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不及格不能留學!最牛體育教授馬約翰:中國學生不能一推就倒

2020-12-08 甄比比

大家好,我是甄女士。

在一百多年前,有個大學生他最討厭的課是體育課,最害怕的考試是體育測試。

當時,男生的跳遠合格線是3.65米,而他豁出命才跳到3.5米。

體育成績不合格,他就沒法畢業,拿不到畢業證他就沒辦法出國留學。

要是別的老師,也許會放他一馬。

結果很不幸,他老師硬生生的扣了他半年,直到他體育及格後才放他去美國留學。

後來,這個叫吳宓的「倒黴蛋」成為了中國比較文學之父。

扣了他半年的老師,就是當年讓眾多清華學子「聞名色變」的馬約翰。

如今,在清華園中樹立了十二座雕像,裡面有梅貽琦、蔣南翔、朱自清、聞一多這樣的名人巨擘。

還有一位就是唯一一個因體育而被奉為「名家」的馬約翰。

有人說,「馬約翰,就是一部清華的體育傳奇史。」

小的時候馬約翰很苦,他出生在鼓浪嶼這個浪漫的地方,但他三歲喪母,七歲喪父,只能和哥哥相依為命過活。

好在有鄰居和附近教會的幫助,兄弟兩人才能順利活下來。教會為此還給兄弟倆起了名字,弟弟叫馬約翰,哥哥叫馬保羅。

因為沒有大人的管束,馬約翰從小就玩得很瘋,爬樹、摸蝦,挖沙子,每天不到天黑絕不罷休。

這樣一來,馬約翰不僅曬得黝黑更是練就了一身的運動細胞。

1904年,他去到上海讀了當時中國非常著名的教會大學——聖約翰大學。在那裡,他變成了名氣很大的體育尖子生。

當時有傳言,馬約翰跑步很快,那時候他還留著辮子,但他跑步的時候辮子可以水平於地面。

很多人是不相信的,但很快他們就都相信了。

1905年,上海「萬國運動會」。

他在四個日本運動員的反覆擋下以絕對優勢奪得一英裡賽跑冠軍。

現場中國觀眾們都激動到不行,全是在喊「約翰,中國!中國,約翰!」

在比賽獲勝後,馬約翰還被觀眾抬起來繞場一周。

那一刻是馬約翰第一次感受到體育帶來的民族榮耀感。

到了1913年,中國體育代表隊在遠東運動會上擊敗了日本取得亞軍。

馬約翰又一次被體育精神所打動。

可那時,中國在經濟、社會、醫療方面都遠遠落後於西方國家,每個人都乾乾瘦瘦的沒有精氣神,所以外國人都管我們叫「東亞病夫」。

年輕的馬約翰想,一定要讓中國人徹底的摘下這個帽子。

用什麼方式呢?當老師或許可以。

1914年,馬約翰應聘來到清華先後擔任了英語和化學教師。

可後來,他卻出人意料的成為了一名體育老師。

他說:「我初來清華時教化學,對體育也很關心。有一次,跟校長談進一步發展學校體育問題。因為有了一個實際問題,就是清華每年要送出100名學生到美國,送出的學生,總要像樣一點,不能送去『東亞病夫』……我怕學生出國受欺侮,被人說成中國人就是弱,就是東亞病夫。」

為了讓學生們動起來,馬約翰可以說是煞費苦心。

當時,清華其實已經實行了「強迫運動」,一到下午四點到五點全校的圖書館、宿舍、教室都關上了門。

沒有地方去的學生只能去到操場運動、鍛鍊。

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很多不愛運動的學生就躲在樹下、牆根、涼亭下逃避運動。

然而,馬約翰一上任,情況就發生了變化。

下午4點一到,馬約翰就拿起了個小本子,跑到學校的各個角落裡面「抓人」,他只要看見有人就勸他們去操場活動。

有學生說自己體質不好,不能跑步做劇烈運動,馬約翰便說那走一走做一些簡單的運動也是好的。

為了讓學生們把體育重視起來,他制定了在現在看來依舊嚴苛的規定:

學生在畢業前必須通過「五項測驗」指標,從百米跑,到鉛球,到足球籃球的基本常識。

不能過關者,不能畢業,不能出國留學!

