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花園式街區
郭家溝建立了免費幼兒園
走訪慰問老年人
65歲以上老人集體供養 (資料圖片)
郭家溝村是萊蕪高新區鵬泉街道東部的一個山區村,總面積7.4平方公裡,耕地面積8000畝,共有384戶、1037口人。2019年,村集體經濟總收入23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萬元。該村先後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文明村」「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山東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山東省文明村」「山東省幹事創業好班子」「山東省生態文明村」「山東省森林村居」「全省民主法治示範村」等榮譽稱號。
土地變股權,村民變股民,農民變工人
全村成立了生態農林開發有限公司,積極推行土地承包經營權股權化改革,發展農業規模化經營,先後建起了總佔地4684畝的花生、黃煙、扁桃、板慄4個種植園區和無公害蔬菜、冬棗、金銀花3個種植基地。
公司成立以後,以每年每畝300元的價格將村東2570畝土地從256戶村民手中流轉到公司經營開發,發展起了板慄、蘋果種植園。隨後又以同樣的價格將南部643畝土地流轉到了7個農戶手中種植黃煙。全村形成了以東部林果區、北部花生區、南部黃煙區為主的三大經濟作物區,使全村的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經濟效益逐年提高。
2010年,該村又成立了「萊蕪山溝溝土地股份農林專業合作社」,合作社設置集體股、個人股,集體股每年保底收益38.76萬元,個人股每年保底股金1200元,所得收益30%作為合作社積金提取,70%由社員和集體按股分紅,集體所得收益用於集體收入。農民拿出手裡的山嶺薄地,入股成為公司股東,每年除獲得每畝300元保底收益外,年底還有分紅。此外,社員還可到合作社打工,每年還可獲得2萬元的工資收入。
在此基礎上,該村建成高檔有機蔬菜大棚17個,建立了200多間標準化養殖小區,村民每年只需象徵性地繳納租金,就可以在養殖小區發展養殖業,僅此一項,年增加村民收入700多萬元。
只交5萬元就可住上小別墅
郭家溝村抓住列入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試點村的機遇,拆除舊村300畝,採取市場運作一塊、掛鈎政策解決一塊、村民自籌一塊、施工單位墊支一塊等辦法,建設了380多套「小康樓」。村民只交5萬元就可住上218平方米的二層別墅,只交1.8萬元就可以住上100平方米的多層居民樓,2009年舊村改造全部完成後,村民全部搬進了新居。
該村投資280萬元建起了2000平方米的文體廣場1個,內設籃球場、桌球室、老年健身房、大型舞臺、宣傳欄、文化長廊、圖書室等,各種公共服務設施一應俱全,成為村民休閒、健身、娛樂、學習的理想去處。
照顧兩頭:老人集體供養,幼兒免費入託
2007年郭家溝決定舊村改造,該村就把照顧老年人的居住條件放在重要位置來考慮,設計了每戶50平方米的老年公寓,65周歲以上的老年人終生免費居住。2008年全村42位65周歲以上的老人第一批住進了老年公寓,並給每戶購買了電器設備、配備上電視機等。
為減輕村民撫養負擔,從2010年7月1日開始,全村97名65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實行集體統一供養,實現免費就餐。同時,為每一位老年人更換了新家具和生活用品,統一配備了閉路電視,並有專人為老年人做家務、打掃衛生。
為解決村民幼兒入園貴、入園難問題,該村投資350萬元建起了高標準幼兒園,聘請專業幼兒教師任教,讓全村3至6歲幼兒實現免費入託,僅此一項每年可為入園幼兒家庭減少支出4000多元。
不僅如此,村裡免費為村民辦理新農合、新農保和財產保險,每周還兩次免費為村民發放蔬菜。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滿滿。
原標題:資源激活之後 ——記全國文明村郭家溝
值班主任:高原
【來源:舜網-濟南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