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又一年兒童節到了,孩子們忙著用水彩蠟筆繪製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陪孩子的大人們一邊為他們的成長欣慰,一邊為自己已逝的童年感慨。為了再現兒童時代純真無邪的美好世界,康定斯基、盧梭、畢卡索、齊白石等藝術大師們紛紛與兒童親密接觸,一起生活,一起作畫,甚至直接向兒童學習,從兒童畫裡吸取營養進行創作,這些用童心繪製的平凡生活,則成了現代藝術中最「可愛的」一道風景線。
盧梭:一個童心未泯的大孩子繪畫是自己的玩具
享利·盧梭《橄欖球員》
法國19 世紀巴比松風景畫派畫家亨利·盧梭,是原始派藝術的開創者,也是一位一直追求童真童趣繪畫的代表人物。他自學成才,49歲退休後才開始畫畫,並同時進入他繪畫創作的童年時代,盧梭的性格天真質樸,就像一個童心未泯的大孩子,心中總是保持著天真與快樂,他總是以兒童純真的視角來觀察世界,並將其體現在畫面上。
作品風格上,由於是自學成才,沒有技法上的束縛,盧梭的創作極富創意性,簡單化的造型、明快且幾乎平塗的固有色、稚拙可愛的人物……這些兒童的作畫方法使整體畫面散發出一種原始的稚拙美。作品《嘉年華之夜》、《夢》、《橄欖球員》中,人物的造型和神態極具兒童的幼稚和性格特徵,人物和樹木都是平塗的,色彩也具有兒童畫的成分,沒有空間的深遠感,這是盧梭特有的繪畫風格,「他像一個孩子,在自己的玩具箱子裡面理解宇宙。」
克利:向兒子學習「遊戲式」繪畫創作
克利《喜歌劇「航海者」中的戰鬥場面》
瑞士最富詩意的造型大師保羅·克利也是一位追求兒童畫稚拙、純樸風格的藝術家,他一生繪畫風格多變,而兒童的純真畫風使他達到了藝術的頂峰。對於自己的創作,克利認為「我的創作必須從那些最微小的東西開始,應該像一個剛出生的嬰兒,對歐洲一無所知,什麼也不懂。」他經常看他兒子畫畫,把其中奇妙的形象、符號記在腦海裡,與自己的思想進行結合重組,就成為他畫面中的符號。
此外,克利小時候隨手畫在書本上的圖畫也是其創作的靈感來源之一,代表作品《喜歌劇「航海者」中的戰鬥場面》中魚和水草的造型就很多來自克利數學和幾何本子上的稚拙圖畫。克利的創作並不是將這些形象照搬,而是以此為靈感,任畫筆牽引自己在畫紙上反覆塗抹,直到形象出現為止。這種「遊戲」式的創作自1923年開始一直持續到克利的晚年。
畢卡索:用一生學習像小孩子那樣畫畫
《長羽毛的貓頭鷹》 創作於1951年
西班牙畫家、雕塑家巴勃羅·魯伊斯·畢卡索是西方現代派繪畫的主要代表。他一生的藝術創作幾乎涉及了所有歷史上的藝術,晚年最鍾情的卻是兒童藝術。對於畢卡索來說「每個孩子都是藝術家,問題在於你長大成人之後是否能夠繼續保持藝術家的靈性。」為了保持孩子的靈性,雖然14歲的畢卡索就能畫得像拉斐爾那樣好,但他卻用了一生的時間學習像小孩子那樣畫畫。
這樣堅持學習的成果在畢卡索晚年的陶瓷藝術中得到充分體現,《競技場中的牛》、《長羽毛的貓頭鷹》等作品充滿了童趣,就像小孩子的隨手之作,稚拙可愛,極富想像力。對於這些作品,畢卡索則堅持認為自己所創造出來的陶藝產品應該低價銷售,讓普通民眾都能用得起。這種理想主義化的童心現在看來可愛極了。
米羅:兒童時期的天賦可遇不可求
米羅《哈裡昆的狂歡》
西班牙抽象派大師胡安·米羅天生具有兒童敏感的捕捉能力和天真心靈,被譽為「返老還童的天才」。創作上米羅深受兒童藝術的影響,從兒童繪畫中汲取了大量創作靈感,他認為「兒童時期的天賦」是最重要的,這也是一個人的高創造力時期,一旦孩子長大,這種能力或許就會消失。
作品風格也與兒童畫相似,色彩上米羅常用紅色、檸檬黃、深藍色、黑色等兒童般鮮豔明亮的顏色來表達他對西班牙夢幻的童年生活的熱愛;且作品沒有構圖意識,所有的物體都很隨意的擺放在畫面中;造型上也看不到專業繪畫中的透視,只用一系列兒童般稚拙的幾何圖形構成畫面,沒有物體本身所具有的真實性。例如《農場》、《哈裡昆的狂歡》、《小丑的狂歡節》等作品。
康定斯基:通過抽象幾何形體為兒童編排「戲劇」
康定斯基的晚期作品《藍天》
俄裔法國畫家、藝術理論家瓦西利·康定斯基是現代藝術的偉大人物之一,也是少有的以幾何抽象繪畫語言表達童趣的藝術大師。康定斯基認為他的畫作是在兒童畫非凡的無意識力量影響下創作而成,他花了大量時間從兒童繪畫中學習創作技巧,「琢磨兒童在畫中的想像力採用兒童自由空間、色彩無定形處理,前景與後景的模糊等繪畫語言。」
