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年03月28日 20:51:46 中財網 |
公司代碼:603896 公司簡稱:
壽仙谷Zhejiang Shouxiangu Pharmaceutical Co., Ltd.
(浙江省武義縣壺山街道商城路10號)
2018年年度報告
二〇一九年三月二十九日
一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報告摘要來自年度報告全文,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經營成果、財務狀況及未來發
展規劃,投資者應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等中國證監會指定媒體上仔細閱讀年度報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保證年度報告內容的真實、準確、
完整,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並承擔個別和連帶的法律責任。
3 、公司全體董事出席董事會會議。
4 、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為本公司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5 、經董事會審議的報告期利潤分配預案或公積金轉增股本預案
鑑於公司總股本在2018年度利潤分配股權登記日前存在變動的可能性,公司擬以2018年度
利潤分配股權登記日的總股本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2.3元(含稅),不送紅
股,不以公積金轉增股本。
二 公司基本情況
1 公司簡介
公司股票簡況
股票種類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簡稱
股票代碼
變更前股票簡稱
A股
上海證券交易所
壽仙谷603896
/
聯繫人和聯繫方式
董事會秘書
證券事務代表
姓名
劉國芳
張劍飛
辦公地址
浙江省武義縣黃龍三路12號
浙江省武義縣黃龍三路12
號
電話
0579-87622285
0579-87622285
電子信箱
liuguofang@sxgoo.com
sxg@sxgoo.com
2 報告期公司主要業務簡介
(一)公司從事的主要業務
公司系一家專業從事靈芝、鐵皮石斛等名貴中藥材的品種選育、栽培、加工和銷售的國家高
新技術企業,核心產品主要包括
壽仙谷牌靈芝孢子粉(破壁)、
壽仙谷牌破壁靈芝孢子粉、
壽仙谷牌破壁靈芝孢子粉顆粒、
壽仙谷牌鐵皮楓鬥顆粒、
壽仙谷牌鐵皮楓鬥靈芝浸膏等。
公司在武義縣白姆鄉和俞源鄉建有1,400多畝的中藥材種植基地,種植和加工的鐵皮石斛、
靈芝、靈芝孢子粉通過了中國、歐盟和美國NOP有機產品認證,公司白姆鄉基地種植的鐵皮石斛
已通過國家藥監局中藥材GAP認證;公司同時通過了中國中藥協會靈芝/鐵皮石斛道地藥材保護
與規範化種植示範基地認證。公司通過選育優良品種,建立無汙染種植基地,採用仿野生有機栽
培模式,利用先進中藥炮製技術及產品身份可追溯體系,構建了有效覆蓋生產全過程的產品質量
控制體系。
公司在行業內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先後被中國食用菌協會評為「全國食用菌行業
十大龍頭企業」;被浙江省中藥材產業協會聘為第四屆理事會會長單位。「
壽仙谷」商標被中華人民
共和國商務部認定為「中華老字號」,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被浙江省
工商行政管理局認定為「浙江省著名商標」;「武義
壽仙谷中藥炮製技藝」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
質文化遺產名錄。公司承擔制定的《中醫藥-靈芝》 、《中醫藥-鐵皮石斛》兩個ISO國際標準已
經正式發布。
(二)公司的主要經營模式
公司主要產品為靈芝孢子粉(破壁)、破壁靈芝孢子粉、破壁靈芝孢子粉顆粒、鐵皮楓鬥顆粒
和鐵皮楓鬥靈芝浸膏,其主要經營模式如下圖:
1、原材料供應模式
公司的生產原料主要為靈芝孢子粉(原料)、鮮鐵皮石斛、鐵皮石斛幹品等中藥材,主要來源
於基地自產和對外採購,另外,公司也對外採購由公司提供菌種的靈芝菌棒,用以自行栽培靈芝
並產出靈芝孢子粉。
(1)基地自產模式
基地自產模式是指由公司租賃土地,僱傭員工嚴格按照企業種植標準和要求進行靈芝和鐵皮
石斛的培育、栽種管理,形成公司自有的種植基地。當靈芝和鐵皮石斛達到可採摘狀態後,公司
根據生產計劃採摘後作為原材料使用。
在該模式下,公司能從源頭有效控制原料的品質和安全,保障原料供應穩定,但前期投入較
大,回收期較長。目前,公司已在武義白姆鄉、俞源鄉建立了中藥材標準化種植基地,主要用於
種植靈芝、鐵皮石斛、西紅花、杭白菊、三葉青等中藥材。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共租賃
農村土地1,438.58畝,無自有土地用於種植。
(2)外購模式
外購模式有兩種:一是合作種植模式,即公司通過與農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籤訂合同,向其
免費提供菌種、種苗和技術指導,當農戶或農民專業合作社生產的靈芝孢子粉(原料)、靈芝菌棒、
