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副部長:切實推進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

2020-12-26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

  中新社北京9月26日電 (記者 陳小願)中國農業部副部長餘欣榮26日在北京會見前來參加第十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以下簡稱農交會)的臺灣代表團時強調,兩岸農業互補性強,交流空間廣,合作潛力大,要切實推進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

  臺灣代表團由嘉義市農會、財團法人農村發展基金會、臺灣傑出農民協會成員組成。

  餘欣榮指出,多年來,代表團成員與大陸的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密切合作,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交流合作活動;創新兩岸基層民眾交流交往互動平臺,進一步增進兩岸民眾感情;推動臺灣農民創業園穩步健康發展,推進兩岸農業產業合作對接,為實現兩岸寬領域、多層次的交流局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餘欣榮說,農業是目前兩岸合作中最活躍最重要的領域之一,在兩岸關係中處於十分重要的地位。大陸農業資源豐富,農業生產規模大,勞動力成本低,市場潛力巨大;臺灣農業科技水平和產業化水平較高,農業管理經驗較先進,在精細農業等方面有優勢。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兩岸農業交流合作已進入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時期,逐步形成了寬領域、多層次、全方位的合作雙贏發展格局,面臨著繼往開來的新形勢、新機遇。

  餘欣榮表示,大陸促進兩岸農業合作的平臺體系不斷健全,政策措施不斷完善。尤其2005年以來,大陸相關部門為最大限度照顧臺灣農民利益,連續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措施,讓臺灣農民切實感受到兩岸農業交流合作的成果。

  嘉義市農會理事長黃騰輝、財團法人農村發展基金會執行長盧虎生表示,2003年以來,農交會臺灣展區的設立和舉辦,促進了兩岸農業經貿往來,為大陸消費者了解和採購臺灣農產品開闢了窗口,是造福臺灣農民、惠及兩岸農業的重要舉措。

  嘉義市農會總幹事蕭淑麗透露,本屆農交會臺灣展區將以展示阿里山精品農業為主題,融入阿里山少數民族特色文化。

  農業部主辦的第十屆農交會將於9月28日至30日在北京全國農業展覽館舉辦。臺灣農業精品館由農業部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與臺灣嘉義市農會合作主辦,重點展示臺灣阿里山高山茶、優質大米、特色水果及鳳梨酥、蜜棗、柚子參等農特產品。(完)

