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縉雲新聞網12月22日訊(浙江在線通訊員 趙理名)近日,農業農村部公布了2020年全國鄉村特色產品和能工巧匠名單,縉雲黃花菜成功入選特色種植產品名單(全省19個,全市唯一),縉雲燒餅成功入選特色食品名單(全省6個,全市唯一),為引領鄉村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促進鄉村產業振興作出了重要貢獻。
莫道農家無寶玉,遍地黃花是金針
縉雲黃花菜主產於縉雲縣舒洪鎮、溶江鄉、三溪鄉、雙溪口鄉、方溪鄉等地,空氣佳、水質優、土壤肥,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孕育的黃花菜品質極佳。其條身均勻緊實,色澤金黃,手感柔韌,肉質豐厚,口感微甜,香氣濃鬱,深受消費者喜愛,是烹製美味、養身健體、饋贈他人的佳品。
縉雲黃花菜具有悠久的栽培歷史和濃厚的人文底蘊,最早可追溯到元朝(公元1348年),《仙都志》「草木篇」就有「今按《本草》載所有者……萱草根」的記載,證明栽培歷史在600年以上。黃花菜在縉雲有一個獨有的名稱——鹿蔥,清道光版《縉雲縣誌》就有「鹿蔥即萱花,鹿食解毒之草九種,萱其一也。」的記載。清同治時期,我縣培育出至今聞名的黃花菜良種——「蟠龍種」。
目前,全縣黃花菜種植面積0.7萬畝,栽培面積全省第一。幹品年產量2000噸,產值超7000萬元。縉雲黃花菜成功獲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認證。
縉雲燒餅
爐傳三百世,餅香五千年
縉雲燒餅用當地產的優質麵粉做餅坯,選用當地土種「細葉九頭芥」,經三蒸三曬製成的菜乾和夾心肉為餡料,在「餅桶」裡用白炭高溫烤制,融麥香、肉香、蔥香、芝麻香、菜乾香為一氣,食而表皮鬆脆,色澤金黃,內質軟糯,鹹淡適宜,油而不膩,是縉雲縣最著名的特色小吃,也是廣泛分布在麗水地區並逐步擴散到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民間小吃。
早在600多年前的元末明初,《棠溪朱氏宗譜》記載了縉雲縣壺鎮鎮朱氏一家100多口走街串巷烤制燒餅營生。600多年前,劉伯溫即作有著名的警世預言《燒餅賦》。
近年來,縉雲縣專門成立「燒餅辦」走品牌發展之路,累計培訓燒餅師傅10757人、「燒餅大師」10人,在全國各地開出7000多家燒餅店,成功進軍加拿大、澳大利亞、義大利等16個國家,年產值達22億元。燒餅大師趙一均,一個桶一年可產出150萬元,可謂「一桶值千金」。
縉雲縣被授予全省首批「浙江小吃之鄉」稱號,列入全省首家「小吃文化地標城市」名錄。縉雲燒餅獲評「中華名小吃」,品牌建設項目獲評「浙江省民生獲得感示範工程」。縉雲燒餅產業富民成功入選浙江精準扶貧十大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