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植物園「海派盆景」成功申遺 匠心堅守傳承優秀文化

2020-12-25 瀟湘晨報

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遙山皆有情。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誌,而盆景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藝術之一,被譽為「無聲的詩,立體的畫」。中國幅員遼闊,由於地域環境和自然條件的差異,形成了眾多盆景流派,而「海派盆景」作為中國傳統五大盆景流派中最年輕的一支在中國盆景發展中一直備受矚目,此次上海植物園「海派盆景」成功申報徐匯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傳承人,既是對海派盆景文化的認可,也是對在背後默默付出工作人員的肯定和鼓勵。

一、紮實基礎,夯實非遺傳承根基

自2019年末正式啟動申報工作以來,工作人員便通過大量翻閱相關歷史書籍,採訪老一輩盆景人收集所需資料。經過前期細緻充分的準備,並根據非遺辦要求多次召開商討會議、仔細修改項目申報書,在不懈努力下,於2020年3月獲批徐匯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稱號。為海派盆景日後申請更高級別非遺項目與開展非遺保護傳承工作奠基。

二、注重傳承,非遺文化永續發展

近日獲批的「海派盆景」非遺傳承人,及正式確立的師徒模式,為有效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建立高質量人才梯隊夯實基礎。在申報過程中,上海植物園多次主動聯繫老領導、老專家組織商討會,並與區非遺辦積極對接。在申請過程中最難的莫過於收集非遺傳承人相關資料,有許多年代久遠的歷史資料已經遺失。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上海植物園派人專程登門拜訪幾位海派盆景大師,通過電話與微信等通訊方式進行多次聯繫,最終從大量口述與文字材料中收集傳承人與盆景歷史,整理撰寫申報材料共計數萬字。在多方努力與協調下,現成功申報非遺傳承人七人。

三、創新路徑,非遺落地生根

將非遺文化帶到更多的年輕受眾身邊,是上海植物園自申報工作啟動後就一直思考的重點工作。在傳播文化過程中不斷思索,積極創新,嘗試將傳統文化與現代化手段相結合,喚起更多年輕觀眾的興趣,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激發青年一代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情。在多次溝通協商的基礎上,上海植物園兩位非遺傳承人參與完成徐匯區非遺宣傳片拍攝工作。並在「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通過「抖音」、「微信視頻號」等多個新媒體平臺進行非遺宣傳,以年輕人喜聞樂見的形式,運用鮮活生動的時代語言加大宣傳力度,讓「老文化」散發新活力,提升海派盆景的影響力、吸引力和傳播力。十一國慶期間,上海植物園還聯合浦東嘉裡城,讓平時深居園內的海派盆景走進商場,使市民在娛樂休閒時也能一睹國寶風採。

這一年來的辛苦付出留下了一串串堅實的腳印,但這對於海派盆景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僅僅是一個開始,日後上海植物園將不斷努力,承擔起傳承者和保護者的角色,使海派盆景文化融入市民生活,讓更多的人了解其中的奧秘。