鮮鐵皮石斛及鐵皮石斛幹品經驗收合格後,公司按合同事先約定的協議價格全數回購。二是一般
採購模式,即公司直接向農戶、農民專業合作社或其他法人機構按市場價收購符合公司質量標準
的靈芝孢子粉(原料)、鮮鐵皮石斛、其他中藥材、基質等原材料。公司的外購模式以合作種植模
式為主。
在合作種植模式及一般採購模式下,農民專業合作社及農戶向公司提供的靈芝孢子粉(原料)
均未進行任何加工,亦未粉碎破壁,靈芝孢子粉(原料)的破壁由公司完成。
2、生產模式
公司的生產流程如下:
公司發展戰略規劃
年度良種繁育計劃
年度基地生產計劃
年度工廠生產計劃
年度生產計劃
物資供應
組織良種繁育、基
地生產、工廠生產
設備維修
質量檢驗產品入庫
營銷中心編制市場預
測和銷售計劃
每年末,生產技術中心根據公司五年發展戰略及營銷中心提供的市場預測和銷售計劃制定下
一年度的良種繁育計劃、基地生產計劃和工廠生產計劃,經總經理審批通過後形成公司本年度的
生產計劃,並由生產技術中心結合基地大棚建造情況、基地種植周期、設備運行情況、原材料及
成品庫存、生產周期等要素,形成每月生產計劃,經分管生產的副總經理批准後安排生產。
3、銷售模式
公司實行以經銷為主、直銷為輔的銷售模式。直銷模式主要針對購買公司產品用於直接消費
的企事業單位及個人,而經銷模式主要針對醫藥連鎖店、藥品經銷商、超市及商場。
(1)經銷模式
經銷模式是指公司在指定市場區域甄選一家以上經銷商,通過經銷商將產品銷售給終端客戶
的銷售模式,主要針對醫藥連鎖店、藥品經銷商、超市及商場,分為買斷式經銷(公司和經銷商
之間構成買賣關係,經銷商承擔貨物滅失風險)和代銷式經銷(公司與經銷商之間構成委託關係,
公司承擔貨物滅失風險)。公司主要選擇大型、知名或有信譽的老字號藥房、大型商超作為合作夥
伴,拓展經銷渠道。
(2)直銷模式
直銷模式是指不通過中間銷售環節,直接將產品銷售給終端客戶的銷售模式,主要針對購買
公司產品用於直接消費的企事業單位及個人。在直銷模式下,公司主要通過零售和網際網路等渠道
實現銷售。
(三)公司所處行業的基本情況
1、行業概況
(1)中藥飲片行業概況
自2004年以來,中藥飲片行業一直保持強勁增長勢頭,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數據,2018
年我國中藥飲片加工市場規模突破2,500億元,達到2,637億元,同比2017年增長21.8%。2011-2018
年我國中藥飲片加工市場規模從874億元增長至2,637億元,期間我國中藥飲片加工市場規模年
均複合增長率為17.1%,中藥飲片在醫藥行業中的佔比呈現逐年遞增趨勢。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近年來,《中醫藥發展規劃綱要(2016-2030)》、《中醫藥「
一帶一路」發展規劃》、《中醫
藥發展「十三五」規劃》等重要文件相繼發布,中醫藥逐漸成為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中具有獨特優
勢和廣闊市場前景的戰略性產業。2017年7月1日,《中醫藥法》正式實施,更是以法律的形式
明確了中醫藥事業的重要地位,加大了對中醫藥事業的扶持保障力度,對於繼承和弘揚中醫藥,
促進中醫藥事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2018年5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古代經典名方
中藥複方製劑簡化註冊審批管理規定的公告》(2018年第27號),明確了"對滿足規定要求的經典名
方製劑申請上市,可僅提供藥學及非臨床安全性研究資料,免報藥效學研究及臨床試驗資料"。中藥
經典名方簡化註冊審批的辦法有利於推動傳統中醫藥的現代化發展,促進中醫藥在保護公眾健康
領域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根據中國中藥高質量發展研討會的預測數據,2018-2023年期間我國中藥飲片加工市場規模
將保持年均15%左右的市場增速,預計到2023年我國中藥飲片加工市場規模將超過5,000億元。
數據來源:中國中藥高質量發展研討會。
中藥飲片生產與中藥材的種植具有較高關聯度,中藥材的質量、價格變化直接影響中藥飲片
的生產,中藥材供應穩定性和原料品質優劣是衡量中藥飲片生產企業競爭力的重要因素。截至
2017年底,全國共有22家中藥材市場通過國家審批,中藥飲片市場已形成了相對公平的競爭環
境,價格相對透明,行業市場化程度較高。《藥品管理法》規定,中藥材屬於藥品範疇,但在育
種、種植環節仍歸屬於農業。目前,部分優勢企業逐漸加大了育種、種植技術的研發和推廣力度,
通過建立中藥材種植基地、與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戶合作等多種方式開展中藥材種植,以保證中
藥材原料供應的穩定性。未來,將會有更多的企業涉入中藥材育種、種植領域,提高對中藥材資
源的控制,從而強化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工業和信息化部2016年發布實行的《醫藥工業發展規劃指南》提出,要提升大宗道地藥材標
準化生產和產地加工技術,從源頭提升中藥質量水平。2018年12月,農業農村部會同國家藥品
監督管理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編制印發了《全國道地藥材生產基地建設規劃(2018—2025年)》,
進一步強調要推進道地藥材基地建設,加快發展現代中藥產業。道地藥材不僅有特定的生長條件
