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令解除並不意味著日本牛肉在短期內就能真正端上中國人的餐桌。出於安全性等因素考量,雙方需要制定各種詳細的進出口條件,實際進口時間目前未知,「通常需要好幾年」。
當年禁令的背後,是中國對狂牛症的擔憂。直到2013年,日本才被國際機構評定為狂牛症風險低發國。
禁令解除並不意味著日本牛肉在短期內就能真正端上中國消費者的餐桌。出於安全性等因素考量,雙方還需制定各種詳細的進出口條件。
消費者這些年在超市或餐廳裡看到的「日本牛肉」,要麼是假的,要麼是走私的。
海關總署近日發布公告,解除對日本牛肉的進口禁令。(海關總署網站截圖/圖)
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牛肉進口國,是世界幾大牛肉出口國垂涎爭奪的重要市場。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來自澳洲的黑金和牛在鐵板上滋滋作響,法國大廚烹飪的法式牛排香氣四溢,阿根廷牛肉展臺更有20家牛肉出口商同臺競技,希望得到中國採購商的青睞。
這場舌尖上的競爭,或將因為一個玩家的入場變得更加激烈。
2019年12月20日,海關總署網站公開兩份文件,公告自12月19日起解除對日本30月齡以下剔骨牛肉的禁令。
解禁令意味著,日本牛肉時隔18年有望重返中國市場,中國老饕們未來可以在餐廳或者超市隨手選購和牛這一牛肉中的「愛馬仕」。
日本不是第一個被中國解除牛肉禁令的國家。
2017年,暌別13年的美國牛肉重返中國市場。2018年,首批法國牛肉亮相首屆進博會,時隔17年獲得進口批准。同年,中國解除了英國、愛爾蘭、荷蘭、丹麥等國家的牛肉輸華禁令。
當年這些禁令的背後,是中國對狂牛症的擔憂。這是一種主要發生在牛身上的神經性疾病,牛染上此種疾病後,將出現精神失常等症狀,並在發病後2周至6個月之內死亡。人類發病較為罕見,但染上這種疾病,會導致腦部受損、痴呆等症狀。
2001年,日本發現的一起狂牛症案例,成為第一個發生狂牛症的亞洲國家,從那時起,日本牛肉的世界之旅戛然而止。受此影響,中國同年開始禁止進口日本牛肉。此後十年間,日本共報告了36例狂牛症病例,最後一例通報於2009年1月。一直到2013年,日本才被國際機構評定為狂牛症風險低發國。
中國海關總署2019年1月發布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全年累計進口牛肉103.9萬噸,首次突破100萬噸大關。從進口國別來看,中國主要從澳大利亞、紐西蘭、加拿大等國進口牛肉。
中國市場是各國牛肉出口商的必爭之地,2017年中國牛肉供需缺口達到69萬噸,供不應求的局面延續到2018年。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國家肉牛犛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曹兵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國內牛肉消費的實際缺口可能在400萬噸左右。商務部的數據顯示,中國一直在增加牛肉進口,且已批准了全球17個國家、269家牛肉工廠出口中國。如今日本牛肉即將登場,為這場牛肉之戰又增添了一絲火藥味。
隨著中日關係改善,2019年4月舉行第五次中日經濟高層對話,雙方就推進重啟日本牛肉對華出口相關程序達成一致。11月25日,日本與中國籤署了一項「動物衛生及檢疫協定」,這是日本牛肉恢復對華出口的一個關鍵步驟。
然而,禁令解除並不意味著日本牛肉在短期內就能真正端上中國人的餐桌。日本農林水產省負責人在接受日本讀賣新聞(Yomiuri Shinbun)採訪時表示,出於安全性等因素考量,雙方需要制定各種詳細的進出口條件,實際進口時間目前未知,「通常需要好幾年」。
「有顧客來店裡點過日本牛肉,但是我們不能賣,這是犯法的。」從2015年開第一家店至今,今年27歲的劉強已經是9家日本料理店的老闆,他對每種牛肉的特質和口感了如指掌。
日本牛肉解禁的消息讓他感到興奮,之前他的餐廳裡198元一份的壽喜鍋,一直使用的是美國安格斯牛肉。劉強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日本牛肉在中國一直是「有價無市」,雖然日本牛肉在國內消費者中口碑很好,但是因為這一紙禁令大家都買不到。
這意味著,消費者這些年在超市或餐廳裡看到的「日本牛肉」,要麼是假的,要麼是走私的。
劉強透露,他和日本鹿兒島的一些牛肉供應商早有接觸,「他們也很想進來,我們也很想拉,但是一定要政策允許才行」。
18年間,隨著日本旅遊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國遊客在日本品嘗到了正宗的日本牛肉。中國遊客也成了高級和牛的消費主力軍。
2013年,日本廣播公司NHK拍攝的一部關於日本和牛的紀錄片顯示,全日本大約有417萬頭牛,三分之一是奶牛,其餘是肉牛,而肉牛中只有三分之二才是和牛。
和牛養殖遍布日本全境,著名的品種有松阪牛、神戶牛、近江牛等,多以養殖地命名。日本食用肉等級認證協會統一制定了和牛評級標準,最高級別的A5和牛因入口即化的絕佳口感,外加漂亮的大理石紋理,使其成為日本牛肉的「金字招牌」。
除了注重配種和飼料之外,一些日本農民養殖和牛的過程中,還會給和牛提供單間豪華住宿,甚至在牛欄裡從早到晚不間斷播放音樂盒樂曲,以減少牛的精神壓力。
劉強曾經為了私人訂製的和牛風味,2012年專程到日本品嘗。僅300克的牛肉花了他3000塊錢,「算是物有所值,非常驚喜」。
不同於餐飲圈的雀躍和期待,許多微博網友表示驚訝,原來自己之前在日料店吃到的所謂「和牛」都是假的,也有人感嘆「解禁了我也吃不起」。
儘管中國已經解除了對日本牛肉的禁令,但這確實不代表日本牛肉在競爭中享有絕對的優勢。有媒體報導稱,目前在日本國內,用於製作漢堡肉餡等的牛肉批發價已達到每公斤950-980日元(約合人民幣60-62元),這一數字比10月底上漲了近四成。
(應採訪者要求,劉強為化名)
南方周末特約撰稿 於北辰 南方周末記者 黃思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