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換手機後不解綁銀行卡或刪除敏感信息?行動支付時代這些習慣要改...

2020-12-13 東南網

消費者容易出現的三個不良使用習慣:

●更換手機後不解綁銀行卡或刪除敏感信息

●刪除帶支付功能的APP 但不解除銀行卡綁定

●隨意嘗試掃描帶優惠信息的二維碼

中國銀聯近日發布的《2019移動網際網路支付安全大調查報告》顯示,隨著金融知識普及與打擊電信網絡詐騙宣傳活動的深入推進,與2018年相比受訪者風險防範意識有所提升。2019年的數據顯示,51%的消費者曾經遇到過網絡詐騙,相比2018年下降了16%,發生損失的人群佔比為23%,較2018年下降26個百分點。

調查顯示,受訪消費者存在不良使用習慣的比例與2018年持平。出現頻率最高的三個不良使用習慣仍然為:更換手機後,不解綁銀行卡或刪除存留的敏感信息(24%);直接刪除帶支付功能APP,不解除銀行卡綁定(23%);帶有優惠信息的二維碼都會嘗試掃描(20%)。同時,在非法的貸款、外匯、期貨等平臺洩露銀行卡號、驗證碼等個人敏感信息也是導致消費者發生損失的重要因素。

中國銀聯風險安全專家分析,2019年行動支付產業呈現出以下新特點:一是行動支付使用持續活躍,平均使用頻次與消費金額雙增長;二是行動支付已成為普惠金融重要載體,伴隨行動支付便民工程下沉,獲得縣鄉居民、小微企業青睞;三是金融科技助力提升便捷與安全,生物識別等新型身份認證技術與傳統密碼驗證方式共同守護安全;四是公眾安全意識有所提升,發生損失人群佔比下降。

調查顯示,2019年行動支付用戶使用頻次繼續上升,日均使用逾3次。從人群看,自主創業者、私營業主、個體戶、網店店主等小微企業主使用頻率顯著高於他人,近三成日均使用超過5次。同時,行動支付成為普惠金融服務的重要載體,退休人員、家庭主婦、農民、工人等群體,在公共繳費、菜市場等場景中,使用行動支付方式消費佔比過半。從場景看,交通出行成為2019年行動支付最活躍的場景,全國32個城市地鐵、逾1600個城市公交受理銀聯行動支付,全國200多個城市的逾1萬家停車場開通銀聯無感支付,行動支付與我們「行」影不離。

與此同時,支付產品中身份驗證、風險提示、帳戶安全管控功能、轉帳信息核驗、賠付保證等安全措施持續優化,獲得消費者認可。受訪消費者普遍認為,生物識別驗證、轉帳帳戶信息核驗等措施使支付安全更有保障。60後、70後等群體希望在支付及交易過程中多一些安全提示。

總體看,2019年,消費者的安全意識普遍提升,損失化解渠道更為多元。主動向銀行掛失、撥打110是主要挽損方式,同時保險賠償也成為彌補欺詐損失的重要來源。

據悉,本次調查由中國銀聯與17家全國性商業銀行、18家支付機構聯合開展,篩選有效問卷約6.2萬份,約七成被訪者集中在25歲至45歲。調查高度還原行動支付人群現狀,力求準確、真實反映中國行動支付人群的支付行為及安全意識,為持卡人與相關產業各方帶來支付安全領域的趨勢指引。