和生態環境,還講究栽培技術和採收加工工藝,所以道地藥材要比其他地區生產的同類藥材品質
更好。隨著消費者對藥品品質和安全性的日益重視,原產地「道地」並經有機產品認證的中藥材為
原料炮製的中藥飲片將受到市場青睞。
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披露信息,截至2018年12月底,從事中藥飲片加工的藥品
生產企業為2,237家,數量眾多,行業集中度較低,企業間競爭日趨激烈。從企業規模來看,我
國中藥飲片生產企業普遍規模偏小,行業內企業呈金字塔分布,小型企業佔絕大多數。近年來,
政府強制要求中藥飲片生產企業進行GMP認證,同時鼓勵中藥企業進行兼併重組,部分規模小、
競爭力較弱、管理不規範的生產企業將逐步被市場所淘汰。隨著行業的不斷發展和優勢企業競爭
力的提升,中藥飲片行業集中度也將逐步提高。
(2)保健食品行業概況
近年來,國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齡化引發的慢病管理需求提升、城市化及生活環境的
問題引發人們對健康的關注,成為中國保健食品市場發展的重要
驅動力。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
《中國營養保健品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1年至2017年,我國營養保健
食品行業市場規模處於不斷上升趨勢,2017年我國營養保健品行業市場規模首次突破3,000億元,
預計2018年我國營養保健品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3,309億元。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目前,保健食品品種繁多,不同品種間市場格局差別較大,從企業規模來看,我國保健食品
生產企業普遍規模偏小,行業內企業呈金字塔分布,小型企業佔絕大多數,行業集中度較低,企
業間競爭日趨激烈。在新的大環境變革下,未成熟但高速發展的中國保健食品行業將會面臨競爭
格局洗牌,行業整合將加速,部分規模小、競爭力較弱、管理不規範的生產企業將逐步被市場所
淘汰,保健食品行業集中度也將逐步提高。
(3)靈芝及靈芝孢子粉行業概況
近年來,隨著消費者對靈芝孢子粉藥用價值的深入了解,我國靈芝孢子粉產業快速發展,增
速遠高於靈芝子實體類產品。市場上的靈芝孢子粉主要為普通靈芝孢子粉和靈芝孢子粉(破壁)。
研究表明,靈芝孢子粉(破壁)的藥用價值明顯高於靈芝子實體及未破壁靈芝孢子粉,現已成為
市場上的主流產品。
由於靈芝在全國分布較廣,且靈芝孢子粉等靈芝深加工產品功效顯著,具有良好經濟效益,
目前國內生產企業數量及靈芝產品種類繁多。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披露信息,截至
2018年12月底,有藥品批文或保健食品批文的靈芝及靈芝孢子粉產品分別有187個和1,157個,
但目前尚未形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品牌,市場上多以區域性品牌為主,如
壽仙谷、南京中科集團
股份有限公司、福建仙芝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未來,隨著行業的有序化發展,掌握核心破壁
與去壁技術並具有品牌知名度的生產企業的優勢將更加明顯,其市場競爭力也將進一步提升。
(4)鐵皮石斛行業概況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鐵皮石斛產品主要分三類,一類是將鐵皮石斛莖製成幹品,以鐵皮石斛、
鐵皮楓鬥為主;二是以保健食品為主的深加工產品,包括顆粒劑、膠囊、片劑、口服液、浸膏等
多種劑型;三是鮮品,包括莖、花和葉,其中莖為最重要的銷售品。
在鐵皮石斛深加工及銷售環節,浙江企業具有領先優勢,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披
露信息,截至2018年12月底,全國僅有2個有中成藥藥品批文的鐵皮楓鬥產品均由浙江企業生
產,99個鐵皮石斛保健食品中有62個由浙江企業生產。浙江已形成以天台、樂清、金華、杭州
等為產業集聚區,浙江天皇藥業有限公司、
康恩貝集團有限公司、金華
壽仙谷藥業有限公司、浙
江森宇藥業有限公司、杭州天目山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骨幹企業已成為產業發展的中堅力量,
初步形成了立鑽牌、
壽仙谷牌、森山牌、
康恩貝濟公緣牌、天目山牌等主導品牌。
2、行業發展前景
(1)國民經濟快速發展、居民收入持續提高促進醫療保健支出
近年來,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居民收入持續提高。醫療保健是人們生活的基本需求之一,
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居民衛生支付能力不斷提升。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城鎮居民人
均醫療保健支出從2013年的1,136元增至2018年的2,046元,年均複合增長率12.49%,農村居
民人均醫療保健支出從2009年的668元增至2018年的1,240元,年均複合增長率13.17%。隨著
