖、五香粉等。
  • 吃貨整理的龍海石碼{2016}美食全攻略
    更多美食推薦·請到文章底部留言,我們會每周進行更新石碼-吃貨整理的龍海石碼美食全攻略一、沙茶麵
  • 天台山民俗博物館門口石獅被盜 警方及時破案歸還
    11月28日上午,天台山民俗博物館工作人員來到天台縣公安局城西派出所,將一面印有「恪盡職守鑄金盾,破案神速保平安」的錦旗交到民警手中,對民警及時破案追回被盜石獅表示感謝。11月17日晚,城西派出所值班民警接到報警,稱民俗博物館門口有一石獅子被盜。值班民警龐閩強、胡小傑迅速出警,立即對案件展開調查。
  • 龍海石碼鎮東市場附近 幾個小年輕邊騎車邊扔酒瓶
    龍海警方表示,這夥人涉嫌尋釁滋事罪,目前已經鎖定犯罪嫌疑人,正對他們進行抓捕。  「莫名其妙地從身後傳來陣陣尖叫聲。」事發時途經該路段的陳先生說,等他回頭時,發現一輛摩託車從他身後衝了過來,他趕緊避讓。摩託車上有兩個人,一個騎摩託車,坐在後面的人沿路扔酒瓶,碎玻璃濺得到處都是,幸虧避讓及時,要不然肯定會被飛濺的碎玻璃傷到。
  • 漫步龍海,與閩南風情不期而遇
    這個距離廈門不到40分鐘車程的地方匯集著閩南不多見的美麗,她就是福建龍海!漫步龍海,與閩南風情不期而遇「滿城盡帶閩南紅」,這是每一個初來龍海的人都會有的驚豔印象。紅色的房子靜靜沐浴在日光下,當地的居民騎著摩託漫不經心地穿行在街頭,那是一份生活在滄桑歷史中才能修煉出的悠然。
  • 我們一起留在龍海吧
    陪著我們的爸媽 守著故土 無聊了一起去福州,廈門走一走 坐個車一兩個小時就到了 無聊時還可以一起去壓壓馬路 坐在九龍江錦江道邊大排檔裡,吃燒烤炒田螺
  • 龍海,臺灣血脈的源頭,史學專家新觀點:鄭成功的祖籍地在龍海.
    隨著龍海人不斷移民臺灣、開發臺灣、建設臺灣,商緣也隨著血緣流淌在龍海與臺灣之間。龍海市區所在地石碼鎮,古老的新行街是「船頭行」故地。船頭行,是石碼與臺灣之間貨物購、銷、儲、運的機構,是18世紀末為適應兩岸商貿發展之需而設的。清朝統一臺灣後,1743年設石碼廳,駐通判,兼管龍溪、海澄、南靖、長泰四縣的江、海防。
  • 龍海石碼:紫雲攬勝野趣濃
    紫雲公園位於龍海石碼鎮的紫雲山,海拔雖僅有208米,但因位於九龍江出海口,山海相連,自古以來名勝古蹟眾多。山中林木茂盛,植被豐富,更有深藏於山中的多處寺廟,是歷史悠遠的人文景觀。如「古榕伴月」又名「迎客古榕」,位於紫雲巖麓高坑莊西側,在蒼松翠竹之間與寨潭後邊之巨石頂一老榕,由來久矣。榕從石縫長出,棵壯根粗,樹影映照潭中,古榕伴月,水天一色。又有「廳房虎洞」,俗稱「虎廳虎房」,是「古榕伴月」之旁的一天然大石洞,可容百餘人,古為老虎出沒之處而得名,後為遊客避暑憩息之地。
  • 龍海化工即將精彩亮相2017第二十二屆國際塗料展-龍海化工,國際...
    耕耘十餘載,專注於塗料油墨行業用微粉蠟、蠟漿、蠟乳液、水性助劑、樹脂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和技術服務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江西省龍海化工有限公司,將攜多款優質產品在本屆展會與大家見面哦,展出面積54平方米,龍海化工的展臺號是:W3.C55-60
  • 明代石馬被盜 民警快速破案
    核心提示: 8月29日記者獲悉,涇陽縣中張鎮焦家村一處墳地內兩匹石馬被盜,兩匹石馬是明朝萬曆年間所立。目前,被盜石馬已追回。                     明代石馬被盜 民警快速破案 本報鹹陽訊(記者 黃豔)8月29日記者獲悉,涇陽縣中張鎮焦家村一處墳地內兩匹石馬被盜,兩匹石馬是明朝萬曆年間所立。
  • 龍海四果湯,石碼五香條,當然還有古早味的饈食膳
    不過呢,菊子姐姐的美食還沒出爐,在漳州龍海石碼鎮,可是有一家美食餐廳要橫空出世了喲!它就是來自臺灣古早味代表的饈食膳餐廳!剩下的就等著吃貨朋友們自己去石碼港林路33號挖掘咯!饈餚豐列,樽榼橫陳,在你下次到漳州石碼時,心裡不僅僅記得龍海四果湯,石碼五香條,也別忘了撥打0596-6556256,去品嘗臺灣的鄭先生為我們準備的古早味美食:饈食膳
  • 福建龍海:豐富"雷鋒月"活動 引導青少年爭當"小雷鋒"
    福建龍海:豐富"雷鋒月"活動 引導青少年爭當"小雷鋒" 2019-03-27 09: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