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藝術基金2019上海海派旗袍文化傳承項目結題匯報展演

2020-12-18 新華社客戶端

12月20日,由東華大學王熙元副教授主持的國家藝術基金《2019上海海派旗袍文化與工藝傳承人才培養》項目結題匯報-海派旗袍時尚論壇和海派旗袍文化作品展演在東華大學舉行。

項目主持人王熙元副教授做項目匯報

海派旗袍誕生於上海,是海派文化的傑出代表,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凝聚之一。該項目不僅是海派旗袍工藝的傳承,而且是對海派經典文化的傳播和深入研究。東華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是上海時尚的重鎮,兩者具有很高的鍥合度。項目致力於傳播海派旗袍文化、傳承海派旗袍工藝,讓精良的旗袍設計與製作工藝在年輕一輩的傳承創新下,綻放新的光芒,完美展現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大國的優秀文化與民族精神。在項目結題展演的前一天,東華大學黨委書記劉承功專門來到服裝學院逸夫樓報告廳,看望了正在緊張彩排的項目組工作人員,了解了項目的進度並對項目全體學員寄予厚望。

在為期一年的項目建設期內,項目組和廣大學員共同努力,在課程建設、集中教學、理論學習、實踐調研、設計製作、工藝實踐、評估匯報中取得良好成績。通過項目建設,幫助學員了解了海派服飾文化的起源、發展、特色、傳播了中國優秀文化,增強了文化自信;提升了學員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感;也擴大了海派旗袍文化和工藝的傳播影響力。項目實施以來,獲得包括人民日報在內的全國11家媒體的報導,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在2019年7月國家藝術基金組織的全國第三次集中巡查中,項目獲得表彰。東華大學黨委副書記崔運花參加海派旗袍作品匯報展演,並致辭。

東華大學黨委副書記崔運花致辭

「我家住上海一代又一代...西裝旗袍多浪漫...生活多精彩」隨著滬語傳唱歌手林寶吳儂軟語的婉轉悠揚,經典的海派旗袍隨著歌聲出現在舞臺上。在這次匯報展演中共有110套海派旗袍,分為海派經典、海派時尚、時尚創新三大部分,是國家藝術基金《2019上海海派旗袍文化與工藝傳承人才培養》項目30名學員的一年來的學習成果。林語堂曾經指出:「大約中西服裝哲學上不同之點,在於西裝意在表現人身形體,而中裝意在遮蓋它。」但是這些作品既繼承了海派旗袍的傳統工藝,又與時尚相結合,從材料上、款式上內涵上進行了大膽創新,如作品《承·在》將海派旗袍與西方晚禮服相結合,保留了海派旗袍的立領、斜襟、盤扣、曲線等要素與西方晚禮服的裙擺、刺繡、花邊等相結合,展現出別樣的風情。再如,作品《行走》將海派旗袍與皮革進行錯配,以海派旗袍的曲線與現代皮革的誇張表面肌理以及寫意的藝術裝飾相結合,極具視覺衝擊力。取名「行走」,寓意海派旗袍向前隨時代發展。展現了優秀傳統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匯報展演結束後,崔運花與國家藝術基金督導組專家、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科研處、繼續教育學院等部門負責人為30名學員頒發了結業證書。

在舉辦匯報展演的同時,還召開了海派旗袍時尚論壇。東華大學副校長邱高,參加了海派旗袍論壇並致辭。海派旗袍時尚論壇是由「海派旗袍文化與工藝傳承人才培養項目組」和服裝與設計學院、東華大學出版社、東華大學期刊中心、東華大學國家級大學科技園共同承辦。這裡有來自時尚先鋒企業、時尚研究機構、時尚傳媒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從不同視角交流了海派旗袍的傳承、發展與創新。東華大學出版社陳珂社長談到,中國服飾給世界深刻印象的是海派旗袍,它不僅根植於本民族的記憶和血脈裡,更成為一種符號被世界所認知和了解。紅館旗袍創始人認為:海派旗袍是傳統文化的記憶,穿著在身的時侯,穿的是家國文化的情懷。

東華大學副校長邱高致辭

專家論壇:東華大學期刊中心主編王克斌、東華大學出版社長陳珂、企業代表餘平、楊歆穎, 論壇主持人:東華大學副教授楊子田

黃浦江、石庫門、海派旗袍,都是上海文化的記憶。一個是流動的上海記憶,一個是雕塑般的建築形態,一個是上海城市中的飄逸身影。有著鮮明特色的海派旗袍,是向世界傳遞東方文明之美,中國服飾之美,上海城市之美的最佳載體。

國家藝術基金《2019上海海派旗袍文化與工藝傳承人才培養》項目匯報雖然結束了,但是海派旗袍的優秀傳統文化基因會像雲散的種子,傳播到祖國各地,讓精良的旗袍設計與製作工藝在年輕一輩的傳承創新下,綻放新的光芒。

