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中軸線和長安街沿線風貌將系統優化

2021-01-16 新京報

新京報訊(記者 戴軒)今天(1月12日)下午,北京市西城區召開2021年區「兩會」新聞發布會。北京市規劃自然委西城分局局長助理龔釗介紹了十四五期間西城區老城整體保護、歷史風貌管控及街區保護更新的相關工作情況。據介紹,中軸線和長安街沿線建築風貌將系統優化,百萬莊等特色小區將開展保護性修繕,形成特色風貌街巷。

西城區「兩會」新聞發布會現場,各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情況。攝影/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龔釗介紹,十四五期間,西城要強化老城空間整體格局。依託城址遺存、棋盤路網、歷史水系保護,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全面強化老城空間的整體性。系統優化中軸線和長安街沿線建築形態輪廓、色彩材質、天際線、建築風格等,以「兩軸」保護統領老城空間整體秩序。通過對城市幹道林蔭化改造,凸顯老城棋盤式道路網的格局。加快西板橋明渠北段(北海-景山公園西門)等歷史水系恢復,發揮郭守敬紀念館的節點作用,挖掘利用好大運河文化帶等歷史水系遺址資源。

彰顯老城歷史文化風貌。按照古都風貌保護區、古都風貌協調區和現代風貌控制區三類,對建築風貌與公共空間進行差異化管控和引導,守住老城傳統街巷肌理與空間尺度,讓古都風韻成為老城風貌基調。重點推進百萬莊、月壇西街西裡等特色小區的保護性修繕工程,形成具有不同時代特徵、不同功能特點的特色風貌街巷。開展地安門外大街沿線、陟山門街-景山西街、法源寺文保區等重點區域有機更新,提升大柵欄觀音寺片區公共空間品質,形成「連線成片」的完整景觀風貌。

推進街區高質量保護更新。立足街區功能優化、空間重塑、人居環境改善、生態環境修復,堅持分層次、分類型,按照歷史保護、保留提升、更新改造三種方式,推動街區小規模、漸進式、可持續保護更新。探索完善街區保護更新路徑,著力破解難點問題,實施政策創新、體制機制創新,有力推動城市減重減負,以街區為單元推進城市更新與老城復興,統籌推進重點項目空間分布和時序安排。有序開展平房區申請式退租、恢復性修建和申請式改善,逐步推進平房院落自主更新和住宅成套化改造。

