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家自來水科技館今開館

2020-12-14 中國水網

  11月9日消息:透過一滴晶瑩剔透的小水珠,你能看到什麼?自然界中水的前世今生,自來水廠裡先進的水處理技術,還有一座城市的用水文化。坐落於楊樹浦水廠內的國內首家自來水科技館今將開館。昨天,記者在小水珠「露露」的陪伴下,提前入館當了回觀眾。

  用水,今非昔比

  「壹銅板拾根籌,壹根籌兩勺水」——上世紀60年代遍布上海街頭巷尾的老虎灶,一下子就能喚起無數「老上海」心中的懷舊情結。

  19世紀70年代的上海,十裡洋場熙熙攘攘,但城市用水方式依然原始。每天清晨,送水工「張阿三」總要到黃浦江邊取水,然後佝僂著身子沿途吆喝著送往居民家中。由於江水中混雜著泥沙,居民們必須用明礬攪拌沉澱後才能使用。

  直到1883年8月1日,楊樹浦自來水廠的機器發出了第一聲轟鳴。從「鎮館之寶」——1883年建廠時製作的原版模型可以想像,這座遠東第一家取自地表水源的自來水廠當年的盛況。模型上方一張半透明全息屏上,《夢回1883》的三維動畫將帶你暢遊百年水廠。

  時過境遷。當年的送水工如今成了楊樹浦水廠的一名抄表員。走進一個中等規模的小區,「張阿三」只需啟動手中的接收器,就能輕而易舉地將整個小區用戶的用水數據一次記錄在手。

  浪費,水滴石穿

  一個關不緊的水龍頭有些突兀地矗立在二樓入口。這位在「滴答」聲中度過蹉跎歲月的老者,不厭其煩地向觀眾「講述」著水滴石穿的故事。

  「滴答」,第一滴水從龍頭口跌落,在石頭上摔得粉身碎骨。當第二滴水珠快要落下的時候,一位老婆婆用臉盆接住了水珠。一小時後,老婆婆的盆裡裝滿了一盆水。時鐘飛轉,老婆婆終日忙碌著來回接水,將滿盆的水倒入一輛卡車的水箱。一個月後,卡車滿了,水箱上赫然顯示著一個驚人的數字:2.6噸!

  樹蔭下,老婆婆坐在一旁很享受地喝茶,因為2.6噸水足夠她一個人一個月的生活所需了。此時,一顆小水滴發出了號召:2005年夏,上海市用水量已創下中心城區650萬噸/天的最高紀錄,節約用水請從點滴做起!

  科普,「魔法」講述

  休息區,一本本《自來水科普寶典》整齊擺放在座位上,等待觀眾隨意翻看。打開一看,書頁上看不懂的符號隨著讀者的翻動,成了面前顯示屏中生動有趣的動畫片。從水的三態、自來水管材,到氣浮、消毒技術,瞧,在預處理池中,菌膠團正津津有味地「吃」著有機物和氨氮……所有這些,不用點擊,也用不著觸摸,簡直是本「魔法書」。

  順著看不過癮,記者又試著往回翻,屏幕中的畫面就像按了倒退鍵,開始一幀幀同步回放。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記者仔細閱讀了展項說明牌。原來,是計算機圖像識別技術和非接觸式交互技術給傳統紙製圖書「施」了「法術」,讓平淡無奇的文字成了繪聲繪色的電子圖書。 作者:任荃