相關焦點

  • 農業部落實中央政策 推動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合作
    展現全局眼光 打開全新局面——農業部積極推動海峽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報導之一     不斷適應新形勢下的新變化,農業部穩步推進中央有關方針政策的落實,廣泛開展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統籌謀劃,統籌安排,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產生了很好的影響。
  • 農業部積極推進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大力發展鄉村休閒旅遊產業的決策部署,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紮實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農業部農產品加工局以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大會為載體,通過啟動中國美麗鄉村休閒旅遊行、組織專業論壇、開展推介對接活動、現場學習發展經驗等,積極推進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
  • 農業部:今年將進一步擴大臺灣農產品在大陸銷售
    「經過多年的合作交流,臺灣同胞投資大陸農業已經進入快速發展期,大陸將會出臺更多的優惠政策,為臺灣農民投資大陸農業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農業部副部長危朝安昨天下午在接受記者集體採訪時做出上述表示。危朝安說,兩岸農業交流合作起始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經過二十年的發展,目前已經進入到了快速發展的時期,來大陸發展創業的臺資農業企業和臺灣農民也不斷增多,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也逐步形成了寬領域、多層次、全方位的合作雙贏的發展模式。
  • 臺灣青年學生參訪團應邀到農業部參觀訪問(組圖)
    農業部副部長尹成傑、總經濟師薛亮與參訪團一行進行了座談交流。參訪團青年學生表示,大陸經濟的發展,給臺灣同胞特別是青年學生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  記者了解到,臺灣青年學生參訪團由來自臺灣中興大學獸醫學院、臺大農經學院、慈濟大學生科學院、高雄海洋技術學院等大學的教師與學生組成,涉及到獸醫、畜牧、農經等專業,農業部安排了相關領域的負責人出面接待與交流。
  • 兩岸農業交流聚焦「雙新雙創」
    新華社廈門6月5日電(記者何凡 賀飛)5日,350多位來自海峽兩岸的業界嘉賓和企業代表齊聚第十屆海峽論壇·兩岸特色鄉鎮交流暨促進「雙新雙創」發展對接會,就如何深化閩臺農業合作、促進「雙新雙創」發展深入交流。
  • 農業部副部長張桃林來含山調研
    4月1日上午,農業部副部長張桃林一行來到含山縣,就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情況進行調研。農業部農機化司司長李偉國、農業部財務司副司長宋昱、農業部科教司副司長汪學軍等參加調研。張桃林實地察看了含山縣仙蹤鎮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站,聽取了服務站機構設置、人員配備、服務內容等方面的情況介紹。得知該站近年來面向農業專業畢業生開展公開招考,逐步配齊了農技人員,並通過定期培訓提升農技人員綜合能力水平,張桃林點頭表示肯定。他指出,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是推動農業科技進步的重要力量,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支撐。
  • 海峽兩岸(廣西玉林)農業合作試驗區推進會在桂召開
    海峽兩岸(廣西玉林)農業合作試驗區推進會在桂召開 2020年04月26日 11:33: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 發)  中國臺灣網4月26日訊 近日,海峽兩岸(廣西玉林)農業合作試驗區(以下簡稱玉林海試區)推進會在廣西召開,會議總結了玉林海試區建設情況,就下步加快建設推進進行專題研究。廣西臺辦主任李東興、副主任丘德彬,廣西農業農村廳副廳長文信連,玉林市副市長鄧長球及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出席會議。
  •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強調:統一思想 動員力量 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
    12月1日,農業部舉辦第59期每月講壇活動。農業部部長韓長賦為廣大幹部職工作了題為「關於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專題報告。當前我國正處在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的關鍵階段,農業現代化進入全面推進、重點突破、梯次實現的階段。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既要借鑑發達國家經驗,又要立足國情,走中國特色發展道路。要按照五大發展理念謀篇布局,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突出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和質量安全底線思維,加快建設具備產能穩固、產品安全、方式綠色、設施先進、規模適度、市場導向等六方面特徵的現代農業。
  • 農業部部長與阿聯氣候變化與環境部部長就加強中阿農業合作交換...
    9月28日上午,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在杜拜與阿聯氣候變化與環境部部長澤尤迪舉行了雙邊會談,雙方就加強中阿農業合作交換了意見。韓長賦簡要回顧了雙方農業合作情況,指出中阿兩國農業儘管國情不同,但互補性強,合作潛力很大,此次出訪阿聯的目的就是建立健全雙邊農業合作機制,全面推進中阿農業合作。中方希望兩國加強在椰棗病蟲害防治、旱作農業、水資源利用、鹽鹼地改良、漁業、清真食品和能力建設開展合作。澤尤迪表示完全贊同韓長賦的建議,阿方對推進與中國農業全方位合作充滿期待。
  • 農業部:我國休閒農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十二五」以來,各地休閒農業競相推進、蓬勃發展,呈現出產業規模日漸擴大,發展內涵不斷提升,類型模式逐步豐富,發展方式逐步轉變,綜合效益同步提高的特點,形成了「發展加快、布局優化、質量提升、領域拓展」的良好態勢。全國以農家樂、民俗村、休閒農園、休閒農莊為代表的多元化休閒農業類型競相發展。
