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襲人」名字的奧秘——也談談「襲人」這個人

2021-01-09 寫乎

作者:張桔子

(一)從「珍珠」到「襲人」

寶玉曾說過,女孩兒未出嫁,是顆無價寶珠;嫁了人,便沒光彩了,再老了竟是魚眼睛了。

這大概也可以看成是曹公的觀點。

女孩兒未出嫁前,純真美好;出了嫁,逐漸沾染了人間煙火氣,就變出許多的不好的毛病來,便不可愛了。這當然是男性視角,可也算不得胡扯。

襲人在賈母那裡時本喚作「珍珠」,一看就是賈母的取名風格。珍珠,琥珀,鴛鴦,鸚哥,符合一個富貴老婦人的珠圍翠繞的風格。

而「珍珠」到了小清新的寶玉那裡,自然有點不搭,所以,要改名。珍珠,寶玉靈光一閃,「花氣襲人知晝暖」,那就改名「花襲人」吧。

記得第一次讀紅樓夢時,讀到這裡心裡吃了一驚,感覺出了這個名字的怪異,正如賈政老爺所斥責的,刁鑽古怪。襲人,實在不像一個女孩兒的名字,有一種直白的攻擊性——「襲人」,侵襲到人的意思——實在沒有美感。

紅樓夢無閒筆,這似乎暗示了這個女孩兒以後從「珍珠」到「襲人」的某些變化:襲人在和寶玉「偷試雲雨情」之後,為了自己的利益,她的確使過一些攻擊性的手段。譬如主動進言王夫人,譬如做了王夫人在怡紅院的眼線,甚至有誹謗晴雯之嫌疑——襲人防著晴雯,芳官等一眾丫環,甚至妒忌黛玉,拈酸吃醋一樣不少。倒是黛玉,從不把襲人看在眼中,當作有分量的情敵。

(二)襲人的手段

襲人除了打小報告,投靠王夫人外,還站隊寶釵,拉幫結派,拿捏寶玉,以排除異己,確保自己的地位,的確很有心機。而且她能忍,但在關鍵時刻毫不手軟。襲人的攻擊性藏在了表面的溫柔之下,是溫柔一刀。

她的潛在競爭對手晴雯則完全是個天真小女孩,平素懟人時牙尖嘴利,卻又用不到正經事上。我們看她和墜兒母親吵架,完全不會講道理,反而表現得倔頭倔腦,非常急躁。

不過襲人並不是一個純粹的壞人。

襲人自有其賢良的一面,她能勸寶玉上進,不肯順著寶玉胡鬧,待人接物比較體貼,言行舉止恰如其分,對主子很馴順。是的,是馴順,而不能稱之為忠心,因為不夠堅貞。她的這個性格,最後的確可能在嫁給了蔣玉菡之後,一樣溫柔和順,正如以前待寶玉一樣——她不會忠於任何人,只忠於自己的職責和利益。

(三)襲人的結局

然而按照曹公「千紅一哭」,「萬豔同悲」的設定,襲人溫柔和順,枉費心機,她的一生,也不過是個悲劇。

襲人的結局很明白,那就是最後嫁給了蔣玉菡。具體的我們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襲人轉換角色的過程不會太困難。而高續書裡,也寫出了襲人性格裡的精髓——委曲求全,卻又頗識時務。

道路只有一條,嫁人。小門小戶的她,想來哥嫂未必願意養她,又無一兒半女,不能守著,又不是個烈性子。所以只能嫁人。而過慣了豪門生活的她,再過市井生活,就算生活富庶,但又如何能與榮國府的奢華相提並論?落差一定有的,縱然調適得好,但午夜夢回,她會不會想起那綺麗的紅樓夢?

對於一個素有爭榮誇耀之心的人來說,嫁給地位卑賤的優伶,這就是莫大的悲劇了。

【作者簡介】張桔子,山西人。自幼喜歡《紅樓夢》,願與大家一起探討。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推薦:

《紅樓夢》裡趙姨娘為何能擺脫尷尬的處境,在眾人面前囂張起來?

賈元春是皇妃,但你知道賈府還有兩個王妃嗎?