康定斯基的晚期作品《藍天》,畫面中不是簡單的一塊天的本色,而是浮動著各種奇怪的形象,好似神秘宇宙中的微生物,又好似海底世界裡的動植物。藝術家就像一位兒童的戲劇家,通過抽象幾何形體為兒童編排著他們喜愛的色彩、形狀、構圖。
夏加爾:以兒童畫語言重現故鄉的童年記憶
夏加爾《馬戲團場景》
俄裔法國畫家、版畫家和設計師馬克·夏加爾是巴黎畫派的代表人物,也是童真夢幻繪畫的藝術家之一,畫面內容多是將故鄉故事夢幻化,風格上以兒童畫的語言形式為主,呈現藝術家兒時心目中的完美故鄉,作品與兒童畫相比具有異曲同工的意趣。
《我的村莊》這幅畫中,可見清晰地看到畫家想要表現的兒時的村莊、農夫、樹、牛、雞……其中牛和雞的形象在夏加爾的每幅作品幾乎都能看見,因為這是畫家童年曾經無數次為之祈禱的被屠殺的小牛和雛雞。夏加爾的作品《馬戲團場景》,其靈感主要來源於童年時期馬戲團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夏加爾以自己的童年經歷與記憶為創作源泉,以兒童畫語言為畫面風格來表達其對自己故鄉的眷戀與懷念。
村上隆:向兒童學習如何「幼稚」
村上隆的太陽花
日本極具影響力的藝術家村上隆,作為迷戀蘿莉、熱愛cosplay的當代青年們的偶像的同時,也被稱為「時尚藝術的鬼才」。他之所以如此受歡迎,歸根結底在於他認清了一個事實:當今世界,兒童是高度的成人化,而成人,是高度的兒童化。幼稚,是一種力量,是一種市場。「要讓人開心、大吃一驚,唯一手段往往就是幼稚。幼稚不是兒童的傻氣,它其實是股足以衝擊成人世界的非常力量——『幼稚力』。」為了充分把握這種力量,村上隆開始向兒童學習如何「幼稚」,「我很喜歡孩子們看待事物的獨特方式,好像他們想得不夠或沒有想通的樣子——他們用不著多想就可以超越這個故事。」
在兒童思維及繪畫作品的影響下,村上隆借用迪斯尼經典動畫的米老鼠形象,加上日本本土動畫阿童木的造型特徵,創造了可愛的《多比先生》;另外,他還將掛著笑臉像太陽的鮮花複製成一片,塗上童話般的顏色,構成一個成人版的童話世界。
草間彌生:我是漫遊奇境的現代愛麗絲
草間彌生與愛麗絲創意插畫
日本藝術天后、話題女王草間彌生是當代著名波普藝術家之一,因自幼患有視聽神經障礙症,世界萬物對她來講都充滿了大小不一的圓點,這些幻化的圓點也伴隨了草間彌生一生的創作生涯,所以她又被稱為「圓點女王」。創作內容上,小時候在爺爺農場見到的南瓜、蘑菇是其最喜歡的形象,她用稚拙的筆法使作品中的物體充滿可愛的童趣。
這種極具兒童化的創作風格,在她為《愛麗斯夢遊仙境》所做的插圖中表現得最為充分,《愛麗斯夢遊仙境》描繪的是一個荒誕離奇、充滿大膽奇特想像的魔幻世界,也是一個童心的世界。草間彌生一直沉迷於童年時代,著迷於以孩童的眼光打量世界,這無疑和《愛麗絲奇境歷險記》的精神主旨是契合的。在書的最後,草間彌生自述:「我,草間彌生,是漫遊奇境的現代愛麗絲。」這,正是她和這本小說心有靈犀的地方。
豐子愷:憧憬孩子們的生活把初心印在畫上
豐子愷《兒童節》
中國現代受人敬仰的漫畫家、散文家豐子愷,一生創作了大量關於兒童或者涉及兒童的作品,其中尤以兒童漫畫最為出彩。之所以以兒童作為題材進行創作,是因為愛子如命的豐子愷想把自己子女的童年記錄下來,並為6個孩子創造他們可以理解的東西。常常在孩子們有說有笑的環境中作畫,豐子愷的內心也像個未曾長大的孩子,他開始用兒童無功利地心態看待世界,並從兒童心理出發,描摹孩子們天然純真的本性,希望通過自己的畫筆喚回人們的童心,重回那個潔淨的、已逝的世界。
豐子愷曾說:「我的心為四事所佔據了:天上的神明與星辰,人間的藝術與兒童。」他把初心印在了畫上:「我的孩子們,我憧憬於你們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
【結語】通過這些頂級藝術大師的繪畫,我們發現他們均對兒童繪畫非常感興趣,創作中也受到了兒童繪畫稚拙天真創作理念的影響,許多作品也與兒童畫極其相似,甚至難以區分,但他們兩者之間還是存在差別的。兒童畫是孩童們跟隨自己的內心喜好發揮想像力去描畫他們自己的世界,藝術大師們的作品則是藉助兒童畫中的童趣,試著用「童心」描繪他們已逝的「可愛」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