政策一出學生們叫苦連連,但馬約翰不為所動。

沒有一個學生能逃得過馬約翰的魔爪。

著名的文學家梁實秋,體育上是個妥妥的差生,他跑步、爬繩、跳遠這些拼了老命練習才勉強及格。

可到了遊泳這項真的是要了命。

剛開始,他還有僥倖心理,在考試的時候讓同學撐著他,沒想到一下子就被抓住了。

沒了辦法的梁實秋只能發瘋了一樣的練習,到了補考的時候梁實秋遊著遊著就沉底了,為了及格他又爬起來了靠著蛙泳挪到了終點。

馬約翰一看,樂了。

他知道這個學生努力了,以後出現意外最起碼還能自保。

於是便笑著說:「好了,算你及格。」

梁實秋的難兄難弟還有著名物理學家錢偉長。

他剛入學的時候,身高才1.49米,體重不到50公斤,風一吹都能給他吹跑,更別提運動了。

馬約翰看到後,直接把他放到了「體弱班」,還為他制定了專門的鍛鍊方案。

在馬約翰的督促下,錢偉長在大學期間從沒停過一天運動,後來還成了清華著名中長跑運動員。

幾十年後,他說,正是因為馬約翰教導,才他能夠經得住人生的風雨。

這份感激梁思成也曾說過:

「別看我現在又駝又瘸,當年可是馬約翰先生的好學生,有名的足球健將,在全校運動會上得過跳高第一名,單雙槓和爬繩的技巧也是呱呱叫的……我非常感謝馬約翰。想當年如果沒有一個好身體,怎麼搞野外調查?在學校中單雙槓和爬繩的訓練,使我後來在測繪古建築時,爬梁上柱攀登自如。」

但其實,在馬約翰在推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也有很多學生不理解,怨聲載道,認為他們來到清華就是讀好書,做好研究。

面對這些抱怨,馬約翰從沒有過動搖,他說:

「我主要是怕學生出國受欺負,被人說中國人就是弱,就是東亞病夫。

因此,我常向學生說,你們要好好鍛鍊身體,要勇敢,不要怕,要有勁,要去幹,別人打棒球,踢足球,你也要去打、去踢,他們能玩兒什麼,你們也要能玩兒什麼;

不要給中國人丟臉,不要人家一推你,你就倒;別人一發狠,你就怕;別人一瞪眼,你就哆嗦。

中國學生,在外國念書是好樣的,因此我想到學生在體育方面,也不要落人後,要求大家不僅念書要好,體育也要棒,身體也要棒。」

在馬約翰的努力下,他率領清華足球隊參加華北體育聯合會第六次比賽大會,奪得冠軍。

當時,奪冠的消息傳到清華後,全校沸騰。

在球隊回校時,人們把馬約翰等從學校大門一直抬進大禮堂。

除此之外,他還成立了足球、籃球、網球、曲棍球、棒球、壘球、水球、長跑、遊泳、滑冰、拳擊等十多個代表隊。

體育教育再也不是說說而已。

馬約翰自己也是終生堅持體育鍛鍊,76歲時獲得了北京市網球雙打冠軍。

80歲時還可以騎自行車去香山,伏地挺身連續做40個。

也因為馬約翰,清華大學至今依舊流傳著一句話:

「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

1966年,84歲的馬約翰離開了人世。

學生們說,他最愛說的話是: 「動!動!動!你們要動!」

因為他知道:

