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買突發恐怖襲擊 南亞陷入安全困擾
2008年12月29日 11:25 來源:《瞭望》新聞周刊
發表評論
新聞回顧:11月26日至29日,印度的金融中心孟買發生長達59個小時的恐怖襲擊事件,導致195人死亡,近300人受傷。這是印度今年以來的第十起恐怖襲擊事件。近年來,印度境內恐怖活動日益頻繁,巴基斯坦政局動蕩,反恐任務相當艱巨,阿富汗塔利班則試圖捲土重來,南亞很可能成為恐怖主義肆虐的重災區。
孟買恐怖襲擊事件四點反思
文/李偉
孟買恐怖襲擊事件一出,全球為之震驚。我們看到,在當今世界上,恐怖主義持續猖獗,恐怖事件不斷發生,印度更是遭受恐怖襲擊最多的國家之一。在5月齋浦爾9起連環爆炸案後,印度的幾大城市班加羅爾、艾哈邁德巴德、新德裡相繼成為恐怖分子攻擊的目標,每次都造成大量人員傷亡,社會經濟活動嚴重受損。
孟買襲擊引起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其中有值得深思的方方面面。
一是孟買恐怖襲擊之深層次因素,仍根植於當前國際恐怖勢力與西方國家的對峙。「911」後,少數西方國家繞開聯合國,僅從本國利益出發的「反恐戰爭」,刺激更多的恐怖與極端組織以及個人,加入以「基地」為核心的國際恐怖勢力,使得恐怖主義滋生、發展與蔓延的土壤空前「肥沃」,形成前所未有的全球化、網絡化、本土化、年輕化、意識形態化的「恐怖運動」。這種「運動」已能夠把針對西方國家利益恐怖襲擊的觸角,伸展到西方、阿拉伯或穆斯林以外的國家。
二是孟買恐怖襲擊之手段方式顯示,國際反恐仍比恐怖活動慢了一個節拍。「911」是恐怖主義的一個轉折點,促使很多國家,特別是西方國家在反恐上進行結構性的調整。儘管如此,國際反恐仍處於一種疲於應付的狀態,特別是在反恐措施上,往往都是新的恐怖襲擊手法出現後,才忙於研究對策。15個恐怖分子能將有著1300多萬人口的孟買殺得天翻地覆,不能不說常遭到恐怖襲擊的孟買,防恐措施與力量不足以應對多種恐怖手段綜合併用的新襲擊形態。這同時也表明,恐怖襲擊又上了一個新臺階。
三是孟買恐怖襲擊可能的示範效應,對其他國家也是一個高度警示。全球化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體現,但同時也使得我們的安全變得越來越脆弱。可以說,孟買類型的恐怖襲擊,對當今眾多日益膨脹的城市來說,都難以防範。防止類似事件的發生,反恐仍有很多方面需要加強。情報信息的搜集獲取是反恐的重中之重,強化投入、加大力度,把恐怖襲擊圖謀消滅在萌芽狀態,是反恐的最高境界。提高各種反恐、防恐措施,加強反恐力量建設,做好預案與演練,也不失為退而求其次的亡羊補牢之策。這兩方面都需要高度重視。
四是恐怖主義仍是人類社會所面臨的最大威脅之一,國際社會應為反恐作出更大努力。冷戰結束以來,非傳統安全問題逐漸上升,特別是恐怖主義泛濫,嚴重阻礙了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步伐。但是,對於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一些西方國家仍抱著冷戰思維不放,不斷尋找主權國家作為新的「敵人」或競爭「對手」。這也導致制約國際反恐的「恐怖主義界定與根源」等根本問題得不到解決,「雙重標準」大行其道。須知,應對非國家主體的恐怖主義,國家間不再是對手,而是合作者。充分發揮聯合國的主導作用,才是解決恐怖主義的根本之道。□(作者為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反恐怖研究中心主任)
【編輯:張曉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