相關焦點

  • 曹雪芹給襲人的判詞是什麼意思?他不喜歡襲人嗎?
    空雲似桂如蘭:這句其實暗示了她的名字,因為「襲人」這一名字的由來,便是出自陸遊的詩句「花氣襲人知晝暖,鵲聲穿樹喜新晴」,賈寶玉摘出了「襲人」二字給了她,而桂、蘭花香襲人,是香味的代表,但是這裡曹雪芹也是用「空雲」來形容。
  • 賈寶玉拉襲人「偷試」,襲人為什麼不跑,還伏身而笑?
    而隨後,他與花襲人的第一次可就是真實的性行為。花襲人也成了賈寶玉人生的第一個女子。賈寶玉夢中第一次與秦可卿雲雨,現實中第一次卻是與襲人云雨。賈寶玉夢中弄髒了衣物,襲人幫忙收拾。賈寶玉告知襲人原委,書中原文寫道:襲人亦含羞笑問道:「你夢見什麼故事了?是哪裡流出來的那些髒東西?」
  • 《紅樓夢》賈寶玉踢了襲人一腳後,踢出了襲人的危機感
    不再奢求得到所有人的眼淚。寶玉逐漸成熟。寶玉的胡鬧在端午節前後,達到了一個高潮。在端午節後,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創。1.端午節前,元春賜禮,黛玉與他不一樣。他派人給黛玉送去自己得到的禮物,讓黛玉隨便挑。黛玉客氣地拒絕了。2.清虛觀打蘸,張道士保媒 ,寶玉氣得夠嗆。
  • 賈寶玉強拉襲人偷試雲雨,襲人為什麼不跑?曹雪芹4字道出真相
    說著便把夢中之事細說與襲人聽了,然後說至警幻所授雲雨之情,羞的襲人掩面伏身而笑。寶玉亦素喜襲人柔媚嬌俏,遂強襲人同領警幻所訓雲雨之事。襲人素知賈母已將自己與了寶玉的,今便如此,亦不為越禮,遂和寶玉偷試一番,幸得無人撞見。自此寶玉視襲人更比別個不同,襲人待寶玉更為盡心。——《紅樓夢》第六回
  • 判詞中「枉自」「空雲」兩個詞,到底是貶襲人,還是嘆襲人?
    判詞的後兩句,預示著襲人的結局不如意,前兩句則是在總括襲人的品質。襲人這個人物卻因為很有爭議性,而使得判詞中的「枉自」、「空雲」兩個詞,常被人誤讀為作者對襲人人品的「否定」。即:襲人是假裝的,她裝作溫柔,糊弄得人們都以為她的品格可以和蘭桂相提並論。
  • 賈寶玉膽小害怕,夜裡一直是襲人陪侍,那麼襲人都睡在哪裡?
    如此嬌養自然不剛強,他天生膽小,夜裡不敢自己睡,需要人陪著才可入眠。小時候是李嬤嬤陪他一起睡。(第三回)寶玉之乳母李嬤嬤,並大丫鬟名喚襲人者,陪侍在外面大床上……是晚,寶玉李嬤嬤已睡了……賈家豪富,賈母那大房間,起碼也有三五間房面積。間隔出幾個空間放下幾張床不是問題。
  • 襲人為什麼處處提防林黛玉?
    兩個有利益競爭的人之間是不可能和平共處,相安無事的。1、同為競爭者襲人和林黛玉同時用情賈寶玉,所以她們之間是競爭者。2、不是一個層次的人就算沒有賈寶玉這層關係,林黛玉和襲人之間也不可能成為林黛玉和紫鵑之間的好姐妹關係。
  • 寶玉襲人偷情,共赴巫山鴛夢,有可能讓襲人修成正果嗎?
    導語《紅樓夢》中曹雪芹安排的寶玉跟丫環襲人來一出兒童不宜的「偷情」時,寶玉還只是一個從兒童到少年過度的年紀,但襲人已經是成年人了,可以看作是襲人這個大姐姐藉機會奪去了寶玉的」童貞「----該桃色事件發生在《紅樓夢》的第五回。
  • 紅樓絕色之七花襲人
    寶玉亦素喜襲人柔媚嬌俏,遂強襲人同領警幻所訓雲雨之事。襲人素知賈母已將自己與了寶玉的,今便如此,亦不為越禮,遂和寶玉偷試一番,幸得無人撞見。自此寶玉視襲人更比別個不同,襲人待寶玉更為盡心。襲人不是賈府家生子,是因為家中當日沒飯吃,因而把她賣到了賈府,而賈府又是待下極為寬厚的,襲人若到了將嫁的年齡,雖是「賣倒的死契」,若其母兄將她贖出,賈府大多會放人。但問題就出在這裡,襲人不願意出去!為什麼?因為她遇到了一位好主子,「如今幸而賣到這個地方,吃穿和主子一樣,又不朝打暮罵。」
  • 紅樓夢:怡紅院中這個地位最低的小丫頭,比襲人的野心還大!
    地位最高的,是一等丫頭,這個級別的丫頭,月例一兩銀子。一等丫頭在賈府中的數量並不多,只有賈母身邊八個,王夫人身邊四個。賈寶玉身邊的襲人,是個特例,是賈母因為疼愛孫子,從自己的身邊,借調給孫子使喚的。其次是二等丫頭,這個級別的丫頭,月例一吊錢。二等丫頭在賈府中的數量就比較多了。除了賈母和王夫人身邊有二等丫頭,各位少爺小姐身邊的貼身大丫頭,也屬於這個等級。