【來源:上海市綠化市容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上海植物園「海派盆景」成功申報徐匯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傳承人
    近日,上海植物園「海派盆景」成功申報徐匯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傳承人。這既是對海派盆景文化的認可,也是對在背後付出努力工作人員的肯定和鼓勵。中國幅員遼闊,由於地域環境和自然條件的差異,形成了眾多盆景流派,而「海派盆景」作為中國傳統五大盆景流派中最年輕的一支在中國盆景發展中一直備受矚目。
  • 上海植物園盆景折桂全國展
    近日,在江蘇沭陽舉辦的2020年第十屆中國盆景展覽暨第二屆全國盆景大師作品展(簡稱「全國盆景展」)上,上海植物園選送的展品《牧童短笛》《雄風依舊》《海上生明月》不負眾望,分別獲得獲金、銀、銅獎>,繼上一屆全國盆景展問鼎最高獎之後再次滿載而歸,捍衛了海派盆景發源地的榮譽。
  • 上海植物園圓滿完成盆景教學視頻拍攝工作
    上海植物園圓滿完成盆景教學視頻拍攝工作 2020-12-11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方寸之間 如遊千裡 海派賞石·山水盆景迎新春展今起亮相上海植物園
    圖說:首屆海派賞石·山水盆景迎新春展在上海植物園植物大樓舉辦,吸引眾多市民前來參觀 來源/新民晚報記者 周馨 攝(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金旻矣)海派風情,盡石之妙。今天起至1月5日,首屆海派賞石·山水盆景迎新春展在上海植物園植物大樓舉辦,上海植物園和上海市盆景賞石協會聯手展出海派賞石及山水盆景作品200餘件,盡顯奇石、盆景的自然之美、藝術之美。圖說:奇石色彩斑斕賞石和盆景一樣,有著悠久的歷史,是我國傳統文化之一。
  • 再戰全國盆景展——上海植物園盆景精細化管理取得階段性進展
    這次國家級的盆景大展,無疑成為了一次考驗上海植物園盆景精細化管理成果的試金石,更成為了盆景園內的青年技師又一個演習練兵的舞臺。共享未來非遺傳承盆景藝術在上海植物園內,盆景可是人人引以為傲、如數家珍的寶貴資產,從前身龍華苗圃誕生起,就與盆景結下了不解之緣。
  • 上海植物園組織展品參加第十屆中國盆景展覽
    上海植物園應2020年第十屆中國盆景展覽暨第二屆全國盆景大師作品展組委會邀請,挑選7件富有海派風情的盆景作品及6件大師盆景作品參加展覽展示。近日,這13件規格不一,包括微型、小型和大中型在內的盆景作品已經打包完畢,整裝待發,將於明日啟程前往江蘇省沭陽縣。
  • 兩大植物展元旦亮相上海植物園 海派盆景、田園野趣總有一款適合你
    圖說:2020年的最後一天,兩大植物展亮相上海植物園 文中圖片均為採訪對象提供2020年的最後一天,兩大植物展亮相上海植物園。今天,新禧2021暨上海市盆景賞石協會第七屆年展和第五屆一驚一「酢」酢漿草品種展同時在植物園拉開帷幕,蒼勁雅致的盆景和玲瓏可愛的酢漿草,將以「高顏值」陪伴市民度過溫馨快樂的元旦。盆景集山水於寸土間記者上午看到,植物大樓展廳內,200多件展品已布置一新,展期將持續至1月3日。此次年展涵蓋樹木、山石、微型組合等多種盆景和賞石作品、珍貴古盆等展品。
  • 上海植物園派員參加 「中國工」全國首屆微型小品盆景展
    近日,上海植物園派員赴新沂參加「中國工」全國首屆微型小品盆景展。「中國工」是中國盆景藝術家協會舉辦的以微型小品盆景為對象的專業展覽。本次展覽共計展出作品上百組,眾多國內外知名盆景人士齊聚,交流小盆景創作技術及行業前景。
  • 上海植物園積極備戰第十屆中國盆景展覽
    近日,上海植物園接到第十屆中國盆景展覽主辦方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花卉盆景賞石分會與沭陽縣人民政府發布通知,計劃於2020年9月29日至10月7日,在江蘇沭陽舉辦第十屆中國盆景展覽活動。自接到參展通知起,上海植物園就組織園內盆景專家和技師,成立參展小組,有序安排參展計劃。
  • 走,去上海植物園!
    但當聽說要去上海植物園參觀時,心中依然難掩興奮。5月30日,在參加完上海景博會之後,中國園林網編輯部的小夥伴們及集團研發中心的專業人士,在園方的熱情接待下,一同參觀了擁有四十餘年歷史的上海植物園。上海植物園簡介:上海植物園位於徐匯區西南部,1974年起籌建,佔地81.86公頃,是一個以植物引種馴化和展示、園藝研究及科普教育為主的綜合性植物園。
  • 國家藝術基金2019上海海派旗袍文化傳承項目結題匯報展演
