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旗袍藝術館入駐商廈:要讓旗袍融入社會和市民生活

2020-12-17 網易財經

環球港「海派旗袍藝術館」,吸引了包括國家級非遺項目「龍鳳旗袍」在內的上海灘排名前四的旗袍企業。目前,國內的旗袍企業規模相對偏小,發展比較艱難,還沒有能力大規模宣傳,「海派旗袍藝術館」為海派旗袍企業提供了更好的平臺。

  如果要讓旗袍服飾文化復興,必須讓旗袍進入日常服飾,否則它就只好漸漸地隱身博物館了。上海文化部門與企業聯合,建立這樣一個文化展示平臺,是讓旗袍這類非遺項目更多融入社會、融入人們生活的有效途徑。

  在「我愛連環畫」的閱讀空間中,布展者做了精心安排:青磚牆壁、矮腳板凳、經典書架……重現老上海味弄堂的小人書攤場景,營造出過去小朋友讀小人書的氛圍,帶領大家開始一段親近藝術的體驗之旅。

上:昨日,環球港四樓,海派旗袍藝術館內的旗袍月曆牌展示牆。 中:藝術館效果圖。下:藝術館內一家旗袍定製店的櫥窗已擺上了成品旗袍。

本版圖片 早報記者 蘭卉

在衣袂搖曳之間,於風尚輾轉之際,演繹著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現代、傳承與變異、碰撞與交融之間的風雲變幻。旗袍,堪稱中國近代女性的「國服」,一度是「遠東第一城」上海的時尚風向標。

位於環球港四樓的「海派旗袍藝術館」面積約800平方米,以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海派旗袍製作技藝」為宗旨,匯集了自清末至20世紀末的百款經典旗袍。據了解,「海派旗袍藝術館」不僅展示旗袍,還可以現場定製,一件定製旗袍的價格從數千元至十幾萬元不等。

定製需量30多個尺寸

「海派旗袍藝術館」包括3個組成部分:旗袍展示館、旗袍悅沙龍和旗袍高級定製中心。在旗袍展示館裡,匯集了自清末至20世紀末的百款經典旗袍,其中一部分旗袍還是珍貴的文物,由非物質文化遺產 「海派旗袍製作技藝」保護單位的上海市群眾藝術館提供。

「旗袍悅沙龍」為旗袍愛好者及來店顧客提供了休憩、品鑑和交流的空間。旗袍高級定製中心則是由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從全國上百家旗袍製作公司遴選出來的優秀企業匯集而成,包括國家級、市級非遺保護單位在內。

據布展方介紹,此次設置在環球港公共文化空間的「海派旗袍藝術館」,不僅提供高級旗袍的展示、定製、銷售,未來,還將為海派旗袍提供年度發布、時尚走秀的系列服務。於是,環球港海派旗袍展示、定製中心的設置,吸引了包括國家級非遺項目「龍鳳旗袍」在內的上海灘排名前四的旗袍企業。

「藉助環球港公共文化項目的平臺,旗袍企業走上了一個正式舞臺,讓市民和消費者了解中國的旗袍文化,了解什麼是最好的旗袍、最新的工藝、最新的設計,也間接地培養了消費者。」上海高級旗袍定製中心企業之一的瀚藝旗袍負責人周朱光非常感激環球港公共文化項目發起單位。

周朱光稱,包括國家級非遺項目龍鳳旗袍在內,國內的旗袍企業規模相對偏小,發展較艱難,目前還沒有能力大規模宣傳,「海派旗袍藝術館」為海派旗袍企業提供了更好的接近市民和消費者的平臺。他相信,未來這個平臺有可能變成海派旗袍產業的一個風向標。

高價旗袍達百萬元

既然有高級旗袍定製中心,一些女性消費者為自己量身定做一件旗袍當然不在話下了。高級旗袍定製的價格相當不菲,一件定製旗袍的價格從3000元到十幾萬元。不過,經過旗袍製作專家的解說,消費者們估計也就釋然了。

定製一件手工旗袍,首先是技術相當繁複,單單就是「量身定坐」的「量」就非常不簡單。周朱光告訴記者,普通的一套西服制定,通常只需要量一下顧客的身高、腰圍、臀圍等幾個尺寸;可定製一件旗袍,需要從頭量到腳,要量尺寸的「點」竟然多達30多處。