  • 寶玉誤踢襲人的一腳,襲人當晚就吐血,背後原來還有這些深意
    在怡紅院中,襲人可是一人之下,百人之上的首席大丫頭,也是一向對女孩子奉若珍寶的怡紅公子,踢中一腳當場吐血的人。原文第三十回回末第三十一回開頭就說到了襲人是如何被寶玉踢了一腳,當時天下大雨,寶玉叫門不開,因為等得不耐煩了,於是沒看清是誰,就不管不顧地狠狠地朝開門的人踢了一腳,卻沒想到是襲人。
  • 寶玉一腳踢出了襲人的真面目!
    襲人的人生規劃就是當寶玉的姨娘,本來她不是家生子,是外頭買來的,並不只有留在賈府一條出路。但她覺得寶玉就是良配,也是為了加強自己的籌碼,從賈母處改投王夫人的(雖然是從賈母那兒出來的,可是賈府規矩是一次給倆,晴雯又受寵,不巴結親媽,靠著更遠的祖母怎麼行)。
  • 好美,蘇馬蕩那香氣襲人的山礬花
    今年清明到湖北利川蘇馬蕩踏青賞花,發現山林裡除了白色的野櫻桃花、黃色的木姜子花,還有一種小喬木開的白花,像桂花般的香氣襲人,不知其名。經識花君識別,才知是山礬花,還是被宋代詩人黃庭堅等人喜愛吟唱的名花!
  • 芙蓉花神冷笑問襲人:你也被趕出來了,感覺如何?襲人:感覺幸福
    1、「芙蓉花神」芳魂嗔怨,子夜探襲人。襲人與蔣玉菡新婚燕爾,不勝恩愛。夜入三更,蔣玉涵行完夫君之禮便沉沉睡去。襲人卻恍恍惚惚似夢非夢,輾轉反側間,忽見門帘一挑,竟是晴雯手拈芙蓉飄然而至,晴雯笑靨如花、略帶邪魅。襲人一驚,翻身坐起:「問道,晴雯,怎麼是你?你不是已經死了嗎?」晴雯笑道:「我今兒是特意來向你道喜的,你處心積慮把我攆出去,原以為你會稱心如願呢。
  • 讀《紅樓夢》:賈寶玉為什麼依戀襲人?
    ,要不然,賈母就安排襲人做通房了,不是晴雯。 也就是說,在賈寶玉的女兒國裡,襲人不是靠美豔取勝,她走入賈寶玉的心,成為賈寶玉不可或缺的人,不是靠容貌。 本職業務能力,自然極佳,要不然,賈母不會給賈寶玉,就是襲人會伺候人,細緻老實踏實。
  • 從襲人到夏金桂,賈寶玉真的喜歡香草香花嗎?
    從襲人到夏金桂,賈寶玉真的喜歡香草香花嗎?中國的香文化源遠流長,調香制香、品香賽香,除了祭祀禮神、重大儀典場合用香,在才子佳人的日常生活中香也是須臾不能離開的,佩戴香包,用香薰衣服,暖衾被,渲染室內環境。
  • 開闢鴻蒙 誰為情種(之花氣襲人知晝暖)
    該詩句在小說中出現過兩次,分別在第二十三回和第二十八回,如果再加上第三回的「花氣襲人」就是三次。而「花氣襲人知晝暖」原始出處在陸遊的詩中,下面我們就逐一展開剖析。原來這襲人亦是賈母之婢,本名珍珠。賈母因溺愛寶玉,生恐寶玉之婢無竭力盡忠之人,素喜襲人心地純良,肯盡職任,遂與了寶玉。寶玉因知他本姓花,又曾見舊人詩句上有「花氣襲人」之句,遂回明賈母,即更名襲人。
  • 讀《紅樓夢》之襲人篇:花氣襲人知晝暖,冷暖自知
    「這丫頭的名字是個乾淨有福氣的。」「看來老祖宗是挑上這個丫頭了,我還想著長得標誌,我帶回去給平兒做個伴。」「你個潑皮破落戶,我看中什麼,你都說是好的。」談話間,我的去處就這麼定了。其實在老祖宗身邊侍候,錢多事少。
  • 為什麼留到最後的是麝月而不是襲人?因為她不在其位,偏謀其政
    我大膽分析一下:主要是襲人的所作所為,讓人容不下了,所以她才走了。 襲人是非常盡職盡責的一個丫鬟,作者給其一個「賢」字,特別會看人的賈母也挑了她照顧跟眼珠子一樣珍貴的寶玉。不過呢,賈母只是讓襲人照顧好寶玉,打理好上上下下所有的瑣碎事務,但是她的編制還在賈母的八個大丫鬟裡,估計等寶玉成親以後,有了妻子的關照,就讓襲人回到賈母身邊來伺候。
  • 5月12日青海棕熊襲人致死事件為何會發生?
    對於這起棕熊襲人的慘案,不應該過分解讀,不知道有些人出於何種目的,非要把這件事往「破壞環境」上面套。肇事棕熊最後被擊斃也是合情合理的,對於棕熊這種猛獸,一旦有過襲人人類的行為,有很大概率還會再犯。藏馬熊這起事件的起因就是棕熊冬眠結束之後飢餓難耐從而攻擊人類,棕熊襲人事件在俄羅斯、美國阿拉斯加、日本北海道經常發生,我國的野生棕熊分布在人口稀少的東北、西北和青藏高原上,因而棕熊襲人事件較少,所以這起事件才會引起這麼大的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