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棉花在83歲老廠裡的奇妙旅行

2020-12-15 騰訊網

創建於1934年、於1937年建成投產的雲南紡織廠,使雲南紡織業擺脫了延續千年的手工作坊形式,曾是雲南最大的棉紡織企業和雲南省近代最重要的地方工業企業之一。從戰時為國家提供物資供給,到改革開放後以26個專業交易市場實現華麗轉身,再到雲南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東南亞商品主題商城……雲南紡織廠80年發展歷程,見證一座城市的發展變遷。

今天

小編帶你到紡織老廠

回味老昆明記憶

探尋一朵棉花

是如何華麗轉身為坯布的

紡織工藝流程包括紡紗工藝和織造工藝兩部分

紡紗工藝流程主要包括:清棉、梳棉、精梳、並條、粗紗、細紗。

織造工藝流程主要包括:絡筒(併線、捻線、搖紗)、整經、漿紗、穿經、織造、整理。

一朵棉花

一朵棉花的蛻變

的蛻變

首先進入清棉工序,清除原棉中的大部分雜質、疵點及不宜紡紗的短纖維;進入梳棉機,對清棉工序下機的棉卷經過刺輥、錫林蓋板、道夫等工序,分梳、除雜、混合成棉條入筒。

接下來開始精梳,並條:用6~8根棉條進行併合,改善棉條長片段不勻;對並條合成的熟條經過牽伸、加捻,使紗條具有一定的強力,以利於粗紗卷繞,準備上細紗。

細紗工序:將粗紗牽伸拉細到所需細度,並加捻,形成具有一定捻度和強力的細紗並卷繞在筒管上。

經過絡筒整經漿紗穿經織造等工藝

點擊播放 GIF 1.5M

點擊播放 GIF 1.8M

點擊播放 GIF 1.0M

棉花終於變成了坯布!

