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永信是少林寺方丈,他是中國迄今為止,最成功的的僧人,為什麼這麼說?
首先,他將少林寺從一座破壁殘垣,僅有20幾位僧人的破廟,用了十幾年就迅速發展成為享譽國內外的功夫聖地,常駐廟僧人200餘人,加上下院和海外中心派駐的僧眾,總共有500餘人(數據來自釋永信《我心中的少林》)。
當年他入寺時1981年,少林寺裡的僧人吃了上頓沒下頓,只有二十八畝荒蕪山地,連口糧都不夠吃,早晚兩頓玉米糊糊,僅中午一頓饅頭,且限每人兩個。
現在的少林寺,據傳釋永信的八條佛珠,每條就價值數百萬。2006年,少林寺共有160萬旅遊人次,當時的少林寺收入就開始突破1億元。門票分成是政府佔70%,少林寺佔30%,也就是這一年少林寺光門票收入就在3千多萬元。
這裡面不算捐的功德錢,香火錢,開光收費,字畫,醫藥等收入。
如果你覺得少林寺的收入只有這些門票以及傳統收入,那就小看釋永信的商業管理才能了。
他是佛教界第一個讀MBA的人,被稱為「少林寺CEO」,少林寺的商業版圖不亞於一家跨國公司。
少林寺名下還有少林寺武僧團、少林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後更名為河南少林無形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少林影視公司等。
這座古剎在釋永信的帶領下取得了空前的商業成功,書局,素食,香堂,武僧演出,武術培訓,品牌輸出……
少林寺在90年代初,是河南最早開通的模擬手機用戶,1996年就開始做網站了。現在的出行工具經常是汽車,火車,飛機代步。
少林寺僧人學外語也是最早的,以英語為主,還學習日語,朝鮮語,德語,義大利語,俄語等。其僧眾信徒遍布全球,德國,美國,澳大利亞等都有分院。
釋永信說:「在人們心中,值得尊重的出家人似乎應該是除了念經什麼都不做的。我不這麼想,我覺僧人一方面要完成自己的修行,勇猛精進,另一方面還要爭取為更多的修行者創造好的修行條件,以至讓宗教文化服務更多的人。」(選自釋永信《我心中的少林》)
除了商業上的成功,釋永信還在政界大有作為。
他是第九、十、十一、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河南省佛教協會會長。
這與他的愛國行為分不開。
釋永信說:「我心裡明白,領導和社會的認同,首先認同我們愛國,同時也認同我們能做成一些有利於國家,也有利於佛教的事情。」
在做少林寺1500年慶典活動的時候,年僅30歲的釋永信,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
當年正是世界反法西斯抗戰勝利50周年,釋永信在法壇上豎了一個大牌位,祈禱世界和平。
省委書記前來視察看後,非常認可,稱讚「少林寺僧人多愛國愛教,以少林寺獨有的形式來紀念反法西斯戰爭,這樣的布置效果非常好。」
2018年8月27日,在少林寺山門前廣場上,五星紅旗在一隊僧人以軍人般正步走的護衛下,冉冉升起,這是佛教聖地少林寺自公元495年建寺至今,1500多年來首次升起國旗。
少林寺升國旗,一時成為了全國人民談論的焦點,為各個宗教團體做出了表率。
無論是汶川地震捐款捐物100萬元,派出少林醫療隊,還是玉樹地震捐出20多萬元,凡是國家有需要的時候,少林寺總是能順應民意,慷慨解囊,扶危濟困。
用釋永信自己的話說:「大道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為了少林寺的下一個1500年,我只能向前看,向前走。」
所有人的成功都源於天時地利人和,這裡面的人和,就是貴人相助,釋永信的成功也離不開貴人相助。
第一位貴人就是他的少林寺師傅,建國後少林寺第一位方丈釋行正。
釋永信初到少林寺,拜在少林方丈釋行正門下,那個時候少林窮得吃不飽飯,寺院破敗,香火難繼,再加上「文革」期間,少林寺被毀嚴重,每天的頭等大事不是念經理佛,參禪打坐,而是想辦法吃飯。
釋永信心理落差很大,這哪裡是書上說的高人出沒,閒雲野鶴,逍遙自在之所。
不過他沒有放棄信念,從此在廟裡幹起了劈柴,燒飯,種地,割草,打掃衛生,洗衣服的工作。
釋行正是一位盲僧,眼睛近乎於失明,只能看一個大概輪廓,平時都是釋永信照顧,為了少林寺的發展,沒其他辦法,只能求助政府,成了十年的「上訪專業戶」。
無論是登封縣,開封市,鄭州市,甚至北京城,各地上訪,釋永信入寺後的工作之一,就是跟著師傅上訪。
釋永信回憶說,這段上訪經歷讓他「從地方到中央,各級宗教部門的人都認識,打交道多了,相互之間也都熟悉了,知道是老方丈身邊的人。」這為以後他對少林寺進行商業化,尋求政府幫助打下了基礎。
另外,少林寺的窮困潦倒,也讓他意識到必須走出少室山的山溝溝,走出省,走向全國,全世界,不然就是死路一條。
釋永信的第二位貴人是郝釋齋,他是釋永信的武術老師,被稱為少林寺活拳譜,徒弟眾多,分布各個寺院,在當地有很高的影響力。
當年,少林寺方丈釋行正接任方丈,有人不服,也是郝釋齋進行調停,才順利接任方丈,可見他的威望之高。
釋永信在少林寺並不是一帆風順,差一點被除名。
隨著少林寺關注度增高,香火旺盛,僧眾實力漸增,寺院管理權也已經收回,少林寺元氣逐漸恢復。
當時,僧人中堅力量有三位釋行孝,釋永海,釋永信,釋永海年齡比釋永信大14歲,釋行孝本地人,而且實力最強。
釋行正的去世,少林寺一時群龍無首,當地政府第一時間出手,成立了少林寺工作組,廢棄了原來的少林寺公章,凍結銀行帳戶,對僧人出家前的情況進行調查。有人稱這是在奪權,工作人員稱,主要怕寺院亂,沒有奪管理權的意思。
隨後,釋永海和釋行孝都不明原因離開了少林寺。釋永信也被「遷單」。
釋永信並沒有離開少林寺,而是住在了少林寺附近,他在郝釋齋派遣到他身邊的武僧護持下,重歸了少林。也就是說有郝釋齋的幫襯,釋永信才能在22歲成為少林寺的主持。
有人問郝釋齋為什麼幫襯釋永信,郝釋齋說:「永信挺好,適合少林寺。」
人紅是非多,隨著釋永信知名度的提高,很多傳說也甚囂塵上,真亦假時假亦真,但從少林寺的發展,商業管理,財富創造能力上,釋永信無疑是成功的,他這位CEO做的當之無愧。
釋永信的成功告訴我們:
第一,一定要堅持自己認為對的事情,就像那句名言說的,「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第二,在實現目標的時候,要想辦法先實現溫飽問題,物質基礎很重要,不能餓著肚子念經,滿足了物質基礎,再考慮精神滿足。
第三,一定要有行動,要敢於突破固有思維,不要怕丟人,別人不做的,不看好的,只要能實現目標大膽去做就好。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定要愛國,順應時代的發展,遵紀守法,在歷史的車輪下,我們不過是螻蟻,螳臂擋車不自量力的事情別做,順勢者昌逆勢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