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聯發布2019行動支付安全大調查分析報告

2021-01-11 金融投資網

金融投資報訊(記者 張璐璇)4月2日,中國銀聯發布《2019移動網際網路支付安全大調查報告》,探尋在過去的一年裡行動支付領域有哪些新趨勢、新變化,新風險,普通金融消費者又該如何在使用行動支付時保護好自己的錢袋子。

根據中國銀聯風險安全專家分析,2019年行動支付產業呈現出以下新特點:一是行動支付使用持續活躍,平均使用頻次與消費金額雙增長;二是行動支付已成為普惠金融重要載體,伴隨行動支付便民工程下沉,獲得縣鄉居民,小微業主青睞;三是金融科技助力提升便捷與安全,生物識別等新型身份認證技術與傳統密碼驗證方式共同守護用戶財產安全;四是公眾安全意識有所提升,發生損失人群佔比下降。

日均使用逾3次 便民支付場景建設惠及日常生活

調查顯示,2019年行動支付用戶使用頻次繼續上升,日均使用逾3次。從人群看,自主創業者、私營業主、個體戶、網店店主等小微業主使用頻率顯著高於他人,近三成日均使用超過5次。同時,行動支付成為普惠金融服務的重要載體,退休人員、家庭主婦、農民、工人等群體,在公共繳費、超商便利、菜場生鮮等場景中,使用行動支付方式消費佔比過半。從場景看,交通出行成為2019年行動支付最活躍的場景,全國32城地鐵、逾1600城公交受理銀聯行動支付,全國200多城的逾10000家停車場開通銀聯無感支付。

金融科技成就支付安全新體驗 與密碼驗證共同守護安全

支付產品中的身份驗證、風險提示、帳戶安全管控功能、轉帳信息核驗、賠付保證等安全措施持續優化,獲得消費者的感知與認可。受訪消費者普遍認為,生物識別驗證、轉帳帳戶信息核驗等措施使支付安全更有保障。 60、70後等群體則希望在支付及交易過程中能多一些安全提示。

傳統電信網絡詐騙發生率下降 受損人群佔比下降

隨著金融知識普及與打擊電信網絡詐騙宣傳活動的深入推進,與2018年相比,受訪者風險防範意識有所提升。2019年網絡詐騙情況出現好轉跡象,數據顯示,51%的消費者曾經遇到過網絡詐騙,相比2018年下降了16%,發生損失的人群佔比為23%,較2018年下降26個百分點。

在非法貸款平臺等洩露個人信息致損概率高 參與網絡博彩損失金額大

受訪消費者存在不良使用習慣的比例與2018年持平。出現頻率最高的三大使用不良習慣仍然為:更換新手機時,不解綁銀行卡或刪除存留的敏感信息(24%);直接刪除帶支付功能APP,不解除銀行卡綁定(23%);帶有優惠信息的二維碼都會嘗試掃描(20%)。

同時,在非法的貸款、外匯、期貨等平臺洩露銀行卡號、驗證碼等個人敏感信息,也是導致消費者發生損失的重要因素。數據顯示,存在不良行為的受訪人群的損失比較習慣良好的受訪人群損失比高出了2.7倍之多。在所有不良行為習慣中,有參與網絡賭博行為的消費者受詐騙的比例最高。同時,遭受大額損失的比例也最高,為所有不良習慣中受損人群比例、受損金額之首。此外,在未婚男性、大專及以下、工人、學生、私營業主/個體戶等群體中有參與網絡賭博行為的人群佔比也相對較高。

行動支付安全意識普遍提升 重點人群仍需關注

2019年,消費者的安全意識普遍提升,損失化解渠道更為多元。主動向銀行掛失、撥打110已是主要挽損方式,同時保險賠償也成為彌補欺詐損失的重要來源。值得關注的是,女性不採取任何措施的比例達到近1/4,較男性高出5個百分點。家庭主婦、退休人員未採取任何措施的比例也高於平均水平。

據了解,本次調查由中國銀聯與17家全國性商業銀行、18家支付機構聯合開展,篩選有效問卷約6.2萬份,約七成被訪者集中在25歲至45歲。樣本覆蓋上海、廣東、浙江、北京、山東、香港、澳門、臺灣等全國34個省市自治區,高度還原行動支付人群現狀,力求準確、真實反映中國行動支付人群的支付行為及安全意識,為持卡人與相關產業各方帶來支付安全領域的趨勢指引。

