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井下神秘,追憶工業文明

2020-10-05 五零後行者

有著136年開採歷史的開灤煤礦,坐落在河北省唐山市市中心.2005年8月,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建設成為全國首批國家級礦山公園,是集旅遊,休閒,歷史文化與科普展示於一體的工業旅遊景區.

開灤國家礦山公園


開灤煤礦博物館


博物館大廳煤礦工人的浮雕


開灤國家礦山公園整個分為:"中國近代工業博覽園,老唐山風情小鎮,開灤現代礦山工業示範區"三大景區,由"龍號機車遊覽線"串聯組成.

龍號機車遊覽線


進入開灤國家礦山公園,首先是先看到"開灤博物館"這座大型建築,館內分為兩個分展廳,分別是:"中國第一佳礦","電力紀元".以及井下探秘遊,中國音樂城,三大工業遺蹟等景區.

開灤煤礦始創於1878年,是當年洋務運動中興辦的最為成功的企業.它在中國百年工業發展史上具有裡程碑的意義,堪稱中國近代工業的活化石.


德國生產的通風口風罩


洋務運動引進西方的工業技術,隨處可見


由於開灤煤礦的開發,唐山因煤而興市,秦皇島因煤建港,一座煤礦託起了兩座城市.中國最早的機器採礦業,鐵路運輸業和電力工業,引進西方先進的工業文明和生產技術等都由此時此地興起.從某種意義上講,這裡是中國早期工業化的起點,是中國近代工業的搖籃,是中華民族由農耕文明向工業文明邁進的起始點.百年開灤積澱下來的豐富內容,歷史文化,無處可替代,無處可比擬.

開灤國家煤礦公園,最大的靚點和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井下探秘.這對於絕大多數人都是十分嚮往的,井下是什麼樣子?井下的煤層在哪裡?作業面在哪裡?用什麼樣的機器開採等等.在這裡每個人都會找到自己的答案.

原始的採煤方式,笨重而危險


近代工業革命進步發展後的採煤掘進機


原始的 運輸大巷,由牲口運輸拉拽


近代工業革命後的運輸設備得到了改進


載人上下的升降機,也叫"罐籠",今天還在發揮著作用.它將作業人員送到巷道口,作業人員再乘小火車到達作業面,又叫"掌子面",在作業面,作業人員開始工作.在巷道內,支撐巷道頂部的支柱,由原始的木質材料轉換成了機械支撐,


原始的巷道支撐是木質材料


工業化革命以後的機械支撐,即安全.又衛生


牢固可靠的支撐架

這在100多年以前是非常先進的了.體現出了近代工業革命的發展和變化.

井下巷道很長,開採區面積很大,可供參觀的只有一小部分.但在這一小部分中,就囊括了井下所有的機器,設備,工具,運輸,環境等內容.到井下參觀不用擔心空氣不流通,空氣汙濁,龐大的通風,排氣系統如織網一般密布排列,使人呼吸自由,暢快.

井下探秘從博物館大廳內進入升降機機房,乘坐升降機下到巷道底層,再乘坐龍號機車進入作業區下車參觀,最後從井口出去.到達地面,出來後已是公園的廣場了.

開灤國家礦山公園開園以來,以其特有的品牌價值和文化魅力吸引著眾多的遊客來參觀,學習.尤其是青少年,更是一個良好的愛國及科普教育的基地.