    12月20日,由東華大學王熙元副教授主持的國家藝術基金《2019上海海派旗袍文化與工藝傳承人才培養》項目結題匯報-海派旗袍時尚論壇和海派旗袍文化作品展演在東華大學舉行。項目主持人王熙元副教授做項目匯報海派旗袍誕生於上海,是海派文化的傑出代表,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凝聚之一。該項目不僅是海派旗袍工藝的傳承,而且是對海派經典文化的傳播和深入研究。東華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是上海時尚的重鎮,兩者具有很高的鍥合度。
  • 2019上海(國際)花展「小盆景 大世界」盆景作品賞析
    2019上海(國際)花展已經盛大開幕,上海植物園裡除了如詩如畫的美景,還有充滿文化底蘊的盆景藝術。上海植物園盆景園從1954年開始大量收集盆景,並逐漸發展成為海派盆景的發源地。今年,上海植物園舉辦第二屆上海國際青年盆景論壇,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盆景才俊,盆景現場製作表演更是國內外選手的同臺競技,展現了不同國家、地區盆景文化特點,引得大量遊客前來駐足觀看。曹輝作品(一)與花展同期開幕的「小盆景 大世界」盆景展,展示了部分來自上海植物園的青年盆景師自己製作的盆景作品,也同樣吸引了不少遊客。
  • 「傳承與創新——上海交通大學海派連環畫設計展」開幕
    11月28日上午,「傳承與創新——上海交通大學海派連環畫設計展」在上海市黃浦區福州路溫古書房無用空間開幕。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教授、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研究所所長,上海交通大學海派連環畫基地負責人李鋼主持開幕式,並介紹了海派連環畫基地的基本情況。
  • 上海植物園成功舉辦「精靈之約」泰國文化展示與體驗系列活動
    //上海植物園竭誠服務上海文化建設//今日,上海植物園與泰國駐滬領事館合作開展「精靈之約」泰國文化展示與體驗系列活動,通過中式園藝文化與泰式插花技藝相交融的方式,以共同倡導健康園藝生活理念,探索中泰園藝與科普教育合作模式,推動中泰雙方文化交流
  • 藍天白雲下的上海植物園花團錦簇,今年的秋季花展美不勝收
    這是上海植物園中的盆景園內的展廳。盆景園展覽館內的金秋盆景精品展,則以非常「接地氣」的方式,展出群眾喜聞樂見的菊花盆景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海派盆景最適合上海氣候的盆景樹種,盆景造型分類,海派盆景成型方式,都將在展覽中得到解答。
  • 上海長寧:保護歷史建築,傳承海派文化
    7月18日上午,上海長寧區江蘇路街道黨工委、辦事處攜手長寧區革命文物陳列館,邀請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學術委員會副主任薛理勇老師,帶來了一場《老洋房的保護與歷史文化傳承》的講座。優秀歷史建築是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是不可再生的寶貴文化資源,是文化之根、城市之魂。
  • 從資深「老饕」到飯店老闆,上海爺叔堅守多年,就為海派美食地道口味!
    武夷路上的樂街灣開業以來,以其地道的「老上海味道」在魔都美食界佔有一席。而在這背後,是一家小小的店鋪和一個資深「吃客」的海派美食文化傳承、堅守之路。
  • 昆明植物園赴上海考察小記
    初秋時節,禾草類植物也漸入佳境,花序相繼抽穗,顏色逐漸呈現,在辰山景觀設計師陳夕雨老師和科普工作者壽海洋老師的介紹下,昆明植物園也對花境景觀營造規劃及科普活動配合有所了解和學習。辰山展覽溫室外觀和內涵皆具特色,考察團成員在感嘆溫室植物收集保育豐富,管理精良之餘,更在溫室主管魏頂峰老師和景觀設計師王昕彥老師的耐心介紹下,了解到整個溫室管理養護的不易以及細微之處見精妙的上海匠心。
  • 2020上海植物園秋季花展今日開幕~
    盆景園展覽館內的,則以非常「接地氣」的方式,展出群眾喜聞樂見的菊花盆景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海派盆景。最適合上海氣候的盆景樹種,盆景造型分類,海派盆景成型方式,都將在展覽中得到解答。活動一:暢遊上植——2020上海植物園秋季花展之科普志願服務在秋季花展期間每個周末及節假日,於上海植物園展覽溫室、盆景園、桂花園、二號門展區等多個特色專類園及展區開展定點科普講解。
  • 新加坡「小販文化」申遺成功,李顯龍感謝經營者
    原標題:新加坡「小販文化」申遺成功,李顯龍感謝經營者:「滿足國人口腹之樂,豐潤國家精神滋養」[環球時報記者辛斌劉皓然]歷經近三年時間的努力,新加坡「小販文化」16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這是新加坡繼2015年植物園成功列入UNESCO的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