沒有野蠻體魄,何來偉大文明。

相關焦點

  • 體育的目的在於培養人——訪體育教研部主任陳偉強
    他見證了改革開放以來,清華體育發展的風風雨雨。  他說:「清華有著非常好的體育傳統。從建校伊始,就吸收了西方教育中關於體育的很多進步思想。此後,從馬約翰教授的『體育的遷移價值』到蔣南翔校長的『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老一輩清華人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體育精神財富。」  陳偉強認為,清華體育精神中最核心的,就是把體育作為培養人的一個重要方面。
  • 趕緊體育鍛鍊吧,否則不能畢業!
    近日教育部提出要嚴把考試和畢業出口關,加強考試管理,在取消畢業「清考」行為的同時又頒布了一項重要決議,要加強大學生體育課程考核,如果達不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要求則不能畢業!大學生們別再吃飯睡覺打遊戲了,」清考「沒有了,體育壓力也來了,想要畢業恐怕得趕緊行動起來吧。
  • 青島體育教育博士留學排名_菲律賓留學
    青島體育教育博士留學排名,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機應用專業工學博士學位,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通訊評議專家,安徽省物流標準化委員會專家組成員,AIS會員及CCF會員。主要研究方向:網絡計算、機器學習與智能算法、管理信息系統、企業信息系統集成。
  • 紀念體育先行者的馬約翰廣場
    旅遊路線 旅遊景點 廈門 旅遊攻略 旅遊 鼓浪嶼馬約翰廣場旅遊路線 旅遊景點 廈門 旅遊攻略 旅遊 鼓浪嶼馬約翰廣場旅遊路線 旅遊景點 廈門 旅遊攻略 旅遊 鼓浪嶼馬約翰廣場
  • 溫州體育教育博士留學一覽表_菲律賓留學網口碑好
    溫州體育教育博士留學一覽表,菲律賓留學網口碑好,諮詢-入學-學習-生活-畢業,一站式全包服務。溫州體育教育博士留學一覽表, 「我們的學生到不同的國家留學後再回來,他們受教育背景更加廣泛,會促進思維方式轉化,回歸到高校後也有利於提升學校科研和教學的創新性。國內博士為何熱心出國讀博?
  • 「下一個王霜」學術體育兩開花,賓宇體育助你開啟美國留學之旅
    賓宇體育作為一個體育大國,美國的大學非常推崇招收,具有體育特長的學生。而作為世界第一大運動的足球,自然得到了美國大學的青睞。這也成為了很多留學生進入名校的一塊敲門磚。賓宇體育選擇了體育留學,孩子是否會因為繁重的訓練而疏忽學業,最後導致不能畢業呢?答案是不會。
  • 解讀美國高校體育②:如何上課? 無達標不考核!
    「弱弱地問一句,美國大學怎麼上體育課的?我從小體育就不好,很怕過不了關。」在國內的留學論壇裡,過於這樣的問題很常見。在美國大學裡,到底誰需要上體育課?100米要跑多少才能達標呢?跑得慢會不會不及格呢?
  • 教育部 國家體育總局關於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通知
    具體要求通知如下:  一、《標準》自發布之日起在全國各級各類學校全面實施,確有困難不能在2007年實施《標準》的學校,須請示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經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核准同意後可以延期至2008年實行。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須將延期實施《標準》的學校名單報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備案。
  • 從中山大學到密西根大學,這個姑娘的故事詮釋體育生為何要留學
    提到體育特長生留學,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出國去當學生運動員?事實上,這樣的情況只存在於少數群體——美國學校對於學生運動員的體育成績要求是非常高的。不少體育特長生可能會覺得,這條路無望,那麼想出國去個對學科成績要求比較高的好學校就十分困難。
  • 本科生體育不合格不能畢業 身體管理應成為大學生的「必修課」
    加強學生體育課程考核,不能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合格要求者不能畢業。教育部為何對大學生體育「動真格」?因為當下青年體質不容樂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正在透支他們的身體。近日,有一則新聞也成了熱議話題: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對全國3069名大學生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近5成大學生不能堅持每天吃早飯,近半數學生有過暴飲暴食,超4成學生有偏食挑食習慣,超3成學生飲食觀念為「想吃什麼就吃什麼」,近8成學生飯後不運動,近4成學生因為飲食習慣曾患腸胃病。
