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桔子
(一)從「珍珠」到「襲人」
寶玉曾說過,女孩兒未出嫁,是顆無價寶珠;嫁了人,便沒光彩了,再老了竟是魚眼睛了。
這大概也可以看成是曹公的觀點。
女孩兒未出嫁前,純真美好;出了嫁,逐漸沾染了人間煙火氣,就變出許多的不好的毛病來,便不可愛了。這當然是男性視角,可也算不得胡扯。
襲人在賈母那裡時本喚作「珍珠」,一看就是賈母的取名風格。珍珠,琥珀,鴛鴦,鸚哥,符合一個富貴老婦人的珠圍翠繞的風格。
而「珍珠」到了小清新的寶玉那裡,自然有點不搭,所以,要改名。珍珠,寶玉靈光一閃,「花氣襲人知晝暖」,那就改名「花襲人」吧。
記得第一次讀紅樓夢時,讀到這裡心裡吃了一驚,感覺出了這個名字的怪異,正如賈政老爺所斥責的,刁鑽古怪。襲人,實在不像一個女孩兒的名字,有一種直白的攻擊性——「襲人」,侵襲到人的意思——實在沒有美感。
紅樓夢無閒筆,這似乎暗示了這個女孩兒以後從「珍珠」到「襲人」的某些變化:襲人在和寶玉「偷試雲雨情」之後,為了自己的利益,她的確使過一些攻擊性的手段。譬如主動進言王夫人,譬如做了王夫人在怡紅院的眼線,甚至有誹謗晴雯之嫌疑——襲人防著晴雯,芳官等一眾丫環,甚至妒忌黛玉,拈酸吃醋一樣不少。倒是黛玉,從不把襲人看在眼中,當作有分量的情敵。
(二)襲人的手段
襲人除了打小報告,投靠王夫人外,還站隊寶釵,拉幫結派,拿捏寶玉,以排除異己,確保自己的地位,的確很有心機。而且她能忍,但在關鍵時刻毫不手軟。襲人的攻擊性藏在了表面的溫柔之下,是溫柔一刀。
她的潛在競爭對手晴雯則完全是個天真小女孩,平素懟人時牙尖嘴利,卻又用不到正經事上。我們看她和墜兒母親吵架,完全不會講道理,反而表現得倔頭倔腦,非常急躁。
不過襲人並不是一個純粹的壞人。
襲人自有其賢良的一面,她能勸寶玉上進,不肯順著寶玉胡鬧,待人接物比較體貼,言行舉止恰如其分,對主子很馴順。是的,是馴順,而不能稱之為忠心,因為不夠堅貞。她的這個性格,最後的確可能在嫁給了蔣玉菡之後,一樣溫柔和順,正如以前待寶玉一樣——她不會忠於任何人,只忠於自己的職責和利益。
(三)襲人的結局
然而按照曹公「千紅一哭」,「萬豔同悲」的設定,襲人溫柔和順,枉費心機,她的一生,也不過是個悲劇。
襲人的結局很明白,那就是最後嫁給了蔣玉菡。具體的我們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襲人轉換角色的過程不會太困難。而高續書裡,也寫出了襲人性格裡的精髓——委曲求全,卻又頗識時務。
道路只有一條,嫁人。小門小戶的她,想來哥嫂未必願意養她,又無一兒半女,不能守著,又不是個烈性子。所以只能嫁人。而過慣了豪門生活的她,再過市井生活,就算生活富庶,但又如何能與榮國府的奢華相提並論?落差一定有的,縱然調適得好,但午夜夢回,她會不會想起那綺麗的紅樓夢?
對於一個素有爭榮誇耀之心的人來說,嫁給地位卑賤的優伶,這就是莫大的悲劇了。
【作者簡介】張桔子,山西人。自幼喜歡《紅樓夢》,願與大家一起探討。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推薦:
《紅樓夢》裡趙姨娘為何能擺脫尷尬的處境,在眾人面前囂張起來?
賈元春是皇妃,但你知道賈府還有兩個王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