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蛙先帶大家欣賞幾幅作品
我想說的是,以上這些作品都是藝術大師的作品,你相信嗎?
你沒有看錯,這些都不是兒童畫,從上到下分別是畢卡索、夏加爾、米羅、杜布菲、克利幾位藝術大師的繪畫作品。
畢卡索:我用盡一生的時間,才能像孩子一樣畫畫。
坐在扶手上的女子——畢卡索
對於藝術家來說,他們試圖回到童年,找尋的其實是一種純樸、真摯、忠於內心的表達。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的畫最顯著的特徵就是稚拙的童趣跟天馬行空的想像力,這些都是孩子與生俱來的能力,將孩子的想像力與大師的作品相結合,從孩子的視角解讀大師的作品,會產生很多奇妙的化學反應。
並且小時候播下的種子,會在他心中生根發芽,隨著孩子的成長,他會對經典藝術作品產生更深刻的想法。
今天我們一起通過三個遊戲跟著藝術大師畢卡索一起進行一場神秘的藝術探索
畢卡索
西班牙畫家、雕塑家,被稱為20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天才。
他的作品主要分為幾個時期——早年的「藍色主義」、「粉紅色時期」、盛年的「黑人時期」、「立體主義時期」、晚年的「超現實主義時期」等。
針對孩子的繪畫學習,不必介紹其複雜的生平,我們可以抓住畢卡索畫風特點,跟孩子開啟一場畢卡索藝術作品的奇幻探索之旅。
遊戲一:畢卡索式畫風
準備材料:畢卡索五官元素小卡片、A4紙、剪刀、蠟筆、膠水
讓孩子觀察幾幅畢卡索的人物肖像畫,畫中的這些人物都有什麼特點呢?
是不是這些人物的臉都像是由兩張臉拼接而成?五官的主要特徵也都被抽象和簡化,再隨意地排列在一起。
觀察完這些作品, 我們就可以帶著孩子一起來創作一幅「畢卡索式」肖像畫。
首先,畫出人物的臉部輪廓:可以是拼接的、扭曲的。
人物的臉部輪廓不受限制,可以是側臉、正臉等
然後將準備的五官剪下來,隨意組合,用膠水粘在臉上。
將其列印、剪下來
最後,參考畢卡索作品的配色,用蠟筆為臉部上色,可以大膽配色,人物特徵越明顯越好。一幅有趣的人物肖像畫就完成啦!
遊戲二:畢卡索的自畫像
準備材料:畢卡索自畫像、一面鏡子、水彩/水粉畫筆、顏料
畢卡索一生畫過上百幅自畫像,從 15 歲的青蔥少年到 91 歲耄耋老人,其畫風在不斷變化。是什麼讓畢卡索的畫風有如此的顛覆?當我們把他從翩翩少年,到垂暮之年的 12 副自畫像依次排列的時候,能從中發現些什麼?
15歲
19歲
20歲
25歲
26歲
36歲
57歲
84歲
85歲
90歲
91歲
91歲
從青年到老年,他的自畫像也從細膩、寫實的油畫演變為誇張的幾何拼接、鮮豔的色塊組合。和孩子一起認真觀察,細細體會、看看孩子眼中,這些畫在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接著,讓孩子對著鏡子,創作一幅自畫像吧。
遊戲三:畢卡索的吉他
準備材料:不同樂器的圖片、波普風格卡紙、剪刀、膠水、卡紙
我們先讓孩子觀察《老吉他手》與《三個音樂家》兩幅作品:
老吉他手
三個音樂家
小朋友們一般如何畫一把吉它的?是不是希望畫得像真正的吉它,越像越好!其實畢卡索早年也是這樣,《老吉他手》這幅畫中的吉他具象而真實。
但在他後來的名作《三個音樂家》中,是這樣的畫的:樂器、琴譜都好像被撕碎了,又以新的方式重新組合,但並沒有拼回原形,而是形成分離的畫面。
這兩幅同樣表達音樂主題,但前一幅寫實畫作充滿陰鬱與苦澀,後一副拼貼畫作卻洋溢著歡快與幸福。
畢卡索後期酷愛 拼貼風格 ,他使用報紙、牆紙、木紋紙等材料,拼貼出不同形狀的物體,產生獨特的視覺體驗。
讓我們跟著畢卡索一起來體驗一下他的拼貼風格。首先選擇一個樂器圖案,沿邊緣剪下,再把每樣樂器用手撕成大小不一的碎片。
選擇一張波普圖案的卡紙,卡紙的色彩與抽象幾何形狀對比強烈。
把撕好的碎片,以自己的方式隨意排列組合,粘貼在背景紙上,屬於你的立體主義拼貼作品,就完成啦!記住完成拼貼藝術的關鍵:完成一個具象的圖案;將圖案撕成或剪成小片;以新的方式重新組合在一起。
看完有沒有給你帶來更多的啟發和興趣呢?趕緊動起手來,跟著畢卡索一起找尋繪畫的靈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