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橋政協】北村街道召開「商量在天橋」專題協商會——印象北村·傳承文化信息來源:濟南政協編輯:發布日期:2020-12-17 15:18瀏覽量:70
工人新村是新中國成立後,濟南首個以「工人」命名的新建住宅小區,基於這一重大時代背景,結合社區產業工人聚居、工人資源豐富以及群眾需求強烈的實際,2020年,北村籌建並竣工「印象·工人新村文化展覽館」。該展覽館佔地130平方米,以展示1904年以來天橋地區工業、工人發展歷程和工人新村發展歷史為主要內容,通過100餘幅珍貴照片、50多件老物件,把紅色陣地、工人運動引領革命鬥爭,解放後濟南建設「八大新村」及工人新村改建等歷史進行了生動再現,全方位還原展現了工人新村在中國各個重要轉折期的歷史風貌,重現了當年在黨領導下的濟南工業發展的光輝歷史。
12月16日,北村街道召開「商量在天橋」「印象北村·傳承文化」專題協商會議,區政協主席樊瑞、區政協副區級領導王法清、區政協辦公室主任陳杰、區政協老幹部管理辦公室主任萬先民、北村街道主要領導幹部、街道政協委員代表及其他街道政協委員聯絡室主任參加活動。活動由北村街道政協委員聯絡室主任鄭其國主持。
活動中,樊瑞主席同所有與會領導參觀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印象·工人新村文化展覽館」,隨後在二樓舉行商量座談。
座談中,北村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馬立世就今年以來街道文化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匯報,轄區2位政協委員代表就文化傳承和發展有關問題進行發言,暢抒己見、建言獻策,提出了不少有針對性、建設性的意見建議。隨后街道黨工委書記胡彥平結合「印象·工人新村文化展覽館」打造進行講話。
胡彥平表示,工人新村承載著一代北村人的榮光,鐫刻著濟南從工業時代到市場經濟的清晰脈絡,反映著一個時代的變遷和城市的變革,街道打造「印象·工人新村文化展覽館」,不僅僅只是喚醒記憶,更要起到再現歷史、傳承精神、凝聚力量、弘揚自信的作用,要以「印象·工人新村文化展覽館」為載體,挖掘宣傳街道紅色文化、工人文化,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傳承文化精髓,為北村留住文化根脈。對於樊主席為展館打造提供的支持和指導意見,以及現場政協委員代表發表的意見建議,街道表示真誠感謝,並將充分運用政治協商議事平臺,分析研判、吸收借鑑,助力街道文化傳承和文化事業發展。
在聽取各方意見後,樊主席結合「商量在天橋」活動就文化傳承和發展發表講話:
一是以文化記事記憶。寫實的文化具有記事功能,能夠增加身份認同,可以傳承時代精神,要充分挖掘本土資源、梳理凝練升華、豐富特色內涵,講好北村故事、天橋故事;
二是以文化匯聚力量。秉持「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的原則,積極搭建協商議事平臺,充分發揮轄區政協委員、居民群眾等不同群體的作用,為轄區文化事業發展匯聚智慧、凝聚力量;
三是以文化助力發展。優秀文化是一種力量,能夠激勵人、鼓舞人、教育人,要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用文化建設團結居民群眾,不斷構築建設北村、建設天橋的強大力量。
【來源:濟南政協】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