相關焦點

  • 行動支付時代,這些不良習慣你有嗎?
    出門可以不帶錢包,忘帶手機則寸步難行——我們越來越離不開行動支付了。
  • 行動支付安全大調查分析,快來看看你每個月消費多少?
    一是行動支付消費量增長明顯;二是行動支付場景建設不斷深化,人們在各個場景的支付體驗有效改善;三是行動支付的便捷性與安全性得到提升;四是網絡欺詐案件數量呈現下降趨勢,但損失金額有所擴大;五是行動支付安全習慣得到廣泛關注。
  • 2018行動支付安全報告:掃不明來源二維碼95%被騙
    【TechWeb】1月24日,中國銀聯發布了2018行動支付安全大調查分析報告。據統計,當前我國手機支付用戶規模已達到了5.7億,受調查人群去年使用行動支付每月平均消費了2600元。此外,掃描不明來源的二維碼,是行動支付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發生實際損失的比例高達95%。
  • 微信綁了銀行卡?手機裡別保存這些照片,截圖也要及時刪除
    手機中千萬別保存這3類照片,要及時刪除在人們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的情況下,網際網路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隨著手機對我們生活的重要程度越來越深,我們對手機的依賴性也越來越大,而且,微信這種社交軟體也已經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而且,微信不只用於我們的日常交流,更運用於我們的支付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手機在帶給我們便捷的同時也在帶給我們危險
  • 換新手機把舊手機送人了,但忘了解綁銀行卡,有風險嗎?
    首先,我們來看手機自身會存儲什麼信息和資料?我們先從2G手機的時候說起。舊手機一般都會保存通訊錄、簡訊、照片和視頻這些東東。如果你沒有把舊手機恢復出廠設置,也沒有刪除上面的東東。那就會面臨信息洩露的情況。再說到現在的智慧型手機,同樣的,也都有通訊錄、簡訊、照片和視頻這些東東,另外還有各種app,聊天資料,銀行卡等等。那這些app會不會有洩露的風險呢?經過我實地測試,把手機卡取出之後。
  • 行動支付安全大調查報告出爐
    4月2日,中國銀聯發布《2019移動網際網路支付安全大調查報告》顯示,2019年行動支付產業呈現出以下新特點:一是行動支付使用持續活躍,平均使用頻次與消費金額雙增長;二是行動支付已成為普惠金融重要載體,伴隨行動支付便民工程下沉,獲得縣鄉居民,小微業主青睞;三是金融科技助力提升便捷與安全,生物識別等新型身份認證技術與傳統密碼驗證方式共同守護安全;四是公眾安全意識有所提升
  • 中國銀聯發布2019行動支付安全大調查分析報告
    受訪消費者普遍認為,生物識別驗證、轉帳帳戶信息核驗等措施使支付安全更有保障。 60、70後等群體則希望在支付及交易過程中能多一些安全提示。在非法貸款平臺等洩露個人信息致損概率高 參與網絡博彩損失金額大受訪消費者存在不良使用習慣的比例與2018年持平。
  • 手機換號不解綁存巨大風險 專家建議更改三類信息
    京華時報漫畫謝瑤 手機換號「不解綁」存巨大風險 業內專家提醒:棄用手機號碼前先更改三類帳戶信息 現如今,有很多用戶同時擁有3到4個手機號碼,這些號碼在為用戶帶來便捷的同時 在經過多次解釋之後,陌生來電的問題慢慢解決,但另外一個問題又來了,那就是他的手機頻頻接到來自某銀行的銀行卡業務簡訊,「有時候是存入有時候是轉出,每次金額都不太多,幾乎每天都有。」葉先生核對之後確認簡訊裡提到的銀行卡並非自己所有,於是致電該銀行客服,要求銀行解除自己手機號碼與他人銀行卡的綁定。但是銀行客服告訴他,與銀行卡解綁只能由原號碼的所有者去辦理。
  • 支付清算協會印發《關於加強銀行卡敏感信息安全管理 防範終端機具...
    清算協會指出,新型技術的推廣應用為支付業務提供了更為快捷便利手段的同時,支付犯罪手法也在不斷翻新,銀行卡使用安全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銀行卡信息洩露事件時有發生。為進一步加強銀行卡敏感信息安全管理,規範終端機具使用,提升支付風險防控能力,維護銀行卡產業及支付清算行業健康發展環境。
  • 行動支付是個坑?你的安全信息正在洩露!這兩張照片告訴你答案
    眾所周知,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技術的不斷創新,行動支付的方式已經開始流行起來,與此同時,安全隱患也出現了。因為現在但凡與錢扯上關係的軟體都需要你進行實名認證,從小小的公交車軟體掃二維碼系統到銀行卡轉帳支付,看似對我們的資金有了更高質量的保障,而實際上,風險與安全是成正比的。
  • 綁定銀行卡、登錄帳號難以解綁,手機號碼「攜號轉地」何時能實現?