編輯:全新麗

相關焦點

  • 自來水科技館開館
    本報訊 (實習生 徐媚記者胥柳曼)昨天,國內首座自來水科技館上海自來水科技館正式開館,市民在這裡既可以翻閱水的歷史,又能體驗這個最古老的生命物質與現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上海自來水科技館位於楊樹浦水廠內,記者在現場看到,該館按樓層劃分為三個展區:「歷史·源頭」、「現代·科技」和「未來·規劃」。
  • 上海自來水科技館上午開館(圖)
    本報訊(記者馬亞寧)自來水到底有什麼科技奧秘和發展歷程請到國內第一座自來水科技館探個究竟。今天上午,上海自來水科技館開館。副市長嚴雋琪出席了開館儀式。  上海自來水科技館坐落於中國最古老的地表水源自來水廠——上海自來水市北有限公司楊樹浦水廠內,展示面積超過1000平方米,在原上海自來水展示館基礎上提升改造而成。按樓層共劃分為三個展區:「歷史源頭」、「現代科技」和「未來規劃」。
  • 呼圖壁縣首家社區科技館開館(圖)
    中國昌吉網訊(通訊員餘露、安培茹)12月4日,呼圖壁縣首家社區科技館——呼圖壁鎮花城社區微型科技館舉行開館儀式,呼圖壁縣科協為這家科技館捐贈了科普書籍,花城社區組織廣大居民前來參觀。開館儀式上,花城社區幹部向前來參觀的居民介紹了社區微型科技館的基本情況。
  • 呼圖壁縣首家社區科技館開館(圖)
    中國昌吉網訊(通訊員餘露、安培茹)12月4日,呼圖壁縣首家社區科技館——呼圖壁鎮花城社區微型科技館舉行開館儀式,呼圖壁縣科協為這家科技館捐贈了科普書籍,花城社區組織廣大居民前來參觀。
  • 世界首家大鯢生物科技館張家界開館迎客(組圖)
    世界首家大鯢生物科技館22日正式開館,圖為開館慶典上的剪彩儀式。遊客們在中國大鯢生物科技館科技館觀賞大鯢。中國旅遊網絡媒體聯盟-紅網張家界8月22日訊(記者 張勇 鄧曉娟)「這個科技館不但將填補湖南科普旅遊的空白,同時,該館所運用的生物技術手段,還將填補中國水產生物科技館領域的空白」,站在世界首家鯢生物科技館場館內,中國科技館副館長黃體茂有些激動地說。22日上午,投資6000萬興建的世界首家大鯢生物科技館在旅遊勝地的張家界武陵源景區正式開館迎客。
  • 中國建築科技館在武漢開館
    8月19日拍攝的中國建築科技館(無人機照片)。 當日,國內首家以建築科技為主題的展館——中國建築科技館在武漢開館。展館建築面積1.9萬平方米,採取預約制參觀,遊客提前一天預約。在開館當天,「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紀實展覽」也在此開展。 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1 2345下一頁8月19日,參觀者在中國建築科技館內參觀。
  • 探秘國內首家建築科技主題展館——中國建築科技館
    8月19日,國內首家以建築科技為主題的展館——中國建築科技館在武漢東湖高新區開館。本報記者柳潔攝8月19日,位於武漢東湖高新區的國內首家以建築科技為主題的展館——中國建築科技館開館,採取預約制參觀,遊客提前一天預約,即可全方面了解中國各時期的建築文化,暢遊建築科技的海洋。
  • 中國杭州低碳科技館開館(圖)
    小朋友從菜地裡收穫大白菜    杭州網訊 在經歷了三年多的建設後,國內第一家以低碳為主題的大型科技——中國杭州低碳科技館,於2012年7月18日揭開面紗開館迎客。    今天上午,中國杭州低碳科技館舉行了隆重的開館儀式。中國杭州低碳科技館是國內第一家以低碳為主題的大型科技館,是杭州市委、市政府打造生態型城市建設的重要舉措,是杭州市推進全國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和國家低碳城市試點工作的精彩之筆。
  • 國內首家建築科技主題展館——中國建築科技開館
    8月19日,國內首家以建築科技為主題的展館——中國建築科技館在武漢東湖高新區開館。  8月19日,位於武漢東湖高新區的國內首家以建築科技為主題的展館——中國建築科技館開館,採取預約制參觀,遊客提前一天預約,即可全方面了解中國各時期的建築文化,暢遊建築科技的海洋。
  • 中國首家以建築科技為主題的展館-中國建築科技館正式開館!
    中國首家以建築科技為主題的展館——中國建築科技館正式開館。在這顆建築的「種子「裡,所有「建築迷」將可以自由穿越於7000年的中國建築隧道。 中國建築科技館位於武漢光谷高新大道與花山大道交匯處,由中建三局投資建設並運營,按照國家一級博物館、5A級景區標準建設,由中國臺灣著名建築師李祖原先生主持設計,建築面積1.9萬平方米。 展館在建築形態上充滿寓意。
  • 國內首家鯨鯊海洋館今夏將在煙臺市開館
