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三、二、一!」
「咚——」
歡呼聲中
2020年乘著悠揚的鐘聲
閃亮登場
2020年1月1日0點
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
「聆聽歲元,為夢引航」2020年跨年盛典上
新年鐘聲如約而至
UCASer在雁棲湖、玉泉路校區相聚
迎接新年
點開視頻,回顧跨年盛典
對很多UCASer而言,2020年國科大跨年盛典,是從搶票開始的。12月31日20:00,「音為夢想,聲入果殼」國科大校園歌手大賽總決賽在歌聲中拉開序幕。放出的電子票在幾分種內就被搶空,同學們帶上燈牌和螢光棒,早早在雁棲湖校區東區學生禮堂佔好了「親友團陣地」。自己院系「歌王」的面子,一點兒也不比電視臺元旦晚會上的明星小。
國科大學子們跟著選手的音樂,歡呼著,舞動著,用螢光棒打出獨屬於跨年夜的節奏。場上選手們群星閃耀,以歌為馬,在眾人的心弦上肆意馳騁。
並不是每個人都是手速王者,幸好,還有現場直播。今年的跨年活動通過國科大官方網站、官方微信,中國青年報客戶端,bilibili直播間「二次元的中科院物理所」進行了全程直播。有幾位「雲觀賽」的同學還要發上一條彈幕——「在現場!」。與此同時,本科生元旦晚會也在玉泉路校區禮堂精彩上演......
11點整,連下了三場雪的雁棲湖,此時已經是零下10度。得知當晚的最低溫度將達到-13℃,國科大總務部早早地在教一樓大廳備好薑湯。正忙著分發薑湯的阿姨叮嚀道,「大家參加室外跨年活動,喝點薑湯,注意保暖。」有了這一杯薑湯,整個冬夜都不再寒冷。同學們捂著熱氣騰騰的杯子,帶著暖洋洋的笑容,呼朋引伴,喜盼新年。
11點20分,圖書館前廣場熙熙攘攘,伴隨燈光四射,歌聲響起,一首《你曾是少年》唱響跨年盛典。「你我來自湖北四川廣西寧夏河南山東貴州雲南的小鎮鄉村,曾經發誓要做了不起的人。」我們來自祖國各地,因有著共同的科學信仰而匯聚到這片土地,成為一名自豪的UCASer。沒有什麼能夠阻擋,沒有什麼能夠動搖,我們始終鬥志昂揚,一起《天天向上》。2019年,我們的夢想飛躍高山海洋;2020年,我們也依然不忘年少誓言,《飄向遠方》……歌舞不歇,笑語不斷。
11點30分,跨年盛典開幕。燈光閃耀的廣場中央,上千人正共同期待這場盛會。聽著現場音樂「燃燒我的卡路裡」,同學們將一年的疲勞和包袱通通丟下,歡笑著加入到跳舞和拍照的人群中來。
80公裡之外,玉泉路校區的同學們也在等待新年。本科生元旦晚會結束,同學們聚在玉泉路校區禮堂前的草坪上,與雁棲湖校區的同學們,共同聆聽師長的教誨與新年鐘聲,互道新年快樂,送出元旦祝福。本次跨年盛典首次實現了雁棲湖校區和玉泉路校區的連線互動。
12月31日23:50,國科大黨委常務副書記、副校長董軍社發表新年主題演講《今夜,我們仰望星空》,希望同學們在小行星「國科大星」、「南仁東星」、「周又元星」和衛星「太極一號」的指引下,仰望星空,腳踏實地,全力奔跑。
「同學們,你們努力的樣子,就是民族的希望,就是中國未來的樣子!」
「你們每個人都是夜空中最亮的星,可以穿越寒冷,劃破堅冰,帶著獨有的溫度和光亮,匯成星河,熠熠生輝!」
新年演講結束,零點將近。現場的電子屏切入鐘樓,大屏幕上的數字開始跳動,全場新年進入倒計時——「10、9、8、7、6、5、4、3、2、1——新年快樂!」全場激情沸騰,大家熱情擁抱,互道新年快樂,2020年在希望中到來。鐘樓頂,時間使者敲響銅鐘,將國科大人的祝福與夢想融入鐘聲,送給鐘樓下、屏幕前的每一個人,送給到來的21世紀20年代,送給頭上的浩瀚星空。
時間使者敲響新年鐘聲
時間使者:黃輝(教師)、朱元濤(校友)、王凱帆(本科生)
宋苗苗(碩士生)、陳星宇(博士生)、Nikola Moraj(留學生)
「對我而言,在中國慶祝新年是非常獨特的體驗,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元旦時沒有和家人一起、而是在離家鄉很遠的地方迎接新年。」來自克羅埃西亞的Nikola,作為留學生代表成為時間使者之一,登上鐘樓敲響國科大銅鐘。Nikola的新年祝福,要送給七千公裡外的家鄉。Nikola說,站在鐘樓上,他可以感受到,即使在寒冬的夜裡,同學們的熱情和興奮都絲毫不減,而鐘樓上扶著鍾棰的他,同樣激動:「當站在上面等待向大家宣告新年的到來,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這個時刻是多麼莊重。我相信那一晚的記憶會長久地留存在我們的記憶中,提醒著我們在國科大的生活是多麼美好。」
同樣在異國他鄉迎接新年的,還有Atefeh(伊善)和她的留學生朋友們。在中國的新年夜,他們也享受著歡笑、歌舞,用鏡頭記錄笑容和祝福。也有留學生將自己和朋友們的跨年夜錄成短視頻,發給故鄉的家人朋友。
「今晚的party,漂亮!」Atefeh(伊善)興奮地說。
▼▼▼▼▼
"一起傾聽時間使者敲響新年鐘聲"
「2020年元旦寫給未來不可思議的自己明信片投遞,開始!」
1月1日0:00,新的一年已然來臨。跨年鐘聲後,未來郵筒就將開啟。在國科大黨委副書記、高隨祥宣布未來郵筒開啟,國科大副校長徐中平、楊國強分別為雁棲湖、玉泉路校區啟封未來郵筒,「寫給未來的自己」明信片投遞活動正式開始。同學們早已將想對未來的自己說的話寫好,幾年後,重返國科大校園時,便能將明信片領回。
高隨祥宣布未來郵筒開啟
楊國強在玉泉路校區揭開未來郵筒封條
徐中平在雁棲湖校區揭開未來郵筒封條
明信片上會寫什麼?