除了普通的身高、腰圍、臀圍外,還包括開衩高點、下擺寬度、領高等必需的尺寸,且每處都需要量三四個「點」的尺寸,比如一個「胸圍」要細緻到胸距、胸高點等尺寸。

「對於穿旗袍的中國女性,不少西方人總是感到神奇:為什麼她們不露卻仍然性感?其實秘密就在這『量身定做』上。」周朱光解釋說,中國的旗袍從設計到製作,真正是將它當成了女性的「第二層皮膚」,因而就盡顯女性身材的婀娜多姿了。

一件手工定製旗袍,從量尺寸-定樣-試樣-製作,具體的製作過程又包括設計-圖案製作-繡工等一系列繁複過程,到最後成衣至少需要一個月時間。而如果材料特殊、繡工複雜,定製一件高級旗袍則往往需要半年甚至更長時間。

旗袍的價格還表現在材料上,周朱光說,一件緙絲旗袍,由於材料製作複雜,再加上複雜的繡工,製成後價格就需要五六萬元;即便一件材料比較普通的旗袍,如果算上手工刺繡,價格便在萬元左右。

這還不是最高價位的旗袍作品,周朱光的公司曾用旗袍製作技藝,為英國著名歌星埃爾頓·約翰製作了一件紀念龍袍,價格竟然高達百萬元。

20萬元年薪難聘技師 對多數參觀者而言,「海派旗袍藝術館」不僅展示了花樣繁多的旗袍製作技藝和作品,它更向人們展示了中國旗袍的發展歷史。

從以滿族為主的清代勢力進入中原開始,旗袍服飾文化開始漸漸為越來越多的中國女性所接受。至晚清時代的上海灘,受西方服飾文化的影響,海派的旗袍文化發展到極盛,一直到新中國解放前後。

可惜好景不長,「文革」時期,由於歷史原因,旗袍服飾在中國忽然「銷聲匿跡」,興盛的海派旗袍文化也一度戛然而止。據旗袍非遺文化專家介紹,斷層一直延續到上世紀80年代,旗袍服飾在中國社會才又漸漸重現,一批旗袍服飾公司也重新成立。

一些旗袍服飾企業發現,由於旗袍服飾在社會生活中一度出現斷層,目前的旗袍文化發展、傳承也出現了一些難題,旗袍製作技藝需要逐漸恢復,懂得旗袍製作技藝的人才卻非常緊缺。

「目前在這個行業中,高級繡工、技術工人都很緊缺,20萬元年薪難聘高級技師,而培養一個高級技工往往需要幾年甚至更長時間。」周朱光表示,另外消費者對旗袍服飾需要重新認識。

非遺研究專家、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辦公室主任張黎明認為,如果要讓旗袍服飾文化復興,必須讓旗袍進入日常服飾,否則它就只好漸漸地隱身博物館了。

