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不完全統計,今天已經是本帥回港後宅在家的第5個周末了…..
雖然疫情未過,但本帥發現香港不少人早已蠢蠢欲動了。
最近,就有大批市民選擇到以往人少的郊外景點放飛自我,結果……這份不約而同的默契,反而令這些景點人流突然變多......
(圖片來源:FB)
接下來,請看疫情下香港人擠人的戶外景點大賞。
鶴咀
鶴咀港漂都熟悉了,作為本港唯一一個海岸保護區,因為景美人少素有「秘境」之稱。
(圖片來源:網絡)
然而,來看看上周末的鶴咀。
早上10點多,前往鶴咀的巴士站已經人頭攢動了,由於這條線還到石澳、龍脊,所以排隊的人格外多。
(圖片來源:香港01)
到了鶴咀道,發現自駕開車來的人也不少:
(圖片來源:香港01)
行山路上就更熱鬧了:
(圖片來源:香港01)
休息站人也挺多:
(圖片來源:香港01)
在鶴咀的著名打卡位「蟹洞」還要排隊:
(圖片來源:香港01)
有經常行山的夫婦表示,這兩個周末的人流比早幾個星期多了一半。
但是......這一個個口罩都沒戴,確定不是幾個月前的舊圖?
(圖片來源:香港01)
還真不是!據現場記者採訪,大部分市民表示郊外空曠、空氣流通,所以不太擔心。
還有一位女士更說,「只要多做運動,增強自身的體抗力,自然能更有效對抗疫情」。
(圖片來源:香港01)
當然,鶴咀還不是人最多的地方。
長洲島
眾所周知,每年4月佛誕,長洲島都會舉行搶包山、飄色巡遊等一系列太平清醮活動。但是因為疫情,今年活動在前幾天被宣布取消了。
(圖片來源:網絡)
不過,這沒有阻擋香港市民們一顆憋不住想浪的心,不信請看上周末的中環碼頭:
滿滿都是坐船去長洲島的人
(圖片來源:香港01)
再看長洲大街上的人流:
(圖片來源:香港01)
有小情侶、有一家人、有戴口罩、有沒戴口罩的,據說茶餐廳和海鮮飯店都座無虛席。
一位每月都會到長洲行山的市民表示,這個人流比去年修例風波期間還多三成。
(圖片來源:香港經濟日報)
接下來,我們再看石澳。
石澳
早前,香港教育局宣布延長全港中小學、幼稚園停課時間,按規定在4月20日之前都不能複課。
(圖片來源:香港經濟日報)
這漫漫假日,要讓廣大香港中小學生怎麼度過?當然是郊遊咯!
上個周末,就有不少家長帶著小朋友到石澳燒烤場放鬆,本想著郊外能避開人流,可誰也沒想到現場卻是這樣的:
(圖片來源:香港01)
鏡頭拉遠一點,人更多。
(圖片來源:香港01)
有家長直言「估唔到咁多人」,也有家長表示,幾個星期前來過石澳燒烤場,但明顯這次人更多,下午一點就爆滿了。
不僅石澳燒烤場,隔壁石澳泳灘人也不少:
(圖片來源:香港01)
要不說,真的很難get這是疫情期間。
大帽山
大帽山是香港第一高峰,平時登山發燒友或專業跑山的人比較多,比如周潤發發哥就特別愛去大帽山。
來找找發哥在哪裡
(圖片來源:網絡)
不過最近來大帽山的普通市民陡增,人多的時候開車上山都要排隊:
(圖片來源:有線新聞)
停車比鶴咀更誇張:
(圖片來源:FB)
除了單純爬山,還有來野餐的:
(圖片來源:香港01)
就在疫情下香港很多店鋪生意驟減,甚至面臨倒閉危機之時,大帽山茶水亭蓮姐卻表示:近半個月生意不錯,因為來爬山的市民突然多了。
(圖片來源:網絡)
除了大帽山,再來看獅子山:
(圖片來源:FB)
釣魚翁山:
(圖片來源:FB)
魔鬼山:
(圖片來源:FB)
大美督:
(圖片來源:FB)
城門水塘:
(圖片來源:FB)
這幾周去鶴藪、湧背、大網仔露營的人也變多了,很多營地周末預定已經爆滿。
(圖片來源:香港01)
要知道這些地方在去年五一黃金周都沒這麼多人......
(圖片來源:香港01)
根據漁護署的數據,2月全港各郊野景點的遊覽人數上升了足足25%。
也因為疫情突增的人流,最近垃圾都變多了。
(圖片來源:FB)
特別是口罩:
(圖片來源:網絡)
但是!經本帥研究發現,疫情未過就出門浪這事,它不是偶爾,也不是什麼迷惑行為,反而在香港還有一段「歷史」可循......
萬萬沒想到
大家都知道香港人喜歡行山、去郊野,包括很多港漂來港後也培養了這個愛好。
但是你知道香港這個愛好是什麼時候開始的?猜猜看?
沒錯!就是這個時候。
在這之前,香港行山並不是那麼普及,因為一般人觀念都是爬山太辛苦了,尤其在香港這樣一個節奏快競爭又激烈的城市,大家都覺得平時工作太累,周末就應該好好休息(當然那時也不是沒人爬山,只是未必很普及)。
直到2003年2月非典爆發。
和現在一樣,疫情剛爆發時大家都不怎麼敢出門,但熬到4、5月後,很多香港人憋不住了。突然,有人說要去郊外,一是避開市區,二是疫情帶來的恐懼讓大家意識到了運動的重要性!
(圖片來源:網絡)
於是,突然全城開始上山做運動,根據漁護署數據,03年4月疫情嚴峻期間,到郊野公園的市民人數高達144.3萬人次,較02年同期大增75%!
而全年郊野公園錄得1217萬人次,第一次破1200萬大關,較前一年增長近10%。
(圖片來源:網絡)
有人回憶當年香港人蜂擁到郊外的畫面,就更誇張了.....
「星期六日早上,在尖沙咀碼頭鐘樓那個位置,全部都是人,海上面有十幾二十架船等待。去蒲臺島、糧船灣、東龍洲、南北果洲的都在尖沙咀出船,甚至南丫島都由這邊去。我當年搞過一次南北果洲探勝遊,最受歡迎,參加者要爭位。基本上你找到船的話,就一定開到團。」
(圖片來源:香港01)
從那之後,香港的生態旅遊、本地遊、山藝訓練迎也來了一次大爆發,政府也開始大力推廣介紹香港各區的郊野好去處。
總之,一場非典讓行山和郊野火了起來。
而每每有大疫情,就會有行山潮,看這次你就能get了……
(圖片來源:香港01)
只不過上次大家憋了2個月才出門,而這次疫情早期就出現爆逼郊野的畫面了,並且根據專家預測,行山潮還沒到高峰。
換句話說,雖然疫情未過,但未來這幾周香港出門浪的人會更多!
(圖片來源:香港經濟日報)
- END -
▼
猜你還想看
▼