相關焦點

  • 唐山有一座礦山公園,遊客在這裡可以追憶工業文明,體驗井下探秘
    唐山是個特別適合體驗工業遊的城市,這裡大大小小坐落著許多家工業博物館,陶瓷博物館、唐山工業博物館、啟新1889文化創意產業園自不必說一座穩重典雅、簡潔利落的建築佇立在眼前,與工業主題相當吻合。1876年,李鴻章派唐廷樞在英國專家的協助下考察開平。
  • 井下探秘你想不到的酷炫!
    相信你一定去過很多地方,遊覽過很多山川河流、名勝古蹟,參觀過許多博物館,那我問你富有工業氣息的真實井下巷道,你可見過?而且是深入地下70米的,可以看到採煤工作面,有真實機械設備還能在井下坐小礦車的那種!wow!!!收起你的驚訝!
  • 雲崗區除了雲岡石窟還有一處觀光景點,為你提供神秘的井下探秘遊
    ,這句詩就是對古代雲岡區風景最好的讚美,也許有人會問這首詩所描寫的不是內蒙古自治區陰山下的敕勒川大草原壯麗富饒的景色,怎麼就成讚美雲岡區的詩句了?因為雲岡區內主要山脈塔兒山、七峰山、武周山、紅桃山,諸山相連,皆屬陰山山脈,所以敕勒歌用來描寫雲岡區的風貌也不是不可以。
  • 唐山富力洲際酒店禮賓日 感受井下礦山的工業文明
    2019年9月21日(中國 河北 )唐山富力洲際酒店舉辦了一場精彩的「洲際特色禮賓日,感受開灤井下礦山工業文明」的品牌體驗活動。此次活動是該酒店首次舉辦,旨在彰顯「知行天下,盡享洲際人生」的品牌理念,並為賓客提供具有獨特風格的優質服務。
  • 走進這些地方,體驗唐山工業文明之美
    唐山,百年滄桑,鳳凰涅槃,孕育出豐富的工業文明,被譽為「中國近代工業的搖籃」。 諸多中國「第一」在此產生:第一座機械化採煤礦井、第一條標準軌距鐵路、第一臺蒸汽機車、第一桶機制水泥、第一件衛生陶瓷……所以,想了解中國的工業發展史,來唐山工業遊是不二選擇。
  • 穿越時空畫廊,品鑑獨特的井下之旅
    在我得腦海中,唐山雖然是新城,也應該是一座充滿著工業味道的新城。來過多少次唐山已經多到數不清楚,但是最近兩次的工業之旅卻記憶猶新。、煤炭文化、近代工業文明展示於一體的近代工業主題的國家級礦山公園。煤炭的起源、百年笪道、古代採煤、井下小火車……
  • 走進這些地方,體驗唐山工業文明之美_文旅_唐山環渤海新聞網
    走進這些地方,體驗唐山工業文明之美  唐山,百年滄桑,鳳凰涅槃,孕育出豐富的工業文明,被譽為「中國近代工業的搖籃」。  唐山南湖旅遊景區  當重煥生機的工業遺存與中央生態公園相遇,當工業文明與生態文明完美融合,繪就了一幅城市發展、景城共榮、和諧宜居的唐山南湖旅遊景區新畫卷。  從「城市傷疤」變身「城市會客廳」,創建國家5A級景區的序幕,也由此拉開。
  • 坐觀光電車,來一場井下探秘
    晉華宮國家礦山公園景區裡的井下探秘遊項目一期工程升級改造完畢已經開始對外開放了▲資料圖晉華宮國家礦山公園內井下探秘遊,利用井下開採的工作面設計開發的特色旅遊項目,集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參與性於一體遊客在井下遊覽時,可以坐礦車、穿工服、戴礦燈,體驗一下煤礦工人的日常工作。
  • 彈藥庫到礦井,探索唐山近代工業文明
    帶著好奇走進唐山,從彈藥庫到礦井,踏上探索唐山近代工業文明之旅,追尋和探索這段具有深遠意義的歷史,感受唐山近代工業文明之魅力為了了解煤炭對於唐山工業的意義,我們走進開灤國家礦山公園,下到礦井中,探秘百裡煤海,解讀唐山城市文化基因。
  • 工業探秘兩日遊了解一下~
    開灤國家礦山公園2007年底籌建,2008年10月建成預展,2009年9月正式對外開放,是一座集工業遺蹟保護、煤炭文化、近代工業文明展示於一體的近代工業主題的國家級礦山公園。當然,在這裡最值得期待的事情,非「井下探秘遊
  • 文明之源——井
    水是生命之源,無論是農業社會還是工業時代,無論是古代城邦還是現代都市,文明總是逐水而居。城市,多建成在河谷、平原或海岸,原因還是人類對水的依賴。井是獲取水源的一種重要方式,也可以說,井是文明之源,古代就有「掘井而飲」和「鑿井以灌田」的實例。據考古發現,在新石器時代中期以前,人類還不知道鑿井取水,只能利用天然的水源供食用,所以在了解人類取水歷史之前,我們首先要了解這些供人使用的水是從何而來的。