他認為,上海文化部門與企業聯合,建立這樣一個文化展示平臺,是讓旗袍這類非遺項目更多融入社會、融入人們生活的有效途徑。

錄入編輯:李琪

本文來源:東方早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6·6上海海派旗袍文化節」來了援鄂醫護人員穿上海派旗袍
    為了表示對援鄂醫護人員深深的感謝和敬意,藉由促進會這個特殊的平臺,兩位定製企業副會長:上海瀚藝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朱光、繡寫品牌創始人呂和佳為援鄂醫療代表特意定製了旗袍。李聖青經歷了無數次與死神搏鬥,重回上海,自述體味到了「熱愛生活」四個字的真諦,她是堅強戰士的同時,也是美麗的女性。  當抗疫英雄卸下戎裝、換上旗袍,綻放著別樣的美麗風採。
  • 旗袍的前世今生,海派旗袍為什麼會成為民國的「國服」?
    旗袍的形成年代不是在現代,而是在民國時期,當時它成為「海派旗袍」。這是「升旗」生存和未來成功的關鍵。在那個只有一點紙和黃色的時代,它的制度本身正處於一個混亂的時期,從專制集權到懷疑民主。矛盾隨處可見,而且它們似乎在任何地方都很好地結合在一起。
  • 滬上設立「海派旗袍文化名人堂」 首批入選名人揭曉
    中華服飾不僅是物質文明的結晶,同時也是精神文明的產物,是人類精神和文化生活的映照,服飾是中華禮樂文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海派旗袍的誕生是對中國傳統服飾的成功革新,曾經引領全國時尚女裝的新潮流,是海派文化的精髓展現。
  • 別只知道「海派」旗袍了!「京派」旗袍的韻味更加濃鬱!典雅高貴
    旗袍被稱為華人女性的服飾,也被稱為女性國服。其主要特點是華貴典雅,因此受到很多女性的歡迎。旗袍的款式有很多,其中,最讓人驚豔的莫過於京派旗袍了,這種類型的旗袍不僅好看,而且典雅又尊貴!本期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京派旗袍!
  • 老上海的旗袍
    它以其流動的旋律和濃鬱的詩情,展現近代中國女性的典雅、溫婉、柔美、含蓄。其深厚的人文底蘊和審美特質釀造了令人神往的東方風韻。  旗袍最初為清代女性旗人所穿之袍。由於受封建禮教的影響,當時的旗袍裝飾繁瑣、形制傳統,女性身體的曲線毫不外露。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使中國社會風俗發生了劃時代變革。上海是婦女尋求解放的重鎮。
  • 「玫瑰傳旗」上海海派旗袍文化促進會專場
    上海跨境電子商務行業協會秘書長夏世鋒、著名海派文化作家宋路霞、知名培訓師蔡嫣以及主辦方領導上海海派旗袍文化促進會會長張麗麗、衡山集團黨委副書記杜松楊、海派旗袍文化大使汪薇玉、吳爾愉、促進會特聘導演應忠、促進會副會長嚴琦
  • 摩登女神展風採2020年「6·6上海海派旗袍文化節」圓滿落幕
    11月1日,由上海市婦女聯合會指導,上海海派旗袍文化促進會和浦東新區婦女聯合會主辦的「海派旗袍 東方雅韻——東方神韻旗袍實景秀暨6·6上海海派旗袍文化節閉幕式」在玖琰舫·國學茶文化中心成功舉辦,金融中心一隅的玖琰舫,搖身一變宋代至今服飾演變、技藝傳承的江南文化大觀園,為持續六個月的文化盛宴畫上圓滿句號。
  • 國家藝術基金2019上海海派旗袍文化傳承項目結題匯報展演
    12月20日,由東華大學王熙元副教授主持的國家藝術基金《2019上海海派旗袍文化與工藝傳承人才培養》項目結題匯報-海派旗袍時尚論壇和海派旗袍文化作品展演在東華大學舉行。項目主持人王熙元副教授做項目匯報海派旗袍誕生於上海,是海派文化的傑出代表,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凝聚之一。該項目不僅是海派旗袍工藝的傳承,而且是對海派經典文化的傳播和深入研究。東華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是上海時尚的重鎮,兩者具有很高的鍥合度。
  • 16家海派旗袍決戰T臺,現場觀眾跑去問組委會哪裡能買到
    上海市消保委 供圖海派旗袍誰屬第一?2月23日,16家海派旗袍定製商由消費者和專家現場共同打分,一決高下。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上海市消保委獲悉,這場評測於2018年9月啟動旗袍企業申報參評。
  • 錦繡中華,大美旗袍!2020上海旗袍文化藝術節來啦!旅遊時報 今天
    作為全國十大影視基地及國家4A級旅遊景區,開園至今,已拍攝300多部電影和900多部電視劇,已累計接待遊客1000多萬人次。通過宣傳招募以及線下市民的參與,將「旗袍文化」、「電影文化」、「民俗文化」推廣至廣大市民,鞏固和提升「旗袍文化藝術節」的影響力,使活動成為激揚愛國之情、4A景區節慶品牌效應,傳承和發揚中國國粹「旗袍」文化的重要途徑,從而為市民遊客帶來豐富獨特的文旅體驗。
  • 2020上海劉美玲海派藝術旗袍展時間+地點+費用+交通
