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中女教師將赴英執教 教漢語還教中國文化課程

2020-12-12 中國教育在線

  每天中午,南京一中的教師們練習廣場舞時,英語老師熊曉玲都學得格外認真,9月9日她將啟程到英國教學,並把廣場舞帶去。今年8月播出的英國BBC紀錄片「中式學校」,把中國課堂搬到了英國學校,在中英兩國引起轟動和熱議。「其實英國實行的是精英教育,大家看到的只是公立學校學生的學習情況。英國教育一點點壓擔子,而中國孩子擔子就在面前。」新學期伊始,南京一中曾在英國教書的老師表示有話要說。

  中國廣場舞要進英國校園啦

  南京老師要教廣場舞,有「小蘋果」,還有「茉莉花」

  每天中午12:20到1:10,是南京一中教師們的廣場舞時間,「小蘋果」和「最炫民族風」這些已經不在話下,目前挑戰的是高難度的民族舞範的廣場舞。「今天我學《茉莉花》。」熊曉玲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她學了一些有民族舞元素的曲目。她的同事告訴記者,現在熊曉玲的舞姿可說是輕柔曼妙,她還在學習一些雲南特色的廣場舞,並且準備自己改編一些。這是應英國當地負責排課的一位經理的要求——上個月這位經理髮簡訊給熊曉玲問:您會民族舞嗎?熊曉玲回覆:跳的廣場舞裡有民族舞行不行?就這樣,廣場舞成了熊曉玲今後一年到英國教學的新課程之一。「我9月9日出發,再去一年。」

  從2008年至今,南京一中陸續有歷史老師譚海軍,語文老師宮健,英語老師張佳地,英語老師熊曉玲,英語老師孫曉蓉,英語老師趙葉麗共六人,在江蘇省教育廳設立於英國埃塞克斯郡的江蘇漢語中心工作,面對埃郡中小學開展漢語教學,他們在英國的工作經歷都至少一年,有的達到一年半。他們不僅教漢語,還教摺紙、舞蹈、舞獅、書法等中國文化課程。

  英國學生上課時很散漫?

  其實英國課堂管理挺嚴,學生也會被「罰出課堂」

  今年8月,英國BBC播出了紀錄片《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中式學校》,在英國公立的博航特中學開設「中國實驗班」,抽取50名九年級學生,由中國老師上課,一個月後和同年級孩子一起參加測試。

  一開始學生們吃東西,講話,化妝,表現特別散漫,但經過中國老師嚴格的教育管理,最終他們在與其他同學比考試成績時勝出了。這似乎是說中式教育贏了英式教育。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中式教育標籤包括:一天在校12小時、做眼保健操、大班上課、抄筆記、背公式……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其實此前BBC到中國選老師時,南京一中物理教師郭興華和歷史教師譚海軍兩位老師進入了10人名單,郭興華最後入圍4人名單,但因為學科的原因最終沒有成行。

  紀錄片旨在揭英國學校弊端?南京一中張佳地老師表示,她覺得紀錄片的拍攝事先帶有明確的導向性,旨在暴露當前英國公立學校存在的一些弊端。譬如學生渙散的課堂紀律和缺乏學習動力等。

  其實,英國的私立學校、公立學校中的「文法」學校(grammarschool),對於學生的遵守課堂紀律和校規等管理還是非常得力的。還有其他一些就近入學的公立學校,對紀律要求也很高。對於出現問題的孩子還會『留堂』等家長到學校來接,進行溝通。」

  熊曉玲曾在一所全年級學漢語的學校教過書,她教學的時間是下午3:30後,屬於選修時段,學校把這批學生分成三個不同層次,其中最差一個層次課堂紀律特別亂,對大聲講話的學生,英國的老師站在教室後面看見後,先是提醒,不改的,直接說一聲「Pleasegoout!」要求學生在外面待上5-10分鐘,有的學生甚至一節課被罰出去兩次。

  英國教學課程很簡單?

  部分高中的數學內容,比中國高中的更難

  早上9:00上課,下午最晚3:30就放學了,這是英國從小學到高中的作息時間,聽起來這是不是讓中國學生特別羨慕?譚海軍介紹,事實上,英國的基礎教育是分類的,一類是精英教育,主要在私立學校,還有公立學校中少量的「文法」學校,也是屬於精英教育。而更多的是就近入學的公立學校,學業負擔和競爭都不重。

  私立學校的學生可能從媽媽懷孕後就開始「排隊」,有的父母也要是這所學校畢業的才有機會,而且要交高額的學費,學費有一年1萬英鎊(近10萬元人民幣)的,高的達到一年4萬多英鎊,不是普通人能上的。而公立學校中的頂尖學校是「文法」學校,完全是靠分數硬考的,全向全郡,六位老師所在的是埃郡的郡都切爾姆斯福德市,這裡只有兩三所著名的「文法」學校。很多人放了學直接由家庭教師接手繼續學習,可以說非常刻苦。

