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17日 13:06 來源:北海日報 作者:記者 廖思宇 編輯:潘曉明
南山村,地處合浦縣公館鎮東北部,與玉林市博白縣接壤,轄區面積約9平方公裡。全村共轄27個自然村,42個村民小組。南山村是一個革命老區,擁有悠久的紅色革命歷史,該村曾先後獲得「北海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平安村委」等榮譽稱號。
2018年3月,由北海市中級人民法院選派的南山村新一屆黨組織第一書記葉俊傑入駐南山村;2019年6月,由合浦縣審計局選派的駐村工作隊員龐棟瀚入駐南山村,組成了新一屆扶貧工作隊伍。入駐以來,駐村工作隊始終牢記脫貧攻堅使命,帶領村兩委與南山9000多名村民團結一致、勠力同心,奮力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使這座擁有悠久紅色歷史底蘊的革命老區走出了新路子。如今的南山村夜夜歌舞昇平,村風村貌迎來了巨大變化,村民的生活滿意度、幸福感不斷提高。
便民基礎設施不斷提升
「以前的村委大樓很破舊,辦公條件較差,村民來這裡辦事都覺得不方便。」在南山村擔任了29年村委主任的範先祿說,自從2018年,葉俊傑到來後,南山村的村貌發生了巨大變化,整體煥然一新。村委大樓經過重新裝修,辦公條件大幅度改善,增加了許多功能室及一個會議室,其中該會議室是周邊村莊最大的會議室。
記者了解到,近2年來,南山村生產生活條件不斷得到改善,通過2年村屯道路攻堅戰,全村27個自然村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95%的家庭有水泥路直通家門口,全村實現100%農戶用電、用水、看電視,村委主要幹道、人口比較集中的自然村都安裝太陽能路燈,徹底解決了村民的白天出村難、晚上出門難的難題。
葉俊傑作為駐村第一書記,積極協調後盾單位建設資金13萬元,建設四房一廳駐村公寓一棟,協調資金近30萬元建成南山村文化廣場,協調資金8萬元完成南山村委黨建文化陣地建設。為了解決南山村的村道逢雨天就出現水淹的現象,協調資金200萬元建設了一條2公裡長的排灌渠。而這條主要用於灌溉及排水的長排灌渠,覆蓋2000多畝田地,能解決3000多人的用水。
針對南山村缺乏一個農貿交易的集中地點,村民買菜要麼等菜販進村賣菜,要麼只能驅車到鎮上買菜的這一窘境,葉俊傑統籌資金20萬元,將村委大院後面的舊瓦房進行拆除重建,開闢一個小型的農貿市場,解決南山村村民的買菜難問題。
想方設法化解基層矛盾
「葉書記為我們家解決了許多難題,不然我們現在還不知道如何面對生活,真心感謝他的幫助和支持。」村民石蘭鳳原是柳州人,多年前嫁到南山村。天有不測風雲,2001年其丈夫不幸離世,石蘭鳳只能獨自帶著兒子討生活。但沒有學歷、沒有本錢、沒有背景的她要如何面對這樣的困境?石蘭鳳的不幸人生,讓人憐憫。葉俊傑看在眼裡,決定幫助她改變生活現狀。
由於當年嫁過來後遇到的種種問題,石蘭鳳沒有及時將戶口遷移到南山村,導致她的兒子被列為貧困戶,而她卻沒列入。於是,葉俊傑通過走訪協調,積極與各相關部門聯繫,為石蘭鳳爭取將戶口遷到了南山村,石蘭鳳20多年的困境終於得到解決。列為貧困戶只是其中的一步,為了解決石蘭鳳的生活困難,葉俊傑主動協調村兩委,將石蘭鳳聘為村委大院的保潔員,讓她每月都有一份固定的工資收入。
入駐南山村後,葉俊傑著力解決百姓遇到的困難問題,努力提高百姓滿意度。近2年的駐村時間,他先後幫助6戶農戶解決戶口問題、4戶小孩上學問題,辦理低保、五保事宜50多戶,處理鄰裡糾紛、宅基地糾紛、墳山糾紛等民間糾紛30多起,有效化解了基層各種矛盾,提升村民對脫貧攻堅工作的滿意度。
此外,2018年以來,通過協調市中級人民法院多個黨支部和團總支,先後赴南山村開展幫扶活動,各支部先後開展了送法入村入校活動、慰問困難留守兒童活動、重走革命先烈路活動等一系列的扶貧扶志活動,有效資助了部分貧困戶解決生產生活困難。
集體經濟收入持續增加
近2年來,扶貧駐村工作隊在協調村委成立合作社的基礎上,動員43戶貧困戶利用扶貧資金入股養殖合作社,市中級人民法院拿出1萬元作為股金入股,所得分紅作為村集體經濟收入。同時協調村委將村集體經濟扶持資金39.6萬元入股企業,確保貧困戶能按期獲得分紅。
2018年底,南山村全村摘帽。2019年底,全村貧困人口下降至5戶6人,貧困發生率降至0.07%,村集體經濟得到高增幅的可持續發展。其中,2017年收入2.65萬元,2018年收入4.58萬元,2019年收入8.644萬元,年增幅100%。
2018年以來,通過開展進村入戶走訪,工作隊區分貧困類型實施精準扶貧:對因病因殘致貧的加大醫療幫扶;對因缺勞力致貧的開展送雞苗、鴨苗、小豬等扶貧活動;對勞動能力富裕的貧困戶開展就業轉移幫扶;對孤寡老人開展低保扶貧和送溫暖活動,有效提高了貧困戶脫貧致富能力。
「脫貧攻堅不是小事,要做到精準摸排、找準根源、對症下藥,確保脫貧措施持續性。」葉俊傑表示,駐村工作隊要繼續深入走訪、梳理分析,調整優勢幫扶資源,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