  • 一座能帶你重溫百年歷史、細讀工業文明的公園!唐山開灤國家礦山公園。
    開灤國家礦山公園內的礦業文化博覽區是主展區,主要包括開灤博物館主館、井下探秘遊、中國鐵路源頭博物館等一系列展館和景區。礦山公園的第二大板塊是井下探秘遊,這是一處集體驗、展示、休閒功能於一體的地下探秘區,由位於開灤博物館主館地下數十米的煤礦井下老巷道改造而成,曲折蜿蜒,引人入勝。
  • 瑪雅神秘文明探秘
    瑪雅文明是南美洲古代印第安人文明、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傑出代表,以印第安瑪雅人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南部、瓜地馬拉、貝里斯以及宏都拉斯和薩爾瓦多西部地區。瑪雅文明與埃及無關,也不是來自歐洲大陸,是由天生具有建築、雕刻、繪畫技巧的本地原住民創造的。
  • 「尋訪失落的文明」2007自駕探秘千年吳哥窟(組圖)
    千年吳哥窟是柬埔寨的靈魂,是柬埔寨國家的象徵,也是世界人類文明的瑰寶、世界七大奇景之一,更成為無數學者和旅遊者嚮往的神秘寶地。近日,一支名為「『尋訪失落的文明』——2007自駕柬埔寨,探秘千年吳哥窟」的大型自駕車活動將在下月開拔,用自駕車的形式走進吳哥窟、探秘失落的文明遺蹟。  據悉,此次組織國人跨國以自駕車形式探秘吳哥窟還不多見,該車隊將在2007年2月初發車,從柬埔寨首都金邊出發,歷時8天,尋訪探秘這座建於公元12世紀,由當時高棉國王統轄的、在大平原上的宏偉建築群落,一座失落的高棉文明遺蹟。
  • 探秘凌源市城關鎮安杖子村「八寶玲瓏井」,傳聞井水還能治病?神奇了,我的家鄉!
    話說在凌源城關鎮安杖子村有一口神秘古井,始建於何年現已無從考證。傳聞這口古井裡的井水清澈透底,飲之不但甘甜可口,使人神清氣爽,而且還能消災祛病?這是真的麼?凌源果真有這樣奇聞異事?這究竟是咋回事呢?今天,文雍將帶領各位家鄉人走進安杖子村,探秘這口神奇古井,一起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 印度王后井:神秘而宏偉的地下宮殿
    △自下往上看井圈內的雕飾帶。臺階的構造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人們幾乎可以從「水池」的任何部位找到進入神殿內部的臺階通道,而位於神殿東部的主要臺階的設計更為巧妙:沿牆的臺階為普通狹窄的石階,而中部寬廣的臺階卻由兩種不同的建築形式組成:在寬廣的臺階中巧妙地構築了另一種臺階,它們面朝三個方向——走下一層後必須轉身向左或向右走下第二、三、四層,然後再轉向正面繼續下一層,接著再側轉身體走下其他的幾層,如此不斷反覆。
  • 「卓筒井文明與古村落保護」研討會在大英舉行
    10月14-15日,由中國文物學會古村鎮專業委員會主辦,文物出版社、中國建築設計院有限公司建築歷史研究所、中國文物學會傳統建築園林委員會、中國文物學會工業遺產委員會、中國建築與園林藝術委員會協辦,大英縣委、縣政府承辦的「卓筒井文明與古村落保護」研討會在大英縣中國死海舉行。
  • 看唐山如何盤活工業旅遊資源
    通訊員趙平安攝●盤活工業遺址,挖掘歷史文化乘電梯至地下數十米,穿梭在蜿蜒曲折的煤礦老巷道,探秘原始採煤的流程……這是開灤國家礦山公園推出的「井下探秘遊」。「『井下探秘遊』就是把過去煤礦井下老巷道改造成集體驗、展示、休閒功能於一體的地下探秘區,以感受井下工人曾經的作業場景。」
  • 探秘|掩藏在「神秘面紗」下的樸實文明,瑪雅文明為何被神化?
    前言瑪雅文明從最早形成到最後被西班牙人摧毀,前後共近四千年的歷史。在世界所有的古文明中,瑪雅文明毫無置疑的是極致的。瑪雅文明的興盛到落敗是漫長且宏大的一段歷史,是歷史學者們研究世界古典文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