  「英國教育一點點壓擔子,中國孩子擔子就在面前」。曾拜訪過七八十所英國學校,在近20所英國中小學上過漢語課的譚海軍說,有的精英式私立學校,一年有二三十人,甚至是七八十人考入牛津、劍橋等名校。

  而在一所女子文法學校,他看到的是學生一小時學到的內容,比中國學生學到的要多。「很明顯這些經過選拔的學生更好學,接受能力也更強。」他看到,英國的高中數學內容,有些比中國的高中更深。

  英國孩子咋考大學?

  10年級考後分流,上高中的學生準備大學考試

  張佳地表示,結合現狀和BBC的紀錄片,帶給大家的不是中英教育的PK,應該對中英教育所帶來的碰撞進行反思和借鑑。在她看來,英國的課堂重視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團隊協作,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調查總結能力和撰寫報告論文的能力。他們的教學是螺旋型向上的,不給學生造成畏懼感,打擊其自信心。鼓勵那些在某方面有興趣和特長的學習鑽研下去,而我們有時無論適合不適合都統一標準,用分數去評價學生。

  張佳地老師介紹,英國和中國的中學學制不同,從7年級到10年級算初中,結束時要參加全國的GCSE考試,考完之後學生分流,有部分學生進入職業學校學習,而繼續學習高中課程的階段稱為sixthform,即11-12年級,也就是相當於我國的高二和高三。

  高中階段學習的課程是A-Level,A-Level階段學制為兩年:第一年稱為AS水準,11年級結束要考AS;第二年稱為A2水準,12年級結束考A2。AS和A2的考試科目和同一科目的深度不同,申請大學時,As和A2成績都要提供。A-Level是英國的普通中等教育證書考試高級水平課程,是英國的全民課程體系,也是英國學生的大學入學考試課程,就像我國的高考一樣,A-Level課程證書被幾乎所有英語授課的大學作為招收新生的入學標準。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學校開設的科目,從A-level中選取不同的科目進行考試,質量越高的中學,開設的相關課程就越多。

  英國怎麼布置作業?

  給沒來例假的女孩寫信,

  摹仿莎翁寫情書

  英式教育,特別的作業形式中國老師們很欣賞。英國學生的課後作業也是相當少。熊曉玲說,當地的歷史課,學到黑死病,會讓你以醫生的身份對人們做出建議。還可能寫一篇關於黑死病的小論文,這就需要大量查資料、分析,但學生很喜歡。

  有些作業題相當另類,如生理學中,會請你給14歲沒來例假的女孩寫封信;語言學課學到莎士比亞戲劇,裡面有大量的比喻,會讓學生摹仿著寫封情書。初中的物理課上,沒有什麼計算,大部分時間是在合作做實驗,不是老師教,而是學生自己去發現。

  此外,兩國孩子在面對困難時也是不同的。中國孩子從小就是被表揚,老師後面也可能加一句希望他再改進什麼,所以從小耐挫力強,而英國孩子從小是賞識教育,遇到難題有時甚至會哭起來,不容易堅持。比如他們摺紙覺得難,就會哭。