    漫畫:煩惱 新華社發 朱慧卿 作   新華社長沙3月27日電 題:綁定銀行卡、登錄帳號難以解綁,手機號碼「攜號轉地」何時能實現?  手機用戶不願改號,除了信息聯絡的需求,還因想避免各種解綁的麻煩。不少人的手機號綁定銀行卡、微信帳號以及京東、天貓等購物網站帳號。「如果更換手機號就得逐一解綁,實在太麻煩了!」小劉說。  小劉、史先生的苦惱,很有代表性。據了解,目前,希望保留手機號碼並更改歸屬地的人群主要包括高校畢業生、跨省勞動者等。因為不能更改歸屬地,不少人只能新辦理一個手機號。
  • 手機銀行與移動安全支付之我見
    中國的行動支付市場正進入高速發展期,據央行統計,2014年第一季度,中國第三方行動支付業務的總交易規模達到3.9萬億元人民幣,交易6.6億筆。最近,新一代行動支付手機發布,可實現刷卡返現,除了與智慧型手機一樣的大屏幕和智能作業系統外,還帶有與POS機一樣的銀行卡讀卡器,能夠識別銀行卡磁條、晶片卡及NFC卡,具有三卡合一的行動支付功能。
  • 想更換手機卡,但它綁定了支付寶,微信,銀行卡等,該怎麼辦啊?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只要一部手機在手便可以浪跡天涯,無論是辦公室的門禁,公交、地鐵掃碼,甚至是吃飯、購物等均可以通過手機來完成。移動網際網路真正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們的消費習慣。任何事情都具有兩面性,我們在享受這種便利快捷的同時,背後的信息安全事件卻值得我們關注。
  • 手機裡不要再保存這些「照片」了!身份證照片、銀行卡照片……
    建 議不設置開機密碼的人可要當心,另外手機裡的開機密碼、支付密碼千萬不要設得太簡單(例如,設置成自己的生日也不行),以免被犯罪分子獲取自己的身份信息,很快破解出正確的密碼。手機裡存有身份證照片的,一律馬上刪除,以免留下後患。
  • 把舊手機恢復出廠設置後送人,但忘了解綁銀行卡了,有風險嗎?
    我買了一部新手機,把舊手機恢復出廠設置後送人,但忘了解綁銀行卡了,有風險嗎?只要沒有吧手機卡一起送人,一般來說這種情況沒有什麼風險,不用太擔心。並非手機要綁定銀行卡,而是各種應用需要銀行卡,可以說手機與銀行卡沒啥關係。
  • 關鍵問答丨可以無網支付的數字銀行卡有多神奇?
    針對數字支付時代用戶需求,銀聯無界數字銀行卡在傳統銀行卡基礎上進行了全方位的優化升級,進一步拓展了銀行卡產品的內涵和外延。主要優勢特色包括:一是為傳統銀行卡賦予了數字形態,通過數位化服務,滿足用戶消費、存取現、轉帳、手機閃付、條碼支付等多元化支付需求。
  • 更換手機卡,但它綁定了支付寶、微信、銀行卡等,該怎麼辦?
    更換手機卡意味著你的手機號要更換,在這個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手機號已經成為你在各大軟體應用的一個ID,是你的一個唯一身份標識。因此大家一定要記得把你手機裡常用的軟體綁定的手機號全部更換成新號碼。更換手機卡你一定要知道的事情切記,更換手機卡的人一定不能把舊手機卡馬上註銷,這個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大部分手機應用包括微信和支付寶,在你打算換綁手機的時候,都會要求你通過舊手機來接收簡訊驗證碼,證明你這個舊帳號是同意更換的,然後再要求你用新帳號接收驗證碼進行綁定。
  • 香港行動支付推廣難點:信息安全+「八達通」
    業界認為,虛擬銀行會專攻近年方興未艾的行動支付,即電子錢包市場,開發各種針對網購、商戶及個人的行動支付方案。儘管目前香港人還是習慣用現金和「八達通」付款,但他們對行動支付的接受度已有所上升。面對廣闊的發展空間,香港金管局和運營商們接連出招,力爭讓行動支付體驗更方便、場景更豐富,從而更受港人歡迎。
  • 註銷手機號前一定要做這些事情
    雖然換了新手機號沒有在收到陌生人的騷擾電話,但是在後面使用微信和網上購物都非常麻煩,因為小編朋友很多帳戶都綁定了之前註銷掉的手機號,導致無法收到手機簡訊驗證碼。現在是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手機號又都是實名認證的。大家在註冊帳號或網上辦理業務的時候,很多都綁定了自己的手機號,所以手機號非常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 微信支付被別人盜用?教你如何查詢並解綁身份證綁卡微信號
    在行動支付已然成為一個當下支付的主流趨勢,對於經常使用微信的用戶來說,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微信帳號已然成為一種常態,然而這些微信號是否綁定你的身份證、銀行卡等個人信息呢?會不會造成個人資產造成威脅呢?這就需要打個問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