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是我國華北五省之一,它簡稱魯,也叫齊魯大地, 春秋戰國時代,該省曾經產生過兩個大國,它們分別是齊國和魯國,齊魯的國家是一南一北,對山東省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齊國作為戰國七雄之一,實力遠遠強於魯國,即使到了戰國末期,齊國也曾經成為秦國統一全國的最大障礙, 與齊國相比,魯國簡直是二流國家,不僅狹隘的人很少,之後也很早為楚國所滅, 論實力,魯國不如齊國,為什麼山東省的簡稱叫魯而不是齊? 這裡面有什麼理由?
一是齊魯國家爵位的不同,眾所周知,齊國是姜太公的封地,周武王毀滅生意後,武王為了表彰姜子牙的功勞,封在齊地, 姜子牙作為周王室的功臣,從一開始就受到周武王的禮遇, 但是姜子牙畢竟是功臣,他不能和周室宗親相比,所以在爵位上,齊國必須低於魯國一等。
看看魯國的爵位, 和齊國不同,魯國是姬姓的王國,魯國的創始人是周公旦的兒子伯禽,周公旦原來是周王室的宗親,而且他也為周王室的統一做出了重要貢獻, 周公旦的力量如果不掀起狂瀾,就沒有西周王朝所謂的成康盛世這一點上,魯國的地位比齊國高, 功臣國家終究不能和宗室國家相比, 另外,齊國到了後期也由清大夫田氏代替, 這本來是違反禮儀的,也缺乏周天子的承認,所以齊國當然不能和魯國相比。
第二,魯國有大聖孔子, 這也是魯國為世人記住的重要原因, 大聖孔子對中國的影響力自不必說,千年來,以孔子說為主流的儒家思想都深受尊重,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國人思想,並對中國文化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文化上魯國的影響力也遠遠高於齊國,即使管仲在世,孔子的名聲可能也不高, 魯國有這樣的聖人,可以說是該國的驕傲,所以魯國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正統諸侯國, 除了宗室之國魯國、孔子的影響力,齊國的實力再強,也可能比不上魯國, 有時,一個國家的影響力不是用軍事力量說話,而是偏偏主流思想決定了該國的歷史影響力, 魯國文化根深蒂固, 這完全比不上齊國。
我們再從齊魯國家的封地看, 魯國最初封地在泰山以南,這個地區是典型的魚米之鄉,不僅土地肥沃,而且沃野千裡, 與齊國相比,它一直很強, 齊國從一開始就受到東夷的幹擾,齊國的上一代君主是否生氣,齊國可能早就被哪個國家毀滅了, 從這三個方面來說,魯國確實比齊國強,但某省的簡稱看不到其歷史的影響力, 簡稱是自然形成的,不是人為改造, 山東省簡稱魯,可能有這些歷史原因,畢竟不是主導因素, 不管齊還是魯,山東省本身的面貌都不會改變。
齊魯大地是我國富裕的地區之一,這個地區有著深厚的文化基礎,是我國古代典型的文化強省, 自古以來,齊魯之地就誕生了許多有學識的士,無論是儒家學說的創始人孔子,還是古典數學的創始人劉徽,他們都為我國文化的傳播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大家對這個城市有什麼樣的了解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