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旅遊業困中求生-光明日報-光明網

2020-12-25 光明數字報

    【全球抗疫進行時】

    如果在泰國選一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最大的行業,那麼非旅遊業莫屬了。2019年,泰國旅遊業剛剛經歷過高光時刻,外國遊客全年到訪量為3980萬人次,境外遊客貢獻了泰國GDP的11.9%,再加上泰國國內遊客的消費,旅遊業是泰國經濟當之無愧的支柱產業之一。

    「泰人遊泰」「外國人遊泰」

    突如其來的疫情重創了泰國旅遊業。國際遊客數量數月內定格在今年3月下旬採取封鎖措施前的數字,今年前7個月僅有669萬外國遊客入境,較去年同期下降71%,旅遊收入3320億泰銖,同比下降70.4%。數百萬旅遊業者無事可做,面臨生存壓力。

    旅遊業的困境引起泰國政府的高度重視,也引發泰國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泰國政府和社會各界想盡一切辦法,積極協助旅遊業共渡難關。泰國政府推出「泰人遊泰」項目,通過為遊客報銷部分機票和酒店住宿餐飲的方式,鼓勵泰國人遊泰國。項目推出以來,400多萬人註冊,近百萬人已經體驗享受了這個優惠政策。因為取得成功,這一政策將延期至年底。

    9月11日,泰國旅遊局又推出了「外國人遊泰」項目,將目光投向240多萬擁有工作籤證、長期在泰國生活的外國人。受疫情影響,這些原本可以回國休假或去周邊國家旅行的外國人絕大多數只能留在泰國。泰國旅遊部門瞄準這一群體,攜手泰國旅行社協會、泰國酒店協會、航空公司、馳名商家等推出優惠套餐,鼓勵這些「老泰」們在泰國旅遊和消費。記者注意到,項目推出後十分火爆。曼谷航空推出的單程機票套餐價格僅3000餘泰銖,很快就被搶購一空;高端泰式SPA店綠洲也放低身段,599泰銖1小時的泰式按摩券吸引了不少人。

    此外,泰國政府還創設「小長假」,鼓勵國民旅遊消費。9月初,泰國政府補齊泰國新年「宋幹節」假期,特意設置了一個為期4天的小長假。飛往旅遊勝地普吉島的85個航班均爆滿,鄰近首都曼谷的大象島迎來了久違的汽車長龍。受此鼓舞,9月22日,泰國內閣會議決定,批准旅遊與體育部建議,在11月和12月分別再設立一個為期4天的小長假。

    把外國遊客帶來的風險置於可控範圍

    雖然泰國國內旅遊已經基本恢復正常,但作為一個旅遊大國,僅僅依靠國內遊客遠遠不能支撐本國旅遊業發展,很多旅遊企業仍面臨生存危機。在普吉島,酒店入住率僅為個位數,一位剛剛去過普吉島出差的記者朋友在朋友圈分享說:「200多張床位的酒店僅有不到10位住客,太慘了!」在曼谷,那些依賴國際遊客的行業大同小異。不久前的一個周末中午,記者在湄南河邊一家網上評價頗高、點評數近2000條的網紅店就餐,發現能容納四五百人的偌大餐廳僅有三四桌食客,餐廳工作人員數倍於就餐者。泰國旅遊局局長阿育塔表示,如果今年第四季度外國遊客還無法入境,泰國旅遊業400萬從業者中將有250萬面臨失業危機。

    面對旅遊業的困境,泰國政府逐步意識到,為了避免大規模失業帶來的經濟和社會危機,必須承擔重新開放國境帶來的風險,關鍵是要把風險控制在可控範圍之內,不使泰國疫情反覆和造成衝擊。泰國副總理兼衛生部部長阿努廷表示:「如果500萬入境遊客中僅有幾人感染新冠病毒,開放是完全值得的。」因此,泰國開始探索逐步放開國境吸引國際遊客入泰。

    經過反覆評估後,9月15日泰國政府宣布內閣通過了開放外國遊客入境泰國的措施。該措施對入境外國遊客制定了嚴格的條件:必須來自無疫情或疫情已經消除的國家,入境地點限制在春武裡、普吉、曼谷和清邁四地,入境後必須在酒店隔離14天等。與此相配套,泰國出臺了遊客超長停留籤證政策,第一次允許居留90天,可以延籤兩次,一次90天,共計9個月。泰國準備於10月份開始允許外國遊客入境,一次允許100人,每月1200人。泰國預計,該措施的實施能夠每個月給泰國帶來12億泰銖的收入。

    顯然,泰國這一措施針對的並非普通遊客,而是長期停留的高端遊客。由於遊客數量有限,真正能從中受益的旅遊業者寥寥無幾。這一舉措更大的意義在於,這是疫情下泰國對接待外國遊客「旅遊模式」的有益探索,是向世界宣布泰國旅遊又回來了。