今後國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持續增長,人們對身體健康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
我國居民醫療保健的支出亦將穩步增長。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2)人口老齡化將繼續推動中醫藥醫療保健市場擴容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中國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7年底,我
國大陸總人口數13.90億人,其中65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數1.58億人,佔總人口的比重達到了
11.39%,較2013年的9.67%上漲了1.72個百分點。據國家統計局官網顯示,根據人口抽樣調查
推算,2018年65周歲及以上人口將達到1.67億人,佔總人口的比重為11.94%,老齡化形勢日益
嚴峻。由於老年人生理功能衰退,患病率大大高於青壯年,在醫療保健方面的支出相對較高,老
年人口藥品消費佔藥品總消費的比例已超過50%。國務院於2017年起陸續印發《「十三五」 衛生
與健康規劃》、《「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等重要文件,明確了中醫藥
在健康、養老等方面的發展規劃。未來,隨著社會老齡化的推進,將進一步推動中醫藥醫療保健
市場的擴容。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3)通過重預防、治未病以降低衛生醫療費用是未來發展的大趨勢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衛生總費用已達52,598.28億元,其中:政府衛生
支出15,205.87億元,社會衛生支出22,258.81億元,個人現金衛生支出15,133.60億元。國務院
2009年公布的新醫改方案在總體原則和總體目標中即提出「堅持以預防為主」,表明政府已經充分
認識到了「治未病」的重要性。而無論是從醫學的本質要求,還是從世界的健康趨勢看,充分發揮
中醫藥在防治疾病、保健養生、臨床運用等方面的作用,大力發展和推廣中醫藥事業都是醫藥行
業的必然趨勢。於2016年出臺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更是進一步指出將中醫藥優勢
與健康管理結合,實施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加快養生保健服務發展的發展規劃。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4)居民慢性疾病發病率提高將帶動中醫藥消費
近年來,伴隨工業化、城鎮化、老齡化進程加快,我國慢性病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2018
年我國因慢性病導致的死亡人數已經佔到全部死亡人數的86%,導致的疾病負擔已超過總疾病負
擔的70%。慢性病最突出特點是複雜性,其治療需要通過全面調理來改善病情。中藥以腑臟經脈
理論為核心,直接採用天然動植物資源,全面動態地把握人體的生理病理信息;注重人體陰陽平
衡、臟腑協調,通過經絡溝通,氣血灌注,改善人體的內環境,以提高人體抵抗疾病的能力。中
醫「欲救其死,勿傷其生」的獨特理念;「通過全面調節,恢復機體的和諧有序,合理地治療慢性綜
合性疾病」的思維方式;「未病先防,既病防變,已病早治」的治療方式已逐漸得到業界的認可。國
務院2017年發布的《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明確提出要發揮中醫藥在慢
性病防治中的優勢和作用,建立由國家、區域和基層中醫專科專病診療中心構成的中醫專科專病
防治體系,中醫藥市場的發展空間巨大。
(5)中醫醫療衛生機構發展將為上遊行業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
近年來,政府積極發展我國中醫醫療衛生機構。國務院發布的《關於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
發展的若干意見》指出,加大中醫藥事業投入,加強中醫院、中醫診所和中藥房建設,允許符合
條件的藥品零售企業舉辦中醫坐堂診所;提出將符合條件的中醫醫療機構納入醫療保險定點機構
範圍,合理確定國家基本藥物目錄中的中藥品種,鼓勵使用中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數
據顯示,近年來,我國中醫類醫療衛生機構數量明顯增加,從2013年的41,996家增至2017年的
54,243家,中醫類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人次從2013年的8.14億人次增至2017年的10.19億人次。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2016年出臺的《中醫藥發展 「十三五」規劃》提出,2020年我國中醫醫院總診
療人次目標達到13.49億人次。中醫醫療衛生機構的發展將促進其上遊行業快速增長。