    煙臺大眾網2月16日消息 國內第一家以鯨鯊為主題的海洋館今年夏天間將在煙臺開館。屆時,市民可以不必遠去青島、蓬萊,在市區內就可以觀賞鯨鯊和海洋動物表演。    這間煙臺首家大型海洋館建設的怎麼樣了?重達10噸的鯨鯊將住在什麼樣的新居裡?15日,記者提前走進已進入建設尾聲的海昌漁人碼頭鯨鯊館,帶您先睹為快。    海螺殼內>>首家鯨鯊主題科技館初具雛形    鯨鯊主題海洋科技館位於萊山區雨岱山海昌漁人碼頭內。
  • 中國建築科技館今日開館!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紀實展震撼上線
    中國建築科技館今日開館!開展儀式上,萬勇在致辭中感謝中建集團對湖北發展的支持,向中國建築科技館開館及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紀實展成功舉辦表示祝賀。周乃翔要求,中國建築科技館要找準功能定位,努力打造國內一流、全民共享的科技展館,為武漢和湖北的文化旅遊事業發展提供支持,為更好傳承中國建築優秀文化、更好促進中國建築創新發展貢獻力量。儀式結束後,全體嘉賓共同參觀了展館和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紀實展。
  • 四川科技館隆重開館 觀眾門票每張三十
    省委常委、四川省總工會主席李登菊主持開館儀式。  四川科技館建設,是我省確定的「十五」期間文化設施建設十大標誌性工程之一,是省委、省政府貫徹科教興川戰略,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的重大舉措。2004年初,省委、省政府決定將省展覽館改建為四川科技館,並明確提出將科技館建成「四川特色、西部領先、國內一流」的標誌性文化設施。
  • 讓科技之風吹遍隴原大地——甘肅科技館開館一周年掠影
    讓科技之風吹遍隴原大地——甘肅科技館開館一周年掠影2017年12月28日甘肅科技館開館現場。  杜菽瓊  強基礎  保障科技館核心功能  自開館以來,甘肅科技館高度重視常設展覽內容建設。目前,該館展廳面積約3萬平方米,設有「智慧樂園、甘肅科技、科技與生活、啟迪探索、探索與發現」等主題展廳,擁有常設展品展項340餘件/套。
  • 中國杭州低碳科技館開館(圖)
    小朋友從菜地裡收穫大白菜    杭州網訊 在經歷了三年多的建設後,國內第一家以低碳為主題的大型科技——中國杭州低碳科技館,於2012年7月18日揭開面紗開館迎客。    今天上午,中國杭州低碳科技館舉行了隆重的開館儀式。中國杭州低碳科技館是國內第一家以低碳為主題的大型科技館,是杭州市委、市政府打造生態型城市建設的重要舉措,是杭州市推進全國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和國家低碳城市試點工作的精彩之筆。
  • 山西省科技館正式開館
    新華社太原10月1日電(記者呂曉宇)10月1日,位於山西太原汾河之畔的山西省科技館正式開館。全館建有4層展廳,共有280多個展項。
  • 國內首家農民酒器博物館開館
    山西省首家民辦錢幣博物館、全國第一個農村民間收藏文化展覽館、聞名全國的家庭婚書展館、世界最大的家庭藏報館……左權縣歷來便在「收藏」上享有盛名,各種各樣的收藏既開闊了今人的眼界,也傳承了源遠的文化。近日,擁有近萬件藏品的國內首家農民酒器博物館——旭峰酒器博物館在左權正式開館,標誌著左權縣民間收藏事業又邁上了一個新的高度。
  • 唐山科技館正式開館 每周二至周日免費開放
    唐山科技館開館儀式現場。記者 閆航 攝長城網唐山訊(馮茜 記者閆航)7月18日,備受廣大市民期盼已久的唐山科技館正式開館。據介紹,唐山科技館以「探索、創新、夢想、共享」為主題,以「著眼全球,國內一流,唐山特色」為目標,遵循「貼近產業、貼近生活、貼近教育、貼近環境、貼近唐山」的設計原則,注重公眾與展項之間的交互性、參與性和情境性,是目前河北省體量最大、功能最全、條件最好的地市級科技館,也是唐山市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動的重要基地。
  • 黑河科技館明天開館啦
    黑河首家科技館將於12月8號正式開館啦!今天,就請跟隨小編的腳步,一起來黑河科技館探險吧!黑河科技館是全國首家地市級VR體驗館,是中國科技館的援建館2、進入科技館參觀體驗人員,必級掃碼、測體溫、戴口罩,體溫在37.3℃以下方可進入館內。參觀體驗須知1、參觀體驗者須全程佩戴口罩,服從館裡工作人員指揮,保持1M以上間距,避免聚集。
  • 上海長江河口科技館開館
    10月18日,上海長江河口科技館落成開館。這座由「水」和「綠」組成的科技展館,如長江之魚,在長江口——上海寶山躍然而出,向公眾講述長江河口的故事。長江河口科技館位於寶山區吳淞炮臺灣溼地森林公園內,正對長江、黃浦江的匯流處,與上海吳淞國際郵輪碼頭、炮臺灣溼地森林公園共同構成寶山濱江景觀帶,將成為科普教育、現實體驗和休閒旅遊於一體的上海市科普旅遊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