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記者 邢曉婧】據《日本經濟新聞》18日報導,雖然日本多數地區已經解除緊急狀態,但社會上對病毒的戒備情緒仍在繼續。在這場抗疫持久戰中,日本出現一批「自肅警察」,他們肆意討伐疑似「不守規矩」的群眾,引發批評。
為儘快遏制新冠肺炎疫情,日本政府要求民眾減少不必要的出行,呼籲商家儘量限制營業活動,這種行為被統稱為「自肅」。但根據日本法律規定,政府無權採取強制措施,因此日本有一批「熱心群眾」自發加入到監管行列「強制執法」,被稱為「自肅警察」。
據報導,74歲的村山保子在千葉縣經營一家商店,有一天發現店門上貼著一封「警告信」,上面用紅色記號筆寫著「想要被放火燒死嗎?」其實該店從3月下旬就響應號召停止營業了,但沒有收拾原本擺放在店門口的桌椅,可能給人造成「頂風營業」的印象,從而被「自肅警察」盯上。看到「威脅」後,村山在店門上主動貼上告示,稱「店鋪將停業到6月」。年事已高的村山為此受到巨大驚嚇,需要靠服用鎮定劑平復情緒。
「自肅警察」出現在日本各地。德島縣為防疫呼籲減少縣與縣之間的人員流動,當地的「自肅警察」就藉此發起「專打外地車」的活動,看見外地車牌的車輛就上前辱罵司機、劃傷車體,迫使該縣政府專門召開記者會,呼籲縣民「不要有仇外情緒」。
日本同志社大學教授太田肇認為,疫情期間很多人感到壓力。人在壓力積攢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想找到某個攻擊對象發洩情緒。而可能導致病毒傳染範圍擴大的某個店鋪或個人容易使這種攻擊「正當化」,成為「自肅警察」的發洩口。他呼籲人們克制過激的行為舉止,雖然對新冠病毒有恐懼的情緒是人之常情,但不該打著正義的幌子施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