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8日,在紀念葉聖陶先生誕辰124周年之際,第四屆葉聖陶教師文學獎在蘇州吳中區甪直鎮揭曉。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白燁、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校園文學委員會會長吳思敬、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張鵬舉、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校園文學委員會秘書長王世龍、蘇州市吳中區甪直鎮人民政府鎮長陳菊林、蘇州市教科院中學語文教研員錢建江、葉聖陶先生孫女葉小沫、孫子葉永和等領導專家、獲獎教師作家、各地學校代表200餘人出席了頒獎典禮。
葉聖陶教師文學獎由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主辦,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校園文學委員會和蘇州市吳中區甪直鎮人民政府承辦,旨在弘揚葉聖陶先生的文學精神與教育思想,倡導教師文學創作,繁榮校園文化,促進教師文學修養的提高,展現當今教師的文學風採,推出思想性、藝術性俱佳的優秀教師文學作品,推舉像葉聖陶一樣富有文學情懷的作家型教師。
本屆葉聖陶教師文學獎收到全國各地大、中、小學教師申報作品207部,經初評有74部作品入圍,通過網站與微信進行了公示。本屆葉聖陶教師文學獎由白燁擔任評委會主任,吳思敬擔任評委會副主任,文學評論家、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吳義勤,詩歌評論家、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副院長、國際寫作中心主任張清華,詩人、《詩刊》編輯部主任藍野,青年詩歌評論家、天津社會科學院教授王士強,《人民日報》海外版文藝部主任劉瓊,《光明日報》社文藝部副主任李宏偉,《文藝報》副總編輯胡軍,《中國教育報》評論部主編張樹偉,《中華讀書報》主編助理舒晉瑜等20餘位評委,經過認真審讀,分組討論,投票表決,產生了本屆獲獎作品。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第十一中學田暖的詩集《這是世界的哪裡》、內蒙古大學安寧的散文集《鄉野閒人》等5部作品獲獎,山東省東營市第一中學胡愛萍的詩集《回望》、黑龍江省綏化學院艾苓的散文集《咱們學生》等20部榮獲提名獎。由於參評作品水平普遍較高,為鼓勵更多的教師作家,經評委會討論決定,增設了入圍獎,評定49部作品獲得該獎次。
白燁教授在致辭中談到,在當前文化強國、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新形勢下,這個獎項可以說太需要了,它有利於集結人才、融合資源、推出作家型教師,對有志於寫作的教師是巨大的鼓勵和肯定。參加這次評獎,發現這些申報的作品大多面向現實生活,非常接地氣,有生氣,揚正氣,說明教師文學創作具備天然的正能量,是當代文壇不可或缺的重要板塊。
獲獎代表、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湖北省監利縣一中語文教師陳振林在發言中表示,文學與教學,永遠是我們生活的雙翼,作為年輕後輩,要把「做個好教師、做個好作家」作為自己追求的目標,不斷地努力前行。
葉聖陶的教育生涯和創作生涯是從甪直開始的,他的孫女葉小沫在講話中深情回憶了葉聖陶的成長曆程、教育追求和文學情懷。她說,熱愛教育,熱愛文學,這正是爺爺一生所走的路,也是參評這個獎項的所有教師要走和正在走的路。葉小沫要求教師要經常反思自己,當教師是為了什麼,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教師?搞文學創作又是為了什麼,要寫出什麼樣的作品?她殷切期望熱愛文學的教師,都要以葉聖陶為榜樣,像葉聖陶一樣教書育人,像葉聖陶一樣進行文學創作,成為富有文學情懷的作家型教師。
甪直鎮人民政府鎮長陳菊林在致辭中說,甪直人民也一直深切地懷念和敬仰葉聖陶先生,承辦葉聖陶教師文學獎就是對葉聖陶先生最好的紀念,也是對葉聖陶教育和文學思想的最有有力的傳承。作為葉聖陶教師文學獎永久性頒獎基地甪直鎮,有責任把這項活動辦好,讓葉聖陶先生的教育思想落地生根、薪火相傳,發揚光大。
在舉行頒獎典禮的同時,第八屆全國校園文學研究高峰論壇暨文學教育成果交流會同期召開。與會代表圍繞「加強教師文學修養,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主題,從語文核心素養、文學課堂、文學特長生培養等方面的理念與措施進行了深入交流與研討。與會代表還參觀了葉聖陶紀念館,拜謁了葉聖陶墓,深切感受到這位卓越的教育家、文學家、編輯家紮根鄉村教育的理想追求和文學照亮人生的美好情懷。(張樹偉)
第四屆葉聖陶教師文學獎獲獎名單
■葉聖陶教師文學獎5部
《這是世界的哪裡》(詩集) 田暖(田曉琳) 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第十一中學 中國青年出版社2016年10月
頒獎辭:
田暖,中國作協會員,山東省作協籤約作家。著有詩集《隱身人的小劇場》《如果暖》《這是世界的哪裡》等,詩歌見於《詩刊》《新華文摘》《文藝報》《星星》等,入選多種年選。詩集《儒地》入選2017年中國作協定點深入生活項目。曾獲中國第四屆紅高粱詩歌獎、中國第二屆網絡文學大獎賽詩歌獎、齊魯文學作品年展最佳作品獎等。
《這是世界的哪裡》以纖細的藝術感受力捕捉日常生活中耐人尋味的一切,細節生動,詩意飽滿,熱烈而沉靜,純淨而豐厚。寫現實生活與個人情感都是筆觸細膩而大氣,體現了一位優秀詩人的獨特發現與成熟的藝術表達力。