  • 農業部九司長解讀《關於創新體制機制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意見》
    農業部發展計劃司司長張合成、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曾衍德、農業部科技教育司司長廖西元、農業部畜牧業司司長馬有祥、農業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張顯良、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司長唐珂、農業部農產品加工局局長宗錦耀、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局長廣德福、農業部產業政策與法規司司長張天佐等對《關於創新體制機制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意見
  • 兩岸(貴陽)農業交流 合作推介會在臺北舉行
    本報臺北電(記者 謝江林) 作為貴陽市赴臺開展農業交流的重要活動,4月25日,兩岸(貴陽)農業交流合作推介會在臺北市舉行。    貴陽市委副書記張平致辭並作推介。臺灣中小企業總會理事長林慧瑛致辭。貴陽市副市長劉玉海主持推介會。
  • 廣東梅州市召開梅臺農業合作交流會兩岸專家論劍精緻高效農業
    12月4日下午,梅州·臺灣農業合作交流會在梅州召開,海峽兩岸的農業知名專家學者和企業家等200多人共同探討兩地交流合作,為梅州發展精緻高效農業建言獻策。    對如何深化梅臺農業合作交流,李嘉講了五個方面的意見。一是規劃。梅州要儘快邀請臺灣專家前來做好農業發展規劃,針對梅州現有的農業、旅遊等方面的良好基礎,以及地形、土質等各方面資源,結合梅州推動綠色的經濟崛起的發展要求,科學規劃、選準用於發展臺灣式精緻高效農業的地方,通過部分縣、鎮和部分企業先行先試,逐年推進,爭取三至五年時間在全市精緻農業形成規模效應。二是培訓。
  • 中山市鎮區農業:港口鎮的兩岸四地現代農業模式(組圖)
    2010年,共與150多戶農戶建立合作關係,輻射南美白對蝦養殖面積5500畝,帶動農戶增收1200多萬元。在四大家魚養殖方面,著力培育建立健康養殖示範基地,促進增產增收。市食出公司鋪錦基地通過國家農業部綠色食品認證,港南水產養殖場通過省農業廳無公害產品認證,通過健康養殖示範基地的龍頭推動作用,帶領港口鎮四大家魚養殖向標準化、規範化和無公害化方向邁進。
  • 臺灣學生做客農業部談兩岸畜牧獸醫發展狀況(組圖)
    參觀訪問團成員都是在島內大學學習獸醫、畜牧和農經等專業的學生,大陸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特別邀請農業部相關司局的負責人、青年幹部與臺灣學生進行了交流,進一步增進臺灣學生對大陸農業農村發展的認識、了解,從而推動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的長遠發展。
  • 農業部副部長:打造現代水產養殖新模式 引領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
    農業部副部長于康震在全國水產技術推廣工作會議上強調打造現代水產養殖新模式 引領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7月5日,全國水產技術推廣工作會議暨生態健康養殖技術集成現場會在銀川召開。農業部副部長于康震在會上強調,水產養殖業要認真貫徹落實綠色發展新理念,把打造現代水產養殖新模式作為引領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重要抓手,為促進漁業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支撐。于康震指出,實現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要堅持問題導向,念好「地、水、飼、種、潔、防、安、工」八字訣。
  • 推進成都農業信息化示範建設戰略合作啟動實施
    商住地、 工業地) 市農業委員會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成都農業信息化示範建設。農業部信息中心經過近30年深度耕耘,在農業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平臺構建、標準規範、資源開發、技術應用、信息服務等領域積澱深厚,尤其是近年來在農業信息化戰略研究與規劃設計、前沿信息技術追蹤、典型應用研究、標準體系建設與制修訂、技術諮詢與信息服務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正成為農業部電子政務技術中心、國家農業大數據開發中心、全國農業信息化促進中心和農業信息化孵化基地。
  • 農業部與港澳特區政府漁業部門籤署流動漁船事宜合作安排
    本報訊為加強港澳流動漁船管理,促進流動漁民穩定發展,6月29日,農業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分別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漁農自然護理署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海事及水務局在香港和澳門籤署港澳流動漁船事宜合作安排。農業部副部長、農業部港澳流動漁民工作協調小組組長于康震和港澳特區政府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出席並見證了籤字儀式。
  • 第三屆四川農業合作發展大會暨農業博覽會開幕
    本屆農博會以「全面開放合作、發展現代農業」為主題,突出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定位,更加注重農業全產業鏈的交流與合作,來自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經貿機構、企業參會參展,首次設立東協、南亞、歐美等6個國(境)外展區。農博會期間,四川將推出農業農村投資項目1229個,投資需求3687.4億元,還將舉行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報告會、中國美麗鄉村(天府)論壇等多場重大活動。
  • 高校國際交往的典範--記中國農業大學與德國霍恩海姆大學合作交流...
    然而像中國農業大學與德國霍恩海姆大學那樣,以兩校的國際合作,帶動了中國高等農業教育的發展,並推動了整個國家農業科技領域進步的歷程,卻堪稱高校國際交往的典範——這是日前在北京舉行的中國農業大學與德國霍恩海姆大學交流合作30年紀念活動中,與會代表對兩校這段交往史的一致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