    廣大旅遊從業者也在等待外國遊客重新歸來的那一天。8月20日,在曼谷泰中記協舉行的「疫情後的中泰經濟合作」論壇上,多位嘉賓不約而同地提到泰國旅遊市場對中國遊客的熱盼以及中國遊客對來泰旅遊的期許。泰國旅遊局官員表示,在近期中國的旅遊推廣路演中,很多中國遊客表達了希望早日來泰旅遊的願望;兩位觀眾也向在場泰國官員提出訴求,希望政府儘快允許中國遊客入境。中國銀行泰國分行行長李峰表示,疫情期間,中泰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中泰一家親」親上加親。「疫情終將過去,相信到時會有更多中國人選擇來泰國投資,會有更多中國遊客來泰國旅遊。」

    (本報曼谷9月23日電 本報駐曼谷記者 付志剛)

相關焦點

  • 泰國旅遊業困中求生
    新華社記者 張可任攝【全球抗疫進行時】如果在泰國選一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最大的行業,那麼非旅遊業莫屬了。2019年,泰國旅遊業剛剛經歷過高光時刻,外國遊客全年到訪量為3980萬人次,境外遊客貢獻了泰國GDP的11.9%,再加上泰國國內遊客的消費,旅遊業是泰國經濟當之無愧的支柱產業之一。
  • 徵文啟事-光明日報-光明網
    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好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在連續兩年成功舉辦系列徵文活動的基礎上,貴州省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與光明日報社決定聯合舉辦第三屆「孔學堂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徵文活動
  • 傳承與發展書院文化意義重大-光明日報-光明網
    據光明網數據新聞工作室統計,近一個月來,相關話題討論量近2萬條。    多數網友認為,古代書院具有開放性和包容性,與現代大學所追求的辦學理念一致。網友「用裡先生」表示,書院具有極強的社會開放性和包容性,它能夠接納各種身份、不同學派的人群,促進思想碰撞,相互借鑑經驗。    部分網友提出,「千年書院」為中國文脈傳承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 報社概況_光明日報報業集團
    2012年12月,光明網被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評為「輿情工作先進集體」,光明網員工榮獲「先進個人」稱號。2012年12月,光明網榮獲黨的十八大網際網路宣傳管理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吳小京同志榮獲黨的十八大網際網路宣傳管理工作先進個人榮譽稱號。2012年12月,光明圖片和《光明日報》軍事版聯手合作。
  • 光明日報 2019年12月30日 星期一
    本報北京12月29日電(光明網記者趙豔豔)12月29日,2019「中國非遺年度人物」推選結果在京揭曉。    「中國非遺年度人物」推選宣傳活動由光明日報社主辦、光明網承辦,至今已連續舉辦三年,旨在盤點過去一年中為非遺保護傳承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標誌性人物,梳理一年中非遺領域的重大事件,記錄非遺傳承發展的生動實踐。2019「中國非遺年度人物」推選宣傳活動自啟動以來,得到廣泛關注。
  • 第二屆「中國十大婦幼天使」徵選揭曉-光明日報-光明網
    本報北京3月17日電(光明網記者李然、李丹)由光明網與搖籃網共同主辦的第二屆「中國十大婦幼天使徵選活動」,17日在光明日報社揭曉結果。     光明日報副總編輯陸先高在致辭中談道:「在大家抱怨掛不上號、排不上隊、看不起病的同時,也該替這些看似穩如泰山、實則心力交瘁的醫生想一想,他們其實也是普通人,脫下白大衣之後,一樣是為人妻、為人父、為人子女,我們每年做這個活動,就是要讓廣大受眾能夠更加關注、理解和愛護這個群體。
  • 用「有血有肉」的文字記錄時代-光明日報-光明網
    我是張璋,一個大學畢業剛滿兩年的光明網編輯。很多媒體人知道我,是從去年9月6日《光明日報》頭版頭條《喊著「下盤石」,我們哭了!》開始的;很多讀者、觀眾知道我,是從今年5月由社科院林燕平老師和我發起的「援夢西海固」活動開始的。
  • 香港:報紙閱讀呈「三足鼎立」之勢-光明日報-光明網
    從本期開始,光明日報新傳媒版將通過《環球新媒體使用掠影》欄目刊發一系列文章,向廣大讀者展示世界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國家(地區)民眾對於新媒體的選擇與偏好、理性與情感、堅守與創新——請記住,在新媒體時代,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技術和產品,更有責任、素養和價值。     一直以來,香港人都有著深厚的讀報傳統。
  • 追憶父親主持《光明日報》橫排版設計-光明日報-光明網
