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天價便飯?
前兩天,普陀山天價便飯的事又上了熱搜,有網友發視頻爆料,稱自己在浙江普陀山景區的一家飯店裡隨便吃了一頓便飯,花了1900塊錢,指責這家店是黑店!
又是景區,又是黑店的,立馬就引發了輿論的關注和討論,驢哥心裡也是咯噔一下,難道說是「青島大蝦」又回歸了,2020年都快過完了,還有這種明目張胆就敢坑遊客的店?
事出反常必有妖,讓子彈再飛一會,說不定就有反轉。最後,經過調查,爆料的遊客當時是一行共7人,當時一共點了10個菜,其中還有梭子蟹、紅魚、小梅魚、蝦等海鮮,還點了黃酒、啤酒、飲料共21瓶。店裡已經明碼標價,就連承重的電子秤也是足稱沒有缺斤少兩。
反轉一出,很多人為飯店抱屈,就連央視名嘴白巖松都發表評論:這飯吃得不隨便,帖子卻發得有些隨便。這次黑的還真不是店!
在輿論剛剛爆發的時候,就有人把普陀山天價便飯的事跟青島大蝦事件聯繫起來,可能很多人已經不記得「青島大蝦事件」的始末了,驢哥為大家複習一下。
被遺忘的青島大蝦
2015年,有遊客在青島一家飯店吃飯,當時店裡大蝦的標價是38元,遊客問店家標價是指一隻還是一份,店家明確表示是一份的價格,但是在結帳的時候,店家表示38元是一隻蝦的價格,最後2個遊客分別為這盤天價大蝦付了2000元和800元。
也就是青島大蝦事件以後,旅遊市場經過了多年的規範和整頓,要求景區的商鋪必須明碼標價合理收費,雖然不敢說每一家店都乾乾淨淨,但是這樣明目張胆的宰客,現在已經很少了。所以驢哥才會在熱搜一出來的時候,覺得其中必有隱情。
景區的東西比外面的貴,這幾乎是所有遊客的共識。然而很少有人去思考,景區的東西為什麼比外面賣的貴?難道真的都是人心壞了,為了坑錢嗎?
今天驢哥就想跟大家聊一聊,為什麼景區的物價會比正常物價高。
物以稀為貴
景區那道門票,就像是一個結界,使得旅遊景區變成了一個獨立的封閉的空間,景區裡的商品和景區外的商品不能互通,而景區裡的店鋪都是有定量的,相比外面的花花世界來說,景區裡的商品變得更加「稀缺」,這也是景區物價比較高的原因之一。
不過,雖然物以稀為貴是一種市場行為,景區商品的「稀缺性」卻並不是高物價的決定性因素。
經營成本高
經營成本高,才是決定物價的主要原因。造成景區裡經營成本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店鋪租金和交通運輸成本。
知名景區,尤其是人流比較旺盛的景區裡,可以用來經營的店鋪都是有定量的,可謂是寸土寸金,所以店鋪的租金也比外面要貴,加上物業費、管理費等等,整體的經營成本會比景區外的店鋪高出不少。
這其實也很好理解,每個城市,市中心的店鋪比郊區的店鋪月租金要貴,因此吃一樣的快餐,市中心的價格要比郊區的價格貴,這種情況應該每個人都遇見過。
除了經營店鋪的租金,在一些偏遠的景區,交通運輸的成本也比普通城市的運輸成本要高。像在泰山、黃山這樣的景區,想要運送商品上山,需要通過挑山工來運輸,人力成本、運輸成本大大增加,所以售價也就比較高。
不管是吃飯、買東西,景區內的物價相比外面有一定的溢價,是有客觀原因在的,並不是為了「坑遊客」。
關於景區的物價,現在有關部門對景區景點的商品要求都明碼標價,合理收費。所以遊客在景區消費,只要看好菜單和標價牌,問好價格,是不需要過分擔心,時時防備的。若是真的遇到收費跟菜單不一致的店,可以立刻像有關部門反映,也能得到很好的解決。
驢哥也希望我們所有旅遊行業的從業人員,從旅行社到小商販,都能夠保持初心,共同為遊客創造一個更加正能量,更加安全的旅遊環境,這也是驢哥一直以來在努力,並會一直堅持去做的事。有了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旅遊環境,我們旅遊業也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下,百花齊放,欣欣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