數據來源: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3 公司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
3.1 近3年的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
單位:元 幣種:人民幣
2018年
2017年
本年比上年
增減(%)
2016年
總資產
1,191,526,893.31
926,344,414.89
28.63
612,095,065.63
營業收入
511,451,922.75
369,963,314.73
38.24
314,879,954.62
歸屬於上市公司股
東的淨利潤
107,652,897.45
88,879,887.34
21.12
80,977,816.88
歸屬於上市公司股
東的扣除非經常性
損益的淨利潤
90,348,659.98
78,162,707.44
15.59
70,199,393.93
歸屬於上市公司股
東的淨資產
984,738,470.40
869,748,259.86
13.22
436,925,641.93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
金流量淨額
171,513,111.54
110,803,595.25
54.79
95,516,877.10
基本每股收益(元
/股)
0.76
0.71
7.04
0.77
稀釋每股收益(元
/股)
0.76
0.71
7.04
0.77
加權平均淨資產收
益率(%)
11.61
13.09
減少1.48個百分點
20.27
3.2 報告期分季度的主要會計數據
單位:元 幣種:人民幣
主要財務數據
第一季度
(1-3月份)
第二季度
(4-6月份)
第三季度
(7-9月份)
第四季度
(10-12月份)
營業收入
126,515,132.67
100,460,842.41
97,367,114.48
187,108,833.19
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
的淨利潤
36,173,492.56
17,867,061.96
5,959,963.40
47,652,379.53
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
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
後的淨利潤
32,022,670.53
12,532,857.62
4,631,278.96
41,161,852.87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
流量淨額
54,408,680.99
34,432,744.86
15,828,637.13
66,843,048.56
報告期內,公司確認2018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股份支付費用3,529.73萬元,其中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分別確認股份支付費用526.83萬元、1,580.49萬元和1,422.41萬元。剔除股
份支付費用影響後,公司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
2,313.54萬元、2,176.49萬元和6,187.65萬元。
季度數據與已披露定期報告數據差異說明
□適用 √不適用
4 股本及股東情況
4.1 普通股股東和表決權恢復的優先股股東數量及前10 名股東持股情況表
單位: 股
截止報告期末普通股股東總數(戶)
15,079
年度報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東總數(戶)
13,700
截止報告期末表決權恢復的優先股股東總數(戶)
年度報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決權恢復的優先股股東總數(戶)
前10名股東持股情況
股東名稱
(全稱)
報告期內
增減
期末持股數
量
比例
(%)
持有有限售
條件的股份
數量
質押或凍結情況
股東
性質
股份
狀態
數量
浙江
壽仙谷投
資管理有限公
司
57,964,030
40.44
57,964,030
無
境內非國有
法人
李振皓
11,570,500
8.07
11,570,500
無
境內自然人
鄭化先
353,000
5,900,500
4.12
353,000
無
境內自然人
李振宇
3,933,970
2.74
3,933,970
無
境內自然人
葉世萍
3,362,447
2.35
無
境內自然人
孫樹林
-1,390,500
2,889,000
2.02
無
境內自然人
王瑛
410,000
2,707,500
1.89
2,707,500
無
境內自然人
李建淼
103,200
2,480,700
1.73
2,480,700
無
境內自然人
孫惠剛
2,028,100
1.41
無
境內自然人
謝華寶
-1,160,000
2,010,000
1.40
無
境內自然人
上述股東關聯關係或一致
行動的說明
1、李明焱家族(李明焱、朱惠照、李振皓、李振宇)為公司共同實
際控制人,上述四人直接或間接合計持有公司51.25%的股權,其中
李明焱、朱惠照為夫妻關係,李振皓、李振宇為兄弟關係,李振皓、
李振宇為李明焱、朱惠照之子。李明焱、朱惠照分別持有控股股東