  原標題:南京一中女教師將赴英執教教漢語還教廣場舞

相關焦點

  • 南京英語女教師赴英國教廣場舞 已教書21載
    CFP 資料圖44歲的熊曉玲正在南京的家裡準備行李,9月9日下午,她將啟程前往英國開始為期一年的教學。就在9月8日上午,一則「南京女教師將到英國教廣場舞」的新聞在網絡鋪展,網絡上諸如女教師把「垃圾文化」帶到國外的評論不絕於耳,而熊曉玲正是文中的女教師。她是南京一中高中部的一名英語教師,教學21載。
  • 間諜還是教育家:赴中國執教的第一位日本女教習河原操子
    不過,弊病也馬上就顯現出來了,受中國幾千年「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愚昧教育影響,當時有教師資質的女性根本不夠,許多女子學堂都面臨窘境。在這種情況下,地方的開明官紳通過自己的途徑向日本招聘女性教習,由此,河原操子成為赴中國執教的第一位日本女教習。
  • 樂安一中開展黨員教師送教下鄉活動(圖)
    大江網/撫州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黃建明報導:12月9日上午,由縣教研室組織,在副校長戴樂梅的帶領下,樂安一中開展了黨員教師送教下鄉暨與潭港中學同課異構活動。一同前往的還有樂安一中工會副主席陳志遠、黨支部副書記黃建明、教導主任陳歡、教研主任黃紹榮等。
  • 成為萬眾矚目的國際漢語教師 教全球外國人學習中文
    隨著中國的綜合國力不斷提升,人民消費水平也與日俱增。越來越多的國家為了更好地開展和中國的外交、商貿、旅遊等合作,開始將中文作為第二、第三語言來學習。各國政要和金融大鱷的孩子們開始紛紛學習中文,全球掀起了中文學習熱潮。據統計,全球學習中文的外籍人士達到1.5億人次。
  • 有沒有成為對外漢語教師教外國人學中文的真實差距
    今天,我們來說說有沒有成為對外漢語教師教外國人學中文的真實差距,讓我們從能力提升、兼職收入提高和人脈拓展等方面來看看。從能力的提升上來說,想要成為一名對外漢語教師去教外國人學中文。首先,你可以去朔博國際參加國際漢語教師培訓課程,學習專業的對外漢語知識和教學方法。通過課堂試講之後,學校老師會安排你進行漢語角實踐教學,幫助你積累到教學經驗和方法。
  • 巴西漢語教師顧宙盈:對外漢語教學是文化互動
    巴西人渴望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可是,提起學習漢語,又常常感到非常困難。在他們的眼裡,那一個個方塊字,簡直就是天書和字謎。在巴西利亞大學孔子學院教漢語的老師顧宙盈卻不這樣看。2010年,巴西利亞大學與中國河北教育精英集團合作,在巴西利亞建立孔子學院,開辦漢語班。孔子學院吸引了渴望了解中國文化的巴西人。漢語班剛開課,就有不少的巴西人前來報名。報名人數多,缺乏漢語教師,巴西利亞大學語言學院看顧宙盈有漢語基礎,又有教學漢語兩年的實踐經驗,便聘她到孔子學院漢語班做兼職老師。  顧宙盈在孔子學院帶兩個班的學生,一個初級班,一個中級班。
  • 出國教漢語能成為新出路嗎
    ,全球4000多所大學、3萬多所中小學、4.5萬多所華文學校和培訓機構開設了中文課程,中國以外累計學習和使用中文的人數達2億。2020年,中國在疫情下交出的答卷,更是收穫了眾多國際專家、學者、民眾的認可,中國國際地位提高,中國的文化和語言也將被更多人看到。面對如此龐大且樂觀的市場,很多教育類和非教育類專業人員選擇投身到國際中文教師行業中。
  • 留學之餘兼職教漢語
    隨著「漢語熱」在世界各國的升溫,不少出國留學的學子也加入了教漢語、傳播中國文化的大軍中。他們在課餘時間兼職漢語教師,教外國人學漢語的同時,也鍛鍊了自身的語言能力,還收穫了友誼。她看出我們是中國學生,就表示希望我們可以去她家裡教她女兒學漢語。而我也希望可以和當地人深入交往,學習西班牙語和文化,順便還能賺些零花錢,何樂而不為呢?於是,我就成為了一名中文家教。」賈程琪說。  還有一些學子在出國之前就有了兼職教漢語的打算,甚至還考取了漢語國際教育教師資格證。湯雅馨現就讀於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從去年6月份開始,她就在當地一所中文學校教漢語。
  • ICA國際漢語教師帶你感受海外教學生活
    李敏三個月前,她通過層層選拔,從湖南長沙遠赴泰國,成為了東協普吉泰華學校的一名漢語教師,今天是她在泰國度過的第一個教師節。泰國與中國的教師節日期並不相同,雖然節日氣氛稍顯「冷清」,但彭濤表示,泰國尊師重教的傳統並不比中國差。
  • 德陽市教科院組織中學音樂骨幹教師赴中江送教下鄉
