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井岡,重巒疊嶂,滿山蒼翠。硝煙盡,回望紅旗漫捲處。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工農革命軍到達井岡山,開始了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鬥爭。井岡山被稱為「中國革命的搖籃」,朱德親筆題字「天下第一山」。新畫卷,而今邁步從頭越。8月初,人民公安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融媒體報導組來到這裡,瞻仰革命舊址,感受紅色傳承,觸摸時代發展,深入採訪紅色聖地公安機關的不變忠誠和新時代擔當。
脫貧戶的守護人
「脫貧只是一個底線任務」
正是旅遊旺季,迎來一批又一批客人,52歲的農家樂女老闆彭夏英忙得腳不沾地,臉上樂開了花。
不遠處,她的笑容定格在一面「笑臉牆」上,與「中國夢」「小康夢」「神山夢」三塊木牌相互映襯,在陽光下光彩照人。
這位江西省井岡山市茅坪鄉神山村曾經的貧困戶,辦起了農家樂,一舉摘掉了貧困帽。
在圍裙上擦了擦手,彭夏英握著記者的手說:「我們這裡治安好得很,派出所的警察經常來村裡,調解糾紛,宣傳防範知識,宣講國家扶貧政策,還送檯曆和掛畫。」
這個偏遠小山村,曾經到處是自建土坯房,雨水一泡就有倒塌的危險。如今,白牆褐瓦的客家民居井然排列,青石板路邊,古樹綻綠,黃桃掛果。
「我們的日子越過越好了。」彭夏英說,「謝謝警察保護我們這裡的平安,這樣我們才能踏踏實實奔小康。」
2017年2月,井岡山在全國率先宣布脫貧「摘帽」。
在脫貧攻堅戰場上,井岡山公安機關主動作為,在維護社會治安的同時,和老區人民一起脫貧致富謀發展。
龍市鎮石陂村地處偏遠,是井岡山市公安局精準扶貧掛點村。
局領導帶隊上陣,成立幫扶小組,將石陂村56戶貧困戶人對人落實到每名民警,建起長期結對幫扶機制。局黨委堅持「產業扶貧、安居扶貧、保障扶貧」,對每戶制定幫扶措施,對鄉村水、路、電、房和農田水利建設進行查漏補缺。為村裡爭取資金,完成入戶道路硬化1450米,100%的貧困戶走上了水泥路;解決村莊水渠引水和貧困戶飲用自來水問題,100%的貧困戶喝上了自來水。
幫扶民警自帶乾糧,與村幹部一起入戶,同吃、同住、同工作。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鼓勵貧困戶發展種植業、畜牧業,幫助建設完善葡萄種植基地、花卉苗木種植基地和井岡蜜柚種植基地以及水產、生豬、山羊養殖基地,請來農業專家為養殖戶、種植戶授課。
「紅色最紅,綠色最綠,脫貧最好。」井岡山,一片片美麗幸福家園正在興起。
「餈粑越打越黏,生活越過越甜。」井岡山市公安局工會主席張斌這樣形容貧困村民脫貧後的生活變化。
在井岡山革命時期,毛澤東提出了「三大紀律、六項注意」,增進了紅軍與群眾之間的關係。
如今,公安機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合力奔往小康路的步履從未停歇——
「我們不能有任何懈怠,要和鄉親們一起鞏固脫貧成果,積極尋求發展致富的路子。」龍市派出所所長吳小虎說,「脫貧只是一個底線任務,我們要做的事還有很多,絲毫不能鬆勁。」
茅坪,八角樓毛澤東舊居外不遠處,一棟老房子斑駁的外牆上,「紅軍是窮人的家」的字跡歷經風雨依稀可見。
為人民服務,紅色精神穿越歷史時空。
井岡山市公安局組織民警在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開展「重溫入黨誓詞」活動,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牢記為民服務宗旨。 胡智強 攝
紅土地的傳承人
「用紅色資源教育和薰陶隊伍」
一陣雲霧繚繞之後,天空放晴,陽光傾灑。站在黃洋界哨口,人們一覽山川美景。
「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這首《西江月·井岡山》,是黃洋界保衛戰勝利後,毛澤東在井岡山寫下的著名詩篇。
站在歷史發生地回望歷史,來時的路會看得愈發清晰。
90多年前,敵人以近6000人的兵力來犯,妄圖打開根據地大門。保衛黃洋界的紅軍不足300人,武器彈藥匱乏。
力量對比如此懸殊,紅軍靠什麼以少勝多贏得這場戰鬥?
信念!