壽仙谷投資65.00%、35.00%的股權,
壽仙谷投資、李振皓、李振宇
為一致行動人;2、李建淼系李明焱、朱惠照之侄子,李建淼與李振
皓、李振宇系堂兄弟關係;3、王瑛系李明焱、朱惠照之外甥女;王
瑛與李振皓、李振宇系表兄妹關係;4、除上述情況外,公司未知其
他股東之間的關聯關係和一致行動情況。
表決權恢復的優先股股東
及持股數量的說明
4.2 公司與控股股東之間的產權及控制關係的方框圖
√適用 □不適用
4.3 公司與實際控制人之間的產權及控制關係的方框圖
√適用 □不適用
4.4 報告期末公司優先股股東總數及前10 名股東情況
□適用 √不適用
5
公司債券情況
□適用 √不適用
三 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
1、報告期內主要經營情況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1,145.19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8.24%。公司營業收入主要
來源於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系房租收入等,佔營業收入的比重較小。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0,666.14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8.00%,主要原因系公
司在完善原有銷售網絡的基礎上拓展了新的營銷渠道,在持續提高產品品質的同時加大了營銷宣
傳力度,受此影響,公司主要產品的銷售收入均有不同比例的增長。
報告期內,公司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0,765.29萬元,同比增長21.12%,增幅低
於主營業務收入增幅,主要系本期公司確認2018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股份支付費用3,529.73
萬元所致。
2、導致暫停上市的原因
□適用 √不適用
3、面臨終止上市的情況和原因
□適用 √不適用
4、公司對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原因及影響的分析說明
√適用□不適用
1、重要會計政策變更
財政部於2018年6月15日發布了《財政部關於修訂印發2018年度一般企業財務報表格式的通知》
(財會(2018)15號),對一般企業財務報表格式進行了修訂。公司執行上述規定的主要影響如
下:
會計政策變更的內容和原因
受影響的報表項目名稱和金額
(1)資產負債表中「應收票據」和「應收帳
款」合併列示為「應收票據及應收帳款」; 「應付
票據」和「應付帳款」合併列示為「應付票據及應
付帳款」; 「應收利息」和「應收股利」併入「其他
應收款」列示; 「應付利息」和「應付股利」併入
「其他應付款」列示; 「固定資產清理」併入「固定
資產」列示; 「工程物資」併入「在建工程」列示;
「專項應付款」併入「長期應付款」列示。比較數據
相應調整。
「應收票據」和「應收帳款」合併列示為「應收
票據及應收帳款」,本期金額63,417,447.98 元,
上期金額36,934,532.00元;
「應付利息」和「應付股利」合併列示為「其他
應付款」,本期金額2,482,431.33元,上期金額
1,827,329.80元;
「應付票據」和「應付帳款」合併列示為「應付
票據及應付帳款」,本期金額34,656,968.71元,
上期金額22,959,932.84元。
(2)在利潤表中新增「研發費用」項目,將
原「管理費用」中的研發費用重分類至「研發費
調減「管理費用」本期金額33,666,928.62
元,上期金額20,969,321.21 元,重分類至「研發
用」單獨列示;在利潤表中財務費用項下新增「其
中:利息費用」和「利息收入」項目。比較數據相
應調整。
費用」。
2、 重要會計估計變更
本期公司主要會計估計未發生變更。
5、公司對重大會計差錯更正原因及影響的分析說明
□適用√不適用
6、與上年度財務報告相比,對財務報表合併範圍發生變化的,公司應當作出具體說明。
√適用□不適用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本公司合併財務報表範圍內子公司如下:
子公司名稱
金華
壽仙谷藥業有限公司
武義
壽仙谷中藥飲片有限公司
杭州
壽仙谷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
壽仙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蘇州
壽仙谷藥房有限公司
上海
壽仙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
壽仙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武義
壽仙谷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
浙江
壽仙谷珍稀植物藥研究院
金華市
壽仙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金華市康壽製藥有限公司
浙江
壽仙谷植物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