【此文章為金融投資報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聯繫電話028-86968491】

相關焦點

  • 行動支付安全大調查分析,快來看看你每個月消費多少?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正在迅速成為行動支付領域的全球領導者。圖片來源:Statista今年年初中國銀聯發布了2018行動支付安全大調查分析報告,《報告》顯示,2018年行動支付領域呈現以下特點。《報告》統計的高風險行動支付行為主要表現為:更換新手機不解綁銀行卡、不刪除存留的敏感信息、直接刪除帶支付功能App不解綁銀行卡、有優惠促銷的二維碼都會嘗試掃等。中國銀聯總結出當前行動支付中大家最容易忽略的幾點風險,請大家多加防範。
  • 行動支付安全大調查報告出爐
    4月2日,中國銀聯發布《2019移動網際網路支付安全大調查報告》顯示,2019年行動支付產業呈現出以下新特點:一是行動支付使用持續活躍,平均使用頻次與消費金額雙增長;二是行動支付已成為普惠金融重要載體,伴隨行動支付便民工程下沉,獲得縣鄉居民,小微業主青睞;三是金融科技助力提升便捷與安全,生物識別等新型身份認證技術與傳統密碼驗證方式共同守護安全;四是公眾安全意識有所提升
  • 2018行動支付安全報告:掃不明來源二維碼95%被騙
    【TechWeb】1月24日,中國銀聯發布了2018行動支付安全大調查分析報告。據統計,當前我國手機支付用戶規模已達到了5.7億,受調查人群去年使用行動支付每月平均消費了2600元。此外,掃描不明來源的二維碼,是行動支付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發生實際損失的比例高達95%。
  • 行動支付數據發布,你每個月消費多少?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已經習慣了行動支付。出門拿一個手機,一掃、一刷、一點,就輕鬆完成了各種消費。隨著行動支付使用頻率越來越高,它當前又呈現出什麼特點呢?今天,中國銀聯發布了2018行動支付安全大調查分析報告。
  • 中國銀聯發布《中國銀行卡產業發展報告(2020)》
    5月18日,中國銀聯發布《中國銀行卡產業發展報告(2020)》。作為解讀國內銀行卡產業現狀與發展趨勢的權威報告,自2003年首次發布以來已連續出版18載,為政府和產業各方持續提供決策參考。
  • 【解析】中國銀聯電子支付安全攻防體系建設
    中國銀聯作為銀行卡組織,始終致力於為用戶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支付方式。為更好地為客戶提供優質安全的金融服務,中國銀聯一直把電子支付安全作為公司發展的重點方向之一。中國銀聯電子支付安全攻防體系研究工作參考國際通行的安全模型,結合銀聯電子支付產品和應用的建設實際,提出了創新的電子支付安全攻防體系模型,並開展了探索適用於電子支付領域的通用安全體系架構的有益嘗試,降低了支付產品和應用的安全風險。
  • 攜程、銀聯國際發布《2019中國人出境旅遊消費報告》
    來源:經濟日報11月28日,攜程和銀聯國際聯合發布《新旅遊、新消費、新中產:2019年中國人出境旅遊消費報告》。報告結合了業內規模最大的出境旅遊產品訂單大數據與銀行卡境外消費數據,強強聯合以洞察中國遊客出境消費的最新特徵與趨勢。
  • 行動支付時代這些習慣要改...
    消費者容易出現的三個不良使用習慣:●更換手機後不解綁銀行卡或刪除敏感信息●刪除帶支付功能的APP 但不解除銀行卡綁定●隨意嘗試掃描帶優惠信息的二維碼中國銀聯近日發布的《2019移動網際網路支付安全大調查報告》
  • 銀聯國際、攜程報告:「全球購」返現力度遠超支付平臺
    1月7日,銀聯國際、攜程對2019年以來海量中國遊客境外用卡消費、領券購物的大數據分析,發布了《2019中國人出境旅遊消費報告》與購物目的地人氣排行榜。報告認為,銀行卡刷卡與在線旅遊平臺優惠返現的「旅遊+金融」服務,覆蓋了中國絕大部分中高收入人群,便利和優惠力度要遠比行動支付平臺更大。加上出境旅遊消費一站式服務的優勢,成為提升出境旅遊體驗的重要推動力。
  • 央行發布最新報告:2019年國內行動支付業務增長近七成
    10月15日,央行發布《中國普惠金融指標分析報告(2019年)》。報告顯示,2019年,銀行結算帳戶和銀行卡人均擁有量較快增長。截至2019年末,全國人均擁有8.06個銀行帳戶,同比增長11.63%;人均持有6.01張銀行卡,同比增長10.48%。農村地區累計開立個人銀行結算帳戶45.18億戶,同比增長4.96%,佔全國累計開立個人銀行結算帳戶總量的40.04%。
  • Visa發布《2019中國留學生境外消費支付行為分析報告》