新京報記者 戴軒 攝影記者 王嘉寧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盧茜

相關焦點

  • 北京西城將著力推進長安街南北縱深一公裡環境提升,西單商圈將升級...
    今年,西城區將著力推進長安街西城段南北縱深一公裡環境提升項目,以西單商圈多個點位為突破口,完成外立面提升和建築風格改造。同時,系統優化中軸線和長安街沿線建築形態輪廓、色彩材質、天際線、建築風格等,以「兩軸」保護統領老城空間整體秩序。
  • 北京西城:將系統優化中軸線和長安街沿線建築風貌
    人民網北京1月12日電 (記者鮑聰穎)「2021年,西城將以最高標準、最嚴要求抓好新總規、核心區控規的實施落地。發揮好責任規劃師作用,嚴格落實「城市體檢」制度,不斷提升「韌性城市」水平。」今天下午,北京市西城區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八次會議召開新聞發布會,北京市規劃自然委西城分局局長助理龔釗介紹了十四五期間西城區老城整體保護、歷史風貌管控及街區保護更新的相關工作情況。據介紹,中軸線和長安街沿線建築風貌將系統優化,百萬莊等特色小區將開展保護性修繕,形成特色風貌街巷。 龔釗介紹,十四五期間,西城要強化老城空間整體格局。
  • 北京將以長安街、中軸線統領實現老城有機更新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敏)2021年,北京將以中軸線、長安街兩軸為統領,對兩軸沿線的景觀進行品質提升,實現老城的有機更新。今年的西城區政府工作報告提到,2021年,西城區將加強老城整體保護、推進民生改善、分層次分類型縱深推進街區保護更新,實現街區功能再造、空間重塑、人居環境改善、生態環境修復。北京市規劃自然委西城分局局長助理龔釗介紹,2021年,西城區將系統優化中軸線和長安街沿線建築形態輪廓、色彩材質、建築風格等,以「兩軸」保護統領老城空間整體秩序。
  • 長安街西城段著力推進縱深提升,西單商圈將引入更多網紅打卡店
    記者從西城區獲悉,今年,西城區將著力推進長安街西城段南北縱深一公裡環境提升項目,以西單商圈多個點位為突破口,完成外立面提升和建築風格改造。西城區住建委主任劉戍東介紹,長安街西城段南北縱深一公裡環境提升工作是對長安街主軸「由線、到網、及面」的進一步立體深化,同時也是落實核心區控規三年行動計劃的具體實踐。項目分別從功能、風貌、文化、空間、服務、活力、交通及配套機制入手,將在未來幾年內逐一推進,逐步亮相。
  • 北京長安街沿線西城段未來共享單車將無法落鎖
    (原標題:北京長安街沿線西城段未來共享單車將無法落鎖) 今後,市民騎車前往金科新區
  • 西城今年啟動西單商圈改造
    西單文化廣場城市森林一期2019年開放,二期今年將亮相(資料圖)長安街南北縱深一公裡環境提升將率先以西單商圈為突破口、地安門外大街沿線等重點區域將形成「連線成片」的完整景觀風貌、鐘鼓樓周邊啟動申請式退租、西單文化廣場城市森林二期今年亮相……昨日,西城區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八次會議召開,有關街區更新、環境整治、保護修繕等推出一連串的利好消息傳出。
  • 長安街沿線新增地下通道指示牌 專為防行人橫穿
    長安街新增地下通道指示牌  本報訊 (記者 郭靜) 這兩天,長安街沿線陸續多了很多提示地下通道位置的指示牌。 西城交通支隊相關負責人昨天透露,這是他們專門為防止行人橫穿而設置的,西單、 復興門一線共設置了18面。
  • 西城鼓西大街提升 預計3月開工26處
    記者從西城區兩會獲悉,西城區今年將圍繞中軸線和長安街沿線,開展重點地區的品質提升工作。市規劃國土委西城分局局長倪峰表示,西城將繼續推進鼓西大街立面提升工作,預計今年3月可開工26處:「這26處主要是建築的裝修改造和廣告牌匾的整治,除此之外,還將對鼓西大街的夜景照明、標誌標識、飛線、牌匾等進行統一的整治提升,增設口袋公園,提升生態景觀品質。
  • 北京旅遊局:慶典期間長安街沿線酒店入住將受限
    國慶慶典期間,長安街沿線的酒店將進入戒嚴狀態,天安門廣場東側的北京飯店、貴賓樓等將暫停營業,中國大飯店等也將停售臨「街」一側的客房。北京市旅遊局昨日證實,上述酒店10月2日後將全部恢復正常。北京飯店等將暫停營業為現場感受國慶慶典的氛圍,外地遊客任先生希望國慶當天入住長安街附近的酒店,但他的預訂被多家酒店以「客滿」、「停業」等理由拒絕。昨日,記者諮詢了長安街沿線的十餘家酒店預訂部,由於地理位置的不同,各酒店國慶期間的入住規定也各不相同。
  • 國慶擺花方案出爐 長安街沿線將布置主題花壇10處
    國慶天安門廣場長安街擺花方案公布剛剛,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公布了2018年國慶天安門廣場及長安街沿線花卉布置方案。先睹為快!廣場:「祝福祖國」大花籃今年天安門廣場中心花壇以喜慶的花籃為主景,籃內還組合有向日葵、蘭花、月季、玉蘭、葉子花等富有吉祥寓意的花卉,共同表達了全國各族人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萬眾一心,銳意進取,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 「老城保護」替代「舊城改造」,西城扮靚北京中軸線