    2020上海劉美玲海派藝術旗袍展來啦!那麼在哪裡展出?展出多久時間?怎樣去?費用是多少?詳見正文。「錦繡霓裳」劉美玲海派藝術旗袍展  展覽時間:即日起至2020年9月25日  展覽地點: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三樓展廳  展覽費用:免費參觀  展覽詳情:  因為對海派旗袍文化的由衷熱愛,劉美玲多年來一直埋頭於繪畫旗袍的設計和創作。
  • 香港旗袍珍品展闡釋社會及文化轉變(圖)
    香港旗袍珍品展闡釋社會及文化轉變(圖)     此套旗袍是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於二○○四年出任香港駐倫敦經濟貿易辦事處處長前特別訂做。
  • 龍鳳旗袍聯名合作新品昨晚在黃浦江遊船首發(附絕美旗袍...
    雙方將強強聯合,促進老字號品牌和浦江遊覽服務品牌的深度合作,實現商業、旅遊、文化的相互依託、融合發展,助力上海「四大品牌」建設,讓海派文化傳承遠播。 據悉,此次龍鳳旗袍與「GRACE CHEN」的合作,將非遺技藝與西式立裁完美結合,挖掘海派旗袍的風範精華,讓旗袍融入日常都市生活,定義時尚新國潮與都市範。
  • 曾為宋氏姐妹、胡蝶定製服裝,鴻翔公司為何被稱為「海派旗袍」的...
    可以說「改良旗袍因金鴻翔兄弟而風行發展,金鴻翔兄弟也因改良旗袍而「發家致富」,這就是後來大家將「鴻翔」稱為「海派旗袍」起源的緣由所在,直到現在服裝行業裡許多人仍公認「鴻翔」是海派旗袍的始創者。電影明星阮玲玉身穿旗袍留影現代旗袍出現後,為了順應社會上婦女打破封建思想枷鎖,迫切要求服飾美觀的願望,應運而生地出現了一些經營生產旗袍的服裝店鋪和改良旗袍的設計師。他們不僅豐富了旗袍面料的花色品種,而且多方改革了旗袍的製作工藝,使得旗袍服飾得到了空前發展。
  • 長寧這家店製作的海派旗袍「進博會」上大放...
    長寧這家店製作的海派旗袍「進博會」上大放光彩!進博會期間,這家店不僅再次參展,世博會茶仙子、中國茶文化推廣大使鮑麗麗也身著瀚藝HANART高級定製的海派旗袍展示茶藝。讓我們來欣賞一波美圖吧~瀚藝HANART再次帶著海派旗袍工藝走進進博會,面向中外記者觀眾,展示「生活中的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
  • 福建旗袍設計師楊慶鴻:客家服飾融入旗袍的全新演繹
    【同期】(旗袍設計師 楊慶鴻)  一件旗袍讓它好像是一幅畫一樣的,比如說這一件旗袍我上面給它用那個荷花那個電腦繡然後給它擺上去,然後製作起來它就像一幅荷花的圖,然後牡丹如果是把這套想像要給它設計成牡丹,我就是把牡丹的元素然後也是一樣體現梅蘭竹這些都可以體現在旗袍上面,就像幾幅畫一樣,梅蘭竹這種的畫。
  • 從《旗袍美探》種追尋民國的旗袍風情
    在清代,旗人女子就以穿旗袍為主,不過並不是像《旗袍美探》中那樣款式繁雜,實際上劇中主角蘇雯麗(馬伊琍飾演)小姐的旗袍也並不是傳統款式,她的旗袍是海派旗袍的代表,更加重視旗袍的樣式,裁剪也更加突出女性的曲線之美。清朝入關後,旗人女性的旗袍可沒有那麼開放性感,還多是寬袍大袖,絕對看不出什麼玲瓏曲線。
  • 家具、旗袍、玉雕、石庫門、本幫菜 「海派非遺」亮相2020上海書展
    海派非遺是一張獨特的城市名片、一份取之不盡的文化資源。家具、旗袍、玉雕、石庫門、本幫菜,今天,這些集中體現「非遺海派文化」高度的書由上海非遺協會帶到了2020上海書展。活動現場展示的海派非遺系列畫冊(央廣網發 官方供圖)叢書將海派文化精髓以畫冊形式呈現,由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書店出版社出版,整套著作分為五冊,分別是《海派家具》《海派旗袍》《海派玉雕》《上海石庫門》《上海本幫菜》,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實用價值和收藏價值。
  • 旗袍雲裳,兩岸共美
    近日,有臺灣收藏家將一批海派旗袍捐贈給上海歷史博物館,讓它們回歸故鄉。  上海是海派旗袍的誕生地,海派旗袍也是上海海派文化的的重要象徵。這件由滿族旗女之袍脫胎而來的美衫,之所以出生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是由上海處在中西文化交匯的風口而決定。  1927年8月7日,在上海卡的路(今石門二路)靜安寺路(今南京西路)路口,一家名為「雲裳」服裝店開幕了。
  • 東華大學旗袍展演在澳門精彩亮相
    從海派傳統樣式旗袍、當代海派商務旗袍到現代科技海派旗袍新作,從上海時尚周、愛丁堡藝術節到滬澳文化周,旗袍正以嶄新的姿態展示中國旗袍文化的發展與演變。展演現場上科技旗袍最為奪人眼球。星雲系列旗袍運用了環保、節能、健康的硫化鋅納米粉墨發光材料,以可見的宇宙星雲和不可見的流動氣體為載體,使之兼具了東方智慧和宇宙遐想。變形旗袍系列使用的是遇到滋養的露水而舒張捲曲的新材料——變形納米纖維膜,利用不均勻吸水膨脹的特性模擬了自然界中花瓣隨溼度變化呈現不同形狀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