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搞笑評語:孩子我深表同情,你是鐵打的!你爸媽是打鐵的!

2020-12-23 爆笑的大臉貓

大家好,我是爆笑的大臉貓,認真搞笑,只為博大家開心一笑!

老師:孩子,你這麼慘我深表同情,你是鐵打的,你爸媽是打鐵的!

老師:記住了記住了這是麥子是麥子,不是表子。

老師:我活那麼大,還從來沒在二月遇到過30號,也沒見過不出太陽的晴天,更沒見過會淹死的金魚,你說我是不是更傷心。

老師:你這麼厲害可以畢業了。

老師:你下次不用交周記了,我說的是真心話,求你別交周記了!

老師:感情生活比老師還豐富,我才是真的傷不起。

老師:孩子,你的內容寫得很真實,但是你的書寫真的讓老師很害怕啊!

老師:孩子,你這麼「優秀」可以叫家長來了。

老師:你省600字,我省60分!

萬水千山總是情,給點分數行不行?人間自有真情在,給個零分也是愛!這位同學,想跟老師鬥,你還嫩了點。。。

相關焦點

  • 小學生作文《我的家》走紅,百餘字作文用14個成語,老師評語亮了
    對於小學生來說,每天最不願意做的事情可能要數寫作業了,因為有的時候,老師留的作業很多或者很難,根本不好寫,有的時候小學生絞盡腦汁寫到很晚才把作業寫完,老師批改完之後還有可能不正確。最主要的是,在這篇作文中,一共出現了14個成語,很多成語如呆若木雞、同室操戈、五體投地等,我們平時在說話的時候可能也很少會用到,所以老師也給出了非常高的評價:這成語用得老師也自嘆不如!同時還對小學生的遭遇深表同情,說他的爸媽是打鐵的,而他是鐵打的!老師的評語也是亮了!
  • 小學生作文「絕了」,老師看完直接給滿分,爸媽卻要追著打
    作文不僅體現了孩子的寫作能力,還反映了孩子小腦袋瓜裡的想法,也往往因為如此,小孩子往往能寫出許多啼笑皆非,讓人又愛又恨的故事。一、我的家有一位小學生寫得"滿分作文"上了熱搜,全文不到200個字,總共用了14個成語,堪稱"全班之最",這也是全班唯一獲得滿分的作文。
  • 小學生「滿分」作文火了,小事情大道理,老師評語:「神童!」
    甚至有老師評語說,「神童!」一、老師評語:「神童!」下面這一張圖片,我們可以看到是以「手機」為題的小學生作文。而且老師還給了滿分,並在下面對其寫下標語「神童!」二字。這篇作文講述的是,現代人都離不開手機的一種習慣。而令人眼前一亮的還是最後那句,「對方已同意添加你為好友。」
  • 小學生作文《我的家》走紅,百餘字作文用14個成語,老師評語亮了
    對於小學生來說,每天最不願意做的事情可能要數寫作業了,因為有的時候,老師留的作業很多或者很難,根本不好寫,有的時候小學生絞盡腦汁寫到很晚才把作業寫完,老師批改完之後還有可能不正確。最主要的是,在這篇作文中,一共出現了14個成語,很多成語如呆若木雞、同室操戈、五體投地等,我們平時在說話的時候可能也很少會用到,所以老師也給出了非常高的評價:這成語用得老師也自嘆不如!同時還對小學生的遭遇深表同情,說他的爸媽是打鐵的,而他是鐵打的!老師的評語也是亮了!
  • 期末爸媽收到自己的成績單 孩子給爸媽評語戳中淚點
    原標題:期末爸媽收到自己的成績單 孩子給爸媽評語戳中淚點     龔老師說,起初下發問卷時,沒跟孩子們提起,會把打分拿給爸媽看。結果有幾個孩子寫到一半停了下來,抬起頭一臉擔憂地問:「如果我把爸媽寫得不好,回家會不會被批評?萬一他們看到了會不會覺得沒面子?」   三年級孩子的成熟度超出了龔老師的想像。龔老師給孩子的建議是:「只要你們表達的是真誠想法,爸爸媽媽肯定會接受的。」
