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黑人種,又被稱為尼格利陀人,是世界最早的黑色人種之一。
目前,世界上的矮黑人種十分稀少,只是零星地存在於東南亞、南亞一些比較封閉的地區,如安達曼群島。不過在人類文明史上,這個人種卻十分重要,因為他們曾經創造了一些古老的文明,如印度河文明、埃蘭古國,而中國的三星堆文明也大概率是他們創造的。現在我們就來了解下。
一.矮黑人種的遷徙路線
矮黑人種的父系基因Y染色體標記為D。他們是最早走出非洲的現代人類之一,另外一支早期走出非洲的民族是棕色人種,其Y染色體標記為C。他們體質特徵是身材矮小,頭大腿短,皮膚暗黑,鼻寬唇厚,頭髮鬈曲,體毛稀少。他們和現代的非洲黑人在基因上有著明顯的區別。
在白種人和黃種人走出非洲之前,矮黑人和棕色人種曾經廣泛分布在亞洲大陸。大約在7萬年前,黃白人種走出了非洲。他們到達西亞後,開始分裂為白種人和黃種人(進入中亞的形成白種人,進入南亞的形成了黃種人)。當時的黃種人和白種人勢力還較為弱小,無法取代更早到達伊朗高原、印度半島的矮黑人。
矮黑人和棕色人種的遷徙
大約在5萬年前,黃種人開始進入了中國大陸。他們在雲貴高原短暫逗留後,就開始向東亞大陸遷徙。這時候就出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大陸北上的古羌人並沒有進入肥沃的四川盆地,而是沿著嚴寒的青藏高原邊緣進入了青海、甘肅一帶。為什麼不去四川盆地呢?原因很簡單,因為這裡成為了矮黑人的聚居地。
後來,黃種人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發明了農業,數量開始迅速增長。之後,黃種人便迅速取代了更早到達這裡的矮黑人和棕色人種。後來的矮黑人就主要居住在封閉的邊區,如日本北海道、西藏等,而棕色人種被分成了兩部分,南下到達澳大利亞等地的保留了下來,北上的部分成為了遊牧民族。
根據DNA檢測,鄂溫克族、鄂倫春族、蒙古族的C型比例高達55%以上,甚至到達了65%,滿族為45%。藏族的D型高達58%,土家族、彝族、瑤族、景頗族、苗族的D型比例也能夠達到30%以上,漢族中也有一定比例。
二.矮黑人創造的古文明
印度河文明的創造者叫做達羅毗荼人,這個民族的後裔目前有2億人口,主要分布於印度、斯裡蘭卡和巴基斯坦,他們也是現存印度次大陸最早的民族。
4300年前,他們在印度河流域創造古文明,有著名的摩亨佐·達羅和哈拉帕兩座規模龐大的城市。他們使用的文字為象形文字,上一行由左往右讀,下一行由右往左讀。這種寫法也為早期希臘人所仿效,被稱為"由左而右,復由右而左交互成行之書法"。
大約在前1750年,中亞的雅利安人南下,滅亡了印度河文明。雅利安人在印度建立了統治,推行了「種姓制度」,其中達羅毗荼人淪為了低的一個等級,也就是奴隸。
當然,還有大量的達羅毗荼人位於印度半島南方,印度始終沒有統治這裡。而安達曼群島的達羅毗荼人D型基因比例能夠到達100%,可以說是純種的矮黑人。至今印度也是一種種族大熔爐,不僅有黑色人種,還有白色、黃色等。
達羅毗荼語系分布
在伊朗,他們建立了埃蘭古國。埃蘭古國最早創立於公元前3000年,是人類最早的古國之一。
該國最早的文字為象形文字,後來受到兩河文明影響,使用楔形文字。該國的歷史分為古埃蘭、中埃蘭、新埃蘭三個階段。最後在前639年被亞述王朝所滅。後來雅利安人南下,佔據了整個伊朗高原,建立了米底王國和波斯帝國。
三.古蜀文明和矮黑人有關係嗎?
古蜀國是位於四川盆地的一個文明古國,該國的歷史能夠和夏商周並列。。李白在《蜀道難》中讚嘆到:「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這個古蜀國在戰國時代被秦國所滅,隨後大部分歷史不被世人所知道。1986年,考古學家在廣漢發現了三星堆遺址,出土了金、銅、玉、石、陶、貝、骨等珍貴文物近千件,其中青銅器就有400件,其輝煌程度不亞於殷墟。2001年,考古學家又發現了金沙遺址,出土文物2000多件。
非常引起人們注意的是,這個古蜀文明,和中原華夏、東南百越都有很大的不同。
從出土的面具來看,他們並非是黃種人。這裡出土了200多件金器,其冶金術之高遠超夏商周。其中出土了一個黃金權杖,是王權的象徵。這個文化符號和中原華夏文明不同,反而和西亞地區接近。三星堆出土了大量的印度洋沿岸的貝殼和象牙,證明和印度洋沿岸有著經濟往來。
很顯然,三星堆文明並非是華夏族建立的,它是被華夏所滅。在華夏族到來之前,也只有矮黑人和棕色人種更早到達東亞大陸,而西南地區是矮黑人分布較多的地區。因此三星堆文明很可能是矮黑人創立的文明。
許多學者認為,彝族就是三星堆文明的創造人。的確,彝族是一個十分古老的民族,他們太陽崇拜和三星堆的有一些類似。或許,在秦滅蜀國後,蜀國內部的百姓逐漸同化為了華夏族,人邊緣落後地區則保留較多古老成分。這或許是西南地區平均身高較矮的原因之一。可惜的是,三星堆遺址的古屍DNA提取失敗了,謎團繼續。
彝族中的文獻中記載了一個神話:《梅葛》記載人類從獨腳矮人到巨人,從豎眼人再到橫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