    12月2日德陽市教科院中學音樂教研員駱婧帶領中學音樂骨幹教師和名師,赴中江縣清河學校開展送教下鄉活動,本次送教活動不僅送去優秀課例,同時結合中學音樂現代課堂教學設計帶去了系列專題培訓。授課後,兩位執教老師分別從教學目標、教學設計、教學手段和教學效果等方面與參會教師做了回課交流。隨後,四川省劉應蘭名師鼎興工作室領銜人劉應蘭結合兩堂課進行了專題講座,就現代音樂教學課設計的教案、學生的興趣等做了詳細的講授與分析。每位學員和參會教師在學習中收穫滿滿「乾貨」。
  • 武義一中美術痕跡
    課程無論是文史地、數理化,抑或英語及音體美等各課目,都有著名的老師。例如《辭海》編輯者執教語文的丁紹桓先生,擅長詩詞歌賦,並且是享有盛譽的書法家,迄今熟溪橋南端尚能見到丁老師的題匾。執教美術課的胡也衲先生,即是畢業於上海美專的著名畫家,也是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的摯友。
  • 南京一中江北校區開校!
    兩個校區實行一校兩址、一套領導班子、一支教師隊伍、一體化辦學,做到文化建設統一推進,師資隊伍統一安排,教育教學統一要求,後勤保障統一調配這「四個統一」。 南京一中江北校區師資由南京一中統籌安排,中山南路校區派出李敏、徐險峰兩位副校長到新校區擔任校領導。其中副校長李敏為南京市學科帶頭人、市師德標兵、市勞模,擔任江北校區執行校長。
  • 湖北省僑辦外派泰國四教師積極投身援教漢語工作
    湖北省僑辦外派泰國四教師積極投身援教漢語工作   中新網2月21日電 日前,作為湖北省僑辦第二批派往海外從事華文教學工作的吳高建、袁翱翔、杜小青、胡二榮四位教師,任期已過半。
  • 華文熱在印尼升溫 新加坡華文教師赴印教授漢語
    中新網3月26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新加坡教師到外國當義工教書司空見慣,不過多數是教英文、數學或科學,教華文的可說鳳毛麟角。  因此,當新加坡華文教師33歲的蕭芳輝在2004年申請到國外當義工時,雖已在初級學院教了7年華文,卻以為到國外教的必是英文或數學,因此做好了各種準備。
  • 漢語教師李京京:泰國學生都喜歡這位中國「阿贊」
    山東女孩李京京對記者說,2011年5月,她作為漢語教師志願者前往泰國亞洲商業學校,「因為都帶『亞洲』倆字兒,朗朗上口,這首歌大家學得很快。」時隔7年,那段經歷歷歷在目,她仍然感慨,熱情的泰國人民對漢語的重視超乎想像。2011年,海南大學對外漢語專業的李京京考取了武漢大學的研究生。看到國家漢辦招募東南亞地區漢語教師志願者的消息後,她決定延期一年入學,去泰國擔任漢語教師。
  • 八大特級教師工作室「南京論劍」,一場統編專家經典的報告
    統編教材文言文到底該如何教?2020年12月18日,中華附小的金色大廳裡,八大特級教師工作室「南京論劍」!8節優秀教師「好課」,8位特級教師「論劍」!1場統編專家經典報告,近100萬人在線收看了直播,開啟了一段追逐「新經典」的新徵程。
  • ...東南亞國際漢語教育研討活動(清邁站)暨泰國北部本土漢語教師...
    受到疫情影響,泰國漢語師資力量缺乏顯得更為明顯,通過培訓本土教師提高其教學及工作能力,發揮教師潛力就顯得尤為重要。感謝清邁孔院看到了培養本土教師的重要性,並通過培訓手段和課程的創新和實用性,使教師們學習到更多教學方法和提高技巧。邵亦鵬處長在致辭中表示,本次教師培訓暨研討會,讓當地中文教育工作者有一個很好的互相交流、學習新的教學手段和方法的好機會,預祝活動圓滿成功。
  • 沙特開設漢語課程 沙特網友:在未來漢語將和英語一樣流行且重要
    資料圖 新華社供圖 攝:張宇據沙特「阿拉比亞」電視臺24日報導,沙特外交部在一份聲明中說:「為加強沙特王國同中國的友誼與合作、深化各個層面的戰略夥伴關係,同意將中文納入沙特各學校及大學教育各個階段的相關課程。」沙特《阿拉伯人消息報》稱,該協議在王儲訪問中國期間達成,目的是「促進沙特王國的文化多樣性,為不同教育階段的學生開闢新的教育視野」。
  • 婁職教師在約旦圓滿完成漢辦公派出國一期工作
    (張楊(左一)與軍校代表合影)(張楊(左)與本土教員合影)婁底新聞網訊(通訊員 歐陽琦)2020年元月初,婁底職業技術學院教師張楊在約旦圓滿完成了作為國家漢辦公派教師第一個赴任學期(2019年下期)的漢語教學和中華文化傳播任務
  • 體驗報告丨2017年暑期赴西班牙漢語教學主題遊學
    漢語市場對於專業兒童漢語教師的需求日漸突出。據官方調查,保守估計,5%的西班牙學生將學習中文,那麼學生數量將達到300000名。也就是說至少需要2000名中文老師,而目前中文老師數量不足100名。中國官方幼兒漢語考試 YCT:與成人漢語考試HSK一樣,國外學習漢語的兒童將參加中國漢辦舉行的 YCT 考試。本項目會通過此課程,讓學生了解 YCT 考試大綱,以及教授模式和技巧,為 之後進行兒童漢語教學提供學習基礎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