    他曾於1949年《光明日報》創刊至1961年在該社擔任編輯工作,每日晚飯後上班,直至次日凌晨看到報紙的清樣沒有問題後才能回家休息。    1992年夏天,父親80大壽。全家子女到天津父親的寓所聚會表示慶賀。其間,我們問起父親《光明日報》是怎樣從豎排改為橫排的。通過父親興奮的講述,我們了解到了當時的情況。
  • 2018「中國非遺年度人物」30位提名候選人產生-光明日報-光明網
    本報北京12月26日電(記者張玉玲)由文化和旅遊部非遺司指導,光明日報社、光明網主辦的2018「中國非遺年度人物」推選活動已產生30位提名候選人,現向社會公示。近日,經過光明日報非遺傳播專家委員會投票、評議,活動組委會綜合考慮候選人區域、類別、構成等多種因素,充分衡量候選人的標誌性、引領性、創新性、示範性及年度代表性,從100位候選人中確定了30位提名候選人。其中,傳承人22位,研究者5位,管理者、策展人、企業家各1位。22位傳承人涵蓋非遺十大類別中的八類,國家級傳承人18位,省、市級4位。
  • 光明網-《光明日報》
    《莊子》中的大鵬「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逍遙遊》),「草木怒生」(《外物》)言草木乘陽氣奮出而不可遏止。不過,即使是出於良好願望的正當行為,古人也提倡「事到臨頭,三思為妙;怒從心起,暫忍為高」。朱子在講到「義理之怒不可無」時,又補綴一句:「如勇決剛果,雖不可無,然用之有處所。」
  • 光明網啟用新域名全新改版
    本報北京4月13日電14日,光明網正式啟用我國國家頂級域名www.gmw.cn,與此同時,網站原來的www.gmw.com.cn、www.gmd.com.cn、www.gmdaily.com.cn 繼續保留,並能正常使用。
  • 手機光明網開通
    本報北京9月27日電光明網在國慶節前夕正式推出手機光明網。從今天起,手機用戶可以通過訪問手機光明網(網址:wap.gmw.cn),隨時隨地了解當天發生的國內外大事,掌握思想理論學習最新動態。手機光明網的推出是光明網為新中國成立60周年獻上的一份禮物。
  • 曼谷唐人街舉辦春節慶祝活動 促泰國旅遊業發展
    (泰國《世界日報》)海外網1月19日電 據泰國《世界日報》報導,泰國曼谷市政府準備與三攀他翁區辦事處、企事業單位、三攀他翁區業者、民眾等,將於2月16日-17日在唐人街崇聖牌樓附近舉辦2018年春節慶祝活動,活動預算約490萬銖,邀請國內外遊客共同慶祝中國春節,促進曼谷旅遊業發展讓更多遊客認識曼谷。
  • 泰國被困少年足球隊中只有一名少年能用英語溝通
    被困泰國少年學校藉機掛橫幅鼓勵學生學好英文(圖片來源:德國記者薩達推特)中國日報網7月10日電 泰國搜救人員日前找到被困清菜洞穴的少年足球隊時,只有一名少年能用英語與他們溝通。有記者就發現,其中6名被困少年就讀的學校,竟借這次事件鼓勵學生勤練英語,在校內掛起寫有「你永遠不知何時需要說英語」的橫幅。英國《衛報》網站報導,德國記者薩達拍下被困少年就讀的Mae Sai Prasitsart學校懸掛了一條橫幅,上面印著被困洞穴少年的多張照片,又加上英國潛水員發現少年後,雙方交談的對話,趁機提醒學生要努力學習英文。
  • 「歡樂春節」在泰國拉開序幕-光明日報-光明網
    本報曼谷1月15日電(記者付志剛)隨著2020年農曆春節臨近,深受中華傳統文化影響、華人華僑眾多的泰國連日來舉辦一系列活動,拉開歡度春節的序幕。    去年10月剛剛獲頒中國最高榮譽「友誼勳章」的泰國詩琳通公主近日以書法祝福新春。
  • 陳祖武:經世致用 以文化人-光明日報-光明網
    【光明訪名家】      日前,記者一行前去探訪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著名歷史學家陳祖武。    1943年出生於貴州貴陽的陳祖武,少時萌生讀史喜好,遂篤嗜文史。    「早在幾十年前,我就是《光明日報》的作者了。」光陰荏苒,歲月如梭,從年輕學者到史學大家,陳祖武在《光明日報》先後發表《讀史可以知興替——談施琅與清廷統一臺灣》《漫談清代學術》《高尚之人格不朽之學術——紀念顧亭林先生誕辰四百周年》《〈清史稿儒林傳校讀記〉舉要》等諸多作品,與《光明日報》結下不解之緣。「讀《光明日報》是我幾十年的老習慣了。
  • 擦亮思想文化研究傳播的「光明品牌」-光明日報-光明網
    光明日報社啟動實施的思想理論融媒體傳播工程與光明智庫建設,既各有指向又相互融通,既各具特色又內在一致,是光明日報打造有格調、有品位、有見識、有情懷思想文化大報的一體之兩翼。
  • 基層是記者的福地-光明日報-光明網
    莊電一十訪黎明村的稿件,有6篇發在光明日報的頭版,其中有2篇刊登在頭版頭條,還有4篇在其他新聞版頭條刊登,最後一篇是以四分之三版的篇幅見報的,有5篇配發了圖片,足見編輯部對他這些報導的重視。不僅如此,這組報導還在社內外獲得了十餘個獎項,有的還是全國性獎項中的一等獎。
  • 傅庚辰:《星光》照耀《小路》-光明日報-光明網
    在這個紀念的時刻,與歷史對話,與未來溝通;從歷史中收藏經驗,從未來中獲取信心。從今天起,人物版推出系列報導,以此向一個偉大的時代致敬。      「三十年白駒過隙。我有幸生在這個年代,為時代做了一些事,今天想想,感到很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