來源:直播中國

相關焦點

  • 東方美2019春韻時尚藝術周隆重展演上海國際品牌珠寶中心
    「東方美新時尚」給世界一個驚喜暨東方美2019春韻時尚藝術周於2019年4月27日在上海國際品牌珠寶中心隆重開幕。在活動現場,以東方美命名的數48個藝術團隊精彩展演不同風格的旗袍文化。東方美負責人顏紅菊會長說,這次大型匯演不但是東方美發展的裡程碑而且是新起點。為此,受到上海國際品牌珠寶中心、上海市創意產業協會文化藝術專業委員會等關注東方美旗袍文化平臺的社會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
  • 「玫瑰傳旗」上海海派旗袍文化促進會專場
    「玫瑰傳旗」其中把女人喻為玫瑰,美麗又優雅;傳旗則包含兩層含義:傳播海派旗袍文化以及傳承每個領域裡的旗手精神。出現這次活動的領導有:市婦聯主席徐楓、市人大常委內務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陳東、市婦聯副主席翁文磊、隧道股份黨委副書記陸雅娟、女工程師協會會長葉倩、上海群藝館副館長吳榕美、中國郵政長寧分公司副總錢麗萍;
  • 2019年度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解讀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11日訊 近日,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發布了《2019年度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解讀》,全文如下:  一、什麼樣的項目能夠申報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  文藝作品只有在廣泛傳播中才能發揮作用、兌現價值。
  • 東華大學旗袍展演在澳門精彩亮相
    今年是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11月11日至14日,2019年首屆「滬澳主題周」在澳門舉行,由東華大學師生帶來的「海派旗袍的經典與新生」旗袍展演在主題周精彩亮相。從海派傳統樣式旗袍、當代海派商務旗袍到現代科技海派旗袍新作,從上海時尚周、愛丁堡藝術節到滬澳文化周,旗袍正以嶄新的姿態展示中國旗袍文化的發展與演變。展演現場上科技旗袍最為奪人眼球。
  • 「6·6上海海派旗袍文化節」來了援鄂醫護人員穿上海派旗袍
    上海海派旗袍文化節」啟動儀式在新東苑快樂家園慧音劇場盛大開幕,論壇由上海電視臺主持人閻華主持,本場文化盛宴匯聚舞蹈、詩朗誦、圓桌論壇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展現著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魅力。  翁文磊副主席在致辭中肯定2019年促進會旗袍姐妹的努力與疫情中旗袍姐妹的愛心奉獻並祝願「6·6上海海派旗袍文化節」圓滿成功。
  • 「科技旗袍」將亮相愛丁堡藝術節展演
    即將於8月25日參加愛丁堡藝術節展演的82套旗袍,於近日先期與國內大眾見面。中國日報上海8月21日電(記者 王竑昳) 從中西合璧的上世紀初海派旗袍典藏,到不同面料結合中國傳統裝飾工藝的海派商務旗袍新作,再到將海派文化與高新技術及材料結合的科技旗袍……即將於8月25日參加愛丁堡藝術節展演的82套旗袍,於近日先期與國內大眾見面,展示來自中國的前沿科技、上海的時尚流行以及中國大學的智慧力量。
  • 摩登女神展風採2020年「6·6上海海派旗袍文化節」圓滿落幕
    11月1日,由上海市婦女聯合會指導,上海海派旗袍文化促進會和浦東新區婦女聯合會主辦的「海派旗袍 東方雅韻——東方神韻旗袍實景秀暨6·6上海海派旗袍文化節閉幕式」在玖琰舫·國學茶文化中心成功舉辦,金融中心一隅的玖琰舫,搖身一變宋代至今服飾演變、技藝傳承的江南文化大觀園,為持續六個月的文化盛宴畫上圓滿句號。
  • 北京工業大學國家藝術基金結項儀式順利召開
    開幕式合影2019年10月28日上午,2019年度國家藝術基金「京津冀工藝美術行業傳統圖案傳承與創新運用人才培養」項目結項匯報儀式在北京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報告廳舉行。這次國家藝術基金項目的學員成果展覽是向黨和國家、向全社會、向整個工藝美術行業展出的最生動、最直觀的成果匯報。北京工美集團願意與包括北京工業大學在內的社會各界機構以及在座的各位工藝美術行業同仁,一道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共同為工藝美術行業的繁榮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重大的貢獻。四位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分別對項目的實施情況和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
  • 2020上海劉美玲海派藝術旗袍展時間+地點+費用+交通
    2020上海劉美玲海派藝術旗袍展來啦!那麼在哪裡展出?展出多久時間?怎樣去?費用是多少?詳見正文。「錦繡霓裳」劉美玲海派藝術旗袍展  展覽時間:即日起至2020年9月25日  展覽地點: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三樓展廳  展覽費用:免費參觀  展覽詳情:  因為對海派旗袍文化的由衷熱愛,劉美玲多年來一直埋頭於繪畫旗袍的設計和創作。
  • 海派旗袍藝術館入駐商廈:要讓旗袍融入社會和市民生活
    上海文化部門與企業聯合,建立這樣一個文化展示平臺,是讓旗袍這類非遺項目更多融入社會、融入人們生活的有效途徑。  在「我愛連環畫」的閱讀空間中,布展者做了精心安排:青磚牆壁、矮腳板凳、經典書架……重現老上海味弄堂的小人書攤場景,營造出過去小朋友讀小人書的氛圍,帶領大家開始一段親近藝術的體驗之旅。
  • 天籟樂曲、露天電影……2019上海旗袍文化藝術節國慶等你來!
    旗袍,一直是海派文化的一張名片;電影,始終是上海文化的一張名片。而上海影視樂園,開業20年來都是上海電影製作的一張名片,也是上海科技影都的發展基礎和重要組成。今年8月,影視樂園二期開發建設正式啟動,劍指「老上海拍攝地、高科技製作地、大文旅目的地」三大功能定位。
  • 滬上設立「海派旗袍文化名人堂」 首批入選名人揭曉