《鄉野閒人》(散文集) 安寧(王蘋) 內蒙古大學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7年10月
頒獎辭:
安寧,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內蒙古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已出版作品25部。散文《走親戚》入選2015年度全國散文排行榜、入圍第17屆百花文學獎。曾獲首屆華語青年作家獎、冰心散文獎、冰心兒童圖書獎、內蒙古索龍嘎文學獎等多種獎項。有長篇小說在臺灣等地出版繁體版,作品入選各類年選選本。
《鄉野閒人》是其「鄉村三部曲」的第三部,延續了其立足當下、回望故土、守護鄉愁的寫作路向。她的寫作是有根的,紮根生活的深處,體現時代的變化,唱出一曲哀婉的鄉村輓歌。她的寫作觀照日常生活中平凡人、尋常事、瑣屑情,有同情心、有悲憫心,有真情、有深情。她的文字洗鍊自然,娓娓道來,不枝不蔓,溫婉雋永,哀而不傷。
《被風吹過的村莊》(散文集) 莫景春(毛南族) 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高級中學 作家出版社2017年12月
頒獎辭:
莫景春,毛南族,中國作協會員,廣西河池市作協副主席。著有散文集《歌落滿坡》《被風吹過的村莊》。在《文藝報》《民族文學》《山東文學》《青春》等刊物發表散文數十萬字,有多篇被《散文選刊》等轉載。散文入選《中國散文年度佳作2015》等各種年選。
《被風吹過的村莊》聚焦個人生活的「過去時」的鄉村,寫出了其亙古的生存倫理與艱難的現代轉型。作為一位長期生活於廣西的毛南族作家,他的寫作尤其凸顯出豐富、奇異的民族、民俗風情與現代語境下自然、歷史、社會之間的矛盾、互動、嬗變,其筆下的人、景、事,均有靈性、有神採、有情懷、有關切、有格局。
《我準備不發瘋》(小說集) 祁媛 浙江省杭州銀湖實驗中學 作家出版社2016年11月
頒獎辭:
祁媛,中國作家會員。小說作品散見於《收穫》《人民文學》《當代》《十月》等刊物,並被《小說月報》《小說選刊》等轉載。曾獲「紫金·人民文學之星」短篇小說獎、第四屆鬱達夫中篇小說提名獎、第二屆茅盾文學新人獎等。
祁媛的小說寫作,常常由日常生活中的情感糾葛,人際關係的矛盾糾結,走向精神現狀的病灶尋索。她的寫作,既體現出新一代作家的銳氣,又表現出對同代人的超越,由此顯現出她的超越年齡的成熟與老到。
《我走了》(長篇小說) 王傳宏 上海海洋大學 《收穫》雜誌2016秋冬卷
頒獎辭:
王傳宏,上海市作家協會籤約作家。先後在《收穫》《上海文學》《小說月報原創版》等刊物發表大量作品,其中中篇小說《謀殺》被改編拍攝成電影《春花開》。長篇小說《我走了》刊載於《收穫》長篇小說專號2016秋冬卷。曾獲得2016年上海市作家協會優秀作品獎。
王傳宏的長篇小說《我走了》,由年輕女性別小諾隨意又不如意的情感經歷,串結起她繚亂的青春人生,探討了孤獨的主題,表現出對人生困境的深刻關切與細切叩問,作品由此在悲涼的情調中深含一種人文情懷。
■葉聖陶教師文學獎提名獎20部
《回望》(詩集) 胡愛萍 山東省東營市第一中學 開明出版社2018年1月
《請給我這樣的一個夜晚》(詩集)高麗娜 浙江省浙師大附屬寧波市四明中學 寧波出版社2016年11月
《自由及其他》(詩集) 鄭曉君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一中實驗學校 現代出版社2017年2月
《屋頂上的炊煙》(詩集) 唐松 四川省宜賓市南溪區一中外國語實驗學校 四川民族出版社2017年4月
《咱們學生》(散文集) 艾苓(張愛玲) 黑龍江省綏化學院 山東畫報出版社2016年7月
《視線》(散文集) 也果 山東省臨沂大學傳媒學院 長江文藝出版社2016年11月
《梔子花開時》(散文集) 許冬林 安徽省無為縣高溝中心學校 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17年1月
《懸在窗口的幸福》(散文集) 依然月牙(胡曙霞) 杭州師範大學第一附屬小學 中國社會出版社2017年12月
《月光不鏽》(散文集) 屈紹龍 山東省鄒城市石牆中學 濟南出版社2017年8月
《草也有自己喜歡的模樣》(散文集) 張亞凌 陝西省渭南市合陽縣城關中學 中國社會出版社2017年12月
《一眼抵過萬千愛》(隨筆集) 徐昌才(侗族) 湖南省長沙市雅禮中學 文化發展出版社2016年11月
《讓我吹吹你的眼》(小小說集) 陳振林 湖北省監利縣第一中學 地震出版社2017年5月
《紅茅草》(長篇小說) 黃厚江 江蘇省蘇州中學 語文出版社2016年7月
《老夫子》(長篇小說) 周曉波 湖南省新寧縣教育科技局 長江文藝出版社2016年10月
《浮塵之上》(長篇小說) 季江勇 江蘇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學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16年12月
《海邊的珊瑚屋》(長篇小說) 陳華清 廣東省湛江市遂溪電大 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2017年1月
《師道無痕》(長篇小說) 李玉上 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第一中學 團結出版社2017年3月
《九九重陽》(長篇小說) 祁翠花(藏族) 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馬蹄學校 華齡出版社2017年9月
《星星河》(長篇小說) 王如 黑龍江省大慶師範學院 石油工業出版社2018年6月
《紅杜鵑》(電影文學劇本) 劉邦琨 四川省什邡市北京小學 《中國作家》2018年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