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革命聖地公安機關|井岡山:「中國革命的搖籃」綻新顏

2021-01-11 中國警察網

8月的井岡,重巒疊嶂,滿山蒼翠。硝煙盡,回望紅旗漫捲處。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工農革命軍到達井岡山,開始了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鬥爭。井岡山被稱為「中國革命的搖籃」,朱德親筆題字「天下第一山」。新畫卷,而今邁步從頭越。8月初,人民公安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融媒體報導組來到這裡,瞻仰革命舊址,感受紅色傳承,觸摸時代發展,深入採訪紅色聖地公安機關的不變忠誠和新時代擔當。

脫貧戶的守護人

「脫貧只是一個底線任務」

正是旅遊旺季,迎來一批又一批客人,52歲的農家樂女老闆彭夏英忙得腳不沾地,臉上樂開了花。

不遠處,她的笑容定格在一面「笑臉牆」上,與「中國夢」「小康夢」「神山夢」三塊木牌相互映襯,在陽光下光彩照人。

這位江西省井岡山市茅坪鄉神山村曾經的貧困戶,辦起了農家樂,一舉摘掉了貧困帽。

在圍裙上擦了擦手,彭夏英握著記者的手說:「我們這裡治安好得很,派出所的警察經常來村裡,調解糾紛,宣傳防範知識,宣講國家扶貧政策,還送檯曆和掛畫。」

這個偏遠小山村,曾經到處是自建土坯房,雨水一泡就有倒塌的危險。如今,白牆褐瓦的客家民居井然排列,青石板路邊,古樹綻綠,黃桃掛果。

「我們的日子越過越好了。」彭夏英說,「謝謝警察保護我們這裡的平安,這樣我們才能踏踏實實奔小康。」

2017年2月,井岡山在全國率先宣布脫貧「摘帽」。

在脫貧攻堅戰場上,井岡山公安機關主動作為,在維護社會治安的同時,和老區人民一起脫貧致富謀發展。

龍市鎮石陂村地處偏遠,是井岡山市公安局精準扶貧掛點村。

局領導帶隊上陣,成立幫扶小組,將石陂村56戶貧困戶人對人落實到每名民警,建起長期結對幫扶機制。局黨委堅持「產業扶貧、安居扶貧、保障扶貧」,對每戶制定幫扶措施,對鄉村水、路、電、房和農田水利建設進行查漏補缺。為村裡爭取資金,完成入戶道路硬化1450米,100%的貧困戶走上了水泥路;解決村莊水渠引水和貧困戶飲用自來水問題,100%的貧困戶喝上了自來水。

幫扶民警自帶乾糧,與村幹部一起入戶,同吃、同住、同工作。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鼓勵貧困戶發展種植業、畜牧業,幫助建設完善葡萄種植基地、花卉苗木種植基地和井岡蜜柚種植基地以及水產、生豬、山羊養殖基地,請來農業專家為養殖戶、種植戶授課。

「紅色最紅,綠色最綠,脫貧最好。」井岡山,一片片美麗幸福家園正在興起。

「餈粑越打越黏,生活越過越甜。」井岡山市公安局工會主席張斌這樣形容貧困村民脫貧後的生活變化。

在井岡山革命時期,毛澤東提出了「三大紀律、六項注意」,增進了紅軍與群眾之間的關係。

如今,公安機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合力奔往小康路的步履從未停歇——

「我們不能有任何懈怠,要和鄉親們一起鞏固脫貧成果,積極尋求發展致富的路子。」龍市派出所所長吳小虎說,「脫貧只是一個底線任務,我們要做的事還有很多,絲毫不能鬆勁。」

茅坪,八角樓毛澤東舊居外不遠處,一棟老房子斑駁的外牆上,「紅軍是窮人的家」的字跡歷經風雨依稀可見。

為人民服務,紅色精神穿越歷史時空。

井岡山市公安局組織民警在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開展「重溫入黨誓詞」活動,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牢記為民服務宗旨。 胡智強 攝