  • 辦數學補課班的體育老師真牛,有學生提分20多,學校默許上級不查
    辦數學補課班的體育老師真牛,有學生提分20多,學校默許上級不查。中小學在職教師有償補課,紀律可謂明而又明、嚴而又嚴,已有多地多名在職教師受到不同程度的處分或處理。有直接扣發績效的,有全校通報、全市甚至全國通報的,還有從主城區調往偏遠地區工作的,甚至還有直接辭退的。
  • 《運動改造大腦》:想要孩子當學霸,體育不能差!
    跑步、羽毛球、足球、桌球最受歡迎。通過上邊的數據徹底顛覆了我們傳統的認知:小學的體育課經常被文化課老師佔用,我們都認為體育運動會浪費時間,會影響文化課學習,而且我們一直被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認知所禁錮。然而今天我要告訴大家的是:要想當學霸,體育不能差。
  • 如何發展學生體育潛能,體育和遊戲能否完美結合
    在小學生的心理層面,已經對此不排斥,那麼接下來就可以在遊戲中鍛鍊小學生的體魄,由於體育遊戲的開展在校園課堂,所以需要體育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簡單的爬行、跳高、跳遠、拍球等活動,這些活動的運動量並不大,但是對於小學生的身體素質來說,正好合適,並且這些運動將以遊戲方式呈現,極大地促進了學生的參與度。
  • 體育,中國校園最沒存在感的一門課
    ●●● 體育 ,中國校園裡最沒存在感的一門課 每逢八月,如果要問什麼是讓日本少年們都感到青春熱血的事,他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回答:夏季甲子園棒球賽。
  • 韓國龍仁大學前身是小韓體育科學大學
    峰子:體育教育專業。高中的時候是體育生,大學在國內沒考上,就考慮出國留學了。龍仁大學以前就是小韓體育科學大,後改的名字,裡面的體育科學大學在韓國挺有名氣的。你好網:這所學校的中國留學生多嗎?關係如何,會互相照顧嗎?
  • 清華「第一堂體育課」,全國高校為什麼不「跟風」?
    (清華大一新生迎來第一堂體育課)「清華第一堂體育課」是我國著名體育家馬約翰先生在清華任教期間開設,就是在新生入學教育時專門為所有新生解讀清華精神,並親身示範,講解清華體育課的要求。(施一公與在座新生分享自己學生時代的體育故事)一、校領導缺境界許多大學都把培養精英和領軍人物作為辦學目標
  • 開學上「體育課」 大學校園吹「運動風」「健康風」
    不久前,4000餘名清華大學新生與學校全體體育教師面對面,聆聽清華人的體育故事,了解清華體育的內容和要求。  事實上,清華大學的「第一堂體育課」由來已久,是由著名體育家馬約翰於上世紀50年代創立的。「無體育,不清華」的體育傳統與體育精神便由此而來。從2014年開始,清華大學恢復了這一傳統,重新開設「第一堂體育課」。
  • 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關於印發《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及...
    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標準》是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發展、激勵學生積極進行身體鍛鍊的教育手段,是學生體質健康的個體評價標準,也是學生畢業的基本條件之一。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應把《標準》的實施作為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內容,積極宣傳、加強管理、認真施行。  二、《標準》是《國家體育鍛鍊標準》的組成部分,是《國家體育鍛鍊標準》在學校的具體實施。
  •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文藝、媒體、體育知名校友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文藝、媒體、體育知名校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文藝、媒體、體育知名校友都有誰呢?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吧。多莉·艾莫絲八度提名葛萊美獎的美國歌手、鋼琴家和詞曲創作人多莉·艾莫絲,八度提名葛萊美獎的美國歌手、鋼琴家和詞曲創作人。
  • 2020年中考體育評分標準出臺!體育滿分是……
    近日,市教委下發《關於做好2020年初中畢業升學體育考試工作的通知》,2020年體育考試成績總分為30分,納入升學考試成績總分,面向全體初中畢業學生實施。體育考試成績由平時成績(滿分18分)和體育統一測試成績(滿分12分)構成。平時成績由體育課成績(滿分7.5分)、每天一小時陽光體育活動成績(滿分2.5分)、學生體質健康達標成績(滿分8分)三部分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