    作為首批海派旗袍文化名人入選名人堂的三位都是德高望重的長者(按姓氏筆畫為序):海派文化名人、一輩子鍾情旗袍服飾並在海內外為之傳播具有深遠影響的111歲的嚴幼韻女士;百年時裝公司「鴻翔」第二代傳人、海派旗袍製作技藝傳承人、86歲的金泰鈞先生;被譽為「百年海派旗袍傳奇人物」的上海裁縫、98歲的褚宏生老先生。
  • 上海植物園「海派盆景」成功申遺 匠心堅守傳承優秀文化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誌,而盆景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藝術之一,被譽為「無聲的詩,立體的畫」。中國幅員遼闊,由於地域環境和自然條件的差異,形成了眾多盆景流派,而「海派盆景」作為中國傳統五大盆景流派中最年輕的一支在中國盆景發展中一直備受矚目,此次上海植物園「海派盆景」成功申報徐匯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傳承人,既是對海派盆景文化的認可,也是對在背後默默付出工作人員的肯定和鼓勵。
  • 吉林藝術學院舉辦教育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吉劇)傳承基地匯報演出
    12月22日下午,吉林藝術學院戲曲學院在吉林省桃李梅大劇院舉辦「賡續紅色血脈 彰顯紅色底蘊——教育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吉劇)傳承基地匯報演出」。此次匯報演出命名為「起航」,寓意持之以恆、乘風破浪。
  • 世界城市日「上海日」在葉卡捷琳堡舉辦,展示海派文化
    當地時間10月29日,2019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場系列活動上海日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葉爾欽總統中心舉行。活動主要包括上海城市形象圖片展、主題招待會、海派文化展演和4K全景聲電影展映等。活動期間,葉爾欽總統中心巨幅大屏播放了第二屆進博會上海城市形象片,向當地觀眾推介進博會。上海城市圖片展通過精選的數十幅上海城市照片,展示上海的發展歷程與成就,以及在城市可持續發展和經濟社會轉型升級方面所做的努力。
  • 電影、旗袍、黑膠,這個展覽帶你看到、聽到、感受到海派文化的魅力
    在徐家匯美羅城5樓藝SPACE空間內,一場題為「膠聲入影——電影、旗袍和黑膠」主題展覽正在進行中,七件由阮玲玉、上官雲珠、章子怡在電影中著過的同款旗袍、《良友》雜誌具有代表性的封面故事以及百代公司在上海發行的經典唱片,以經典的海派時尚與現代簡約的藝術裝置形成動與靜、新與舊的對話。
  • 「傳承與創新——上海交通大學海派連環畫設計展」開幕
    、上海市交通大學黨委宣傳部指導,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海派連環畫傳承基地承辦。、民進上海市委基礎教育委員會副主任葉開江介紹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的基本情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是教育部於2018年開展建設的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傳承項目主要包括民族民間音樂、民族民間美術、民族民間舞蹈、戲劇、戲曲、曲藝、傳統手工技藝和民族傳統體育等。海派連環畫作為上海高校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項目,在過去一年形成了豐厚的產出與文化效應,為高校與社區搭建了文化交流與溝通的橋梁。
  • 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設計再造」綠色...
    2019年12月10日,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設計再造」綠色生活藝術創意展(北京)開幕式在華方藝術中心隆重舉行。 「設計再造」綠色生活藝術創意展項目負責人、中國建築學會室內設計分會理事長、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副館長蘇丹為開幕式發表致辭,介紹了項目開展實施和展覽的相關情況,並對國家藝術基金、社會各界領導及朋友們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 西南民族大學2019年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穿越千年歷史的儺魂...
    在第七屆非遺節期間,10月20日,西南民族大學2019年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穿越千年歷史的儺魂——西南民族面具藝術巡展》西安站在西安交通大學博物館開幕。國家藝術基金監督組專家、西安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教授石村,陝西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博物館學會理事、西安美術學院教授劉奇偉,陝西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西安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陝西書學院書法家魏良,中國雕塑學會理事、陝西省雕塑院國家一級美術師馬輝先生,陝西農民畫協會主席雷新宏等專家受邀參加,西安交通大學檔案館、博物館館長趙大良,西南民族大學民族博物館館長、校旅遊與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王建華
  • 2019年10月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結項名單公布
    2019年10月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結項名單公布 2019-11-18 11: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