紅土地的傳承人

「用紅色資源教育和薰陶隊伍」

一陣雲霧繚繞之後,天空放晴,陽光傾灑。站在黃洋界哨口,人們一覽山川美景。

「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這首《西江月·井岡山》,是黃洋界保衛戰勝利後,毛澤東在井岡山寫下的著名詩篇。

站在歷史發生地回望歷史,來時的路會看得愈發清晰。

90多年前,敵人以近6000人的兵力來犯,妄圖打開根據地大門。保衛黃洋界的紅軍不足300人,武器彈藥匱乏。

力量對比如此懸殊,紅軍靠什麼以少勝多贏得這場戰鬥?

信念!

是純粹堅定的信念,讓他們無畏地面對犧牲——我們黨領導紅軍和群眾一起,築成一道堅不可摧的銅牆鐵壁。

穿越歷史滄桑,紅色精神激蕩,革命豪情滿胸。

依託豐富的紅色資源,井岡山公安機關堅持紅色塑警,用堅定信念鑄牢忠誠警魂。

連續多年開展「傳承紅色基因、永葆忠誠本色」主題教育活動,充分利用豐富的革命遺址、革命人物、紅色故事等紅色資源,開展忠誠教育、榮譽教育、廉政教育,大力加強隊伍思想政治建設,打牢高舉旗幟、聽黨指揮、忠誠使命的思想基礎。

開展讀一本紅色書籍、講一個紅色故事、踏一次紅色足跡等「十個一」活動;組織民警到革命烈士陵園等處重溫入黨誓詞,邀請黨史專家授課;開展「紅色家書」演講比賽、永葆忠誠本色主題演講比賽……

井岡山公安機關用紅色基因塑造公安隊伍的優良政治品格,廣大民警唱響忠實履職、頑強拼搏、無私奉獻、清正廉潔的正氣歌。

從革命根據地時期到新時代,忠誠的足跡越走越長。

井岡山茨坪北山的革命烈士陵園裡,青松競秀,前來瞻仰的群眾排著長長的隊伍。

「每一次憑弔,都是一次心靈震撼。」大隴派出所副所長鄧攀說。

紅色聖地正在成為一代代公安民警的「精神補給站」,讓他們從井岡山精神中找到幹事創業的激情和精神力量。

「我們一直堅持用紅色資源教育和薰陶隊伍。作為井岡山精神發源地的人民衛士,要用井岡山精神築牢理想信念,鍛造『四個鐵一般』公安鐵軍。」井岡山市委常委、公安局局長孫雅宏說。

黨建帶隊建,黨建促業務。通過一系列教育學習活動,民警的理想信念更加堅定,幹事創業激情更加高漲。井岡山市公安局黨委連續3年獲評井岡山市黨建工作先進單位,全局近年來先後榮獲全國、全省各類榮譽140餘項,湧現出任長霞式優秀公安局長劉仕庚等一大批先進個人。

井岡山的「守山人」

「從井岡山精神中汲取營養」

從泰井高速公路上井岡山,「井岡紅旗」巨型雕塑威武挺立。

井岡紅旗高高飄揚,「井岡守山人」接力奔跑。

井岡山市公安局特巡警大隊,近3000面錦旗,一面錦旗一個動人的故事——

一家店鋪未關門窗,巡邏民警趕緊通知店主,避免了財產損失的店主送來了錦旗和西瓜;

路邊遺落的錢包裡有大量現金,還有身份證、社保卡、銀行卡,民警迅速聯繫到了失主……

在每一個派出所,每一名民警用艱辛的付出和辛勤的汗水,讓紅土地遍地盛開平安和諧之花——

幸福家園小區,羅浮派出所民警與供水公司、小區物業等多方溝通,小區終於重新開通了自來水;