記者:方玲娜 、吳新華

編輯:鈴鐺

責編:李雪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老版《星際爭霸戰》「史巴克」去世 享年83歲
    老版《星際爭霸戰》「史巴克」去世 享年83歲 2015-02-28 09:50:0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何路曼     資料圖片:倫納德·尼莫伊1931年3月26日出生于波士頓,他從8歲左右開始表演,17歲時獲得了一個主角。
  • 案例:一朵小棉花,憑什麼改變世界?
    之前對這個牌子倒是略知一二,但是,不知道他們的口號竟然是這個,我心想,你一個小棉花,幹嘛豎起這麼大口號呢?憑著專業媒體人的好奇心,戲哥打探了一番:一朵小棉花是誰?這個品牌的全稱是全棉時代(PurCotton),創立於2009年,目前已在全國25個一二線城市建立了100家直營門店。
  • 新疆700萬棉花從業人口迎來採收季
    機械化、高效率的採收方式將越來越多的新疆棉農解放出來,他們不必再弓著腰、一朵一朵地撿拾棉花。  除了大型採棉機,匯集到田間地頭為棉農服務的還有植保無人機團隊。這幾天,在棉花種植面積約百萬畝的新疆尉犁縣,數百架農業無人機正飛行在棉田上空。廣州一家企業的技術團隊指導農民對棉花進行脫葉處理,提高棉花品質,使農民在產量相同情況下獲得更多收入。
  • 新疆棉花產量再創新高 佔全國83.8%
    新華社烏魯木齊2月5日電(記者杜剛、李志浩)中國棉花看新疆。記者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統計局獲悉,2018年,新疆棉花產量再創新高,達511.1萬噸,比2017年增長11.9%,佔全國的83.8%,佔比同比增加9.8個百分點。
  • 這些婦女遠赴新疆摘棉花,兩個月掙1萬,卻老了幾歲!
    這些婦女遠赴新疆摘棉花,兩個月掙1萬,卻老了幾歲!農民朋友們自古以來就是勤勞、節儉和樸實,他們的生活簡單,沒有太多複雜的心思。只想把孩子們供養大,讓子女有出息,再攢一些小存款供自己養老所用。每年9月份到11月份是採摘棉花的好季節,大家都知道新疆最有名的就是棉花了,因為當地勞動力不夠,全國各地數萬婦女們遠赴這裡摘棉花掙點辛苦錢。新疆的棉花將近3700萬畝,也是全國主要供應地,產量佔80%,雖然很多是機器採摘棉花,但人工採摘仍然是最傳統的。每到這個季節,數萬婦女早早準備好,大家從各地相聚一起,在專人的帶領下來到車站,等候發往新疆的列車。
  • 澳洲棉花種植面積銳減83% 降至40年來最低
    【澳洲棉花種植面積銳減
  • 一朵棉花和「全棉時代」倡導的生活方式
    很多人都覺得單靠一朵棉花、一種纖維材料,難以支撐起一個品牌。但正是這家由醫用敷料龍頭企業衍生出的日用品國民品牌「全棉時代」,憑藉一朵棉花走向了消費升級的風口。「全棉時代」堅持「用棉」的高標準,是只選高品級的天然棉花作為產品核心原材料,無論從美國、澳洲進口的棉花還是中國新疆的棉花,近乎苛刻的原材料純淨度、纖維長度、柔韌度選擇,註定比同類產品在原始投入上更大。
  • 全棉時代用一朵棉花,探索可持續未來
    全棉時代用一朵棉花,探索可持續未來 2020-04-16 10:26:23   來源:網絡
  • 83歲老黨員朱振華自辦「菜農熱線」
    他原是壽光市棉花辦公室副主任、農技站站長,從棉花、油菜到各類果蔬,田間問診60年,收穫了一眾農民「粉絲」。 退休後,朱振華閒不住,將電話號碼登報,成了「菜農熱線」,自己做起了「接線員」,將自己的知識技能分享出去,為各地農民答疑解惑。這一接,就是23年。
  • 棉花堡:這裡有世界上獨一無二奇妙景觀,奶白色的鐘乳石層層疊疊
    這裡有世界上獨一無二奇妙景觀。由高達35C的富含礦物質的地下水從100米高的山上翻滾而下,經過長年累月,奶白色的鐘乳石層層疊疊,聚結成棉花裝的巖石,故稱棉花堡,類似中國四川黃龍的彩池 為什麼只有三條街子的小村子,卻讓它聲名遠揚?答案正是所有女孩子心中的夢幻之地——棉花堡!
  • 91歲老藝術家莎萊病逝 首唱《黃河怨》 譜曲《紡棉花》
