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的中國因為落後而飽受戰爭的摧殘,一提到戰爭,就不得不提到當年由日本發起的侵華戰爭,日本的侵華戰爭給我國帶來了沉重的災難,留下了刻骨銘心的教訓。日本其實和我國的淵源頗深,據記載在秦始皇時期,徐福第一次東渡就是去的日本,還給日本帶去了一些文明。唐朝時期,鑑真曾經六次東渡給日本講授佛學理論,而日本也先後派人來古中國學習,可以說從哪裡看其實日本都不應該侵略中國,但是這件事卻偏偏發生了。大家接著往下看,沒想到這才是日本侵略中國的真正原因。
其實很早以前開始,日本就一直覬覦中國的富饒,只是以往的中國王朝實在是太強大了,日本雖然曾經打過來,但是又都被趕跑了。直到1853年,美國的艦隊打破了日本國門,日本人民不滿德川幕府的統治,開始了革命。
在明治維新下,日本漸漸的發展起來了,並開始發展近代的教育來提高國內民眾的知識水平,還引進了西方的工業,改革了土地制度和經濟體制。
日本一改之前的狀態,實現了國家的工業化,生產力也大大的提升,並且在技術上也基本上實現了財政統一,穩定了政府的財政,並大力推行殖產興業。
在外交上面,日本基本上廢除了之前和其它國家定下的不平等條約,在教育方面也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革,為日後日本的經濟發展和自強埋下了誘因。
明治維新的意義十分重大,因為日本是當時的亞洲很多推行改革的國家中,極少數成功的國家。但是明治維新的改革並不完全,還保留了許多的封建殘留,日本的國內出現極端民族主義和對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
後期日本的軍國主義給亞洲的各國帶來了許多的災難,中國也是其中的受害者。因為日本國力的逐漸強盛,日本萌生了對外侵略的想法,而這個想法在當時的日本國內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同意,整個國家都開始萌發了侵略的思想。
再加上當時的中國正處於歷史上最弱的時候,日本自然而然就把目光放在了中國的身上,畢竟日本垂涎中國已久了。早在明朝的時候,日本就開始組織武士和商人對我國進行騷擾,就是為了我國的資源,可惜的是那個時候的中國並不薄弱,所以倭寇並沒有對中國造成多大的困擾。
日本的戰敗也給他們澆了一大桶涼水,他們的軍國主義是註定要滅亡的,而現在的中國也早已經不是民國時期了,現在的中國不懼任何的國家,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毛爺爺曾說,中國的抗日戰爭,是「戰爭史上的奇觀,中華民族的壯舉,驚天動地的偉業」。
我不知道各位讀者對抗日戰爭有多了解,但讓大多數人回想,那便是一些九一八,平型關大捷,南京大屠殺等一些大事記。但要說14年抗戰的很多細節,我相信很多人都會支支吾吾講不出來。
今天小編給你推薦《中國抗日戰爭全記錄(1931-1945)》這本書,它和其他記錄抗戰的書不一樣。
這本書以編年體的體裁記錄了從九一八事變到抗戰勝利日本投降這一歷史過程,書中的大量照片為讀者真實還原了這段歷史。
本書印刷精美,字跡工整,就連每一張歷史照片都力求清晰完整。
如書中就有張學良就任民國革命軍陸海空軍副司令的照片
書中圖:
而網上圖卻是:
感興趣的讀者夥伴可以點擊下方橫幅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