    美麗北京【「老城保護」替代「舊城改造」,西城扮靚北京中軸線】北京中軸線自元代至今,一直是北京城市東西建築的對稱軸。過去的5年間,7.8公裡的中軸線兩側,北京在功能疏解、古建築修繕、街巷治理等方面持續發力。
  • 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存在多處難點 反對大拆大建
    對此,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曾在提案中建議:進一步擴大傳統中軸線的保護範圍,將傳統中軸線兩側的歷史河湖水系,棋盤式道路網骨架和街巷格局,傳統四合院民居建築群,以及傳統中軸線兩側平緩開闊的空間形態,城市天際線和重要的街道對景,傳統建築色彩和形態特徵等,均納入北京傳統中軸線的保護內容。
  • 長安街沿線大規模「換裝」 白色護欄換成金色(圖)
    長安街沿線大規模「換裝」 白色護欄換成金色(圖) 2015-07-24 14:03:21  記者上午從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員會獲悉,今年將完成長安街沿線護欄更換和公共服務設施的更新工程。這是自2009年建國60周年景觀提升後,長安街最大規模的一次整體景觀環境提升工作。  白色護欄換「金裝」 與金水橋前護欄統一   去年,天安門廣場周圍的隔離護欄換裝為金色防撞護欄,而長安街沿線天安門廣場前的其他地段仍然為白色的。
  • 核心區亮相首個歷史街區保護更新項目 將助力中軸線申遺保護
    這條全長1.7公裡的斜街始於元代,是《首都功能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18年—2035年)》批覆後,核心區首個重點推進完成的歷史街區保護更新項目,將助力中軸線申遺保護。提升後的鼓樓西大街,形成了「探訪一處元代碼頭、漫步兩段古蹟高牆、體驗四個口袋公園、了解多個歷史典故」的景觀結構,呈現元明清三朝文化元素。
  • 北京有16區,為何幾乎所有昌盛、繁華和亮點都只屬於四個行政區?
    北京作為首都,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有很多歷史古蹟和城市景觀。熟悉北京的人會發現,雖然北京有個區,但北京先進的、繁華的、昌盛的東西似乎只屬於東城、西城、海澱、朝陽四個區,其他12個區,基本沒變存在感。教育在教育方面,北京一直是「東西海」,也就是東城、西城、海澱處於領先地位,朝陽區雖然和三區還有差距,但是穩坐第四。就業熱點北京的就業熱點分為幾個不連續的區塊,基本上都是集中在東城、西城、海澱、朝陽四個區。
  • 西城什剎海將建西海溼地公園
    記者在會上了解到,第一季度末(最遲6月底前),西城力爭完成全部街區的劃分工作,以社區為基本單元,將街道轄區劃分為若干街區,覆蓋全部街道。  西城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所謂街區,是打破現有街道或社區的規劃界限,跨越地理空間規制,按照一定規模和歷史沿革,把若干社區整合為一個人居基礎單元,便於對問題相似、空間風貌一致的區域進行整理。
  • 首都功能核心區東城西城怎麼建?
    2.東、西城區作為一個功能區開展規劃編制東城區和西城區由於歷史文化、資源稟賦、發展階段類似,為了發揮規劃引領作用,促進功能優化提升,將兩個城區作為一個功能區統一開展規劃編制工作,一個功能區可以由多個行政區組成。
  • 陳小鋒:細節入手優化設計 系統提升鄉村風貌
    17日下午,市委副書記陳小鋒帶隊到揭西縣調研農房管控和鄉村風貌提升工作,提出要進一步優化項目設計方案,因地制宜打造農房管控和風貌提升示範帶,全面推動鄉村振興工作落地見效。據了解,揭西縣經過調研論證,確定沿甬莞高速、237省道、519鄉道形成一個農房管控和風貌提升示範帶,其中包括金和鎮的和西村和灰寨鎮的南洋村、灰龍村、老宮林村等10個行政村。在隨後召開的座談會上,陳小鋒對揭西縣紮實推進農房管控和鄉村風貌提升工作和規劃設計單位所完成的項目設計方案表示肯定。
  • 75%到90%的路面被林蔭覆蓋 西城三年將建99條「慢行林蔭路」
    原標題:75%到90%的路面被林蔭覆蓋 西城三年將建99條「慢行林蔭路」  人在林中行,樹林蔭翳,車在林下駛,四時景不同。10月23日從西城區城管委了解到,西城計劃從2020年起實施道路「林蔭計劃」,到2022年建成包括鼓樓西大街等在內的99條「慢行林蔭路」,以及西黃城根便民生活路等6條「悅動騎行+活力健步」線路。
  • 《北京大合唱》奏響中軸線風貌
    《北京大合唱》以北京中軸線為內容,主要介紹中軸線上的歷史建築及周邊人文風情,既展現了北京的歷史人文與風貌民情,又表現了北京的文化內涵與時代精神。作品分為開篇序歌《北京》、第一章《永定門》、第二章《天壇》、第三章《天橋》、第四章《天安門廣場》、第五章《鐘鼓樓》及尾聲七大部分。(圖為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國家大劇院供圖,央廣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