  • 打鐵,打鐵,嵇康打的不是鐵,是造化
    打鐵。一說到打鐵都會想到,爐火高旺,風箱呼呼的,赤裸著上身的壯漢手拿錘子在叮叮噹噹的敲打著。給洒家打一條六十二斤的水磨禪杖。魯智深說道。錯了,穿越了。打鐵的聲音,總讓我想到殺人越貨的《水滸》。嵇康喜歡在家門口的柳樹下煅鐵。打鐵時會有許多人圍觀,如果發現不喜歡的人,他立馬翻白眼望之。
  • 小學生作文《我的家》走紅,14個成語連貫運用,老師都自愧不如
    你還能想起來自己小學階段寫的作文嗎?是不是也有「我的理想」、「我的爸爸媽媽」這樣的題材,當年寫作文為了湊字數真的是無所不用其極。 然而在寫作文的時候,這一特點也是表現得淋漓盡致,時常把老師逗得笑出眼淚,最近我在網上看到幾篇小學生作文,今年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老師對學生的評語
    即時性評語是相對於期末的操行評語而言的。它是教育工作者不受教育時空的限制,及時抓住教育契機,對學生的思想品德行為進行多種形式的及時性評價的評語。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老師對學生的評語,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 科比求解啥叫打鐵? 網友:你是打鐵王你問我!
    昨天,他在自己的中文微博上寫道:「有陣子沒來微博了,我發現了不少新的網絡用語,你們能教教我嗎?什麼叫『打鐵(da tie)』?」沒想到,這條微博引起上萬網友回應,球迷大笑:「你是打鐵王,你問我!」科比的職業生涯,其實也是一條鐵匠之路:2011年1月5日,科比在對陣活塞的比賽中,單節9投0中,連打9鐵,成為湖人隊史第一「鐵神」;2012年4月1日,科比主場對陣黃蜂,他僅僅在三節比賽中連續出手15次全部投失,「三節連續15鐵」,也把他打鐵黑歷史推向了一個新高度;2014年11月13日,在對陣灰熊的比賽中,科比迎來了「打鐵」生涯的裡程碑,全場比賽,他26投10中,超越哈弗裡切克成為了
  • 史上最全評語彙總,老師再也不用為期末評語發愁了!
    看著你那清秀工整的作業,聽著你那流利而精彩的發言,欣賞著你瀟灑自如的主持……我真為你感到驕傲。你就是這樣一個天資聰穎、潛力巨大的好學生。如果你學習上能再踏實一些,嚴於律己,老師定會更為你感到驕傲。」4哲 理 體「你一定聽過這樣一個故事吧:牛頓做實驗太專注,把手錶當雞蛋扔進鍋裡煮了。你是個聰明的孩子,如果能以牛頓為榜樣,認真投入地對待每件事,一定會學有所獲。」老師們在寫評語時,可以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教育故事作為學生的評語。
  • 改革強軍一堂課:打鐵,先做鐵打的人
    打鐵,先做鐵打的人■陸軍第13集團軍某大隊政委 崔述開欄的話改革的啟動鍵已經按下,攻堅的衝鋒號已經吹響。
  • 學期評語花樣百出 老師煞費苦心鼓勵學生
    記者發現,近年來,老師們的學期評語告別了第三人稱「該生體」,改為了「你是體」,如今還有了各種「進階版」,並運用了排比、比喻、對偶等多種修辭手法,既暖心又有愛。親切喚乳名缺點委婉提近兩年,老師的學期評語從「該生體」轉為「你是體」,從原來一本正經的「該生學習積極、團結同學、樂於助人」,變成了「你是一個愛思考、溫暖的孩子」。
  • 用化學方程式為47名學生寫評語!網友羨慕:又是別人家的老師