「新的一年願望就是發SCI、出國。」
「改革春風吹滿地,新的一年要努力。」
「希望『脫貧脫單不脫髮』,希望與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與心愛的人一起努力、開心就好啦!」
被問及新年願望時,現場的同學們給出了不同的答案。但透過那些笑容和寫得滿滿的明信片,曉薇明白,每個人都把更遠大的願望寫進了明信片,藏起來留給自己。
就像他們領取明信片時,總是會問曉薇,多少年後可以取回明信片一樣,仿佛心中早有了答案、只求確認一般。
大家一定已為某一年的自己設定了目標,為了將來不會空手赴約,不斷前行吧。希望在這個新的十年,每一份努力都有回報,每一個夢想都能成真。
取回明信片時,真的會取回不可思議的自己嗎?答案是肯定的。2016級、2017級、2018級的學長學姐們曾經都與2019年的我們一樣,置身歡樂,共迎新年。今年,跨年盛典現場,我們現場連線了兩位也曾站在星空下、將明信片寄出的同學——他們是關鵬和董亦楠。關鵬是2017年國科大跨年盛典上「寫給未來不可思議的自己」明信片的設計者,那一年他的身份是2016級計算機專業研一新生。如今他已碩士畢業,入職阿里巴巴。董亦楠是2014級國科大本科生,在2017年的首屆跨年盛典上,她和父親有一張與未來郵筒的合影,那時,她即將去哥大訪學。而今年,她已經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材料專業的二年級博士生。
關鵬和董亦楠通過遠程連線為在場的同學送上了新年祝福,也抽出了現場的幸運觀眾。這份幸運,一定也能成為他們遇見未來不可思議的自己的力量。
▼▼▼▼▼
「2020 第一天,減肥的flag就倒了,啥時候才能減肥成功?」
這麼說的同學,碗都已經端起來了。
投遞了明信片,跳過了兔子舞,急需一頓熱騰騰的夜宵。從圖書館前廣場歸來的同學們奔向食堂,笑著鬧著,「整點熱乎的」。
食堂工作人員們忙著為同學們打飯添菜。為了這頓豐盛的夜宵,他們需要早早準備,四年來一直如此。做好跨年保障,意味著他們不能與家人一起,在電視機前享受一個悠閒的跨年夜,但一句句「您辛苦了」「謝謝」「新年好」的暖心問候、一張張喜悅的年輕笑臉,使他們在每一個新年第一餐都願意付出和堅持。
玉泉路校區小夥伴們不僅在新年鐘聲後享用了溫暖的新年第一餐,而在此之前的31日晚,他們還親手包起了「辭舊迎新」的餃子。桌前的依然是最熟悉的朋友,只是今夜不探討作業、不研究課題,為了一盤好看又好吃的餃子,大家依舊會拿出平日裡沉迷科研的勁頭。對很多同學而言,這也是他們人生中第一次在家鄉以外的城市迎接新年,但沒有人會在此時感到寂寞,因為,在新年時一起包過餃子的恩師好友,都是家人。
2019年,北京的冬天,依然寒冷。可正是因為這寒冷的天,我們才更知身邊人的溫暖。2019年的遺憾成了2020的願望,2019年的遇見成了2020的珍惜。
2020,讓我們一起大步向前,遇見更加美好的自己。
相關閱讀:
各位看官可有什麼想與國曉薇分享的?
投個稿告訴我吧~
投稿郵箱:wechat@ucas.ac.cn
觀微之光,可明遠方
視頻/黃勇 邢曉雯 趙黎明
文字/嶽馨妍 張通珊 高塬
陳豔欣 晁歌 饒丹 賈慧珍 宋夏(國科大記者團成員)
攝影/彭瀟珂 楊一泓 徐曉燕 程早 蔡曉鑾 王元璋
臧文瀟 黎浩翔 汪嶽鵬(國科大記者團成員) 楊天鵬 張京科等
美編/祝曉蕾
原標題:《2020跨年夜,你就是夜空中最亮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