罌粟是提取毒品的原料,國家相關法律也明令禁止添加在食品中。不過連日來,記者在烏魯木齊調味料市場暗訪發現,部分食用調味品的外包裝印著罌粟花的圖案,產品名叫「美味粉」,店家稱「賣的還不錯」。
以「天然香料」掩飾成分
15日,記者來到位於平川路的老北園春調料批發市場,發現市場上有兩種含有罌粟粉的調味料,一種是袋裝以「天然香料」為掩飾的美味粉,一種是散裝提純的粉末直售。
在國慶調料副食商行,記者以要開火鍋店、想要點好的調料吸引顧客為由,跟老闆攀談。
起初,店老闆劉女士很自然,說可以購買她店裡自配的火鍋底料,但需要回家自炒,價格每公斤80元;也可以買火鍋底料成品,直接兌水,價格2元至10元不等。
記者進一步問,能不能順便買點提鮮味兒的調味料。
老闆待店內其他顧客走後說,「來,到底下店面來談」。
老闆拿了一包美味粉重500克,配料表裡寫著「天然香料」,使用方法上寫著火鍋底料、滷製品、中西菜餚和各種湯及肉製品都適用。
「這裡面的天然香料是什麼?味道真有那麼好嗎?」
老闆稱:「裡面含有大煙殼(罌粟殼的俗稱)嘛,放一點就行,不會有什麼影響,也有散裝的,400元一公斤,純一點的600元一公斤,你只是增加口感的話,用美味粉效果一樣」。
多銷往燒烤店、火鍋店、涼皮店
當記者表示對安全問題有顧慮時,老闆從桌子上隨便抽出一張發貨單說,「你看,昨天一家做燒烤的就買了5包」。
當記者說要大量購買怎麼算價格時,老闆表示等大量要時再來商量,稱這都是從內地特殊渠道進貨的。
隨後,記者來到另一家宇龍副食調料批發配送店,以同樣的理由諮詢,店主拿出一種45克重量包裝的美味粉說,「這裡面含有大煙殼」。
這種小包裝的千代松本牌美味粉,包裝上赫然印著罌粟花的圖案,還有衛生許可號和質量安全QS標誌等信息,售價5元。
說起貨品來源,店主不願講太多,只表示:「燒烤店、火鍋店、涼皮店等來買的人都有。」
當記者問起,萬一碰上相關部門檢查怎麼辦?一位正在進貨的男老闆稱,「商標撕掉,放在灶臺隱蔽的地方,肯定沒事」。
隨後記者又暗訪了市場內一些店鋪,一些店主說:「大煙殼誰敢賣,犯法的。」
工商部門將實地檢查
隨後,記者購買了一款包裝印有類似罌粟花圖案的美味粉,並撥打了派出所、工商局、食藥監局及食品安全執法支隊的舉報電話,詢問銷售或者購買這種含有罌粟殼的產品是否屬於違法行為時,得到的結果是沒有部門能具體監管這種情況。
轄區派出所建議記者向工商局舉報;如果發現有人購買這種東西提煉毒品,可以立即報警。
食藥監局舉報電話12331的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接線員表示,該部門負責餐飲服務環節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的投訴舉報,這種情況屬於流通食品環節,目前他們還沒有接管這個職能,建議撥打12315舉報,或者諮詢食品安全執法支隊。
市食品安全執法支隊接線員則表示,食品安全整個過程的生產、流通和銷售是分開的,這種情況一直是工商局在管。這樣的產品僅從外包裝上是看不出成分問題的,他們只能監管餐飲業消費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烏魯木齊市工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前幾年曾接到過類似的投訴,工商執法人員檢查中也發現了經營戶在調味品中違規添加罌粟的情況,並立案查處,而針對本次記者調查的相關情況,目前還無法判定其中含量是否違規,所以,工商部門會到市場檢查經營戶的相關資質後再作進一步調查。
記者手記
查處罌粟調料需追溯源頭
記者從網上查詢了解到,罌粟粉是用罌粟殼和罌粟籽磨製而成的,長期食用罌粟粉可能會造成慢性中毒,嚴重危害身體健康;同時,誤食罌粟粉製成的食物後,很有可能被查出是吸食了毒品。前不久,還有新聞報導稱,陝西吳起縣男子劉居有疑因食用含有罌粟粉的擀麵皮,尿檢呈陽性,被當地警方以吸毒之名行政拘留15天。
但在調料市場,罌粟粉販賣已不是秘密,並且包裝上還印刷著罌粟花圖案,毫不避諱。多家銷售罌粟調料商家的背後一定有著一個產品原料供銷的產業鏈,所以必須得一查到底,看看到底是誰在背後種植罌粟並且銷售給這些商家,其巨大的數量很可能已經構成了嚴重犯罪,同時還可能伴有利用罌粟製毒等其他犯罪隱患。
只有把他們揪出來繩之以法,才能從根本上保證消費者的生命健康權和社會的和諧穩定,讓所有人放心。(烏魯木齊晚報 王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