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38年夏天武漢會戰以後,一直到1945年,日軍都沒有對四川,對成都發動大規模地面進攻。是什麼力量阻擋了日軍,讓他們沒有辦法,攻入四川呢?
在1942年,日本陸軍認為,應該集中野戰軍團主力,徹底摧毀我抗戰基地,以結束戰爭。比如日本陸軍參謀長杉山元,作戰部長田中新一,第11軍司令岡村寧次等的人。但是,他們對目標,是有分歧的。
部分人認為應該先集中主力進攻陝西的第8戰區,也有人認為應該直接對四川發動進攻。最後昭和天皇批准了四川作戰計劃,需要動員23萬新兵入伍,在1943年春季,對四川發動大規模進攻戰役。
日軍主力從武漢出發進入四川,側翼部隊向西安發動進攻,然後再南下四川。出動的部隊,包括,本土調來5個師團,華北日軍提供5個師團,第11軍提供5個師團,再出動1個飛行師團,組成16個師團的龐大軍力。
此外,華中日軍第9軍5個師團擔任預備隊,第13軍4個師團擔任後方守備任務。同時開始對,渭水、秦嶺、漢水、大巴山等地的渡河點、橋梁、道路、隘口的偵察,對渡過黃河、越過秦嶺、大巴山,通過寶雞至漢中的險道等進行測繪。
同時,所有參戰部隊,全部改為山炮師團,方便進行山地戰,所有師團都改編為馱馬師團。同時,對消滅陡峭山壁火力點和攀登訓練進行研究。要使用空降兵首先奪取,進入四川的關鍵山口。
由於無法攜帶重炮,因此,要求,加強空地協同,多出動航空兵參戰,充當空中炮兵作用。對各個部隊,多配發迫擊炮和高射炮,加強迫擊炮和高射炮,在山地,懸崖射擊和繩索吊運的訓練。
同時,對參戰部隊進行山地行軍訓練,比如,第1軍在山西進行了170公裡山地行軍訓練,還登上了3000米高的五臺山。
就在這個時候,日軍在太平洋戰場已經出現頹勢,首先是中途島海戰慘敗,第1航空艦隊全軍覆沒。其次是在瓜島戰役,日軍慘敗。在索羅門群島,布幹維爾群島的戰局也趨於激烈。
為此,日本認為必須要向太平洋增兵,不可能再次太平洋戰場調集部隊來參加四川戰役了。為此在1942年12月10日,日本下令取消四川作戰計劃。
實際上,當時,我方也對日本可能的行動,進行了很多準備工作。首先是,要求第5戰區和第8戰區加強警備。汽車是,在長江南北,多構築工事,要求第6戰區死守進入四川的通道。同時,也做好了去西康的準備,特意任命鄧錫侯負責西康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