    原標題:首唱《黃河怨》 譜曲《紡棉花》 2012年5月20日,莎萊在家中向記者講述當年的「魯藝歲月」 記者劉洪洋 攝 2月18日上午7時35分,老紅軍、著名文藝家、武漢市文聯原主席、黨組書記莎萊在武漢協和醫院因病去世,享年91歲。
  • 土耳其棉花堡溫泉就像雲朵,現在重新開放了,來泡一下吧
    土耳其棉花堡前期由於環保的原因暫時關閉了,近日土耳其宣布棉花堡再次向國際遊客開放,這真的是一個好消息,人們又可以去體驗像棉花一樣的棉花堡溫泉了。棉花堡在土耳其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傳說牧羊人安迪密恩與心中的希臘月神瑟莉妮幽會時忘記了擠羊奶,致使羊奶恣意橫流,蓋住了整座丘陵,大大小小的溫泉又形似棉花,由此得名棉花堡。
  • 那一朵棉花雲
    天空,有一朵雲,一朵棉花雲,無心南北,任意西東。心間,亦有一朵棉花雲,包裹了無限的心思,未雨,未晴,幽居於心。
  • 「彈棉花」,一種正在消失的老行當
    12月14日下午,嘉興市南湖區鳳橋鎮西街的阿忠彈棉被店,一位做棉被30多年的老手工藝人唐師傅正忙著把需要翻新的棉花胎放進機器裡;一位老顧客等著取加工好的棉被。隨著冷空氣的到來,氣溫大幅降低,這幾天,彈棉花的生意特別好。
  • 83歲老戲骨老來得子得意洋洋,放言娶小28歲妻子不後悔,如今怎樣
    導語:老來得子一定是一件大喜事,現在很多的明星或者說很多的富豪,他們也是晚來得子,由於年輕的時候去奮鬥自己的事業去闖蕩人生,所以一直都沒有結婚,又或者說結婚了,由於性格不合又離婚了,再婚之後就是老來得子的情況。今天我們來講述的這個故事,一個83歲的老爺爺,他娶了一個比自己小28歲的妻子,他就是老來得子,他非常的高興。
  • 「彈棉花」,一種正在消失的老行當
    12月14日下午,嘉興市南湖區鳳橋鎮西街的阿忠彈棉被店,一位做棉被30多年的老手工藝人唐師傅正忙著把需要翻新的棉花胎放進機器裡;一位老顧客等著取加工好的棉被。隨著冷空氣的到來,氣溫大幅降低,這幾天,彈棉花的生意特別好。
  • 83歲老教授提前編寫24孝
    魏國庫老教授介紹他編寫的《二十四孝》城市晚報訊 「我是社區的法律顧問,曾經有個得不到贍養的老人找我,讓我幫她寫訴狀,我還答應免費給她打官司。」身為法學教授,83歲的魏國庫最近5年一直在編寫與孝道有關的東西。2010年,魏國庫撰寫的《新二十四孝》故事已經在多家刊物上發表。國家最新出臺的關於《新二十四孝》行為標準,他覺得可以和他撰寫的故事結合起來。魏國庫,省委黨校法學教授,曾參與編寫《中華實用法學大辭典》。離休後編著了10本書,30篇文章,辦理了200多起民事及刑事案件。現已83歲的他,依然走在維護法紀的路上。
  • 棉花堡:這裡有世界上獨一無二奇妙景觀,奶白色的鐘乳石層層疊疊
    這裡有世界上獨一無二奇妙景觀。由高達35C的富含礦物質的地下水從100米高的山上翻滾而下,經過長年累月,奶白色的鐘乳石層層疊疊,聚結成棉花裝的巖石,故稱棉花堡,類似中國四川黃龍的彩池 為什麼只有三條街子的小村子,卻讓它聲名遠揚?答案正是所有女孩子心中的夢幻之地——棉花堡!
  • 83歲老人純手工刻墓碑22年 自學成才不忌諱刻碑
    83歲的杭漢璽讀過私塾,寫得一手工整漂亮的毛筆字,在石板上用毛筆寫上字後,僅憑一把鑿子、一把錘子,老爺子慢工出細活,幾天才能把一塊墓碑雕刻好。 從61歲到83歲,雕刻了22年,如今,他兒子繼承父業雕刻墓碑,但是已經用起了電動工具,一天就能雕刻好幾塊,雖然雕刻的效果也好,但杭老總覺得哪兒不滿意…… 讀私塾時愛上毛筆字 他是那時的「大學生」 家住溧水晶橋鎮杭村的杭老回憶說,小時候自己的家庭條件比較好,12歲就開始讀了4年的私塾,後來又到高淳讀了四年的初中,那時候能讀書的孩子很少
  • 一位女企業家的棉花情結
    在這裡度過少年時代的苗青秀,腦子裡對家最深的印象就是地裡那白花花的棉花。    「印象中,我們村裡一直都有種棉花的傳統,在自家的農田裡,每到秋分放眼望去,總是白花花的一片。放學後,我都會主動幫著家裡去摘花,那時候,母親就告訴我說,家裡的收入一大半都要靠這些棉花。從那時起,在我的記憶深處,白花花的棉花就成了養家餬口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