是純粹堅定的信念,讓他們無畏地面對犧牲——我們黨領導紅軍和群眾一起,築成一道堅不可摧的銅牆鐵壁。
穿越歷史滄桑,紅色精神激蕩,革命豪情滿胸。
依託豐富的紅色資源,井岡山公安機關堅持紅色塑警,用堅定信念鑄牢忠誠警魂。
連續多年開展「傳承紅色基因、永葆忠誠本色」主題教育活動,充分利用豐富的革命遺址、革命人物、紅色故事等紅色資源,開展忠誠教育、榮譽教育、廉政教育,大力加強隊伍思想政治建設,打牢高舉旗幟、聽黨指揮、忠誠使命的思想基礎。
開展讀一本紅色書籍、講一個紅色故事、踏一次紅色足跡等「十個一」活動;組織民警到革命烈士陵園等處重溫入黨誓詞,邀請黨史專家授課;開展「紅色家書」演講比賽、永葆忠誠本色主題演講比賽……
井岡山公安機關用紅色基因塑造公安隊伍的優良政治品格,廣大民警唱響忠實履職、頑強拼搏、無私奉獻、清正廉潔的正氣歌。
從革命根據地時期到新時代,忠誠的足跡越走越長。
井岡山茨坪北山的革命烈士陵園裡,青松競秀,前來瞻仰的群眾排著長長的隊伍。
「每一次憑弔,都是一次心靈震撼。」大隴派出所副所長鄧攀說。
紅色聖地正在成為一代代公安民警的「精神補給站」,讓他們從井岡山精神中找到幹事創業的激情和精神力量。
「我們一直堅持用紅色資源教育和薰陶隊伍。作為井岡山精神發源地的人民衛士,要用井岡山精神築牢理想信念,鍛造『四個鐵一般』公安鐵軍。」井岡山市委常委、公安局局長孫雅宏說。
黨建帶隊建,黨建促業務。通過一系列教育學習活動,民警的理想信念更加堅定,幹事創業激情更加高漲。井岡山市公安局黨委連續3年獲評井岡山市黨建工作先進單位,全局近年來先後榮獲全國、全省各類榮譽140餘項,湧現出任長霞式優秀公安局長劉仕庚等一大批先進個人。
井岡山的「守山人」
「從井岡山精神中汲取營養」
從泰井高速公路上井岡山,「井岡紅旗」巨型雕塑威武挺立。
井岡紅旗高高飄揚,「井岡守山人」接力奔跑。
井岡山市公安局特巡警大隊,近3000面錦旗,一面錦旗一個動人的故事——
一家店鋪未關門窗,巡邏民警趕緊通知店主,避免了財產損失的店主送來了錦旗和西瓜;
路邊遺落的錢包裡有大量現金,還有身份證、社保卡、銀行卡,民警迅速聯繫到了失主……
在每一個派出所,每一名民警用艱辛的付出和辛勤的汗水,讓紅土地遍地盛開平安和諧之花——
幸福家園小區,羅浮派出所民警與供水公司、小區物業等多方溝通,小區終於重新開通了自來水;
茨坪菜市場,兩名婦女發生爭吵,茨坪派出所走訪民警及時安撫雙方情緒,妥善化解糾紛……
2019年年初,江西省公布的2018年度全省公眾安全感滿意度測評結果顯示,井岡山市公眾安全感以98.7562%的成績位列第一,連續四年蟬聯首位,群眾對公安機關滿意度居全省第二,兩項指標連續9年排名全省前列。
平安成為井岡山的另一道「風景」。
盡心當好「守山人」,奮力擎起平安旗。
茨坪是井岡山旅遊景區的出發地和聚集地,每年接待遊客超過1000萬人次,車流量大,交通壓力突出。井岡山市公安局交警大隊茨坪中隊不斷創新警務模式,組建摩託車騎行小編隊,堅持流動巡邏與定點值守相結合,加強智慧交通建設,全力保障旅遊景區道路暢通。
「作為紅色聖地的公安民警,要不斷從井岡山精神中汲取營養,用擔當維護安寧,守護紅色聖地。」井岡山市公安局交警大隊茨坪中隊負責人李安說。
在新的發展徵程中,紅土地上的公安機關切實把紅色精神轉化為推動工作前進的動力——
推進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積極推動「天網」「地網」「雪亮」工程建設,完善巡邏防控體系,有力提升社會面整體防控水平。
推出「三同五大」群眾工作法,局班子成員帶領民警深入農村、社區、企業,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開展民警大走訪、治安大整治、矛盾大化解、困難大幫扶、信息大採集。
在較大的自然村、社區、企業、學校、廠礦以及治安複雜場所,建立268個「110服務點」,派駐責任民警與群眾面對面,直接負責責任區的社會治理和群眾服務工作。
……
井岡山是革命的山、戰鬥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榮的山。紅色傳統資源的寶貴精神財富,成為井岡山公安機關推動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並且在繼續前進中綻放出更加燦爛的紅色光芒。(人民公安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融媒體報導組:記者孫福會、李剛、石楊、侯澤武、陳希、肖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