茨坪菜市場,兩名婦女發生爭吵,茨坪派出所走訪民警及時安撫雙方情緒,妥善化解糾紛……

2019年年初,江西省公布的2018年度全省公眾安全感滿意度測評結果顯示,井岡山市公眾安全感以98.7562%的成績位列第一,連續四年蟬聯首位,群眾對公安機關滿意度居全省第二,兩項指標連續9年排名全省前列。

平安成為井岡山的另一道「風景」。

盡心當好「守山人」,奮力擎起平安旗。

茨坪是井岡山旅遊景區的出發地和聚集地,每年接待遊客超過1000萬人次,車流量大,交通壓力突出。井岡山市公安局交警大隊茨坪中隊不斷創新警務模式,組建摩託車騎行小編隊,堅持流動巡邏與定點值守相結合,加強智慧交通建設,全力保障旅遊景區道路暢通。

「作為紅色聖地的公安民警,要不斷從井岡山精神中汲取營養,用擔當維護安寧,守護紅色聖地。」井岡山市公安局交警大隊茨坪中隊負責人李安說。

在新的發展徵程中,紅土地上的公安機關切實把紅色精神轉化為推動工作前進的動力——

推進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積極推動「天網」「地網」「雪亮」工程建設,完善巡邏防控體系,有力提升社會面整體防控水平。

推出「三同五大」群眾工作法,局班子成員帶領民警深入農村、社區、企業,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開展民警大走訪、治安大整治、矛盾大化解、困難大幫扶、信息大採集。

在較大的自然村、社區、企業、學校、廠礦以及治安複雜場所,建立268個「110服務點」,派駐責任民警與群眾面對面,直接負責責任區的社會治理和群眾服務工作。

……

井岡山是革命的山、戰鬥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榮的山。紅色傳統資源的寶貴精神財富,成為井岡山公安機關推動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並且在繼續前進中綻放出更加燦爛的紅色光芒。(人民公安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融媒體報導組:記者孫福會、李剛、石楊、侯澤武、陳希、肖瑋)