    正如暫時平凡的你,在承受了高強度的學習壓力後,一定會獲得華麗的轉身。」 這是蘇州立達中學初三(19)班的班主任薛磊寫給王詩瑤同學的評語。王詩瑤在看到老師寫給自己的這份獨特的評語時,瞬間心領神會。
  • 你玩魔方很厲害,折千紙鶴也很棒!會「讀心術」的老師評語就是不一樣
    這些天,南京市芳草園小學郭文紅老師忙著給學生寫期末評語,全班40多個學生,每個人的成長手冊評語都是500、600字。「親愛的寶貝,這個學期你學會繫鞋帶了,真棒呀。」「你打掃衛生的樣子可真美,老師為你驕傲」……每個學期,100多天的校園生活。這些不經意間發生的小故事都會被郭文紅一一提及。學生蔡雨萱說,「郭老師會寫到一些我們自己都沒有發現的優點,郭老師會很細心地給我們寫出來。比如我吃飯,我每天中午都是不剩飯的,然後郭老師會很細心地觀察到這一點,會給我寫出來。」
  • 小學生「滿分作文」走紅,老師批改評語是亮點,網友:笑出內傷
    有些孩子總是喜歡賣弄自己的小聰明,在寫作業的時候,給老師一個出其不意的答案,讓老師左右為難:給分也不是,不給也不是。有一位小學生寫了篇「滿分作文」還走紅網絡,不過最大的亮點還是老師的批改評語,引得眾多網友評論:簡直要笑出內傷!
  • 開國中將傳奇,從「打鐵的」到「鐵打的」,背後是9次英勇負傷經歷
    開國中將傳奇,從「打鐵的」到「鐵打的」,背後是9次英勇負傷經歷和國民黨許多科班出身的將軍不同的是,一大批共和國開國將軍出身低微,也沒有接受過系統正規的軍校培訓。論出身、論學歷,共和國開國將軍自然無法與國民黨將軍相比,但論指揮、論能力,共和國開國將軍卻讓國民黨將軍刮目相看。
  • 搞笑漫畫:你這個打鐵有什麼出息?
    就像謝春華《借我》歌曲中的歌詞一樣 借我安適的清晨與傍晚 靜看光陰荏苒 借我喑啞無言,大家想必都想擁有一個安靜,只有自己的地方,那麼漫畫就是你的樂土。漫畫是陪著很多人長大的讀物,在許多人的年少生活中少不了漫畫的影子,不論是上課還是在家休閒之餘都能看一看漫畫放鬆一下自己的心情。而小編則會帶給你們越來越多的搞笑漫畫,讓你們在無聊的時候增添一些歡聲笑語。
  • 期末考試,老師評語字太美,孩子學生手冊被家長珍藏
    老師是學生的榜樣,孩子能夠遇到一個好老師是孩子一生的福氣。老師的獨特魅力不僅僅是體現在老師的教學水平,有時候更加多的是老師的某項特殊的才能。記得讀小學三年級的時候遇到一位郭老師教數學,就是一位魔術愛好者,會很多的小魔術,那時候感覺老師特別的神奇,我們班的同學都非常喜歡這位老師。如果誰能夠考試一百分,他都會教這位同學一個小魔術,或者是在學校拼比拿到名次了,都會給我們表揚幾個小魔術,而我們班的成績也沒有讓他失望過。
  • 寫評語學會這幾招,你也是「別人家的老師」
    恰當的期末評語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自信心,今天小編整理了一些寫期末評語的方法,老師們可以拿去參考借鑑。學會這幾招,你也是「別人家的老師」1.全方位概括學生在寫評語時,老師既要看學生的思想,又要看其行動;既要看學生在校內的表現,又要看在校外的表現;既要看學生的原有基礎,又要看一個學期以來學生的發展情況。這樣,不但能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的關注、關心,也讓家長對孩子有一個全方位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