    暨全新海外留學特別優惠活動2019年中國留學生的境外交易仍主要集中在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Visa海外留學特別優惠活動為留學生的海外學習及生活提供安全便利的支付保障北京2020年8月10日 /美通社/ -- 今天,全球領先的數字支付公司Visa (紐交所代號:V) 在北京發布了《2019 中國留學生海外消費支付行為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 中國銀聯報告:2019年銀聯網絡轉接交易金額保持全球銀行卡清算市場...
    中證網訊(記者 彭揚)中國銀聯網站消息,5月18日,中國銀聯發布《中國銀行卡產業發展報告(2020)》。報告指出,展望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一定時期內對支付產業發展帶來一定程度的衝擊,但不會改變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我國銀行卡產業將在監管規範、開放競爭的產業環境下,持續提升產業服務實體經濟效率,並向更高質量和更大規模的國際化市場邁進。
  • 行動支付時代,這些不良習慣你有嗎?
    行動支付改變人們的行為方式。4月2日,中國銀聯發布了《2019移動網際網路支付安全大調查報告》,探尋在過去的一年裡行動支付領域有哪些新趨勢、新變化、新風險。根據中國銀聯風險安全專家分析:●一是行動支付使用持續活躍,平均使用頻次與消費金額雙增長;●二是行動支付已成為普惠金融重要載體,伴隨行動支付便民工程下沉,獲得縣鄉居民、小微業主青睞;●三是金融科技助力提升便捷與安全,生物識別等新型身份認證技術與傳統密碼驗證方式共同守護安全;●四是公眾安全意識有所提升,發生損失人群佔比下降。
  • 中國銀聯與家樂福牽手,仍想動動行動支付的奶酪
    去年,中國銀聯與蘋果公司合作在中國境內推出Apple Pay服務,期待以此從幾乎被支付寶和微信瓜分完畢的行動支付「蛋糕」中搶得更多的份額。但因支付技術、平臺開放程度、POS終端機價格等各種因素,一年多來,銀聯參與的Apple Pay在中國所取得的行動支付市場份額未能進入前十。
  • 中國銀聯在韓國開通跨境行動支付業務
    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9日訊(記者 吳菁)據韓聯社報導,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遊客光顧韓國,本周三,總部位於中國上海的銀聯國際在韓國開通了跨境行動支付業務。  10月8日,銀聯國際與韓國最大免稅店之一的新羅免稅店籤署了開通銀聯卡跨境行動支付業務的合作協議,新羅成為境外第一家開通此業務的商戶。持卡人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下載新羅免稅店APP即能選購商品並用銀聯卡完成支付。但協議的財務條款並未透露。
  • 前瞻行動支付產業全球周報第36期:微信支付發布武漢「搶券」數據 6...
    海南稅務局推出第三方支付繳稅 支持微信、支付寶、雲閃付等4月22日,國家稅務總局海南省稅務局透露,該局推出第三方行動支付繳稅(費),納稅人完成納稅申報後可自主選擇微信支付、支付寶、雲閃付、銀聯進行在線支付,稅款直接繳入國庫,安全便捷。
  • 【新聞周評】從JPQR兼容銀聯,看跨境行動支付的機遇與挑戰
    2022年冬奧會中國的行動支付挑戰日本在為奧運會強推行動支付,便利遊客在日本的消費。而中國在2022年也將迎來冬奧會,日本現在所面臨的挑戰,也是中國2年之後需要面對的。事實上,中國在大政策上已經開始加強境外人士來華行動支付便利。
  • 銀聯支付寶發布五一數據,微信支付:你們玩
    給懶人看的前言:五一小長假已經結束,在這個假的「周一」,銀聯和支付寶發布了五一假期交易數據,銀聯和支付寶均有相關數據表明海外市場情況,銀聯二維碼交易筆數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近6倍,銀聯行動支付境外交易筆數同比增長約120%。而支付寶更加注重境外市場,全球秀大數據,如90後首次超越80後成為境外消費的主體人群,香港仍然是最為熱門的境外旅遊地等。
  • 銀聯發布刷臉付,支付產業注入新動能!
    2019年10月20日,中國銀聯攜手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中信銀行、華夏銀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浙商銀行等60餘家機構在浙江烏鎮舉行的第六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金融科技——深度融合·多項賦能」論壇上,聯合發布全新智能支付產品「刷臉付」。
  • 韓媒:近90%中國遊客使用行動支付而非銀聯卡 - 電子商務 - 支付 /...
    據《韓國先驅報》北京時間7月26日報導,韓國連鎖便利店運營商CU的研究顯示,赴韓中國遊客正在越來越多地通過手機進行支付,而不是使用銀聯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