相關焦點

  • 麗水僑商走進中國革命搖籃井岡山
    麗水僑商走進中國革命搖籃井岡山 2020-12-03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楊浩雷:革命搖籃——井岡山
    井岡山見證了中國革命的發展,被譽為「中國革命的搖籃」。 井岡山位於湖南與江西的邊界地區,據說在東漢的時候就有人在此居住了。這裡交通發達,自古以來就有「郴衡湘贛之交,千裡羅霄之腹」之稱。這樣的地理位置與交通特點,孕育了井岡山獨特的風景與歷史。
  • 革命搖籃井岡山
    世界上還沒有哪座山,像井岡山一樣,與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政黨、一支軍隊有著如此密切的聯繫。 1965年5月,時隔三十八年,毛澤東同志重上井岡山,對身邊工作人員說:「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 1962年3月,故地重遊,朱德同志在井岡山揮筆題寫:「天下第一山。」
  • 江西井岡山,被譽為「中國革命的搖籃」
    井岡山,被譽為「中國革命的搖籃」,這裡處於江西與湖南交界處,這裡地勢巍峨險峻,深林覆蓋廣,至今仍保留眾多人跡未至的大片原始森林。井岡山秋高氣爽,藍天白雲下,茨坪群山環抱,堆綠擁翠,紅白相間的建築掩映在綠樹中。挹翠湖如同一顆明珠,靜靜臥在茨坪中心。
  • 井岡山如何成為中國革命搖籃?
    井岡山成為中國革命搖籃的偶然性與必然性淺析張 龔湖南省委黨校第56期中青班學員 中共洪江市委副書記、市長今年陽春三月井岡山的體驗式教學是我第二次上井岡山瞻仰革命先烈接受紅色革命教育,如果說第一次到井岡山,是自己的心靈被震撼被觸動的話,那麼這次井岡山之行對自己的靈魂是更深層次的洗滌和淨化
  • 古田——瑞金——井岡山,第二站:共和國搖籃革命聖地——瑞金
    這裡,記錄著中國革命的艱苦與悲壯,更孕育著革命政權的新生。,這裡就此成為瑞金的第二個重要革命舊址群,如今還留存的房屋有8處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臨時中央政府機關遷到沙洲壩後,毛主席親自動手、帶領機關幹部們挖出了一眼清泉。此後,挖水井成為熱潮,短短幾個月,沙洲壩的百姓再也不用喝骯髒的池塘水了。中央紅軍長徵離開蘇區後,國民黨反動派攻佔瑞金,下令毀井。一開始,反動派白天把井填掉,夜晚群眾又把井挖開。填填挖挖反覆了好幾次,反動派最後下了死命令:「誰挖井,誰殺頭。」井雖然暫時埋上了,但沙洲壩人民對紅軍的思念卻無法磨滅。
  • 紅色文化新載體 銀隆鐺鐺車入駐革命搖籃井岡山
    近日,銀隆新能源仿古鐺鐺車入駐「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串聯星火印記,增強紅色旅遊動力。作為首批進入井岡山革命老區的新能源公交,鐺鐺車通過「公交+文化+旅遊」的新模式,為市民、遊客訪尋文化印記創造更安全舒適、更綠色便捷、更經濟環保的交通條件,為紅色「土地」開啟綠色新篇章。
  • 革命搖籃井岡山之茅坪 敦化新聞網 圖片頻道
    革命搖籃井岡山之茅坪 敦化新聞網-圖片頻道-故事專題 編輯:嘉樹 | 拍攝者:謝鎧鍵 發布時間:2020-02-09 19:56:16 瀏覽量:1176 這是中國江西井岡山的茅坪。革命聖地井岡山是毛主席創建的第一個紅色根據地,中國革命的搖籃。
  • 革命搖籃井岡山開闢旅遊「第三空間」
    新華社南昌1月3日電(記者範帆、姚子云)中國革命搖籃井岡山是我國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過去,遊客來到井岡山,大多是參觀革命景點、遊覽自然景觀。如今走進長富橋村,蜿蜒的木質棧道沿湖而建,一排排白牆藍瓦的民房整齊排列,眼前呈現出一派寧靜祥和的田園風光。隨著前來觀光的遊客越來越多,趙小桃瞅準了其中的商機,將自家的老宅改造成精品民宿。「環境提升後,村裡人氣也旺了,每逢節假日民宿都是『一床難求'。」趙小桃說。「白天有鳥兒在湖面飛舞嬉戲,晚上還能聽到蛙聲,沒想到井岡山的農村也有這麼美麗的風光。」
  • 井岡山——中國革命的搖籃
    井岡山——天下第一山。 井岡山,位於江西省西南部,地處湘贛兩省交界的羅霄山脈中段,古有「郴衡湘贛之交,千裡羅霄之腹」之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井岡山山勢雄偉,境內平均海拔381.5米,最高峰「江西坳」海拔1841米,森林覆蓋率達到86%以上,每立方釐米空氣中含負氧離子數超過80000個,也博得了世人對「生態井岡」「天然氧吧」的美譽和青睞。大井,位於茨坪西北面七公裡處,革命歷史參觀點有毛澤東舊居,紅軍醫務所舊址等。1927年10月下旬,毛澤東率領中國工農革命軍上井岡山首先就到達這裡。
  • 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風光
    我去過多次井岡山,每次去這裡都有點激動。當然,最激動的是第一次。中國革命從這裡啟航,井岡山有許多家喻戶曉的故事。讓我們看一看這裡的歷史人文與自然景觀。革命領袖的風範。、井岡山會師紀念碑、會師廣場(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免費開放)。
  • 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告訴我們的四句話
    7月1日至6日,我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在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進行了實打實的感受式、體驗式、情境式學習,從中得到教育、受到啟發、獲得力量。我們共同的感覺,這是一次信仰堅定之旅、精神尋根之旅、心靈淨化之旅,以獨特的教學模式,讓我們心靈受到震撼、靈魂得到升華、黨性得到鍛鍊。
  • 革命搖籃——井岡山風景名勝區詳細介紹
    革命搖籃——井岡山風景名勝區詳細介紹我們在上一篇文章就對我們的井岡山風景名勝區進行了一個普通的介紹,我們這次是就我們這裡的小景點介紹一下,我們井岡山風景名勝區有很多小景點,所以小編想為大家介紹一下我們這些小景點。
  • 第一個農村根據地井岡山:中國革命的搖籃,農村包圍城市的起點
    贛州去井岡山經遂川後走230省道,進入井岡山地區幾十公裡的盤山公路又稱紅軍路,高等級的公路舉辦過國際越野自行車拉力賽。井岡山革命博物館聳立於挹翠湖旁,與茨坪革命舊址群隔湖相望,毛主席舊居坐落在茨坪中心的東山腳下。
  •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走訪記
    2005年9月29日, 「一號工程」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新館動工建設,2007年10月27日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八十周年之際竣工開館,並於同年11月5日對社會免費開放。 讓我們走進去看一看吧。落款為「井岡山革命博物館」的石頭用的漢白玉石。
  • 井岡山紅色革命聖地不僅有歷史,更有雄偉險峻的山峰
    說起井岡山,很多人立馬就想到紅色革命聖地,殊不知井岡山不只有歷史,雄偉險峻的山峰更是有不一樣的美景。井岡山瓷土礦、稀土礦儲量豐富,為兩大優勢礦種。井岡山被譽為「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山川險、江河變。
  • 井岡山麓雙龍舞 革命搖籃展新顏 井岡山鐵路開工建設(圖)
    3月31日,井岡山鐵路開工動員大會在井岡山市廈坪鎮隆重舉行。省領導孟建柱、王君、吳新雄、彭宏松出席動員大會,鐵道部部長劉志軍、省長黃智權講話。井岡山鐵路位于吉安市西南部,東起京九線上的吉安南站,往西途經吉安縣、泰和縣、永新縣至井岡山,是規劃中的衡陽至吉安鐵路東段,線路全長80.824公裡,工程將於2006年11月底完工。
  • 廊坊籍女企業家帶領藝術家走進革命聖地採風寫生
    長城網廊坊6月20日訊(記者 劉振山)「今年恰逢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利用10天左右時間,我要帶領各地的藝術家們重走長徵路,走進革命聖地遵義和延安進行採風、寫生,以這種特殊的方式慶祝黨的生日,歌頌黨的豐功偉績,弘揚偉大的長徵精神。」
  • 井岡山革命金融博物館開館
    10月20日,井岡山革命金融博物館在井岡山市羅浮鎮舉行開館儀式。這是繼天津、蘇州、北京、上海、瀋陽和香港之後,中國金融博物館(集團)參與的第8家金融主題博物館。  井岡山革命金融博物館理事長、中國建設銀行原董事長王洪章,中共吉安市市委書記胡世忠,中國金融博物館理事長王巍,建設銀行江西省分行行長萬國平,吉安市副市長鄧淑斌,吉安市黨組成員劉志堅等參加了開館儀式。  王洪章在主題演講中表示,井岡山是紅色革命的搖籃,建黨、建國的很多重要經驗都是從井岡山開始的,革命時期的金融理念和現在是相通的。
  • 《感恩祖國》紅色文化之旅重上井岡山紅色活動在革命聖地隆重舉行
    江西井岡山8月1日訊(記者 郝建忠 劉承發 孫敏 淼淼)感恩偉大祖國 讚美幸福中國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勝利84周年《感恩祖國》紅色文化之旅重上井岡山,從歷史的煙火中追尋井岡山,那是一塊閃耀著傳奇之光的紅色寶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